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我国南方的重要通商港口,由于中外海上航线的相继开通,取代福建泉州而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又一个重镇。
丝绸作为一种媒介,为开辟中国的海上航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世界文明,是在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向前发展的。据记载,至迟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的蚕丝便已传入印度和西方。传播的道路也是以丝绸为名,因此对西方的贸易之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绸是如此精美,以至一传到西方,便使西方人士为之倾倒。罗马一位著名作家,称赞中国的丝绸比鲜花还要美丽,比蛛网还要纤细。罗马的凯撒大帝穿了用中国丝绸制作的袍子去看戏,竟引起了全场轰动,被认为是空前豪华的服装。一时罗马的贵族妇女,只要一穿上中国丝绸的透明薄裳,便可到处炫耀,立时身价百倍。于是,丝绸成了罗马帝国最重要的消费品之一。丝价飞涨,达到与黄金等价,致使罗马帝国的黄金储备枯竭。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导致罗马帝国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商人们“因利有十倍”,为追逐财富,成群结队地把中国的丝绸运往西方,也把西方的珍品运来中国。于是,丝绸之路日益繁荣。
人们通常都以为,“丝绸之路”只是东西方陆上的通道。其实,几乎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同时,还存在着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并且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海上丝绸之路”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是因为它有着难以克服的致命弱点。
陆路运输,只能先运至毗连的邻国。再向远运,便要穿过一连串的国家与民族。如果其中有一个国家或民族发生了变乱,或有任何一个国家为垄断丝绸贸易而操纵了这条道路,就会影响到全线的畅通。而这样的变故,在那个时代是屡见不鲜的。陆上“丝绸之路”位于我国西北,地处内陆,只能向西外传。而我国主要外销产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等的产区,都远在东南沿海。陆路外运,既不经济,又不方便。何况,对于环太平洋地区各国,陆上“丝绸之路”是无法到达的,而且时间久,运费高。
陆路的缺点,正是海路的优点。我国东南部漫长的海岸线,有许多终年不冻的良港。陆路能够到达的国家,海路大都可以到达。陆路不能到达的许多海岛国家,海路也能到达。海路不像陆路那样易受别国牵制,可以自由通航,可以越过那些发生变乱或别有企图的国家。罗马帝国为了摆脱安息对陆上“丝绸之路”的操纵,曾于公元166年打通了到中国的航路。海运靠近外销商品的生产地,运载量也比骆驼之类的运载工具不知要大多少倍,运费低廉,安全可靠,显示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巨大优越性。因此,“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兴盛起来,汉唐宋元,日趋进步,于明代达到高峰。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人民同世界各族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海上丝绸之路”把我国同世界上许多文明古国联接在一起,使各国的古代文明通过这条海上大动脉,互相传播与交流,从而放出了异彩,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通过它传递了各国人民间的友谊。
“海上丝绸之路”,是转运商品之路,是交流文化之路,也是各国人民传递情谊、友好往来之路。它是我们的祖先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对历史作出的伟大贡献,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我们回顾欧洲的三桅大船和美洲的“中国皇后”号从不同的方向开通了通往中国的航路时,不得不重提当初中国从寻找世界到被世界寻找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