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面试的成功要素包括:
(1)框架(Framework):选择合适的分析框架,将问题逐步分解。
(2)定义关键点(Define key points):利用框架进行分析,快速找出关键要素。
(3)互动(Interaction):在分析过程中,通过互动方式,敏感且有效地获得关键信息。
(4)方案(Solution):给出切实可行、能自圆其说的方案。
这些要素在案例面试过程中的组织体现如图3.7所示:
图3.7 案例面试成功要素组织体现图
一、框架
出色地完成案例面试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构建分析框架。使用框架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帮助你使分析过程结构化,使整个过程看起来有序且富有逻辑。所以,在深入探讨案例之前,要建立一个分析框架。
这里说的使用框架进行分析,包括首先建立一个逻辑化的分析模型,然后使用这个模型分析出目前遇到的商务问题的本质与关键要素,接着系统地深入探讨,直到找到解决方法。
(一)正确理解框架
误区一:框架就是现有模型
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框架理解为一种现有的模型或分析工具。更准确的说,框架是你要分析解决案例的大致思路和步骤,是非常广义的。就像前一节举的案例中,那个应聘者者的框架就是以最大比例的顺序来深入问题,这也是一种分析框架。误区二:选择不合适的框架
你必须要明确一点,框架只是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工具,但绝不表示,只要使用某种框架就一定能完成案例分析,所以要选择切合案例的“合适”的框架。有些应聘者往往在还没弄清楚案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的情况下,就急于搬出框架进行分析,导致最终案例面试失败。
举个例子,一个案例是国外某奶粉生产厂商,由于业务扩展想进入中国,让应聘者预测一下市场大小和前景。应聘者一听,就觉得是市场进入问题,于是立即搬出波特五力模型,却没有意识到这个案例的真正目标是预测市场大小和潜力,而不是了解一个行业的总体情况。因此他选择的模型基本没有用。误区三:对现有框架生搬硬套
不同的案例,问题的组成方面是不同的,关键点也不同。所以熟悉各种框架只是解决案例问题的第一步。在面对案例分析时,还要加入自己的理解,灵活变通地使用框架。切忌死板地将问题归类,然后套用现成的框架,比较好的方法是设身处地考虑问题:假设你自己是老板,生意变差了,你会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呢?先思考,然后切合实际地建造合适的框架,这样才是解决案例题的正确之道。
另外,框架模型的使用要灵活变通,甚至可以多种模型相互结合使用。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框架分析必须贯穿案例分析的整个过程。无论何时你被问到一个战略决策问题,你都必须迅速构建一个框架,来回答这个问题。很多咨询公司,会在案例面试一开始和在面试过程进行到3/4的时候,突然抛出一个比较宽泛的战略问题,当遇到这种情况,应聘者首先不要惊慌,应停下原来分析到一半的问题,然后准备一个合适的框架,来应对新提出的战略问题。
(二)实用的框架模型介绍
这里介绍几个比较有用的分析框架,也是案例面试常见问题最有效的工具。可以说,只要你充分理解了这些框架要素,合理地使用它们,融会贯通地将它们组合,那么一般的商务案例就难不倒你了。
•波特五力
•一致性分析(效益驱动和成本驱动)
•4C(公司、竞争者、顾客、合作者)
•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价值链分析
•科特勒的4P模型(Product,Placement,Promotion,Price)
•市场细分和SPSG(市场规模、市场收益率、市场份额、市场成长率)
•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影响企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力量对比)
•微观经济:市场结构,供求关系,长短期,价格,弹性,边际成本和收入,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财务报表分析(损益表分类,收入与成本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
•净现值和资本成本
你要让自己尽可能地熟悉这些模型框架,当然,死记硬背是没有必要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就好,如果能做到将它们组合起来一起使用就更好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需要多种模型的组合使用。关于这些框架模型的详细介绍参见本书第4章商业分析模型的相关内容。
(三)灵活使用各种模型,构建自己的分析框架
当你在为案例面试做准备而看了大量的案例后,你可能会很自然想要创造一种你自己的分析工具。这话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你做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后,会对一些案例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解题思路。
这时,你可以回顾一下做过的案例,感觉一下你最得心应手的分析方法,并试着去创造一种能表达你自己分析思路的框架。之后,你就可以创造出一种你自己的“标准”解题套路了。当然,这一切必然建立在你已经阅读过大量案例资料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对各种框架及其应用场合了如指掌。
二、互动
