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典与传说

茶典与传说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缺乏物证的情况下,法官无法将她判刑,只好以无罪释放老太婆。后人论茶与酒的雅、俗,都喜欢引用这则掌故。  根据记载,在宋朝时已有茶话会,其内容除了品茗叙事之外,主要是斗茶,以比赛茶的高低优劣,而有茶评人品评胜负。据说,苏、蔡斗茶时,蔡君谟冲泡的茶叫是名种,用的是惠山泉水,而苏轼用的茶叶较劣,用的是天台山的竹涯水。

  第一节 茶事与茶话

  茶姥卖茶忙济贫

  《太平广记》所引《广陵你老传》里有一则茶姥的故事:晋元帝时有一个老太婆,每天早晨自己一个人提着一满罐的茶到市集上出售,很多人都抢着买她的茶,可是她那只茶罐好像是聚宝盆一样,从早到晚卖不完,罐里的茶永远是满着。但是她赚到的钱都分给镇上贫苦的人。这种救穷赈贫的奇异事情,一传十,十传百,不但引起路人的注意,连当地官府也知道了。官府怕她招摇生乱,就把她抓起来关进监牢里,等候审问判决。说来也奇怪,就在当夜三更时分有人看见这位老太婆的茶罐从监牢的窗口飞出去不见了。在缺乏物证的情况下,法官无法将她判刑,只好以无罪释放老太婆。

  雷鸣茶可治宿疾

  四川蒙山顶产的蒙顶茶是闻名遐迩的。相传蒙山顶有一家茶园,茶园的主人是个制茶的高手,而且他有一种秘制的雷鸣茶,是不轻易传授给别人的。这雷鸣茶的制法是,每年春分(三月廿日左右)前后,还未有第一次雷鸣的时候,就要随时准备采茶;当第一声雷鸣的瞬间所采到的茶,就是雷鸣茶。据说,采饮一两,可医宿疾;二两可以保健,永无疾病;三两便可脱胎换骨,四两便可成为神仙。

  话说蒙山顶有一个和尚,患一种怕寒症,茶园主人告诉他,雷鸣茶可以治他的病,并且传授他有关雷鸣茶的制法。这位和尚把茶园主人的话谨记在心,于是在春分前后雇了许多人,一逢阴天,便爬在树上等候那第一声雷鸣,结果采集了为数不少的茶叶。煎饮之后,疾病全消,而且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古墓中吃茶报恩

  南朝人刘敬叔所著《异苑》,有一则嗜茶的鬼报恩的故事。书上说:剡县(今浙江嵊县)有位叫陈务的人,年未三十便患病去世,留下一妻二子,都好饮茶。他们家宅中有一座古老的坟墓,陈务的妻子每天饮茶的时候,都先用茶向坟墓祭拜一番。她的两个孩子认为家宅中有这个古坟是大不吉祥,就想把它移到别的地方去,但陈务的妻子坚决反对,孩子终于听从他们母亲的话,打消移墓的念头。这天夜里,陈务的妻子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人对她说:“我住在这座古坟里已经三百年了,你的孩子时常想毁掉我,幸亏你阻止保护,而且每天给我享受好茶,我一定要报答你的恩惠。”第二天早晨,便在客厅里看到有十几万钱,好像埋在土中很久而刚挖出来一样。陈务的妻子便将此事告诉她的孩子,二子顿时面露惭愧的脸色。从此以后,陈务的妻子在古坟上每天供茶是更加的真诚。

  金沙泉为茶而流

  顾诸山金沙泉贡水

  据明陈继儒所著《茶董补》中记载:在昔日湖州、长州两县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啄木岭,岭有泉叫金沙泉。当每年采茶的季节来临时,两县的县令都到此地会同监督造茶(是进贡的茶)。金沙泉是沙底水流,平常是无水的。两位县令举行拜祭之后顷刻间泉水喷涌,最长不过一昼夜的时间,等到造完茶之后,泉水马上干涸。如要泉水再次出流,就要等到明年了。

  以饮茶为雅事

  宋朝祝穆等人所写的《事文类聚》上说:“陶壳得党太尉家姬,当命掬雪水烹茶。”谓曰:党家有此风味乎?姬曰:彼粗人,但知销金账下,汪斟低唱,饮羊酒耳,安识此乐?党姬,是宋朝党进的姨太太,后为陶壳所收纳。陶壳有一天叫她以雪水烹茶,并问说在党家有没有这种风味,党姬答说:党家内外尽是些粗人,喜好的只是追求功利和饮酒,奢谈饮茶谈心的乐趣。后人论茶与酒的雅、俗,都喜欢引用这则掌故。

