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施工现场工作时,有时难免会遇到意外伤亡和伤害事故,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容易造成骨折,头部、胸部受伤、大出血;机械伤害容易造成手脚割伤、刺伤、碰伤;触电容易造成灼伤、死亡等。一旦事故发生,有关人员必须冷静、及时处理,减轻伤者的痛苦,因此正确的应急处置非常重要,每一个施工从业人员都应学习并掌握对意外伤害的紧急求助知识和救护技能。
下面介绍施工现场发生伤害事故后,应采取的应急救护措施。
在施工现场发生伤亡事故时:
(1)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①判断此人有无意识。无意识时必须呼救并实施急救措施。
②检查此人有无呼吸。若呼吸停止,必须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③接着检查此人有无脉搏。若感觉不到脉搏时,需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④再看此人有无大出血。若大出血,应立即止血。
(2)保护事故现场不被破坏。
(3)及时向领导报告。
(4)拔打急救电话120或999,说明确切位置及附近的明显标志,留下电话号码和姓名,并派人到明显的地方等候救护车。
(1)止血
①如果是一般出血,将伤口脏污用水冲洗干净,压住伤口,用干净的手绢或布包扎,并将出血部位抬高。
②如止血不住时,应用手指压住离心脏更近部位的动脉血管并进行包扎。
③胳膊出血,用4个手指掐住上臂的肌肉并压向臂骨。
④大腿出血,用手掌根部压住大腿中央稍微偏上点的内侧。
⑤手部出血,用3个手指压住靠近大拇指根部的地方。
(2)包扎 伤口很容易被细菌感染,处理不好造成二次感染伤害,必须现场包扎。
由于施工现场条件有限,可将衬衫、领带、袜子、手绢等物品做为绷带使用,进行包扎。
骨折时,可因地制宜使用木板、木棍、树枝等物品做固定物,进行包扎。
(3)骨折者的搬运
①使用固定的平板或担架进行搬运,可用衬衣、木棍、木板等材料自制担架。千万不能搂、抱、背着受伤者,因为容易对伤者造成二次受伤。
②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脊椎骨折,不要弯曲、扭动伤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能搬运,应等待专业人员救护。
③多人平托法——几个人分别托住伤员颈、胸、腰、腿部,一起进行搬运。
④实在不行,用单人搬运法,即将双臂从伤者身后插入腋下,紧握住伤者的手臂,尽量平衡地搬运。
(4)触电
①切断电源,拔掉插座,或来不及时,使用木棍、板等绝缘工具挑开电线,千万不能因着急教人,不顾自身安危用手去拨电线或直接去救人,而造成自身受伤。
②切断电源后,尽量使伤者平躺,不要站立或走动。
③如果伤者失去意识,并且呼吸和心跳已停止,先抠出口腔内的脏污。
④然后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5)火灾自救
①发生火灾时,首先打电话119报警,讲清着火的地点,冷静回答提问。
②身上着火,就近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③火焰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乱窜和使用电梯逃生,要顺着安全通道走。
④有浓烟时,使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爬着或贴近地面走。
⑤大火把门封住无法逃生时,关闭门窗,用浸湿的衣物、被褥等物品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并呼救等待救援。
⑥迫不得已时,可用绳子或将床单撕开连接,栓在牢固处,顺其下到安全楼层或地面。在二楼时可跳楼逃生,但先向地面扔柔软物,手扒窗台或阳台,身体下垂,自然落下。
(6)烧(烫)伤
①一般烧伤:去掉不在受伤部位的任何紧身衣物,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直到伤口不感到疼痛和灼热。用干净的布包好,到医院就诊。
②大面积烧伤:可将衣物、床单等干净的布料浸湿,尽快进行冷敷,同时呼救护车急救。
(7)手指或手脚切断
①用纱布或干净的手绢直接按在伤口上,进行止血,并呼叫救护车。
②断指或断手、脚要用纱布包好放在塑料袋里(不要清洗和处理),最好将塑料袋放在另一个装有水的塑料袋中。
③然后将装有断指或手、脚的塑料袋随伤者一并送往医院进行修复手术。
(8)中毒
①人工挖孔桩时,如果支撑不好,造成坍塌,还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地下水,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离危险区。
②不要随意下去教人,应先查清孔洞是否还有毒气,防止教人者中毒。
③如果是煤气和化学气体,教人者必须戴口罩(或防毒面具)或确认室内无毒时,才能教人。
④救出中毒者后,置于通风处,解开衣扣、腰带,等待救援。
⑤禁止吃未煮熟的扁豆和食用工业用盐等食品,防止食物中毒。
(9)刺伤
①在现场施工,容易被钢筋、钉子等物品刺伤,伤口内部的伤害要比外表的伤害更大。深处受伤,由于细菌感染可能会引起败血症和破伤风,所以要充分消毒。
②铁钉等尖锐物刺入肌肤时,将铁钉拨出后,进行消毒,然后在伤口处盖上纱布或干净的手绢,以防化脓或感染破伤风。
③钢筋或木棍等锐利器械刺入胸部时,绝对不能拔出,以免大出血,使伤情进一步恶化,可以用毛巾固定刺入物,等待救援。
(10)中暑
①将中暑者抬到凉爽的地方,解开衣扣、皮带等,用浸水的毛巾擦身,多喝凉开水或淡盐水,有条件的用电风扇进行降温。
②也可服用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