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部分少数民族礼仪习俗与禁忌

部分少数民族礼仪习俗与禁忌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与汉族相比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之一。满族入关后,其服装逐渐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满族入关后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其饮食习俗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 部分少数民族礼仪习俗与禁忌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与汉族相比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少数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一、壮族

(一)简介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

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新中国成立后称“僮”。1965年改族名为“壮族”。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广西的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二)礼貌礼节

壮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需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三)饮食及节日习俗

壮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南部多食糯米,无全民性的特殊饮食,但有些地方有吃生血的习惯,嗜好烟酒。嚼槟榔是其传统习俗,一些地方以槟榔待客。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之一。它是将糯米泡在枫叶汁、紫蓝草汁、红草汁、黄花汁里分别染成黑色、紫色、红色、黄色,加上本色(即白色)蒸制而成,色香味俱全,象征吉祥如意。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节日,都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

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最隆重的节日。三月初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上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并成为壮族民俗活动的标志。其他节日食俗也都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粑,等等。

(四)禁忌

壮族人忌讳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杀牲;有的地区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后尚未满月的妇女到他人家里串门。

二、满族

(一)简介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留发梳辫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耳环,腰间挂手帕。满族入关后,其服装逐渐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二)礼貌礼节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满族人平时见长辈都要行礼。男子一般行“打千”礼,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妇女则向长辈道“万福”,双手扶膝下蹲。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

满族人传统的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满族入关后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

(三)饮食及节日习俗

满族传统主食有停悸、煮饽饽(饺子)、秫米水饭、豆干饭、豆糕、酸汤子等,尤其喜欢吃粘食和甜味食品,如饽饽、甜糕等。流传至今的“驴打滚”、“萨其马”是满族传统点心。火锅、全羊席、酱肉是满族人传统吃肉方法。

(四)禁忌

满族人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忌戴狗皮帽、铺狗皮褥;到满族人家做客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

三、回族

(一)简介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主要聚居在交通沿线的城镇和附近村寨,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中国最早的回民是公元7世纪时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华经商者的后裔。

回族民间歌曲《花儿》在甘肃、宁夏和青海一带广为流传,其中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莲花乡每年六月初一至初六的“花儿”盛会规模最大。

(二)礼貌礼节

回族是一个非常好客而热情的民族,有着“持家从俭,待客要丰”的优良传统,重视待客礼节。家里来了客人,主人要立即起身相迎让座,献上香茶(一般为“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若是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平素亲友相逢,以喜悦的面容相待,互道“色俩目”(即互相问好)之礼。

(三)饮食及节日习俗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其饮食习俗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回族饮食要清真。日常饮食以大米和面制品为主粮,喜食牛、羊肉,喜庆之日或节日喜油炸各种面类制品。其风味食品有油香、馓子等。

回族节日也与宗教信仰有关,主要有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和圣纪节(详见第十四章)。

(四)禁忌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需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四、藏族

(一)简介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业人群,是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公元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

藏族信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藏区经济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

(二)礼貌礼节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被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贵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处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用于规格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三)饮食及节日习俗

藏族的饮食,牧区与农区稍有不同,但有共同的嗜好,都喜欢吃青稞面、酥油茶和牛肉、羊肉、奶制品。

藏族节日与宗教信仰有关,主要有藏历年、雪顿节、花灯节、望果节,等等。

1.藏历年

每年藏历的正月初一。藏历年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家家都要置办年货,用酥油炸果子。除夕时打扫卫生,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出象征永恒的符号,表示祝贺吉祥如意。云南的藏族除夕晚餐家家吃面团(类似于饺子),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种东西都有不同的意义,比如吃到包石子面团的人,说明在新的一年里他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面团的人,表示他心肠软。正月十五,大部分藏区都要进行宗教法会活动。

2.雪顿节

每年藏历的七月一日,原意为“酸奶宴”,届时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后来又增加了演藏戏的内容。雪顿节很多人都要提酥油桶、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

(四)禁忌

藏族人忌妇女在炉灶上站立、蹲坐;忌家中佛坛被别人乱摸或随便指问;主人及客人在火塘上首位置就座,只能盘坐或跪坐;忌随便跨越火塘;忌在神龛上放杂物;忌火化尸体;忌妇女外出不披披肩;等等。

五、蒙古族

(一)简介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擅长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二)礼貌礼节

蒙古族人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扒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座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果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三)饮食及节日习俗

蒙古族的饮食主要是肉食品、奶食品及饮料。随着农业的发展,谷物也成了生活中的主要食品。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活动,令人赞赏的射箭游戏,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比拼,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欣赏。“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

(四)禁忌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六、苗族

(一)简介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130余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刺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受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刺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苗族主要从事农业。过去,狩猎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弓弩、火枪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基督教。

(二)礼貌礼节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而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龄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龄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三)饮食及节日习俗

苗族以大米、小米和包谷为主食,喜食酸味食品,酸汤鱼是苗族最具代表的民族菜,腌鱼、腌肉、连心鱼、鱼冻、血灌肠、腌菜、咂酒等系列家常菜颇具民族特色。

苗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八的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

(四)禁忌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肝、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他们对你的盛情款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就认为孩子长不高。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七、维吾尔族

(一)简介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数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县。

维吾尔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吾尔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族的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礼貌礼仪

维吾尔族待客和做客都有讲究。路遇长者或宾朋,手按胸部中心,向前倾斜30°;如果来客,全家出迎,尔后女主人托盘端上茶水敬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一种双手摸脸的祝福)。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手抓饭时,不得将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起立。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三)饮食及节日习俗

维吾尔族以面食为主,喜食牛肉、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维吾尔族的节日与伊斯兰教有关,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最为隆重,信教群众家家炸油馓子,很多人家宰羊杀鸡。节日开始,男女老幼穿上新衣互相拜节,互致节日的祝贺。