  三十文钱赏茶博士

  在《封演闻见记》里说:“李季卿宣慰江南,时茶饮初盛行,陆羽来见,既坐,手自烹茶,口通茶名,区分指点,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这是李季卿看不起陆羽,给他送的绰号,所以后来卖茶的人被称为“茶博士”。

  宋代以品茶为兴

  根据记载,在宋朝时已有茶话会,其内容除了品茗叙事之外,主要是斗茶,以比赛茶的高低优劣,而有茶评人品评胜负。凡参加品茶的人都是品茗的知名之士,往往为了斗茶,遍访名山佳水,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亦在所不惜。至元、明,茶话会也很流行,不过是以品茶叙事为主,可见古人的雅兴历代都一样。

  第二节 茶的掌故与轶事

  以茶代酒的典故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记载:“孙皓每的群酒,以七升为限,曜饮不过二升,或为裁减,或赐茶舛以当酒。”这是最早“以茶代酒”的故事。唐人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的诗句,不但不失客礼,而且极富雅意。

  王安石以药配茶

  在宋朝一些贵官文土之中,如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都是嗜茶行家,只有王安石不懂茶事。据说,当王安石初到京城做官时,曾经拜访蔡君的讨茶事。蔡君谟对这位甚得皇帝器重而倡议新法的风头人物不敢慢待,于是将自己亲手调制的建安名茶端来待客。料不到的是,王安石从衣袋里拿一包药,倒在刚捧上来的热茶里,呷了一口,还赞美说:“好茶味。”行家不行家,从这一句话中表露无遗了。

  苏蔡品茶比高下

  品茶在宋朝是一种风气,对茶事愈精研的人,愈是喜欢品。苏东坡与蔡君谟的品茶便是一例:苏东坡是煮茶的能手,而蔡君谟就是著作《茶录》而创制“小团”的名人。据说,苏、蔡斗茶时,蔡君谟冲泡的茶叫是名种,用的是惠山泉水,而苏轼用的茶叶较劣,用的是天台山的竹涯水。这次斗茶比赛,不知是谁担任裁判,结果判蔡君谟输了,总令人觉得有点意外。

  敲冰煮茗来待客

  唐朝有位叫王沐的人,他是一位嗜茶的高士,一直隐居在太白山中。每到冬季,溪水结冰,他便敲开冻冰取回煮茶,并且拿来招待友朋,甚得人们的赞赏。

  陆羽为烹茶高手

  传闻陆羽小的时候,为父母所遗弃,就由一位老和尚抚养成人,他们两人都很喜爱饮茶。尤其是陆羽烹的茶非常地可口,以致老和尚品茗时不是陆羽烹的茶不饮。后来陆羽出游,老和尚因而不再饮茶。皇帝知道这一件事后,颇以为然,于是便召见老和尚要他试一试。皇帝令官中最善烹茶的人泡了一碗好茶,老和尚喝了一口便不再喝了;皇帝又暗中叫陆羽烹壶茶送给老和尚,这位大师用鼻子闻一下,一面啜饮,一面连声称赞说:好茶!好茶!这茶真像陆羽亲手做的。皇帝甚为佩服,于是叫陆羽相见。

  桓温宴客用茶果

  晋朝大司马桓温,任扬州牧的时候,生活非常吝啬。也许是太过于俭朴,每次请客,都不是大肉大酒,却是茶果,相当于今天的茶话会。但以当时他的身份地位来说,好像有点小家子气,因此他的宾客都把他的宴会叫做“茶早宴”。桓温这种待客之道虽然寒酸点,但以茶果招待,并以真情招呼,未尝不是经济实惠。

  蔡君谟品茶工夫绝佳

  宋朝时,在福建建安能仁寺的院中,从石缝间长出几株茶树。寺内和尚采下之后制成八个茶讲,并取名为“石癌白”。其中四个送给蔡君谟,另外四个送给了住在京城里的翰林学士王禹玉。一年之后,蔡君谟从福建回到京城;顺道拜访王禹玉,王禹玉就令他家中的子弟在茶笥中选最好的茶叶待客。蔡君谟尝了一口说:“此绝似能矿石癌白,公何以得之?”这时候王禹玉拿出能仁寺和尚送来的礼单核对,果然是石癌白。大家对蔡君谟的品茶功夫莫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三节 古人饮茶趣事

