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任务四 食品企业设备的维护和修理
一、食品企业设备的维护
设备的维护是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为了保持设备正常技术状态、使用寿命所必须进行的日常工作,也是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责任之一。设备维护工作做好了,可以减少维修费用、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一)设备维护的基本要求
1.及时性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设备设计要求特点,掌握好修理间隔期,及时对事先确定的类别、维护部位等进行维护,这样不仅做到设备在无隐患状态下作业,而且还避免了因提前停机维护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2.正确性
熟悉设备结构,遵守操作维护规程并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做到设备无隐患,安全生产。
3.可追溯性
每次维护要有详细的维护记录单,作为以后维修和维护的可追溯的凭证。
(二)设备维护的类别
1.设备的日常维护
设备日常维护包括“日保养”和“周保养”两种,由操作工和维修工一同负责。每次维护必须做到:对设备各个部件进行仔细检查,并按规定对某些部件进行清洗,如消毒、润滑等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生产中要严格按操作维护规程正确使用设备,注意观察其运行状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做好记录并处理,同时制订新的合理的维护方案,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1)日保养:是指由操作工按日保养单负责进行的维护工作,每次维护对设备的各个备件进行仔细检查,主要是对设备状态的检查,目的是在生产前使设备的状态达到最佳,保证设备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周保养:周保养主要是由机修工按周保养单负责的对设备的定期维护,它是根据经验总结设备易损坏的地方作成的周保养表,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将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做提前预防。
2.设备的定期维护
设备的定期维护,根据设备类型不同为分“整千小时维护”、“整月维护”、“季度维护”等。主要由维修工和设备厂家技术服务人员一同定期完成。我们在“设备修理”的章节再做详细介绍。
(三)设备事故
设备事故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三类。
1.特大事故
(1)由于维修失误造成设备损坏,更换备件在一万元以上的或停产在十二小时以上的;
(2)由于协调或决策失误造成设备损坏,损失更换备件在一万元以上的或停产在十二小时以上的;
(3)由于维修失误造成设备损坏,更换备件在一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十二小时以上的;
(4)由于协调或决策失误造成设备损坏,损失更换备件在一万元以上的或停产在十二小时以上的;
(5)由于违章操作造成设备故障,更换备件在一万元以上的或停产在十二个小时以上的。
2.重大事故:
(1)由于违章操作造成设备故障,更换备件在五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八个小时以上的;
(2)由于维修失误造成设备损坏,更换备件在五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八小时以上的;
(3)由于协调或决策失误造成设备损坏,损失更换备件在五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八小时以上的;
(4)由于保养不到位造成设备损坏,更换备件在五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八个小时以上的;
(5)由于设备巡检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造成设备损坏,损失更换备件在五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八个小时以上的;
(6)由于设备该大修而未大修,造成设备损坏,损失更换备件在五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八个小时以上的;
(7)由于违章操作造成设备故障,更换备件在五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八个小时以上的。
3.一般事故
(1)由于保养不到位造成设备损坏,更换备件在一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三个小时以上的;
(2)由于设备巡检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造成设备损坏,损失更换备件在一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三个小时以上的;