(四)禁忌

维吾尔族的饮食禁忌与伊斯兰教相同:忌用单手接送礼物;忌穿短裤、短小衣物外出;睡觉时禁头东脚西,禁四肢平伸仰卧;做客时洗手不可将湿手乱甩;不能在长者就座之前入坐;吃抓饭不要用手乱抓或抓了再放回去;吃剩残物不要乱扔;用餐时不要从餐布或主人面前跨过;不要当着主客的面吐痰、擤鼻涕等。

八、土家族

(一)简介

土家族,古代称“巴人”。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昌一带及四川省,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二)礼貌礼仪

土家族人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七碗、九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十碗,因为八碗桌被称为“吃花子席”,十碗桌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三)饮食及节日习俗

土家族人在饮食方面喜酸爱辣,善饮酒,爱吃合渣。他们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吃包谷饭时,多做成包谷粉子饭,以合渣作菜,既味美易咽,又营养丰富。

“赶年”是土家族规模最隆重、祭祀活动最丰富、民族特色最浓厚的一个节日。汉族过年是月三十,土家族过年比汉族要提前一天,若是月大,为腊月二十九;月小,为腊月二十八。若家里有亡人还要再提前一天过年,人们称之为过“赶年”。关于提前过年的来历,土家人有几种传说,但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明嘉靖年间,土家将士奉命出征到江浙沿海,参加抗倭,为不耽误战事,土家人提前一天过年,后取得“东南战线第一功”凯旋。过赶年便是从那时沿袭下来,让土家后人不要忘记先辈的赫赫战功。土家人过年时,要在堂屋神龛下摆祭品、敬家神、祭祖先。

(四)禁忌

新娘回门时,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回门之日,新郎吃岳丈家头一餐时,忌将岳丈家特意多盛的一大碗饭吃光,忌将酒杯中事先投入的两粒黄豆(金豆)吃掉,酒后应留在杯中,以免将岳丈家吃穷喝光。回门时,忌新婚夫妇在岳(娘)家同房。

鄂西土家族忌在待客的油茶中打三、四以外数目的鸡蛋,因俗信,一个(鸡蛋)为独吞,两个为骂人,五个销五谷,六个是赏禄,七、八、九个则应了“七死八亡九埋”的不吉语,故习于打三个或四个荷包蛋待宾客。

九、彝族

(一)简介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主要聚居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

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传统工艺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人能歌善舞,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

(二)礼貌礼节

彝族民间素有“打羊”、“打牛”的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牲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过目后再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时,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添加,以表示待客至诚;同时,长辈坐上方,晚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夹菜、泡汤。

(三)饮食及节日习俗

彝族人以杂粮面、米为主食。午餐以粑粑为主食,备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据说荞麦面粑粑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的功效,并可以久存不变质。贵州女宁荞酥已成为当地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主要做成坨坨肉、牛汤锅、羊汤锅等。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四)禁忌

凉山彝区又忌讳17岁以上的女子上楼,如违反,家中要举行“晓补”咒仪,驱除秽气和不吉;忌用脚蹬锅庄石;忌跨过人家火塘;忌孕妇参加婚礼;新房落成后迁入时,忌男主人走在前,否则不利家中人丁兴旺。

十、侗族

(一)简介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的黔东南、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县。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特产糯谷,以香禾糯最享盛名。少数人从事林业,在池塘、稻田中养鱼的也很普遍。

侗族地区一向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族诗歌韵律严谨,题材多样,尤以多声部无伴奏的侗族大歌为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在文学和音乐方面都有极珍贵的价值。

(二)礼貌礼节

侗族家里来了贵客,通常要拿出最好的苦酒和腌制多年的酸鱼、酸肉及各种酸菜进行款待,因而有“苦酒酸茶待贵客”之说。侗族民间用鸡、鸭待客时,首先主人要把鸡头、鸭头或鸡爪、鸭蹼敬给客人。客人应双手接过,或转敬给席上的长者,以表示主客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

到侗族家里做客,食用腌鱼时,主人将一堆酸鱼块放入客人碗中,但客人最好不要吃光,留一两块,以表示“有吃有余”。生诞婚丧之日,都要进行不同规模的宴客活动。

(三)饮食及节日习俗

侗族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日常蔬菜十分丰富,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蔬菜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萝卜、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不仅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相传腌酸菜始于宋代。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

(四)禁忌

侗族人房内供奉祖先的神龛为最神圣之处。一切凶器,如刀、松、剑、戟、戈、矛、弓、弩,甚至棕索,都不准放置其上,否则被视为对神的大不敬,会招致惩罚。寨内举行祭礼活动期间,禁外人入寨,禁忌标志为用斑茅草打4个结,结成十字,悬于寨子口处。

十一、朝鲜族

(一)简介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少数散居在内蒙古和内地一些城市。

朝鲜族聚居地区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也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人参、鹿茸均驰名中外。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男子喜欢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欢压跳板和荡秋千。朝鲜舞蹈包括长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

(二)礼貌礼节

朝鲜族人非常尊重老人,并将农历八月十五日定为“老人节”。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需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要用敬语。

(三)饮食及节日习俗

朝鲜族的主食为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做饭用的铁锅,底深、收口、盖严,受热均匀,能焖住气儿,做出的米饭颗粒松软,饭味纯正。一锅一次可以做出质地不同的双层米饭,或多层米饭。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

朝鲜族的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朝鲜族一向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饮食更加讲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

(四)禁忌

朝鲜族喜食狗肉,但在婚丧与佳节时不吃;忌不尊敬老人;严禁同宗、表亲通婚;忌讳人称“鲜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