  古人饮茶非常有趣,据《东原试茶录》载:“饮茶以饮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依照上述说法:一人独自饮茶,似嫌单调寂寞,主客二人对坐而饮,有说有笑,颇为惬意,但最多可至三四人同饮,若饮茶多至五六人以上,则人众意杂,气氛难以融洽,就有碍品茗的雅兴了。《红楼梦》中,妙玉谈到茶以少喝为贵,认为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三杯便是饮驴。这种说法旨在喝茶情趣,是一种悠闲的生活艺术,指出品茶与牛饮不同。

  玉川品茶图(清吴友如作)

  茶侣:七类修稿云:“茶侣,翰卿墨客,黑衣羽士,逸老散人,或轩冕中越轶世味者。”这是说限于上述各类的人才有资格饮茶。又《茶笺》称:“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修德之人……若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乳泉以濯高菜。罪莫大焉。”以上二段,说饮茶者必须是特殊人物,似乎限制太严,非饮茶之道,亦是怪论。

  入茶:唐代盛行饮茶,唐人和笔记也有趣事传下来。据《唐语林》说:诗人郎士元性诙谐,爱讲笑语。他常对人说:“郭令公不入琴,马镇西不入茶,田承嗣不入朝。”后来此语传人马燧的耳中,于是他就想作弄郎士元,并邀约对方光临茶叙,以便当面请教。到了那一天,事前马燧先吃了“古楼子”当作早点(古楼子是一种馅饼,用煎得半熟的羊肉和椒豉分层夹在饼里,并涂以奶酪,这是富室的食品),在家等候会客。当郎士元准时应邀到来时,主人已经口渴得很,连忙吩咐家人烹茶,双方谈谈笑笑,陆续地对饮了十余杯。这时,郎士元年龄已经大了,又是未吃早点,而连杯的喝茶,使他的肚子胀得难受,且不便在镇西大将军的府中小解,想告辞回去,又被马燧殷勤劝留。他觉得情面难却,只得勉强再与主人对在七杯,这不是饮茶,简直是赌茶了。郎士元实在受不了,终于告退,而马燧也不强留,就让他回去。但临行时,主人对着客人笑说:“郎先生不是说过我不入茶吗?”马燧的恶作剧使郎士元回去后,因此患了一场大病。

  状元茶:据《唐抚言》说:有郑光业者,与中表兄弟同去应考。他们共有一只取名“哭海”的皮箱,把其他同考人投献词句不通的诗文,都投入箱中。在空暇时,他们每人从“哭海”箱里拿一篇朗诵,读者听者无不绝倒,直到大家尽欢而罢。考试完毕的当天晚上,突然有一个同考入闯入试馆,对光业说:“必先,你肯让我坐下来吗?”(必先疑是当时的土语,也许是光业的绰号或小名。)于是光业就让出半个位置,给他挤坐下来,接着又道:“必先,必先!麻烦你取点水给我。”光业就起身拿了一瓢水给他。不料此人太不识相,竟然又说道:“顺便拜托再煮一碗茶好吗?”光业又欣然应命,为他效劳。过了两天,光业高中状元,那位同考入抢先来信道贺,信中的意思是:“既蒙让位取水,又承煮茶,当时夫俗眼,不认得贵人……”于是状元代人煮茶的故事,就传扬出来。

  明王问《煮茶图》

  递水:唐代的某些王公以及朝廷高官,不但喜欢好茶,而且还要用天下之名山、名江或名泉的水煮茶。为了名水,不惜动员大量人力,利用各种盛器贮水,从路途遥远的州县运到京师。这当然是贵族生活奢侈,讲究享受,才要用好水烹煮好茶,能使茶味格外清醇可口。

  可是递水比运茶困难得多。茶是固体,只要包装妥善,在运输途中,不会损坏茶本身的品质。水是流质,必须贮以瓷器和银瓶,且加以紧盖密封,但在旅途遥远而崎岖的运输中,又逢天气炎热,递送时间长久,难免瓷器撞破,水量漏耗殆尽,以及水质或多或少发生变化,成为腐水,其味难以入口。所谓流水不腐,而器中密封之水,经过长途运送,时间稍久,其水质怎会不坏呢?

