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的划分

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的划分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野外露头的限制和实际岩体结构的复杂性,统计均质区的划分常常被人们忽视,但从统计学角度划分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是保证结构面网络模拟成果准确有效的基础,应得到研究者的重视。
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的划分_裂隙岩体力学参数

在实际工程岩体中,由于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的差异,往往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不同位置的岩体中结构面的分布情况具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进行结构面网络模拟之前,首先要确定研究区域是否具有相似的岩体结构特征(Kulatilake,1996、1997)。然而,影响岩体结构的因素有很多,如岩性、结构面产状、迹长、间距、密度、张开度、填充情况、起伏度、粗糙度、蚀变程度以及结构面之间的组合特征等。在这些因素中,岩性的差异可以通过地质调查加以区分,而其他因素如结构面的尺寸、密度和空间组合特征等目前还没有办法直接获取。产状是唯一能够在现场准确获取的参数,一般认为,对工程岩体而言,抓住了结构面的产状特征就从某种程度上抓住了岩体结构特征的本质。因此,现有研究大多以岩体中结构面的产状特征作为衡量标准讨论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的划分(Kulatilake,1996、1997)。应当指出的是,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分区与工程地质研究中的工程地质分区和围岩分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工程地质分区主要着眼于区域上地质条件(如地层岩性、构造发育等)的空间差异,围岩分类则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关注岩体的质量和稳定性以及施工的难易程度等,而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的划分是从岩体的力学效应出发,该分类的特点在于它更加关注岩体结构是否具有相似的概率统计特征,是否可以采用统计学观点和结构面网络模拟方法对岩体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由于野外露头的限制和实际岩体结构的复杂性,统计均质区的划分常常被人们忽视,但从统计学角度划分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是保证结构面网络模拟成果准确有效的基础,应得到研究者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