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

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的过程是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过程。旅游的环境效应是指旅游活动对环境产生的种种影响。由于现代旅游往往依赖于洁净的环境,因此,环境的破坏,自然就可能意味着旅游前景的黯淡。旅游开发可能导致环境破坏,但也可能获得可观的收入从而用于治理污染。前者如局部环境污染的发展而最终导致旅游地全局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者如因旅游而引起的技术转移或某些示范效应等。

第七章 旅游效应

第一节 旅游效应的概念与类型

一、旅游效应的概念及其理论意义

旅游的过程是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从经济的角度看,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规划,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世界的一个主要旅游中心,到2010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将达6400万~710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80亿~41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20亿~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000亿~10500亿元;两项合计总产值将达13000亿~14000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率将达8%,旅游业将为中国创造庞大的财富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旅游团队还是散客旅游者,人们一旦跨入异国他乡,不同文化间的人们一经接触,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或者是否愿意,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在交流着某种信息。即使见面一言不发,其容貌、穿戴打扮、举止表情和行为都在传递信息。人们互相接触,问题不在于是否交流信息而在于交流什么信息。

在经济的往来与文化交流过程中,往来与交流的双方均会对对方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种种变化,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通过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的村庄超过1万个,有300多万人因此摆脱了贫困。例如:河北省至少有1200个村庄靠旅游脱贫致富,贵州省旅游局扶持了五十多个民族风情旅游点,有三万多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旅游开发。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唐代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时代,玄奘西天取经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和中国佛教的本土化;鉴真东渡日本,送去了华夏文明,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元代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游历东方,明代利玛窦来华传教,在他们经商、传教的同时,也学习到了中国的科学技术,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在今天,意大利的威尼斯以其“水上城市”名扬于世,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令当地居民赖以为生的其他生意无法立足,各种生活品价格飞涨,超过了市民的承受能力,熙熙攘攘的游客破坏了那里静谧安详的气氛,居民纷纷选择外迁,该市人口总数从1945年的15万人下降到目前的不足9万人。

由此可见,所谓旅游效应,是指经由旅游活动的影响,而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客源地或其他任何与之相关地域的人和事所引发的种种变化、导致的种种后果的总和。

二、旅游效应的类型

为了认识旅游效应的结构性特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旅游效应进行分类。这也是正确、全面认识旅游效应的性质的基础。

(一)按照旅游效应的内容和结构划分,旅游效应可以分为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文化效应

旅游的经济效应是指旅游活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诸如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改变投资环境等。尽管这些影响的意义可能是不同的,但对于一个旅游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影响的强度却可能是很突出的。

旅游的环境效应是指旅游活动对环境产生的种种影响。旅游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相生相克的关系。旅游的发展很可能促成对某个优秀的自然或人文环境的保护,但也可能给一个纯洁原始的旅游地带来嘈杂的人流、遍地的垃圾,从而改变原始环境的风貌。由于现代旅游往往依赖于洁净的环境,因此,环境的破坏,自然就可能意味着旅游前景的黯淡。

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是指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习俗民风和文化特征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常常意味着是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人口之间的交流,因此其社会影响是很大的,尤其当游客和当地居民在经济地位上有明显差距时更是如此。尽管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本身是一种历史范畴,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革,但随着旅游的发展和大众化,会明显加快这种变革的步伐,并在方向上有使之趋一的倾向。这就给文化的多样性的保持带来了挑战。正因为如此,旅游社会效应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得到迅速发展。

(二)从旅游效应的社会价值的性质划分,旅游效应可以分为积极的旅游效应和消极的旅游效应两种

积极效应,也叫正效应,是指旅游活动对社会所产生的有价值的影响;消极效应,也叫负效应,是指旅游活动对社会产生的有害的影响。对于旅游地来说,其所能承受的旅游压力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就可能在同一旅游地会产生旅游效应在社会价值属性上的交叉现象。例如,旅游活动可能创造就业机会并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但工作时间的增加却可能对家庭生活、社会行为和消闲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旅游开发可能导致环境破坏,但也可能获得可观的收入从而用于治理污染。因此,在各种效应之间,要想对这种复杂而不稳定、不规范的效应的联系方式和性质进行测度和评价是十分困难的。有的时候,效应是消极的,而在另一些时候,效应就可能是积极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从结构上看,旅游效应总是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三)从旅游效应的表现形式来划分,旅游效应可以分为隐形效应和显露效应

旅游的隐形效应是指因旅游活动而产生但却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效应。例如,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改变了当地的社会结构,这些都属于隐形效应。

旅游的显露效应是指那些外在化的、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效应形式。例如,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增加的就业机会,大量出现的旅游服务设施,在旅游区发生的交通流量的持续增长和交通堵塞现象、地皮价格上涨、城市化倾向以及对环境的直接污染和破坏等,都属于这一类现象。对于显露效应,地方旅游管理部门一般能很快引起重视并迅速制定出对策。但对于隐形效应,由于其演变的相对缓慢性和本身的无形性,旅游管理和研究人员常常会有所忽视。

(四)按照旅游效应产生的时间划分,可分为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

即时效应是伴随旅游活动的发生而立刻相应发生的效应。例如,旅游者对旅游区的污染,尤其是丢弃各种废物或无用的包装物,都会立刻造成旅游区视觉上的污染。而旅游设施的运转以及旅游服务过程所伴随的各种副产品或污染物,也都是旅游即时效应的典型例子。当然,随着旅游者的人流而直接向当地经济注入的货币收入也是一种即时效应。

滞后效应一般是指旅游即时效应从量变到质变过程的结果,也包括一些单纯性的暂时潜伏而不发生、要在以后适当时机暴露出来的某些效应形式。前者如局部环境污染的发展而最终导致旅游地全局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者如因旅游而引起的技术转移或某些示范效应等。