  如果官府通情达理,当然明白递水的困难,尚能原谅递水的役工,而不加以深责,但有许多官僚却不以为然。他们见到腐水,或水量稍有损耗,就认为役工所递的水不是属于某某指定名泉的水,于是加以究办。

  所以役工们听到递水,不但感到头痛,而且无不怨声载道。惟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役工人数,把原来规定十人,增加到二十人,分成日夜两班,日以继夜地递运,以便缩短运输时间,而使水性保持原质。

  这种劳民伤财的递水弊政,在唐代盛行了一段时期,即使在宰相李德裕主政的时候,此风尚未断绝,直到后来他听从了一个和尚的意见,以京师当地的井水,代替了常州惠山寺的泉水,才下令停止递水之举,于是民间可以息劳,而外界的浮议也就随着弭止。

  又《全唐诗话》记载,唐德宗年间,李研公勉之子李约雅度简远,多材多艺,性嗜茶,又喜亲自煮茶,且常谓“茶须用缓火灸,活水煎。”当时煮茶能说此话的人不多。

  西蕃茶:德宗二年(公元781年)十二月,上遣常鲁前往西蕃。他到了吐蕃,第一件事就是在营幕里烹茶。番酋赞普惊奇地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常鲁答道:“这是洗烦解渴的妙品,叫做茶。”赞普道:“茶!我这里也有…”他说着,连忙叫人拿出许多包茶来,并且一边指示,一边接下去说。“这是寿州产的,这是舒州产品,这是产在显渚的、庆门的,那边还有昌明的、邑州的。”看得常鲁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门神:又《唐语林》中讲到一个故事:江南驿吏向检查仓库的刺史报告:“司酒库的门神叫杜康,司茶库的门神叫陆羽。”刺史点头赞许。接着驿吏指着那储藏蔬菜的库门上的神像道:“这是蔡伯喈。”刺史听了,大笑道:“不必设这菜神了。”

  风味茶:唐代茶人,也有把茶末加上盐、葱、枣、薄荷等佐料与水同煎,而茶色共青,这种饮品也为当时的人们所乐于接受。

  茶寿: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60年)从洛阳来了一个高僧,自称年已一百三十岁,到达长安,被召入宫,皇帝问道:“你得享遐龄,不知吃了什么长生不老之药?”

  那和尚道:“不老僧自幼贫穷,并未吃任何药物,但平生最爱饮茶而已。”

  于是皇帝就赐给这僧人一法号,叫做“茶五十斤”,并把他供养在“保寿寺”里,以享晚年。

  斗茶:宋朝的欧阳修、苏东坡、蔡君谟等对茶事都有不少佳作,而饮茶之道也甚为讲究,甚至演变成为斗茶的风气,在文人雅士间非常盛行。

  元赵孟頫《斗茶图》

  所谓斗茶,又曰茗战,其方法是以沸水倒入黑色的茶碗中,再将茶叶碾碎成为茶末,放入沸水内,使茶末与沸水搅动,成为泡沫的形状。茶色是白的,能在黑碗中显示水痕,黑白分明,斗茶者便以茶色的标准评定胜负。

  欧阳修《归田录》有下列的记载:“苏子瞻当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天台竹沥水,被人断竹梢,屈而取之,盛以银瓮,若以他水杂之,则腐败”。

  由此观之,讲究饮茶,不但要重视茶质,而且还要探求水质。所以在斗茶中,苏轼能以劣茶用竹沥水,斗胜了蔡襄以精茶用惠山泉水。蔡襄,字君漠,工诗文,善书法,他是后世所传洛阳桥的建造者,著有《茶录》。

  北宋唐庚作有《斗茶记》。

  宋范仲淹,字希文,也著有《斗茶歌》,可与唐玉川卢仝媲美,其警句曰:“的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中一斗水。黄金碾畔绿尘—屹,碧玉瓯中翠清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萤。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长安酒价灭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

  陆放翁《斗茶诗》的警句:“青第云月开斗茗,翠瓮玉液取寒泉。”也为后人所称道。

  宋代斗茶可能是在承平时世,属于生活艺术的盛事。当时唐庚《斗茶记》云:“政和二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斗茶的标准是:

  (一)茶色。

  (二)茶汤。

  (三)茶用具和煮茶用榄核炭。所谓“上有好之者,下必有甚焉。”于是民间相效尤。

  宋徽宗著《大观茶论》云:“……而天下之士,历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不精,争镒袋之别”。

  茶谱:明曹臣《舌华录》记载:司马公与子瞻论茶墨俱香云:茶与墨二者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

  御赐茶:宋朝皇帝皆以茶送大臣。宰相赐茶一斤,酒二斤,后以为例。

  清乾隆中元旦后三日,王钦点大臣之能诗者,曲宴于重华宫,演剧赐茶,仿柏梁体,命聊句以纪其盛,复当席御制诗二章,命诸臣和之,几以为常。

  清代乾隆二十二年的“素心茶”

