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茶的选用与保藏
现代的茶由于制造技术的进步,品种增多,纵使有陆羽《茶经》陆羽泉(浙江余杭)中:“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视人气色,隐然察之于内”的功夫,也不足以鉴别选择好茶。
因此,我们把鉴别茶的好坏、选择自己喜爱的茶的一些基本的常识,逐一细说。
也许在你选茶品茶时,不知不觉中,你已成为一个品茶的茶艺高手了!
茶的选用
饮茶的作用,有的仅是配合饮食的需要,喝一杯茶如吃一个水果一样;有的是口干就想要饮茶来解渴,多少是有以茶当水喝的习惯;有的是为享受,认为饮茶是一种高级的艺术生活;有的是为生活的调剂,使生活增加情趣。
选用自己喜爱的茶,以食味而言,吃多油腻食物的人,就选用滋味浓厚的茶;饮食味道强烈的人,就选用较芬芳的茶;蔬果吃得少的人,就选发酵较轻或不发酵的茶。以地区而言,北方人士较喜欢选用花茶;江浙及邻近省份的人,多选用龙井茶或高级绿茶;南方云贵、广东和福建人,为保健及治疾,多选用半发酵的高级包种茶、武夷岩茶或普洱茶等;居住在都市的人常喜欢选用浓味刺激性较强的红茶。以年龄来说,年轻人为了健美可选用绿茶或包种茶,为了欣赏可选用清香包种茶;上了年纪的人最好选用乌龙茶和焙火稍重的包种茶。
健美茶
选用适合自己的茶,对于一位初学饮茶者,将茶先行试泡与试饮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到卖茶叶的商店小量选购几种茶,并了解各种茶的泡法,然后再依法冲泡;自己心里抱着一种研究态度,先行试饮,细尝吟味。当茶汤进口,回荡于口中一点时间,再经喉咙吞入,稍候嗅觉与味觉的反应;凡是口腔有一种爽然快慰的感觉,芬芳久久不退,口里觉得甘润回味,就可证明这种茶对你是适宜的。当你经过数次试饮后,尤其是分别茶汤温度的高低分数次试饮,更可以探知茶的真味;如此几次试泡试饮,只要泡法没有差错,一定可以选用你喜欢的茶种了。
总之,如何选用茶是需要讲究的,否则选用自己不喜爱的茶会觉得花冤枉钱,甚至对茶也产生排斥性,谈不到所谓的“享受人生”了。
茶的鉴别
古人饮茶,大都是纯茶,因此,鉴别的方法比较简单,如唐陆羽《茶经》上说:“野者上,圆者次;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多次。”现因制造技术进步,茶种多,品类也多,鉴别就比较困难。然而,俗语说:“一回生,二回熟。”多观察、多品尝接触,就可以买到相宜品质的好茶。
一般鉴别的要领,有下列的方法。
1.从茶的形状上辨别:每一种茶都有一定的标准形状,有许多种茶叶都是根据形状来分级的。条件是茶叶的老嫩,老而粗大的总比幼嫩紧结又整齐的品质差。此外,茶梗、茶片、茶末含量多者不好,夹杂物更不该有。如红茶以短齐而不碎杂、紧结而不松薄者为佳;其他茶类仍以叶身细长卷曲如鹰鼻者为上品,佛手形者次之,叶短而舒直且夹杂着茶梗和粗叶的,便是下品了。
2.从茶的色泽上辨别:这指干茶的外观色泽,凡是有油光且新鲜呈现出色者为佳,各种茶都有其标准色泽。如红茶以深褐色有光亮为上;绿茶茶芽多呈翠绿色;包种茶贵在有灰白点的青蛙皮状,比较深绿;乌龙茶贵在具有红、黄、白三色为上品;花茶以新鲜青翠为上,色泽灰暗、杂而不匀就是下等了。
3.从茶汤颜色上辨别:各种茶都有其标准水色,以澄清透亮而呈艳丽者为佳(好品质的红茶茶汤冷后会呈乳化现象,另当别论)。如上好的红茶,呈琥珀色,有甘香而无涩味;绿茶颜色碧绿而散发出一种清香;包种茶呈金黄色,饮在口中有青果的香味;乌龙茶呈橙红色,有熟果味的芬芳。如是色泽灰暗、有青草味和涩味,甚至喝一巡过后便淡然无味,都不是高品质的茶了。这是鉴别茶可靠而实用的方法。