互动是案例面试的核心技巧之一。互动的意义在于,你必须不断地向面试官“索要”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才能完成案例的分析,这也是案例面试的独特之处。良好的互动技巧,能够使面试官更清楚地看到你的分析能力,因此在参加案例面试前必须多加练习。
互动的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1)敢于提问;
(2)获取信息;
(3)角色转换。
(一)敢于提问
在案例面试中,面试官是希望你提问题的。只要是你觉得必要的、有利于分析案例的问题,面试官都非常乐意回答。很多没有经验的应聘者,在案例面试时往往问得太少,他们生怕自己问的问题不够聪明或者“麻烦”了面试官。殊不知,不提问题才是案例面试中最致命的错误。因此如果你需要知道什么,就大胆地开口提问,不要担心问错了问题,问错了总比想错了好。
在之前所举的案例实例中,那位应聘者对原材料的成分不了解,就直接向面试官提问,这样一来可以解决疑惑,二来还能获得更多有效信息,也适时地展现了自己分析的严谨。敢于质疑的精神在咨询公司是最受推崇的。
但是如何提问却是有技巧的。在案例面试中,不要问面试官太过宽泛的问题,类似“我们客户的渠道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这样的问题听起来像没有经过思考,老到的面试官可能随时把问题抛回给你,“What Do You Think?”
获得有效信息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可能性都罗列出来,按优先级排序。然后把可能的情况按顺序依次说出(也就是做假设),然后再问面试官哪一个假设是正确的。例如:“我认为渠道可能出现如下问题:A,B,C…A的可能性最大,因为…Am I right?”这样的提问面试官是非常乐意听到的,即使你没有点中要害,面试官一般也会很友好地提示和纠正。
(二)获取信息
图3.8 面试中的三种信息
互动的过程是双向的,面试官在回答你的问题的同时,也给你提供了新的信息。这时需要你对面试官提供的信息进行迅速地梳理,把重要的信息提取出来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你必须要留意以下三种信息,见图3.8:
1)数据信息——十分留意
数据在案例面试中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对于一些案例,如损益平衡分析、趋势分析、投资回报分析等,数据是解答的关键。因此一旦面试官提到了数据,你就要迅速地在纸上记录下来,同时思考一下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记住,几乎所有的数据信息都是有用的,要十分留意。
2)冗余信息——谨慎处理
在案例面试中,面试官提供的信息不是100%有利于结论的。这多少有点模拟现实的味道,咨询顾问的工作之一就是从客户提供的众多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并找出问题所在。因此,应聘者要谨慎处理面试官告诉你的信息。也许,他只是在考查你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而已。
在应对面试官提供的这类信息时,建议采用无偏好的方式来处理,就是把所有的信息当作有用的来处理。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你可以很全面地对问题进行分析,不会错过任何信息;第二,你不会误认暗示而导致分析方向发生偏差。当然,必要信息和暗示信息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提示你的信息,一定要及时接受。
如果你觉得面试官所给的信息,是在暗示你回到最初的点上进行讨论,但你又不太确定时,可以这样问面试官:
“May I ask some detailed questions about this?”
“Given what you have told me about the situation,I would lik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XXXX.Would that be OK?”
这样你就可以主导提问的主线,而不用担心会掉进面试官设的“陷阱”中。
3)提示信息——及时领会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面试官除了是向你提供必要信息的人以外,他还是个引导你完成案例面试的人。尤其是当你的分析方法不合适或分析大方向有问题时,面试官往往会提醒你。“你觉得有必要考虑这个方面吗?”“除了这个方法,你还能不能想到别的方法?”“你觉得有没有可能是其他问题导致的?”等等。
当听到类似这样的建议时,最好要听从面试官的建议。当然,你也不用灰心、沮丧,更不需要想办法圆场之类的,只要你能够及时调整方向,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做适当的改变,也会得到面试官的认可。
★Tips:如果你实在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也可以小小地坚持一下,如果面试官又说:“你再想想”,那就一定要改变方向或者方法了。
(三)角色转换
有些应聘者可能不适应案例面试的互动,这里有个秘诀教给大家,就是“角色转换”。把面试想象成是日常咨询师和客户见面交谈的场景,自己是咨询顾问,而面试官就是你的客户。这样在心理状态上,可以帮你很好地克服紧张情绪,自然地融入到案例分析中,与面试官的互动交流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同时,当你真的把自己当成一名咨询师时,你考虑问题的角度、面对案例的解答也会自然变得更专业起来。
为了更符合情景,在叙述分析方法时,你可以说:
After evaluating the problems you are facing(而不是说case),I think we could approach using the following structure...
