首页 理论教育 海岸线上的河口

海岸线上的河口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18000千米的大陆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的大小各异的入海河口,河水入海的受水体就是海洋。在距今六七千年前,海洋已达到现在的海面高度,造成许多河谷末端被海水淹没,在水动力的作用下,泥沙搬运沉积而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河口。溺谷型河口的下段往往呈漏斗状,称为漏斗状河口或三角港。正是由于入海河口的科学意义,决定了河口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特殊作用与价值。
海岸线上的河口_寻梦中国海

河口,科学的定义为:河流的终段,是河流和受水体的结合地段。在我国18000千米的大陆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的大小各异的入海河口,河水入海的受水体就是海洋。就入海河口而言,它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岸水体,与海洋自由沟通,河水流入海中,海水被陆域来的淡水所冲淡。因此,入海河口的许多特性影响着近海水域,而且由于水体运动的连续性,测验方法和分析技术上的相似性,往往把河口和其邻近海岸水体综合起来研究,因此它是海岸带的组成部分。

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已有许多有关河口的记载。18世纪末期,随着人们关注河口研究的同时世界上出现了关于三角洲的系统论述。

中国的入海河口众多,类型复杂。古代有河口记载的文献,尤其是地方志极其丰富。东汉的王充,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科学地解释过钱塘江涌潮的成因。在护岸防灾方面,中国从开发海岸平原资源以来就已有工程措施,这些有文字的记载始于公元3世纪。1950年以来,我国围绕河口的作用与开发,对长江、黄河、珠江、钱塘江等大河的河口开展了较系统的观测、调查和研究,并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治理。这不仅解决了河口现实存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而且对河口的拦门沙、冲刷槽、分汊潮波变形和环流等一些理论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与此同时,研究手段也在不断改进,水工模型和数学模型已被广泛应用,遥感遥测等新技术也已开始应用于河口的研究。

现代河口是在地质冰期后期海侵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距今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海面下降了130米左右,河流因陆地基面降低而深深切蚀了河床。后因气候转暖,封锢在陆地上的冰川融化,水流入海洋,又使海面回升。在距今六七千年前,海洋已达到现在的海面高度,造成许多河谷末端被海水淹没,在水动力的作用下,泥沙搬运沉积而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河口。

根据成因河口表现出的是如下两种类型的自然状态:一种类型是溺谷河口。海侵淹没河谷末端,海水直拍崖岸。由于河流较小,或流域来沙不多,虽在湾头或局部地段有泥沙堆积,但溺谷状态仍然保留。

溺谷型河口的下段往往呈漏斗状,称为漏斗状河口或三角港。而对那些下段呈漏斗状和成形河流相接的,又称为河口湾,如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

漏斗状海湾受地形影响潮差较大,会成为强潮河口,其湾底地形常有潮流脊发育。

另一种类型是三角洲河口。流域来沙丰富,泥沙沉积于河口区,不仅改变其冰后期海侵所形成的溺谷形态,且有三角洲发育。一般而言,三角洲发育于弱潮河口和某些中潮河口以及河流挟带的泥沙不易为沿岸流带走的地区。河口三角洲又可分为6种类型:

第一类:波能低,潮差小,沿岸流弱,滨外坡度小,挟带细颗粒沉积物,普遍有和海岸垂直的指状沙洲。

第二类:波能低,潮差大,沿岸流弱,海盆窄,指状沙坝向滨外延伸,形成狭长的潮流脊沙坝。

第三类:波能中等,潮差大,沿岸流弱,海盆浅而稳定,水道沙体垂直于岸线,横向和沿岸沙坝相连。

第四类:波能中等,滨外坡度小,沉积物少,在水道和拦门沙外有沿岸沙坝。

第五类:波能高而持久,沿岸流弱,滨外坡度大,分布着大片的沿岸沙体,向陆地倾斜。

第六类:波能高,沿岸流强,滨外坡度大,有和海岸并行的多列狭长沿岸沙坝,水道中沙体减少。

我国的黄河三角洲河口和长江三角洲河口,分别属于第一类和第三类。

河口作为地球系统的大界面,即陆—海界面,夹存于河流子系统和海洋子系统之间,它无时无刻不在自行组织调整其界面过程,包括不断变换界面的幅度与结构形式,并使出各种“招数”,以尽可能适应其两侧河流和海洋环境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河流或海洋系统的物质、信息与能量,要想分别通过河口出去或进来,都必须经过河口界面的“检查”,结果有的遭“过滤”被拒于门口或口外,有的须“排队”分先后次序等候通过,有的被“储存”起来暂不予处理,有的要为之“扩容”增加传输渠道的容量,有的则“提速”让其快快通过……

正是由于入海河口的科学意义,决定了河口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特殊作用与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