4.从茶的香气上辨别:这是茶品质的主要条件。最简易的办法是将一撮茶叶放在掌心,用口呵气,使茶叶受热而发出真味来,香气(不论是木香、花香、蜂蜜香、焦糖香……等)愈浓愈久愈是好茶叶,如发出的是青草味便是下品。
5.从尝茶的滋味上辨别:这要比闻茶的香气更重要。因茶是饮用咀味的,以少苦涩带有甘醇者为佳。入口之后觉得茶汤(身骨)强劲而浓郁,饮后在喉间有久久不淡的回味者才是上品,凡是淡薄或陈旧、劣变之味都是下品。
鉴定茶叶品质的方法:
(1)称取3克茶样,倒入审查杯;
(2)冲入沸腾开水,静置5分钟;
(3)然后倒入茶碗中;
(4)首先闻其茶渣之香气;
(5)然后进行水色之比较;
(6)接着进行茶汤香味之鉴定;
(7)最后进行茶叶外观之检查。
茶的保藏
对于一位喜爱饮茶的人来说,不可不知道茶叶的保藏方法。因为品质很好的茶叶,如不妥善加以保藏就会很快变质,颜色发暗,香气散失,味道不良,甚至发霉而不能饮用。
摩洛哥茶具
茶叶品质劣变的主因在于受潮与感染异味。成品茶的吸湿性很强,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根据试验,把相当干燥的茶叶露置于室内,经过一天,茶叶的含水量可达7%左右;露置五、六天后,则上升到15%以上。在阴雨的天气里,每露置一小时,含水量就增加1%。在气温较高适合微生物活动的季节里,茶叶含水量超过10%时,茶叶就会发霉,而失去饮用价值。
在感染异味方面,因茶叶能很快吸收其他物质的气味而改变或掩盖茶叶本来的气味。如把茶叶和樟脑丸、香料、药物放在一起,或把茶叶放在气味较浓的新木器、新漆器里,在几个小时后就会感染到这些东西的气味,轻则喝了使人不快,重则不能饮用。
另外,光线对茶叶品质也有影响。特别是绿茶放置于强光下太久,很容易破坏叶绿素,使得茶叶颜色枯黄发暗,品质变坏;同时,如在日光下曝晒,还会产生日晒味,难以饮用。
为防止茶叶吸收潮气和异味,减少光线和温度的影响,避免挤压破碎,损坏茶叶美观的外形,必须采取妥善的保藏方法。
贮藏大批茶叶的仓库,应根据茶叶劣变的原因进行设计和修建,而小批茶叶可采用生石灰或木炭的保藏法。这种生石灰或木炭的保藏法是:准备一个陶罐(或用马口铁桶),大小视保藏的茶叶多少而定,要求干燥、清洁、无味、无锈;把未风化的生石灰装入细布口袋内,每袋重约500克;茶叶用干净的薄质纸包好,每包重500克,用细绳扎紧,一层一层地放进罐的四周,中央留下空位,放置一袋生石灰,上面再放一包茶叶,如未装满,还可依次再装二层,然后用皮质的塞堵塞罐口,用草垫或棕垫盖好,这样可借生石灰吸收茶叶和空气中的水分,使茶叶保持充分干燥。生石灰吸潮风化后要及时更换,一般装罐后过一个月就要更换,以后递隔一二个月更换一次。如用木炭吸潮,要先将木炭烧红,冷却后装入布袋,每袋重约1000克;每一二个月要把木炭取出烧干再用。
一般嗜好饮茶者或家庭购买的茶叶数量很少,没有必要用罐子保藏,可装入有双层盖的马口铁茶叶罐里,最好装满而不留空隙,这样罐里空气较少,有利于保藏。双层盖都要盖紧,用胶布粘好盖子缝隙,并把茶罐装入两层尼龙袋内,封好袋口;另一个办法是把茶叶装入干燥的保温瓶中,盖紧盖子,用白蜡密封瓶口。采取这两种方法可以较长时间使茶叶保持品质不变(为了泡饮方便可用茶叶盒少装一些茶叶,每次取用后注意紧好盖子,绿茶容易受到光线影响,不宜用玻璃瓶保藏)。
我们也可采用真空或充气的保藏方法。真空保藏法是把茶叶装入马口铁罐,焊好接口,用空气唧筒抽出罐内空气,使成真空。充气保藏法是在装茶叶的铝箔内填充高度纯化的惰气。使用这两种保藏法,在常温下保藏一年以上,仍可保持茶叶原来的色、香、味,在低温下保藏效果更好。
收藏时注意事项:茶叶在保藏中,绿茶的含水量不能超过5%,红茶的含水量不能超过7%。如在收藏前茶叶的含水量超过这个标准,就要先炒干或烘干,然后再收藏;而炒茶、烘茶的工具要十分洁净,不能有一点油垢或异味;并且要用文火慢烘,要十分注意防止茶叶焦糊和破碎,以防止柴炭的烟味或其他异味污染茶叶。