在结尾做总结的时候,可以说:
After analyzing the issue,I think the problems are A,B,C,and I think we could cooperate on the following strategy to solve the problems:A,B,C.
同时你也可以多说一些假设性语句,比如:If I were the consultant...
总之在平时模拟面试的过程中要多加练习,克服紧张情绪,习惯案例面试的特殊互动。
三、分析
分析是案例面试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决定成败的一个根本因素。虽然说分析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短期之内无法快速提高,但是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技巧也可以帮你加分不少。下面,我们介绍案例面试中的几个分析技巧与原则,助你在面试官面前更有效地展现分析能力。
(一)在面试官面前画示意图
在你实施案例分析前,首先要告诉面试官你的分析框架。这时,你不妨把整个思路或框架在纸上画出来(如图3.9所示),并且告诉面试官你的分析步骤,如“首先,我会分析成本,然后分析收入,以此来发现利润下降的原因”。
图3.9 利润下降分析图
图3.10 利润下降详细分析图
这样有利于让面试官清晰了解你严谨和结构化的分析思路,这正是案例面试的考查要点;同时,清晰的框架也可以辅助你整个的案例分析过程。在分析的过程中,你可以不断地对框架进行分解或补足,分析过的因素可以划去,新的因素可以写上,这样也有效地避免了分析到一半找不到思路的尴尬。
比如,你在分析利润为什么下降的原因时,按照图3.10所示一直分析下去,直到在分析到广告的主角选取不当这个因素时,面试官告诉你不对。这个时候,如果你把框架写在纸上,则可以很轻易地退一步继续讨论,而不至于乱了方寸。
★Tips
(1)框架图简略地画一下就可以了,没必要画完整,可以随着讨论的深入不断细化。
(2)在简述分析思路时,要注意顺序和优先级,不要把所有的东西都讲一遍,必须学会挑重点讲。
(二)大声思考
大声思考,是展现分析过程的一个基本技巧,咨询公司把这个叫做“Think Aloud”。当你在进行计算或思考分析的时候,要把你的所思所想讲给面试官听。这样,他才能够了解你能否快速、准确以及很有逻辑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千万不能提完问题就默不作声,即使你要思考,也要偶尔抬起头,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面试官。
当然,很多人可能并不习惯把所思所想直接表达出来,这就需要训练,从简单的问题开始,或者和朋友模拟案例面试,强化自己的面试表现。总之,在案例面试中,一定要在想的过程当中,就尽量把你的想法告诉面试官,这样可以让面试官了解你的逻辑分析能力。
(三)结构化的逻辑分析
运用框架分析问题是案例面试的基本方法,其意义在于框架可以帮助你更有逻辑地进行分析和讨论。因此在分析的过程中,应该与框架紧密结合,根据因果关系来按部就班地分析,要避免思维跳跃,例如某个因素分析到一半,突然联想到另外一个因素,就直接跳过去分析另外一个因素了。总之,一定要保证你的分析在逻辑上是连贯的,这样才能够让面试官感觉到你分析的步骤是有条理、有逻辑的。
(四)立足于案例本身
在案例面试中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过分炫耀技术。有的应聘者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就故意分析与结果毫无联系的某个方面;或者为了使用框架而生搬硬套了一个不合适的框架。实际上,做案例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立足于案例本身。记住,你的分析是为了得出结果,而不是为了分析而分析。
四、结论
案例面试的最后一步是提出结论或者给出方案。你要根据你的分析框架,把重要的东西按一定的逻辑顺序集中起来进行总结陈词。这个时候,要非常注意逻辑和条理。如果之前的表现不是很好的话,也许这是你改变之前给面试官留下的不良印象的机会。在这一步,你需要重新审视你的发现,陈述各种建议,并推荐一个有倾向性的方案,挑重点方面来讲。有的同学害怕方案错误,其实方案无所谓对错,只要确保答案符合商业惯例和一般常识,能够自圆其说就行。
如果之前没有完成分析过程,如何来做总结?