(五)按照旅游效应的作用来源可以分为旅游者效应和旅游产业活动效应

旅游者效应是指来自旅游者的种种直接影响,它是旅游效应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旅游者在旅游地进行消费对当地居民产生的示范效应,旅游者的行为对旅游地环境的影响,甚至旅游者的大量聚集导致的旅游地拥挤现象等等,都是旅游者对目的地产生的直接的影响。旅游产业活动效应是旅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它是旅游发展大众化之后的必然结果。一般来说,尽管旅游者活动效应与旅游产业活动效应存在着直接的依存关系,彼此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但旅游产业活动效应相对于旅游者活动效应而言,不管在规模上还是强度上都要更为有力,而且它对旅游者活动也有着导向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用旅游效应来涵盖这两个不同方面。而在探讨旅游的经济效应时,显然从旅游产业活动效应的角度出发更为现实,也更有意义。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经济效应

现代旅游,大众化和对旅游服务业的依赖是主要特征之一。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不仅在于为当地的旅游企业提供了商机,还通过其带动功能对当地的其他产业产生间接的影响。实际上,旅游消费的经济影响是双方的,既会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经济,也对旅游客源地的经济产生影响。就国际旅游而言,海外旅游者入境后的旅游消费构成了旅游接待国的国际旅游收入,而客源国居民出国旅游期间的旅游消费则构成了该国的国际旅游支出。就国内旅游而言,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角度看,似乎没有必要区分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但旅游消费对两地经济的双向影响实际上亦同样存在。虽然如此,在旅游研究中,人们主要讨论的是旅游的发展有可能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因此,本节主要讨论的也是一个国家的国内旅游和海外入境旅游对该国经济的影响。

一、影响旅游经济效应的因素

旅游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在各个国家或地区会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各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一)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旅游目的地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意味着目的地在满足旅游者多重需要方面的能力的大小。处于起步阶段的旅游目的地,各种功能设施较少,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项目有限,这样,旅游者在该目的地的消费支出水平就可能很低,从而在经济方面对当地的影响就相对有限。如果旅游目的地是一个能提供综合服务功能的城市,旅游者在这样的目的地的花费水平当然要高得多。

(二)旅游设施的性质及其吸引力

旅游设施的性质有助于决定旅游者的支付水平。按照Chris Ryan(Chris Ryan.Recreation Tourism: A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Routledge,1991.)的说法,在一般情况下,支付在农家旅馆中的一英镑比起支付在大饭店中的一英镑,会有更大一部分滞留于当地。这反映了如下事实:即农民或其配偶很可能在当地购买所需的物品和服务。相反,住在大饭店中的旅游者很可能要为住宿花费更多的钱。尽管旅游者在饭店所支付的钱仅有一小部分会流入当地经济,但这毕竟是旅游者在当地所花费的一大笔支出中的一小部分。所以,从严格的收益的角度讲,当地经济所能从饭店获得的要远比从农家旅馆获得的多。当然,如果旅游者根本不喜欢住在大饭店而愿意与农舍的主人逗留在一起,那自当别论。

(三)外国人对旅游设施的拥有程度

如果旅游目的地的众多旅游企业或旅游设施中有相当数量为外国人所有,那么,就会发生收益或外汇的漏损。在轰轰烈烈的旅游旺季之后,便是外国企业的老板携带丰厚的利润回到定居国,旅游目的地因此没能从旅游发展中获得应有的收益。

(四)对非本土劳动力的雇佣情况

通过旅游业所赚取的收益,也可能因在旅游企业中大量雇佣外国或外地劳动力尤其是外籍高层管理人员而流出本地,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早期非常普遍而且十分严重。

(五)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

在旅游目的地,除了各种企业对饭店、餐馆、酒吧以及娱乐设施的投资之外,政府必须提供一系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以改进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像道路、停车场、垃圾处理场、医疗设施等建设,多数需要政府的投入。这种投入的多寡,影响着旅游经济效应的深远程度和数量水平。

(六)旅游者的类型

上述所列的因素全部属于供给方面,它们构成了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方面的流动。但旅游者本身又如何呢?他们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不可忽视。一般来说,旅游者越多,旅游者人均花费水平越高,其经济上的影响就越大。但是,如果旅游者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无法从当地获得,就会有一大笔收入损失掉了。

二、旅游对经济的积极效应

(一)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1986年旅游业纳入了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旅游业作为一个强劲发展的行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旅游业创造的经济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0年将达到8%,尽管如此,这仍低于目前全世界10%的平均水平。有关数据见下表:

表7-1 1992~2004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增长状况

根据历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有关数据制作。

表7-2 中国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从表7-1中可以看出,旅游业总收入增长的速度相当快,1993年高达142.83%,最低的为-12.40%,1992~2004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9.33%。旅游业总收入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从表7-2可以看出,旅游业总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2年之前的1.5%左右,陡升到1993年的3.27%,1997年更突破了4%,2002年达到了5.4%,可以预计,随着2010年8%的目标的实现,旅游业的经济地位与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二)扩大内需,回笼货币,增加财政收入

在国内旅游中,旅游业可以通过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交纳的费用来实现增加收入的目的。通过发展国内旅游,可以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同时起到回笼货币、积累资金、稳定物价的作用。

任何实行商品经济的国家都要有计划地投放货币和回笼货币,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得以正常运转。一个国家和地方的货币回笼主要有商品回笼、财政回笼、信贷回笼和服务回笼等形式。在国家的物质商品生产能力有限、一时难以扩大物质商品投放量的情况下,转移人们的购买兴趣,鼓励人们多消费服务性产品,成为必要的货币回笼渠道。旅游业通过出售商品和服务(主要是服务)的形式,得到旅游收入,并缴纳相应的税金,进入国库和地方财政收入中。在发达国家,旅游业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一般在10%左右,个别国家如西班牙可高达20%左右。

在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中,国内旅游的创收作用不容小视。在发达国家,通常是首先发展国内旅游业,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国际旅游。就世界平均水平而言,目前国内旅游的人次和收入约为国际旅游人次和收入的10倍。