(3)由于设备该大修而未大修,造成设备损坏,损失更换备件在一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三个小时以上的;
(4)由于保养不到位造成设备损坏,更换备件在一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两个小时以上的;
(5)由于设备巡检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造成设备损坏,损失更换备件在三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两三个小时以上的;
(6)由于设备该大修而未大修,造成设备损坏,损失更换备件在三千元以上的,或停产在三个小时以上的。
二、食品企业设备的修理
设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其零备件会逐渐产生磨损、老化、变形、蚀损等一系列现象,由于零部件使用的材质和使用条件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它们的受损程度也不同。为了使它们能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工作,所以一定要按时将这些零部件进行调整、维修、更换等技术活动,称为设备修理。
设备修理是保证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规定功能和精密变的重要措施,也是生产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有效保障。要保证设备修理的作用性,主要取决于:(1)设备修理工技术水平高低;(2)设备修理组织系统是否完善;(3)实施活动是否顺利进行。根据以上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对策。对于正在生产使用的设备,必须以维护为目的方针,并根据公司生产产量任务、设备特点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当的修理方式,通过日常和定期检查等各种手段,切实掌握设备技术状况,编制预防修理计划,以事前充分做好技术及生产准备工作,适时地进行修理。
(一)修理方式
1.预防修理
设备预防修理分定期修理和状态(监测)修理。
(1)定期修理
定期修理和定期维护是相结合一起的,这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修理方式。公司在采用这种修理方式时,除了依靠设备提供的《设备保养单》为依据外,还应从日常积累的经验入手,探索本公司设备的零备件具体使用磨损等方面的规律,适当地增补修理项目,并要求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2)状态(监测)修理
这是一种以设备技术状态为基础的预防修理方式,它是根据一些相关信息,在设备故障发生前有计划地进行适当修理。由于这种修理方式对设备适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修理,不但保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而且还能充分利用零备件寿命。因此,比定期修理更合理。所以要求应采用以此修理为基础,结合定期修理制订一更为合理的修理方案。
2.改善修理
为了消除设备的先天性设计缺陷或根据生产要求,对设备的部位或零部件加以改进,结合修理进行改装,以提高其可靠性和修理性的措施称为改善修理。它的目的在于局部提高技术状态。进行改善修理必须有一定的书面材料,以便进行技术跟踪。
3.事后修理
设备发生故障或生产使用中因没有在其它几种方式修理中做到的项目修理而导致设备性能、精度所到合格水平时所进行的非计划性修理,我们统称为事后修理。事后修理,修后会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也会给修理工作造成被动和困难,所以我们尽量做到无事后修理。万一出现事后修理的现象,我们除了能以最好、最快的方式修理好外,还应针对此次事故做好相应记录。
(二)预防修理的类别
预防修理类别是根据修理内容和要求以及工作量的大小,对设备修理工作的划分,预防修理的修理类别有“大修、项修、小修等”。
1.大修
设备的大修是工作量最大的计划维修。大修时,对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部件解体;修复基准件,更换或修复不合格的零件;修复和调整设备的电气及液、气动系统;修复设备的附件以及翻新外观:达到全面消除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的规定功能和精度。
2.项修
项目修理(简称项修)是根据设备的技术状态,对状态劣化已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项目,按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修理。
3.小修
设备的小修是工作量最小的一种计划修理。它的工作内容是针对日常记录和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对有关零备件进行检查、调整、更换,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它的工作内容,我们通常和日常设备维护列到一起进行实施。