第二节 茶叶的认识与分类
茶叶与日常生活
茶叶起源于我国,历史悠久,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早已为我国百姓列入农行,成为日常生活必备的温和良药与健康饮料。
就蒙藏边疆地区而言,很早就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流行谚语。北宋哲宗元柘年间(公元1089年)《滴露漫录》中亦有记载:“……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
据现今科学的研究,已知茶叶有分解脂肪、帮助消化的效能。尤其茶中所含有的多元酚类,能刺激唾液,有生津止渴之功。加上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这都是蒙藏高原气候干燥,以肉食为主的人所必需。茶之具有提神、解酒、利尿强心、养目保齿、杀菌、消炎等功效,早于魏代(公元221~263年)张楫的《广雅》中已有记载。
据《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若《本草经》确为战国或汉代的儒生所著,则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据《尚书。顾命篇》中的记载:“王,三宿,三祭,三诧”,此三“诧”即三“茶”的假借字,可见我国早于上古,即纪元前十一世纪,也就是西周成王(公元前1104~1102年)时代,已以茶代酒,作祭祀、药物之用。
至于何时开始买卖,据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四川王褒所写的《僮约》中已有记载:“武阳买茶,……烹茶待客……煮茶尽具……”。
“茶”与“Tea”的由来
华茶的对外贸易即所谓“外销茶”,当以公元475年土耳其人经陆路商队至蒙古或华北边境,以物易茶为最早的记载,所以现今只有土耳其的"CHAI'’,仍遗留我国中原“茶叶”的发音。
所谓“外销茶”或“内销茶”,只是贸易上的相对名词。“内销茶”可以“外销”,“外销茶”也可“内销”。故不宜作为分类的标准。
我国六经不载“茶”字,唐代以前,多以“荼”字代之,如横、
荈、游、茗、诧、选,都是茶的假借字或各地土音;再如苦茶、瓜芦、过罗、物罗,与目前云南省尚存在之“高庆”种,均可能为异字的回读音。至唐代苏恭重加修订本草时(公元656~660年),才划一为“茶”字,但正式普遍采用“茶”字,当以陆羽所著《茶经》为首倡(公元780年)。
在国外,不论在圣经或莎士比亚的著作中,均无“茶”字。直至6世纪末荷兰出版的《林柯登旅行记》,在其英文读本中,始称为Chaa,虽然1606年荷兰人自澳门贩卖我国茶叶至爪畦,1610年通过轮船运输茶到欧洲,但直至1644年英商人在厦门港,创办茶叶贸易业务,才采取“茶”字之厦门土音Te(Tay),拼成T-e-a。
我国古代的造“字”与“命名”甚有意义,如“楠,苦茶也”之“楠”字从“木”,因我国云南、四川一带的大茶树,均属乔木型。但传播到亚热带的印度、缅甸、泰国等地后,演变成阿萨姆型大叶种。其幼芽及嫩叶,含有较高的黄烷醇类,味较苦涩,适于制造红茶等发酵茶类。
茗等树小如椅子,冬生……茗字从“草”,灌木型,小叶种,冬生,耐寒力强,能在寒带或温带生长;其叶中黄烷醇类含量较低,苦涩味较轻。在我国江北、江南、东南各省,以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栽培,适于制成各种不发酵的绿茶或半发酵的青茶等。