(三)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带动服务贸易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多少,体现了其国际支付能力的强弱和维持其货币体系稳定能力的大小。因此,多渠道开辟创汇途径,努力增加外汇储备,显得十分重要。

旅游创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非贸易外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创汇和贸易创汇不同,从旅游创汇看,旅游者的流向和付款流向是一致的,而贸易创汇正好相反。旅游创汇与劳务输出创汇虽同属非贸易外汇收入组成部分,但两者仍有不同,第一,旅游是不出国门的“劳务出口”;第二,活动对象一个是国际游客,一个是输出国劳工;第三,国际游客的流动方向与付款方向相同,而后者正好相反。

旅游业在赚取外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为:第一,旅游的换汇率高。因为旅游业出口的是一种不需运出国门的观光与服务产品。这种出口可以省去一般外贸商品必不可少的运输、仓储、保险、关税等费用,省去外贸出口有关的各种繁杂手续,从而减少了换汇成本,提高了换汇率。第二,旅游业所赚取的外汇收入多为现付或预付款,资金回笼速度快,风险小。第三,旅游业产品的国际竞争性相对较小,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旅游产品的价格自主性较大,另一方面旅游产品可免受进口国关税壁垒的影响。在传统的商品出口中,进口国通常以配额限制或调高关税的手段来控制商品进口量,但在旅游产品出口方面通常不存在类似的问题。旅游发展为国家赚取外汇的贡献非常突出,以我国为例,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8年外贸出口创汇仅比上年增长0.5%,而旅游的外汇收入却比上年增长4.37%。2004年旅游外汇收入达255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五位。在新西兰,旅游已成为新西兰最大的出口创汇产业,每年有高达200万的外国游客涌入新西兰,为该国带来了50亿新西兰元的收入。

发展国际旅游的另一作用是弥补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国际收入与支出两者总计,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一般须达到平衡,否则将出现贸易顺差或逆差。例如,1998年西班牙旅游外汇收入达295亿美元,外贸逆差为220.6亿美元,弥补了外贸逆差的133.7%。

事实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多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旅游创汇和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手段。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通常处于不利地位,获取外汇的代价和成本很高,贸易逆差数额较大,因此,发展中国家一般是优先发展国际旅游业,赚取国家所迫切需要的外汇,抵冲贸易赤字,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然后发展国内旅游业。

旅游贸易的绝大部分属服务贸易。构成国际服务贸易的金融、保险、咨询、邮电等技术密集型服务,在这方面我国在世界上尚不占优势,但我国已开发的和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十分可观,旅游服务大有文章可做。从世界范围看,服务贸易一般相当于货物贸易的1/4左右,我国还远未达到此水平,因此,我国国际旅游的发展空间还很大。通过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带动服务贸易的腾飞,并推进涉外经济战略的重心从目前的贸易创汇为主向贸易创汇与非贸易创汇并重转变。

(四)增加就业机会

在西方发达国家,失业率是监测宏观经济运行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首选指标之一。在我国,劳动力相对富裕,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调整又产生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在失业人员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能大量吸收就业人员,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这是因为旅游业在就业方面具有如下一些优势:

(1)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接待工作需要大量的富有人情味的服务,而这种服务目前不是依靠电脑程序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大量人工操作。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既表现在它能吸纳大量直接从事旅游活动的劳动人员,也表现在它能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吸纳大量间接为旅游企业服务的劳动人员,还表现在直接及间接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在购买生活消费品、服务、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所创造的新的就业机会。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国第三产业新近就业的7740万人中,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占到近40%的比例。

(2)就业层次众多,就业门槛较低。旅游业的就业岗位层次众多,一方面需要高素质管理与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相当多的岗位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能解决矛盾突出的妇女和青年就业问题,同时在再就业工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了保证旅游产品的质量,需要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但与技术程度要求高的制造业相比,旅游业的就业门槛较低。

(3)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较小。旅游服务与旅游者的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物质生产行业可能大量裁员,而旅游业受到的影响相对却小一些。例如,在1995年美国经济衰退期间,有130万人失去了工作,但旅游业从业人员不降反升,增加了21万人。

(五)带动相关产业

任何国家都可能会在不同时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数量的失业人员。但是如果失业人员的数量过大,则会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形成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因而,安排国民就业是各个国家政府都十分关心的大问题。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中,安排国民就业亦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固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投资数量的增长可以导致就业机会的增加,但是这会被每年11%左右的人口增长率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抵消,我国的劳动力闲置、失业人口增加的问题将持续存在。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机会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尤其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旅游接待工作中,无论是导游服务,还是饭店中的其他服务,都必须由员工手工操作,即使现在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业中广泛应用,现代化程度提高,但是由于旅游产品本身包含着面对客人为其提供富有人情味的直接服务,因而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旅游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口包括直接服务于旅游企业的劳动人员和间接为旅游者或旅游企业服务的劳动人员。一般直接就业人数比较容易统计,而间接就业人数需要作专门的调查研究。直接就业人数是由于旅游者直接消费而产生的,即指各种旅游企业中的就业人数,包括各种接待设施、商店、旅馆、酒吧、运输企业及有关管理部门中的就业人数;旅游还能引发间接就业,一般多发生在旅游工业、旅游农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越发达,这些相关产业与旅游业的关系越紧密,由此推断,旅游业所引发的间接就业人数就越多。

我国是世界上饭店经营的低工资成本地区,截止到2004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0888家,拥有客房123.79万间,拥有床位236.66万张。按照远东地区的平均客房员工率1∶1.93计算,旅游星级饭店就业人数为239万人之多,但这仅仅是旅游星级饭店提供的直接就业人数。根据世界许多地区的经验,饭店业每增加一间客房,其他直接旅游企业就可相应增加2.5~3人的就业机会,也就是说,整个旅游业的直接就业人数与当地饭店客房数的比例为4.5∶1。而根据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经验,高档饭店每增加一个房间,可以直接和间接为5~7人提供就业机会;中低档饭店每增加一个房间,可以为4.5人提供就业机会。如果再进一步考虑旅游引发的间接就业,即旅游业职工及其家属在当地的生活消费、教育消费、医疗保健消费等等,那么发展旅游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就更多了。