  茶官:清朝宫中,常有茶宴,设专官主司其事,其职位有茶正,尚茶副,以及尚茶妇等名称。

  吃茶:饮茶有品评的啜茗,浅尝即止的喝茶,旨在解渴的饮茶,连茶叶一齐吃下去的吃茶,以及连口大喝的牛饮和鲸饮等分别。

  待遇茶:由于茶的价值贵贱不一,所以主人用茶敬客,每因来客的地位高低,而奉茶也分好坏,且态度也有热情和冷淡之别。清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某日到一个佛寺去观光,方丈见其人衣衫朴素,以为是普通的俗客,就冷淡地说:“坐!”等到客人脱下外套,露出里面所穿的华贵衣服,于是和尚换了口气,随即道:“请坐!”并吩咐小沙弥:“茶,泡茶!”。接着,客人的当差进来,对其主作揖,称呼“大人!”方丈心里明白,连忙恭敬改口招呼:“请上坐!”一边又叮嘱下去,曰:“泡好茶!”,一边合十恭问尊姓大名,才知此客乃是当代的大书法家郑板桥,不由心中狂喜,立即恭求墨宝,以留纪念,借增本寺的光彩。板桥虽知此僧势利,但也不推辞,写了一副对子:上联“坐请坐请上坐”,下联“茶泡茶泡好茶”。方丈见了,明知对方讥讽,也只得连声道谢。

  贡茶:在封建专制时代,每逢采摘茶叶季节,皇帝派遣穿了红衣的七品官员驾临武夷茶区监制贡茶,而“大红袍”茶即以此得名。在采茶之前,寺僧必先举行诵经的隆重仪式,预祝山灵保佑采茶平安,增加了迷信的色彩。

  贡茶:清代普洱茶

  贡茶之举,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宋代习俗,每逢农历二月上旬(谷雨之前),福建或浙江的漕司将当地第一纲贡茶运京。这个“纲”字与“水浒”小说中的“生辰纲”的用字意思相同。这纲茶的名称叫“北苑试新”。

  此外,每年春季,皇室必然举行一次品茶的大节目,美其名曰绣茶。煮茶的大壶外镶满着真金翡翠,且备五色果品、以及各种各样名目的点心。据宋代的官员说:这种节目,排场虽是豪华,但茶味并不好饮,这可能是煮茶的艺术不够高明。

  这种进贡的新茶必定非常珍贵,但偶尔也辗转落在大官子弟的手中,他们只是把贡茶赏玩一番,这叫做“看茶”,暂时舍不得去煮茶。

  洋人茶事:洋人饮茶的趣事和笑话也很多,过去外国人都惯饮白开水,直等到十七世纪,茶才开始传入欧洲。他们一旦尝到香喷喷的茶味,认为这简直是琼浆玉液,于是大家都喜欢饮茶。

  可是那时候茶价昂贵,穷人都饮不起茶,嗜茶者买到了茶叶,往往把它锁在箱子里妥藏,以免被人偷去。因此,许多人私运茶叶到欧洲各地,可获厚利。同时茶叶也可作为通货交换别的东西。

  公元1660925日,一个名叫森美·柏巴斯的英国官员,在他的日记中记载:“我试饮了一杯中国茶,尝这异味,尚属首次。”这段记载是英国饮茶史的一页重要的文献,可能也是英人开始饮茶的记录。

  十九世纪时,英国政治家威廉·科伯特严厉排斥饮茶,说它能够残害青年的身心,使其意志消沉,因此茶业大受打击。

  另一律师邓肯·霍伯斯呼吁政治立法,列茶为禁品。凡年俸在50镑以下者,一律不准饮茶。

  英国茶壶惠斯莱戒茶12年之后,忽患大病,遵医劝告,又重新饮茶;他享寿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夏利·希母斯寇在澳洲饮茶比赛中,连饮90杯,获得世界冠军,奖品为金壶1只。

  英人饮茶习惯与华人不同。他们除饮清茶外,尤喜享受乳茶,那就是在香浓的红茶中,加上白糖或微黄的晶糖和牛奶混合而饮。一般英国人每天饮两到三次茶,但对于下午四时半至五时左右一次的饮茶格外注重。这种下午茶是由彼德福公爵夫人所首创。由于人到下午的一段时间,工作做得疲乏了,很需要一杯香茗加上几块饼干,享受一下,借以消除疲劳,使精神重新振作,才能增强工作效率。于是英人在工作时间内也饮下午茶,上自皇亲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早已成为习惯。英人也知道茶能除脂祛腻,减少疾病,所以嗜茶成癖,而街上行人多瘦形健康的老翁以及窈窕淑女,这是否也有饮茶的功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