三、常见食品设备的维护和修理
本节以重点设备中的粉碎机和混合机的维修保养做详细探讨。
(一)粉碎机的维修保养
1.安全要求
粉碎系统机修人员及电气维修人员必须是经专门培训合格者并持有相应资格证方能从事粉碎系统的维修与保养。维修保养人员在工作前必须仔细阅读各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对粉碎机内部和电气部分进行检查、维修、润滑、保养时,必须切断该系统总电源并挂醒目警示牌。工作时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粉碎机上所携带的防护装置如行程开关、安全销、气缸等防护装置关系到人员安全,不得拆除或更换成其它代用品,如有损坏立即修复或更换。只有在粉碎机转子完全停止后,才能打开粉碎机操作门。对粉碎机的清洁、润滑、维修工作只能在停机情况下进行。
2.粉碎机的保养维修
(1)粉碎机的巡视
所谓对粉碎机的巡视是指维修工和操作工在粉碎系统开机前、运行中和停机后对粉碎机及其他辅助设备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看、听、摸来判断设备运行状况。所谓“听”就是听粉碎机运行的声音和脉冲喷吹的声音、压缩空气元件有无漏气的声音及风机运转的声音是否有异常。
“看”就是看粉碎机电流表的读数、是否有漏料冒粉现象、线路有无破损。“摸”就是感触轴承座温度、粉碎机体与机座的振动状况、操作门螺栓是否紧固、设备附件是否松动。
一般对生产影响不大的问题,可留在停机后处理,但如果是剧烈振动及异常噪音应及时停机,排出故障。最后,对巡视过程所发现的问题,根据要求在粉碎工作记录表上填写好。
(2)粉碎机的维护保养
在做好日常保洁、润滑、维护修理的同时,认真完成粉碎机的小修、中修、大修工作。
小修一般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主要检修导向板的固定状况、粉碎机侧门封闭状况;清理接线盒内的粉尘、紧固接线螺栓、更换损坏的密封圈;检查联轴器联结螺栓松动情况,更换损坏的螺栓;检查地脚联结螺栓松动情况,必要时紧固;清理行程开关内的粉尘,行程开关盖板要密封;更换损坏的行程开关;拆洗气动元件及电磁阀;拆洗主轴轴承,更换润滑脂。
中修每半年一次。主要检查电机轴承的磨损情况,加润滑脂,更换损坏的轴承;检查锤片销轴的使用情况,更换磨损严重的销轴、隔套和固定螺母;检查减震器固定螺栓松动情况,更换损坏的螺栓;检查气缸内密封圈,损坏的及时更换;检查筛网固定架,损坏的要及时更换;校验控制盘上的电流、电压表;接触器触点打磨。
大修每两年一次。主要检查主轴、电机轴的使用情况,磨损严重的及时维修更换;检查减震器的使用情况,损坏的要更换;检查转子平键和联轴器,损坏严重应及时更换或修复;检查气缸体磨损情况,损坏的及时更换;检查导向板转轴的损坏情况,影响使用时应更换;机体及相关管道、溜管除锈刷漆。
(二)混合机的维修保养
1.安全要求
混合机传动链条保护罩要完好,防止人触及工作中的链条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电机座紧固螺栓要定期检查,基础要有足够的刚性,防止链条因基础松动而跳节或脱落,造成传动故障。双轴桨叶混合机,如发生链条跳节可能发生桨叶相互碰撞而导致桨叶断裂。
2.操作保养
混合机在运转过程中,每班应至少检查1次压缩空气管路是否漏气,并排放油水分离三连件中积水1次。每周检查1次卸料门是否漏料、密封条是否破损、关门时卸料连杆机构是否处于死点位置,并清理缓冲斗内壁附着的残存物料1次。每月用柴油刷洗1次传动链条、链轮,并链条链轮要刷新的机油,清洗1次喷油嘴,同时清理混合机内壁及盖板上的残存附着物料。测定1次混合机出口及成品打包口的变异系数。
3.维修
(1)小修
混合机小修每半年进行一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检查电机接线盒内电线连接是否松动;清理混合机和缓冲斗内壁附着残留物料;清理油水分离三连件,确保气路畅通;检查卸料连杆机构各铰连点销轴的磨损情况,更换磨损严重的销轴,保证连杆机构运行的可靠性和平稳性;更换卸料门密封条,检查开关门限位行程开关的可靠性并调整其位置,保证卸料门的密封性;检查传动链条松紧度、电机座紧固情况,调节链条张紧轮或电机底座使链条保持适当的张紧度;更换减速器润滑油。
(2)中修
中修每年进行一次,在完成小修全部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开展以下维修内容;清理转子磨损情况和转子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修补或更换磨损严重的螺带或桨叶,调整转子与壳体之间的间隙至允许范围;清洗主轴承与轴承座,检查其磨损情况,必要时予以更换,并为轴承加注润滑脂;检查气缸的磨损情况,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检查压缩空气管路,尤其是检查胶管的老化情况,必要时更换;拆洗减速器,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磨损部件,同时为减速器加注润滑油;检查传动链条和链轮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检查电机轴承的磨损情况,为电机轴承加注润滑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