旅游业的就业岗位层次众多,一方面需要高素质管理与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很多工作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如洗涤、打扫卫生、行李员等,可为广大家庭妇女和尚不具备技术专长的青年提供就业机会。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广的这一特色,为解决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打开了思路。在我国一些偏远的山区,在发展经济缺乏相应的资金、人才等要素时,可以考虑优先发展旅游业。

(六)促进地区经济,有利于脱贫致富

无论是发展国际入境旅游还是发展国内旅游,都可以增加旅游接待地区的经济收入与财富,同时,可以为吸引外来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大大提高旅游接待地的知名度。这一切,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改变面貌、脱贫致富尤为重要。经济落后地区,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程度低,环境污染少,若具备山清水秀的旅游氛围,就能吸引大批旅游者前往游览。正因为如此,发展旅游业往往是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例如:西班牙的巴列阿利斯群岛,原来经济十分落后,现已成为拥有优良的沙滩、阳光、海水的著名旅游胜地,每年接待旅游者达八百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亿美元。湖南张家界森林公园从建园前国民收入不足60万元,人均收入190元,到建园后的1994年,国民收入高达三千多万元,当地居民人均年收入达到八百多元。公园所在地在大庸原是一个只有几万人的县城,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50万人口,建有二级火车站和国际机场的张家界市。湖南南岳景区,1995年旅游业综合收入达3.1亿元,占当地经济总量的65%。河北嶂石岩景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三千多元,比景区开发前增加了十多倍,远高于全县农民收入970元的平均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通过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的村庄超过1万个,有三百多万人摆脱了贫困。

(七)改善经济结构

为了使经济得到顺利发展,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经济结构,但经济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首先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之涌现一些新兴产业;二是人们消费结构变化,经济结构也会随之改变。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一、二、三产业比例失调。近几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大调整力度,而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积极作用。

由于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关联性强,因此旅游业在改善一个地区经济结构上发挥着很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使服务性产业参与社会生产的程度不断提高,扩大第三产业经济规模;有力地促进轻工业、机械工业和修理业、金属加工业、石化工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着产业结构向重工业化和高度加工化方向发展。

旅游活动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旅游业的综合性是由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决定的,因此,旅游业的兴旺和发展不仅包括旅馆、交通和旅行社几个方面,而且涉及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邮电业、银行业、卫生、教育等行业的协作。其中任何一个行业的滞后或行为失误,都会造成旅游者对该主体旅游产品的不良评价,从而导致客源减少。只有各个有关行业的工作都使旅游者满意,该地的旅游业才能兴旺发达。因为发展旅游对接待地提出了多种多样的需求,如资金要求、交通设施要求及服务设施要求等;同时对一些公用事业也有新要求,如水质、卫生条件的改善,空气质量的监控,垃圾处理服务等,都有可能因旅游发展的需要而得到改善。另外,由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供给中所需要的各种供应品,大都将在当地生产,所以,当地还需要专门生产旅游纪念品的行业、旅游一次性卫生用品的行业、旅游食品业……从而改善了旅游接待地的经济结构。

三、旅游对经济的消极效应

虽然旅游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具体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能否起到这些作用及其作用程度如何,则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旅游业对国家或地区的积极影响并非先天存在的,其影响程度取决于旅游接待国(或地区)的经济体制和供给能力。如果旅游接待国(或地区)不是量力而行,而是片面强调发展旅游业,那么则会扩大发展旅游业所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甚至会导致得不偿失的后果。

(一)游客大量涌入,引起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就一般情况而言,由于外来旅游者的收入水平较高或者他们为了旅游而长期积蓄的缘故,故旅游者的消费能力高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从供求关系看,游客的涌入大大增加了需求的总量,引起旅游目的地商品价格上扬;在经常有大量旅游者来访的情况下,则难免会引起旅游物价的上涨,这势必损害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由于旅游者的消费水平高,零售商为旅游者服务可以极大地提高边际利润,这样零售商所获取的利润要远远高于为本地人服务时所获取的收益,这样零售商就更乐于为旅游者服务,并借机提高物价,将费用负担转嫁给旅游者,从而支付较低的租金和税收,获取高额利润。如此形成物价上涨——基础设施费用提高——税收提高——物价再上涨的循环,最终引起通货膨胀。物价的反复上涨,使当地居民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他们不得不为购买同一样商品而付出比以前多得多的钱。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价也会迅速上升。很多国家的大量事实证明,在某些最初来访游客不多的地区兴建旅馆时,对土地的投资只占全部投资的1%。但是在这一地区旅游业发展起来之后,兴建旅馆的地皮投资很快上升到占全部投资的20%。由此而造成的地价上涨,显然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住房建设与发展。

(二)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发展速度快。这一过程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一般而言,旅游业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即旅游业的发展使当地的产业结构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如处理不当,也可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

例如,在原先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或地区,由于从个人收入来看,从事旅游服务的所得高于务农收入,因此常使得大量的劳动力弃田从事旅游业。这种产业结构不正常变化的结果是: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对农副产品的需求,然而另一方面却是农副业产出能力的下降,如果再加上当地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很可能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例如,苏州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同时又是一个著名的丝绸工业城市,“苏绣”一直著称于世。调查发现,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的传统丝绸业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冲击作用,原因是两个行业都面向同一个劳动对象——青年女性。收入水平、工种强度等的综合比较,使得青年女性多选择旅游业,以致丝绸业曾发生过多次招收不到女工的局面。饶有趣味的是,周边一个县级市吴江市这一时期丝绸业的发展则突飞猛进,事实上已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苏州的丝绸中心地位。