可见我国古代先人无论是创造文字,或是替植物等命名,都十分符合科学。
我国最早的博物辞典《雨雅》中记载,“楠,苦茶也……今呼早采为茶,晚取为茗”,这可能是我国茶叶最早的分类。
在中国古代,茶叶经文人的诗辞传颂后,迅速传播,成为大众普及的饮料。以隋朝诗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以及唐朝白居易颂西蜀蒙顶茶的诗句:“琴里知微闻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为较早。
中国制茶方法的演变与分类
至唐代(公元618~904年)全国的茶产地已达13省,制法均以蒸青团茶为主。各地的名茶不下四五十种,其中以蒙顶的“黄芽”及顾渚的“紫徇”最为有名。
据陆羽《茶经》记载:当时的茶叶可分为角茶(即粗茶)、散茶、末茶及饼茶四类,各类均有其不同泡法,若依其形状可归纳为八等级:胡鞭型、牛臆型、浮云型、指水型、膏土型、地潦型,此六型均属精制上级品,义竹香型及霜荷型可归粗老之下级品。
到了宋代,饮茶之风更为普遍,民间的名茶不下百余种,其制法已由蒸青“团茶”发展到蒸青“散茶”。据《文献通考》记载:依其外形不同,分为三类:(1)片茶,如龙凤、石乳分十二等;(2)雨前、雨后分十一等;(3)脑茶,如脑面等分十二等。
散茶为宋代的产品,所谓“唐重阳羡,宋崇建州”,建州即福建省建宁府,如今的建瓯、建阳、崇安、政和等县。
由于宋徽宗(公元1101~1126年)爱好品茗,不惜重金奖赏,以寻求新颖的贡茶。在其所著的《大观茶论》中,亦谈及新茶,二十种中,以建溪的白茶品质最优。所谓白茶,亦是朱子安著《东溪试茶录》中所称:贡茶七等之首——白叶茶。此白茶,依作者的推断,应是福建白茶,以及台湾省高级乌龙茶的前身。所不同者当时是采用绿茶的制法而成。
宋代所产名茶,除福建武夷的“龙团”、“粟粒”及“铁罗汉”外,尚有绍兴的“日铸”,婺源的“谢源”以及隆兴的“双井”,皆属绝品。
到了元朝,团茶渐被淘汰,散茶大为发展。依茶青鲜叶老嫩的不同,分为两类:芽茶如“探春”、“紫徇”、“柬尖”等;叶茶如“雨前”、“雨后”。
元朝(十二世纪末),福建、浙江等地绿茶的制法,已由蒸青变为炒青,以提高其香味。也有人说炒青绿茶为明朝朱元璋所发明,因为他曾竭力倡导发展“炒绿”。
到明朝,不但绿茶的制法有所改革,连其他的“白茶”、“青茶”、“黄茶”、“黑茶”以及“红茶”,均有突破性的发展。
公元1591年许次所写的《茶疏》中云:江南之茶,唐人首重阳羡,宋人最重建州。如今贡茶,两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
茶分为四类:其最著名者为“花香”,较花香尤胜者为“小种”,更在“小种”之上者为“名种”,尚有胜于此者为“奇种”。这是武夷茶,亦即半发酵茶类——青茶,以品质为依据的最早分类法。至今,武夷的央茶,仍采用此分类法,分等级命名,销售于国内外市场。我国1970年设计的青茶作业机械,亦以此类半发酵茶品质的改良与控制为基础。
我国对于茶的类别之区分,众说纷纭。有人说,我国的茶,大致可分红茶和绿茶两种;有人说,我国的茶可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砖茶、沱茶六种;还有人说,除了乌龙茶、岩茶、水仙茶之外,应加入青茶、白茶。如此说法不一而足。其实,我们研究“茶”应当详细区别其精粗、优劣、品质、外形、季节、制法而予以归类,详述如下:
(一)依制造发酵程度分类
在科学上分类,即按制造的发酵程度以分别之,约可分为三种:全发酵茶、半发酵茶、不发酵茶。
(二)依制造萎凋程度分类
茶按发酵与否分类,就科学观点来讲,并不很正确,如乌龙、包种、春茶等茶,在制造过程中并未经过正式发酵过程,而名曰半发酵茶,兼有含混之处。故有人主张按萎凋与否分类,将茶叶分为“萎凋茶”与“不萎凋茶”二大类。
