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朝在云南的统治
1.明军入滇
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都城南京。明朝建立时的云南,梁王仍控制滇东,臣服北元。大理总管段宝虽遣使奉表臣明,但实际上仍割据滇西。明朝由于初建,朱元璋想兵不血刃,和平统一云南,先后遣王祎、吴云使滇,招降梁王和段氏,均遭拒绝,王、吴亦被梁王杀害。
十几年后,明朝统治巩固。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发兵30万,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进伐云南。十二月,明军大败元兵10万于白石城(今曲靖),梁王精锐尽丧。尔后,明军平定滇东北,进军昆明,梁王逃至晋宁自缢身亡。接着,明军又分克滇南、滇中各地。
1382年3月,明朝在云南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告示安民,恢复占领地区的秩序。与此同时,兵发滇西,生擒段明(段宝之子)。至此,袭大理总管九世踞滇西一百二十余年的段氏彻底垮台。此后,明军又兵分各地,云南云南省平定。
2.沐氏镇滇
1383年,傅友德、蓝玉班师回朝,沐英奉命镇守云南。沐英镇滇10年。其间,他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其后,沐氏世代镇滇,其子沐晟还被封为黔国公,直至明朝在云南的统治结束。沐氏世袭镇滇计12世16王(公),共264年。
3.大规模移民屯垦
明朝统一云南后,实行移民屯垦。屯垦分为军、民、商三种,以军屯人数最多。军屯设卫所管理,担负保卫边疆、镇守地方和屯田垦殖两方面的任务。戍军来自川、苏、湘、陕等省。民屯一是将江南豪强大姓迁徙来,二是将犯罪者发配来。仅南京先后入滇屯田的就约30万人。从此,云南人口大增,汉族开始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
4.“改土设流”
明初在云南仍实行土官制度,具体方针是“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这里的三江指怒江、澜沧江和元江。边远地区还设宣慰使司和宣抚使司。有明一代,云南共设置土司(官)332家。
随着明朝对云南统治不断加强,土司所代表的旧的生产关系对明朝统治的不良影响逐渐显现。于是,明中期朝廷开始对云南采取了“改土设流”的措施。
明英宗正统初年(1436年),鹤庆白族高氏土知府敛财杀伐过激,家族内部纷争不断。正统八年(1443年),朝廷宣布其领地内由流官管事。此后,靠内地的寻甸、广西、武定、顺宁等土府也先后改设流官。
5.靖难之役与建文帝来滇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
朱元璋在世时,曾封子孙为王,其中戍边诸王,尤其是燕王朱棣,兵多将广。朱元璋还给了诸王一个权力,即朝廷有难可以出兵“靖难”。
建文帝继位后,诸王势成割据,臣下建议进行削藩,将及燕王。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以“靖难”、“清君侧”为旗号,起兵南下。建文帝派大将军李景隆率军抵御,但又下令不得伤其叔父(朱棣),朱棣得以横冲直撞。这样,朝廷军不敌燕王军。靖难之役进行了4年,最后朱棣攻陷南京,夺取皇位,是为明成祖,改元永乐,迁都北京。
《明史·恭闵帝纪》载,南京城破时,“都城陷,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又曰:“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来往迹。”在众多的传说中,有建文帝到云南武定狮山为僧的故事。至今,狮山正续寺内还有一副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6.郑和入宫及七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重用郑和,并派郑和率庞大船队扬威海外。
郑和,原名马三保,1371年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一贫苦回民家庭。祖父、父亲均到过天方(麦加)朝圣,被称为“哈只”。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军入滇。不久,12岁的郑和被明军掳入宫中,阉后做小太监,分到燕王藩邸当侍童。靖难之役时,27岁的郑和随燕王出入战阵,多建奇功,很得赏识。后来朱棣赐姓名郑和,并提拔为内宫监太监。不久,永乐皇帝挑选他为远航船队的统帅。
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组织规模宏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交往。郑和七下西洋远航,比欧洲著名航海家达·伽马绕好望角到达印度和哥伦布航行美洲等远航早半个多世纪,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