(三)过分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宜过分依赖旅游业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对旅游业的过度依赖,将导致经济发展偏离良性循环轨道。特别是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更是如此。这主要是因为:

(1)旅游活动有季节性。旅游业的季节性波动加大了供需之间的矛盾,造成劳动力闲置;当地物质产品剩余而导致大降价,居民收入减少。虽然需求方面的这种季节性波动有时可通过旅游业的营销努力减小,但毕竟不可能完全消除。因而,旅游接待国或地区在把旅游业作为基础产业的情况下,淡季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闲置或严重的失业问题,从而会给接待国或地区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四季变化对旅游活动具有极为明显的影响,造成了旅游业的淡旺季周期性波动。比如我国北方大连、青岛海滨地区,夏季海风习习,游客云集;冬季却北风呼啸,人迹稀少。与季节性变化相类似的是,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忙闲不均而带来的旅游产品消费周期性的差异。近年来我国实行的周末双休日以及延长传统的节假日,引发了广大市民的短期旅游热。一到双休日或节假日,许多旅游景点、度假村以及旅行社、饭店人群熙攘,客满为患,而平时则往往客源不足,冷冷清清。

(2)旅游活动受制于市场。旅游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地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和有关旅游的流行时尚,而这些都是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所不能控制的。如果客源地出现经济不景气,其居民对外出旅游的需求势必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接待地区很难保住或扩大市场。此外,一旦客源地居民对某些旅游地的兴趣爱好发生转移,就会使原接待地区的旅游业衰落,甚至产生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萧条。特别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这些问题都难免会发生。

(3)构成旅游产业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协调关系。旅游产品的生产与许多相关行业联系密切,如接待一定数量的旅游者,需要提供相应数量的客房、餐厅、交通工具、翻译、导游和游览空间等。这一特点要求旅游业内部和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之间都必须协调发展,只要某一个局部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旅游产品和销售的全局。

(4)脆弱的产业。除上述情况外,从供给一方来看,它也是一种易受冲击的脆弱的产业——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都会引起旅游业的强烈波动。例如,政治因素中的社会动荡、暴力恐怖活动猖獗、国家关系恶化、战争爆发等;经济因素中的通货膨胀、世界性经济危机等;自然因素中的灾害和病疫等,都会对旅游业造成损害。一旦这些旅游业所不能控制的因素发生不利变化,也会使旅游需求大幅度下降,旅游业乃至整个经济都严重受挫,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任何一个大国的旅游业的发展都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盲目开发。

1999年初的科索沃战争使巴尔干国家的旅游业笼罩上一层厚厚的阴影。据意大利旅游协会联合会提供的数字,在意大利南部离战争热点最近的普利亚地区,1999年夏季的旅游订房率比往年下降了35%~40%,到该地区参加宿营旅游的人数减少了30%~40%,仅旅游胜地塔兰托省接待的游客便下降了25%。由于北约空军在亚得里亚海扔下了一百四十多颗未爆炸弹以及阿尔巴尼亚难民犯罪率上升,意大利1999年参加亚得里亚海沿岸城市旅游线的游船减少了60%。为此,许多游船公司修改了夏季的海上旅游观光航线以便减少危险,保证安全。即使是远离科索沃战区的旅游大国西班牙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游客数量平均减少14%,许多游船公司都接到了顾客要求改变航线、避离战区乃至取消预订船票的通知。

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宜主要依靠旅游业发展自己的经济。一旦因非本国所能控制因素及社会环境发生突变,致使旅游需求大幅度下降,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就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蹶不振,从而将会对一国的国民经济产生致命的影响。有人称旅游业是一座“建立在流沙上的大厦”,正是基于此因。

上述可能性的存在只是从国家或地区安全的角度说明了旅游业的发展需加强宏观调控和总体规划的必要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必须体现这一特点,对于应当开发和优先开发的地区应大力支持和扶植,对于不宜发展旅游业的地区则应加以限制。

(四)旅游业过度超前发展

旅游业被认为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行业,但这只是在那些旅游资源丰富、配套设施相对完备、可进入性好、商业价值高的地区才能实现。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在与旅游业有关的产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旅游业才能得到正常发展。

必须认识到,旅游业并非是每一个地区脱贫解困的良方妙药。一些贫困地区远离旅游中心城市和主要客源产生地,交通区位条件差,吸纳区外旅客的阻力相当大,而区内市场又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限制难以快速激活和形成规模。由于起步较晚,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面临周边旅游较发达地区的强大竞争,不得不走高起点、高档次、上规模的道路,致使旅游业的经营成本很高,难以维持其正常运行的最低客源规模——门槛游客数量,与市场开拓形成矛盾,影响当地旅游业的效益水准和稳定发展,对区域经济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发挥关联带动作用也同样是有条件的。现代旅游活动具有地理集中性特点,旅游产业的空间分布必然是不均衡的。旅游业是一个多种行业的集合体,交通、能源、建筑、轻工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文化教育、金融等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发展又不均衡,交通、电力、通信等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并有一个较长的建设期,这是旅游业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进一步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规定着它的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旅游业中长期占有极高的地位,原因就在于此。一个地区当经济水平比较低时,旅游业更多地表现出依赖性,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才能有明显体现。落后地区超前发展旅游业,势必要在交通、水电、通信、城建、文化等领域投入大量资金,这时旅游业就不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产业,其结果可能是旅游业的整体不经济,并对地区经济产生负面作用,进而影响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环境效应

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与环境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一种相互依赖又相生相克的关系。旅游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是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一方面,环境资源为旅游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最基本的成分。由于大多数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和当代新建的人造资源,其本身就是目的地环境的组成部分,加之旅游者的访问活动的开展无一不是以目的地的环境为依托,所以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是构成当地总体旅游资源最基本的要素。它不仅是吸引旅游者来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其质量还将影响来访游客的访问经历和满意程度。