(三)依产茶季节分类
中国及日本许多产茶区,均按季节性加以分类:
(1)春茶:又名头帮茶或头水茶。为清明节至夏至节(三月上旬至五月中旬)所采的茶。茶叶至嫩,品质甚佳。(日本及中国制造情形皆如此。台湾省则春季制造绿茶及包种,至于红茶及乌龙茶,则以夏茶品质为佳)采摘期间约二十日至四十余日,随各地气候而异。
(2)夏茶:又称二帮茶或二水茶。即在夏至节前后(五月中下旬)春茶采后二三十日所萌发之茶叶采制者属之。台湾省夏季采二次,第一次称夏茶,第二次称“六月白”。
(3)秋茶:又称三水茶,或三番茶。即夏茶采后一个月所采制者。第一次称秋茶,第二次称“白露徇”。
(4)冬茶:又称四番茶,即秋分节以后所采者,我国东南茶区甚少采制,仅云南及台湾,因气候较为温暖,故尚有采制者。
除此之外,尚有所谓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者;雨前茶,是谷雨节前所采制者;六月白,是第一次夏茶之后秋茶之前,于农历六月(阳历七月)间采制者;白露茶,是白露节后所采制者;霜降茶,是霜降节后所采制者。以上茶叶皆按季节加以分类。
(四)依制茶形状分类
依制茶形状分类,各种茶可分成:散茶、条茶、碎茶、圆茶、正茶、副茶、砖茶、束茶等类。
(五)依制造程序分类
茶依制造程序,可分为毛茶与精茶二大类:
(1)毛茶——或称粗制茶或初制茶。各种茶叶经初制后的成品,统称毛茶,其外形比较粗放。
(2)精茶——或称精制茶、再制茶、成品茶。毛茶再经精制的手续,使其形状整齐,品质划一的成品。
(六)依薰花种类分类
茶依薰花与否,可分为花茶与素茶二种。各种茶叶仅绿茶、包种茶与红茶有薰花者,其余各种茶叶,鲜有薰花。这种茶除茶名外,尚冠以花的名称,如用茉莉花熏制的包种茶称为茉莉花茶,用桂花熏制者称为桂花茶……
(七)依茶树品种分类
有些地方茶的分类,是按其茶树之品种加以分类,如阿萨姆茶、小叶种茶、大叶种茶,除几种具特殊地位之茶树品种如水仙、铁观音等普遍采用外,并不多采用。
(八)依产茶地分类
有些很有名的产茶地区,常以该产茶地名冠于茶名之上,例如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福州香片、杭州龙井、大吉岭红茶、星村小种、冻顶乌龙等,名称繁多,不胜枚举。
红茶的肇始
红茶起源于福建武夷,是由绿茶、白茶的制法演变而来。约在1610年前后(亦有称在1650年前后者),武夷山南麓的星村镇为小种红茶的集散地,此小种红茶原产于星村镇至江西省边界,海拔1000米左右的桐木关山中。
1939年春夏间,有人在此山中督导制茶一个月。由于利用日光萎凋诱导白茶或青茶的晒青及揉捻后的发酵,所以在山中白天采茶及晒青、揉捻至深夜才能完成。
此时气温下降,必须将揉捻后的茶叶装入竹篓中,上盖麻压紧,置于近火处(如灶上或烘青楼上),使温度上升。经6~8小时,去其青臭味,待发出清香、叶面呈红褐色即可取出。烘干时,以松木薰之,所以发出松脂香气。此小种红茶,称正宗小种也称星村小种。
1610年后输往欧洲者,即属此小种红茶,1762年瑞典植物学家林椰氏所著的《植物种类》中,误以武夷种代表红茶,尖叶种代表绿茶,将茶叶分为两类。实际上在桐木关山中所植者或野生者,均属乔木型,或半乔木型的大叶种。至于工夫红茶,系由小种红茶在武夷山海拔较低处,演变而成。
清朝董天工氏1751年所写的《武夷山志》中,即载有小种和工夫二种茶名。
祁门在清光绪以前,并不产红茶,而盛产绿茶,但到了公元1875年,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当时由于绿茶销路不好,而红茶畅销,便在东至县设立红茶庄,祁门压口和闪里设分庄,仿制“的红”。此为“祁红”的开端。
清朝茶叶的分类
