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顶管质量控制

顶管质量控制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检查工作坑开挖时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基坑排水和边坡支护;检查工作坑平面位置及开挖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处理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一、监理内容与要求

1.审查顶管顶进方法的选用和顶管段单元长度的确定。

2.工作坑位置的选择及结构类型的设计。

3.顶管机头选型及各类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

4.顶力计算和后背设计。

5.洞口的封门设计。

6.测量、纠偏方法。

7.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布置:下管、挖土、运土或泥水排除方法。

8.减阻措施。

9.控制地下隆起、沉降措施。

10.地下水排除方法。

11.注浆加固措施。

12.安全技术措施。

13.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二、监理流程

三、监理方法

(一)准备阶段

1.审查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承包人的人员、材料、机具进场情况,现场施工条件,检查顶管管材自身材质,外形尺寸、出厂合格证等内容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检查工作坑开挖时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基坑排水和边坡支护;检查工作坑平面位置及开挖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处理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检查工作坑回填土夯实情况,其密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检测顶管后背施工质量、主要包括垂直度、水平线与中心线的偏差等。

5.检测导轨高程及中线位置,审查导轨安装是否牢固。

6.顶管设备是否按施工方案配置,状态是否良好。

7.顶管设备能力是否满足顶力计算的要求,千斤顶安装位置、偏差是否满足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8.检查对降低地下水位、下管、出土、排泥等工作是否按施工方案准备。

9.当顶管段有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不良状况时,沿线附近有建(构)筑物基础时,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技术措施。

(二)施工阶段

1.检测第一根管的就位情况,主要内容为:管子中线管子内底前后端高程,顶进方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确认无误并检查穿墙措施全部落实后,方可开始顶进。

2.顶进过程中应勤监测、及时纠偏,在第一节管顶进200~300mm时,应立即对中线及高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以后的顶进过程中,应在每节管顶进结束后进行监测,每个接口测1点,有错口时测2点;在顶管纠偏时,应加大监测频率至300mm一次,控制纠偏角度,使之满足设计要求,避免顶管发生意外。

3.顶管时,应监测地下水位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4.检查顶进方法是否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符,当采用管前挖土干式顶进时,应监控管前挖土量,管子底部土体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当采用工具管水下顶进时,应监测顶进速度与出泥量的平衡,严禁超量排泥。

5.当管道超挖或因纠偏造成管周围空隙过大时,应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处理措施并监督执行。

6.顶进过程中应监控接口施工质量,当采用混凝土管时,应监控内涨圈、填料及接口质量;当采用钢管时,应控制焊接、错缝质量。

7.当因顶管段过长、顶力过大而采取用中继环、触变泥浆等措施时,应监控中继环安装及触变泥浆制作质量。

(三)验收阶段

1.混凝土管接口密实、平顺、不脱落,内涨圈中心位置对准、管缝填料密实、管内不得有泥土、石子、砂浆、砖块、木块等杂物。

2.钢管接口的焊缝质量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检测。

3.顶管工作坑质量监理标准:

4.顶管质量监理标准

序号量测项目检查频率范围点数允许偏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