另一方面,旅游业生产出了诸多“副产品”——垃圾、废气、废水等。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和旅游者的来访,一些旅游带来的副产品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这种旅游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从一开始就不是潜在性的影响,而是事实上的影响。正因为如此,随着大众旅游的发展,人们对于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也愈加关注。时至今日,在不少国家中,保护环境和有助于改善环境已经成为旅游开发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导致环境发生变化方面既有其积极的影响,也有其消极的影响;既有其直接的影响,也有其渐进和诱导的影响。

二、旅游对环境的积极效应

旅游与环境是共生和促进关系。因为工业迅速发展,人们精神压力增大,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外出度假的需求,这时,保护环境的问题就被提了出来。人类的旅游活动强烈地依赖环境的高水平、高质量。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形成了密切共存的关系,旅游对环境的贡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促进历史遗产、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一些过去很具有知名度的风景名胜由于历史原因而衰败,但在旅游者中仍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果对其整体重新修建或增加一部分旅游设施,可以使其重新供游人游览;有的旅游目的地现在的旅游配套设施无法满足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增加一些设施和服务。旅游促进了历史遗产、古建筑和纪念馆的修复,如武汉重修黄鹤楼,南昌重修滕王阁等。

(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旅游业既有助于旅游者环境意识的提高,也能提高目的地居民的环境意识。作为旅游者,当他们来到一个环境优美的旅游目的地,蓝天、碧水、阳光、沙滩、森林、雪场……这一切无不令他们心驰神往,身心感到极大的愉悦,他们在感叹大自然的造化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作为目的地居民,亲眼目睹了良好的环境质量招徕了顾客,因此而脱贫致富,不禁会对大自然充满感激之情。例如:九寨沟过去没有发展旅游时,当地藏民经常到沟中砍树或狩猎。现在发展了旅游,当地居民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了,他们知道旅游是生存与发展的最佳手段,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连生存都存在问题。

(三)提高目的地环境质量

旅游者需要高环境质量的旅游产品,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蓝天、碧水、绿色森林和大地的殷切向往。这种需求决定了旅游的正确方向:旅游开发就意味着旅游地环境质量的提高。

并非所有的自然环境都能适应旅游者的需要,在旅游开发时必须对其加以整理、修缮和管理,致力于生态环境的建设美化。如使酒店及休闲娱乐场所的数量与质量得以提高,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使旅游接待区的环境卫生得到重视和维持,防止“三废”污染,修复生态平衡等,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保持旅游地的吸引力。

当今,保护旅游资源、美化自然环境已成为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最重视的任务。如新加坡广泛植树种花,加强园林建设,成为一座“花园城市”,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广东省肇庆市在环境保护上大做文章,不“卖”美景,“卖”环保,不仅使肇庆旅游的名声远扬,而且还吸引了大批注重环境意识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四)环境保护和生态科学受重视

良好的环境和生态系统是旅游活动存在的生命源泉。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在欣赏周围美丽景物,获得美感的过程。全球范围内各国的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科学家们也在积极研制对环境污染小的各种生活和生产用品,人和自然追求和平相处。各国政府也加强了对全民的环保教育,尤其对在校的中小学生加强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

(五)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体现

旅游与环境联系的深刻性主要体现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上。1990年国际旅游大会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规定目标,集中起来可概括为三个字——“高质量”,即在不损害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旅游地居民利益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旅游需求,又满足子孙后代旅游的需求,实现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为了满足两个“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要求旅游接待地保持高的接待水准,并给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体验性环境和阅历,给未来旅游者留下高质量资源和环境氛围。

三、旅游对环境的消极效应

(一)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1)植被的破坏。有些旅游活动对植被造成了破坏,如旅游者采集花卉影响植物生长,用火不慎造成森林火灾,乱丢垃圾改变土壤的营养结构等。此外,政府或旅游开发公司在旅游开发时也会对植被造成人为的破坏,如为修上山道路、索道,而导致山上的植被被砍伐,或者山体被毁坏。据记载,黄山的森林覆盖率在1955年是75%,经过几十年的旅游开发,现在只有56%。北京的香山饭店在香山的静宜园内选址,由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他为了保护名木古树,几次更改设计稿,但仍有176棵百年古树被砍伐。

(2)水体的污染。旅游设施和疗养院向海滩、河道和湖泊内排放生活污水,大量的游船和汽艇把含油废水排入水中,给水中生物和鱼类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3)大气的污染。旅游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以及宾馆饭店、交通工具上的制冷设备如空调、冰箱等排出的氟利昂对环境造成的毁灭性破坏。

(4)噪音的污染。旅游的噪音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旅游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和火车运输量的增大以及旅游娱乐会所,如夜总会和迪斯科舞厅的增多,都会加重旅游接待地的噪音污染。旅游城市城区噪音的平均值应该小于58分贝,并且应该用低噪音船只,禁止鸣汽笛。

(二)人口密度增大,生活空间缩小

游客的数量相当于当地居民的数量,甚至超过数倍是旅游地常见的情况。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加剧旅游环境的破坏。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比如大量旅游者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殖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旅游者的渔猎活动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沙丘会因人们的过度活动而遭到侵蚀;素质不高的旅游者的乱刻乱画缩短了历史古迹的存在寿命等等。而且,人口密度增大、拥挤不堪、交通阻塞,也会造成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居民的私密空间受到威胁,社区的和谐被打破,舒适度被降低,居民生活的习惯被强行改变等。