清代制茶技术也很发达。继武夷茶之后,“祁红”、“屯绿”,安溪的“铁观音”,福鼎“白毫银针”,福州的“香片”(花茶)等,亦畅销于国内外。此外杭州的“龙井”,黄山的“毛峰”,徽州的“松萝”,苏州的“碧螺春”,岳阳的“君山银针”,敬亭的“绿雪”,太平的“猴魁”,六安的“瓜惩”,信阳的“毛尖”,老竹的“大方”,苍梧的“六堡”,泉岗的“辉白”,庆山的“云雾”,天登的“雀舌”等,也在各地兴起。
台湾茶叶的发展,始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810年),有回闽祭祖者返台时将武夷的茶种及茶籽,植于文山区为开端。至1865年,淡水海关已有台湾乌龙输出几万余公斤的出口记录。
清代我国对茶叶建立若干不同的分类系统。
以产地分:如祁门茶、武夷茶、平水茶等。
以季节分:如春茶、夏茶、秋茶等。
以茶树品种分:如罗汉、水仙、乌龙、铁观音、白先猴等。
以形状分:如松针、银针、雀舌、珍眉、紫笋、毛尖等。
依色、香、味分:如黄芽、绿切,形容其外观色泽;如黄汤、火青,指其汤色;如云南十里香、安徽舒城兰花、福州香片及安溪香椽等,指其香气。
依制法分:有发酵茶及不发酵茶。
从销路分:有内销茶、外销茶、侨销茶等。
总之,这些分类方法,未能表明各类茶的特点,亦未将所有茶均包括在内,尚欠完善。
中国制茶技术的外传
世界各国的制茶技术,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我国。
公元805年日本和尚最早传教大师及公元806年空海弘法大师,留学我国研究佛学,归国后,将我国茶籽及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传入日本。1191年,荣西和尚留学归国,除带回我国蒸青绿茶制法、泡法及其药用方法外,并将釜炒茶(茶青)制法引入日本。
1835年,宇洽山本氏,把我国复盖茶团“玉露茶”的制法带回日本。1875年,派人调查,传我国的红茶制法于九州及四国,亦曾传入乌龙茶试制,1898年开始仿制我国红、绿砖茶。
1926年仿效我国珠茶制法,惟仍沿用蒸青,制出的绿茶在静阙市场称“笠里”,1932年定名为“玉绿茶”。日本最普遍的煎茶,是仿自我国浙江龙井。
自1885年,玉县高林濂三氏发明的三种制茶机械,获得专利奖励后,日本的绿茶加工逐渐步入机械化。现已进入全机械化一贯作业电脑控制的阶段。至于动力采摘、电气拣茶、低温贮存及充氮包装等保持绿茶品质的方法,更是日本茶区产、制技术的特色。
印尼茶叶产制技术的传入,始于公元1828至1833年间,荷属东印度公司派茶师杰歌逊,前后六次来我国学习研究。每次均带回茶种、制茶技术工人及器具。至1833年,爪哇红茶第一次在市场出现。
1834年,印度成三植茶研究发展委员会即派人来我国研习茶叶产制技术,购买茶籽及茶苗,并罗致四川省雅州及福建省武夷等地茶师及工人,于大吉岭等地发展茶叶生产。
1836年哥登氏带回我国茶工,在阿萨姨勃鲁士的茶厂中,按照我国红茶制法,并利用其篱笆所栽植的武夷种的茶青,试制成功,获得好评。至1873年后,才仿效印度的机械制法。
俄罗斯于1833年已在我国采购茶籽及茶苗,1848年开始采摘,依照我国制法开始生产。
至于南非及东非洲茶叶的发展,最早始于公元1877年及1887年,马拉维及毛里求斯等地,已输入生产技术。但大规模生产外销,仍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茶业退出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茶叶经营,将技术与资本等转移投资于东亚等新茶区后,才大量生产红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