往往会有些同学在案例面试中,还没有完成分析甚至还没有发现必要的原因,时间就已经到了,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做总结呢?这里给出一个建议,就是可以回顾一下你现有的信息,凭借自己的直觉,给出可行的方案。
其实这也是展现你商业意识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没有分析完整而放弃做方案总结及建议。要明白,最终的答案相对你分析问题的过程来说并不重要,即使没有足够多的信息,你也可以凭借你的直觉和商业意识给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只要自信、合理,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那些通过案例面试的同学,其中也不乏没有完成分析的,我们经常看到有同学说自己“只分析到一半”,“还没有弄清楚……”等情况,可他们最终都通过了案例面试。为什么?因为案例面试的重点不在于你分析的结果,而在于你在分析问题中的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面试官考查的是你有没有做咨询顾问的潜质及商业敏锐度等等。所以,即使你没有完成案例分析,也不要慌张,自信地做最后的总结,把你所有的想法都呈现给面试官就可以了。
五、必要技巧
在完成案例分析的过程,你必须注意以下细节:
(一)倾听问题
善于倾听是咨询顾问最基本的一项技能,要弄清楚客户真正的要求是什么,有时候一个词就可以改变整个案例。
(二)做笔记
当面试官开始向你阐述这个案例的时候,一定要在纸上记录有关的信息,尤其是关键的背景资料和数据。你不可能让面试官把案例重复一遍,所以记笔记相当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算在案例面试时,由于紧张脑中一片空白,至少全部信息仍在你眼前。
建议应聘者随身带好笔记本和笔,这样也会给面试官留下你非常专业的印象。如果你准备作图回答的话,可以事先带上画纸和记号笔(这样也多少可以体现你的远见)。
(三)不要做任何假设
在做案例分析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要做任何假设(Make No Assumption)。即使你有相当的经验,知道某类案例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也要按逻辑步骤一步一步分析。绝对不要在面试官刚叙述完这个案例时,不通过分析就假设可能的根本问题。一定要记住:案例面试更重视过程,面试官不关心你是不是能以最快的速度给出答案,或者仅凭直觉就能解决问题,而是看重你用结构化的思路来分析问题的过程。
另一种情况是,在你面对案例毫无头绪的时候,也不能擅自假设某种因素。正确的方法是,提一些澄清性的问题,比如“What is the product?”“Who hired us?”等,就像本章案例中的应聘者,也对产品进行了提问。这样的提问可以快速地从面试官处获得更多信息。
(四)学会求助
如果你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困在“死胡同”里了,也不用着急。这里教你一个小技巧,就是坦白向面试官承认,你可以这样说:“似乎沿着这个方向分析,不会有太大收获了,所以我想后退一步,再重新思考。”你甚至可以向面试官求助“虽然我已经有很多有用的信息,但我好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我是否可以与您商量一下,启发我另一个思考角度?”这样做,就比坐在那里闷头思考实际得多。
(五)保持眼神交流
在面试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和面试官必要的目光接触,这是自信与专业的表现,也是维系你和面试官之间的桥梁。有时候也能从面试官的眼神中获取非常有用的提示。
(六)不要急于开口
面对一个案例,在面试官阐述完毕之后,先考虑一下,整理出一个思路,再开始进行分析。在整个过程当中,都要思考清楚了再问,宁愿问的问题少,但是每个都很关键,也不要问一堆自己刚开口就后悔的问题。这也是你冷静沉着的表现。
(七)学会开口要时间
当你需要时间整理思路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向面试官提出“我需要1分钟思考一下”等时间方面的要求。面试官基本上都会欣然同意,说“go ahead”等等。不过,思考的时间不宜过长,1分钟可以,5分钟就太多了。毕竟一个案例面试的时间也就15~20分钟。
(八)重视你得到的信息
往往有些应聘者在案例面试中过于专注在提出完美的问题上,却忽视了他们得到的新信息。有些面试官抱怨说,有些应聘者似乎只是在顺着他们框架里的问题不断提问,而忽略了面试官给的反馈,那样也就失去了案例面试的意义。所以,你必须重视所获得的信息,并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九)注意态度
在整个案例面试过程中要注意始终保持热情、积极和稳定沉着的态度,在面对面试官的故意刁难或强压问题时,可以用深呼吸来放松心情,千万不要流露出不耐烦或厌恶的表情。在客户面前能否表现得轻松自在,也是案例面试中面试官考查的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