(三)旅游过度的开发建设,会使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盲目开发的一些旅游项目,不仅可能会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而且旅游服务设施所排放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和布局不当极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的一些自然景区内城市化设施建设太频繁,把城市中的各种现代化的设施都搬进了旅游景区内,景区内的宾馆越建越多,高楼大厦越建越高,修筑宽阔的公路,安装明亮的路灯,甚至建立旅游生活集中区,购物网点林立,游乐设施的大量建造等,严重地破坏了自然景区的和谐和美观,使旅游景区向城市化的方向发展,有的景区已经成为小城镇。假如旅游景区按照城市化的方向发展,自然景区终有一天将不复存在。而在一些乡村,中国的传统民居对游客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为了开发这些旅游资源,招徕更多的游客,他们无节制地兴建旅馆、商店,在风景区大肆砍伐森林,占用绿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或者在景色奇、秀、幽、险之处,大量兴建人工设施如索道等,破坏了当地的自然景观;或在村中建起了现代式的宾馆,并用马赛克来装饰墙面,其结果使原有的传统民居大煞风景,这样越搞越糟,其观赏价值大大降低。人们在这里不可能体验与享受自然界带来的美妙的乐趣。如北京天坛南面建起了成片高层楼群,使人对祭天的圜丘失去了“九天在上”的感觉。

有些景区对旅游者的数量和交通方式不加限制,超过了风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致使风景区土壤板结、植物枯死、生态环境恶化,一些不可再生的自然环境甚至完全被破坏;或者对旅游废弃物不加处理或处置不力,致使“三废”横行,环境污染严重。

(四)危及历史古迹,破坏原始风貌

造成文物与古迹的破坏,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无节制地接待游客,会加速文物古迹破损与老化。文物专家在莫高窟的一个中型洞窟中做了一个实验:40个人在里面逗留37分钟,空气中的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就超过平常的6倍,在高湿度环境中,二氧化碳与水结合呈酸性,会导致壁画退色,而水汽与岩体中的盐分结合,反复膨胀收缩造成对壁画难以逆转的伤害。北京故宫三大殿内的金砖,因长期的旅游超载,造成快速磨损,已明显下凹。二是只顾对文物的利用,不顾对文物的保养。如山东曲阜为开展新世纪孔子“圣光之旅”大型活动,对孔府、孔庙、孔林进行全面卫生大扫除,用水管对文物从上到下直接喷洗,致使“三孔”古建筑彩绘大面积模糊不清。

(五)旅游者对环境的破坏

这一方面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无意间破坏了旅游环境,如果过多的旅游者在旅游区内徒步游览和观赏,会造成对植被的践踏和破坏、土壤的板结;探险旅游者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野营野炊从而导致幼树的减少和引发森林火灾,或是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另外像旅游者的废弃物,甚至局部地区连游人的呼吸、体温等,都能构成对环境的破坏。

另一方面是旅游者的有意破坏,如少数旅游者为了拍照而触摸攀爬名胜古迹,有的还在树木或古建筑上乱刻乱画,破坏文物,乱吐乱扔等。如在日本,每年有10亿个废罐头瓶被抛到旅游区一带,仅日本国立公园一家处理废罐的费用,每年就高达3亿日元。这些都侵害了历史古迹的存在寿命,对环境造成了破坏。

四、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

旅游带来的问题已为人们所了解,于是近几年里一个限制其过分膨胀的运动开始了。这个运动要求实施一种“可持续发展旅游”方式,也有人称其为“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或“软旅游”等。

“可持续发展旅游”,简言之就是在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当前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各种需要,其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以协调和平衡彼此间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坚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标志着人类在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优先发展之间的关系方面已发生了观念上的根本改变,使得多年来人们追寻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道路的梦想成为现实和可能。

旅游业是一个资源产业,一个依靠自然禀赋和社会馈赠的产业,对整个旅游资源的科学保护、生态保护和文化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把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思想,积极制定和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使旅游业的发展同本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目标相适应,统筹兼顾,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以及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进行立法,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3)用经济手段进行旅游环境的保护和管理。这种手段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更易引起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注意。如向旅游者征收较高的超常能源、资源使用税和排污费;国家对旅游城市的环保投资应高于工业城市;运用高价门票等方式分流,减轻旅游景点环境压力。淡旺季节旅游价格的调节等等。

(4)用科学技术手段来保护和管理旅游区的环境。提倡从环境适应性来探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维持生态平衡,促使可更新资源的不断增值和后续利用,在资源开发中坚持保护、开发、经营三统一的原则,优化利用。加强旅游环境质量监测和效应评估,控制旅游污染。

(5)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旅游业经营者、旅游地居民的环境意识,促使旅游业的经营者和当地居民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相互协调配合。要将“生态观念”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中去,普及生态和环保教育,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6)开发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各种旅游产品,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只有积极发展旅游业,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实力,在发展中提高发展质量,才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在新的世纪到来之际,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同过去20年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旅游业面临的是对环境和文化需求更高的旅游者,对更负责任的国际政治和法律环境,对资源更加珍惜的经济体系。面对这种变化,我们曾经取得成功的观念和政策可能变成历史的负担。我们必须选择可持续性的发展观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条件和新环境,这将深刻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并决定旅游业的未来。

第四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各旅游目的地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旅游目的地乃至全人类的社会文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大群外来人口在接待地之间流动,在与当地主人的接触中产生了一系列交流活动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活动和关系对客人和主人两方面都将产生影响。然而由于客人在接待地活动的时间短暂而分散,对外来旅游者和个人和其所属社会产生的影响远不如接待地居民和社会所受影响那样集中和深刻。旅游活动的开展之所以会对社会文化具有影响作用,主要是因为:

(1)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以及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之间的相互接触为其根本特征的活动。接触和了解异域社会和文化既是某些旅游者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同时也是所有旅游者访问异国他乡的客观结果。与此同时,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过程中,由于同当地居民的直接和间接交往接触的存在,也会以其有意和无意的“示范”行为影响当地居民。

(2)现代旅游活动发展的规模之大,已使其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虽然就单个旅游者而言,同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接触是短暂的,似乎不足以对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随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的不断来访,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个体接触便会演化成为群体性的社会接触,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使得旅游活动的开展对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旅游活动带来的社会接触和文化交流对旅游者和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一、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效应

(一)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国内旅游而言的。其一,旅游活动具有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作用。旅游活动适应现代人的消费需求,调剂生活内容,缓解现代城市生活的紧张和压力,调节生活节奏。在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中,都市的公害、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迫使人们更加向往能够经常地、适时地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回到安谧、优美的大自然中去,以便重新“充电”,恢复体力,焕发精神,增加人们对人生的热爱。这也是大众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其二,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助于突破惯常环境对思维的束缚,使人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事实表明,在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伟人中,几乎没有哪一位不曾有旅行或旅游的经历。对于青年人来说,外出旅游更是学习和接受新事物启发的有效途径。他们通过旅游,可以了解世界、熟悉社会、增长知识和才干。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有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经验总结。其三,到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和艺术中去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其四,旅游的开展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无论是在国内旅游时亲眼目睹的各地的自然名胜、历史文化和建设成就,还是在国外旅游时看到或听到对祖国历史和建设成就的称颂,都会激发和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会加深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二)加强了解,促进国际友好关系

旅游是民间外交的一种重要方式。发展国际旅游产业,对于加强民间了解,改善国际关系,增进友好交往,维护世界和平,有着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

(1)发展国际旅游产业便于加强民间了解。旅游作为民间外交的一种方式,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信仰、不同年龄和性别、不同阶层和职业的人们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具有广泛性和直接性。旅游者中大多数是平民百姓或是以非官方身份出现的人,与政府间往来纯属官方人士不同,其交往不受官方外交礼仪、规格等级的严格限制,也没有官方交往中的诸多顾忌,具有群众性和随意性。旅游交往,可采取听讲演、看影视、实地考察、参加会议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可接触旅游从业者、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其他旅游群体或个体,可了解异国他乡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建设成就、文物古迹、民族传统、道德法律以及其他希望和可能了解到的东西,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

(2)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改善国际关系。国家之间正式建交可能滞后,但民间的往来和交流却可以先行一步。这种民间的往来和交流可能是国际社会政府间外交的先导和前提。在这方面,旅游作为民间外交的一种方式是功不可没的。通过发展国际旅游产业,开展以跨国旅游为表现形式的民间交往和交流,可以加强国际社会民间的了解和认识,消除因不了解而产生的偏见和误会。随着旅游活动的频繁和相互理解的加深,彼此之间势必产生情感和友谊。在这种基础上,缓和紧张局势、改善国际关系,也就成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中日、中美、中俄、中韩等之间的双边关系之所以能够得到改善,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与日、美、俄、韩等国包括旅游在内的民间交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发展国际旅游产业能够增进友好交往

旅游可使人们愉悦身心,焕发精神,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满足追新、猎奇、求乐、求知、求健、求美等欲望和目的,因而是相互之间的友好交往的最理想的沟通方式。发展国际旅游产业对旅游客源国(客源地)与旅游接待国(接待地)的友好交往是个有力的促进,使二者都增加了了解别人、宣传自己的机会。目前,国际旅游者大多来自经济文化发达国家,他们通过与接待国(接待地)人民的直接交往,切身感受到异国他乡的魅力,认识到即使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也有很多值得学习和了解的东西。而后者则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和真诚待人的美德,给客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有效地宣传了自己,这不仅可增进双方的交往和友谊,而且能提高本国或本地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

(4)发展国际旅游产业能够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国际旅游产业对加强国际了解、改善国际关系、增进友好交往有利,这已被实践反复证明。发展旅游业能消除国家间的偏见和仇恨,缩小可能产生的矛盾和差距,使人类整体意识和世界大同观念日益加深,使反对战争和维护和平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三)推进文化交流,推动文明发展

旅游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尤其对旅游目的地一方的对外文化交流能起到促进作用。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向四方散播的速度并不均衡,导致了先进的文化难以抵达边远的落后地区。而大众旅游这种新型传播媒介将不同的文化传播到全球各地,因为旅游者是无所不至的,甚至地球的三极——南极、北极和“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也都留下了旅游者的足迹。中国的地震预报、针灸麻醉、皮肤移植、气功武术、烹饪技艺等,就是通过旅游走向世界的。在旅游越来越大众化的今天,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必然会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当然旅游与人类文明是相互促进、连带发展的,旅游业的繁荣可以说也是近百余年来现代文明发展的结果。发展旅游业,来自比较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可以给不够发达国家或地区带来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与此同时,比较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也可在不够发达国家或地区学到长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伦理知识。当然前者地区的先进思想和道德观念也能给后者社会意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因此,国际旅游产业像一台播种机,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种子撒向世界各地,使之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通过发展旅游业也可以更多地了解本国的历史和文化,亲眼目睹本国各地的自然名胜和建设成就,这些都会激发和提升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由此,我国提出了“旅游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繁荣”的方针,一些旅游城市也提出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行业大发展的口号。可见,旅游是随着现代文明而发展,又推动着现代文明建设的社会活动。

(四)开阔视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让人们走出家门,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关注生活态度、生活质量之类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贝尔说过:现代人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现代人有权选择适意的生活。由于旅游能适应人的某些深层需要,对这些需要的满足必将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因而很多人选择了旅游。世界旅游组织在1980年颁布的《马尼拉宣言》中指出:“国内和国际旅游及娱乐活动,如今已是各现代社会中国内与国际生活的组成部分。”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旅游的出现,旅游确已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一种良好方式,它体现了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对人的社会地位、声望和生命价值的肯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与休闲时间的增加,旅游休闲消费逐渐兴起,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鼓励,成为整个社会所接受的新观念,旅游在我国广大的区域内正在形成一种大众化的生活状态。

(五)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旅游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旅游景观中积淀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展示出特定的历史文化;各种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建造工艺、图案雕饰等,都反映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作为旅游流动资源的民情风俗,有关景物的诗文与神话传说等旅游文学,承载着民族的性格、心理、精神和伦理道德等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不同地区文化中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和历史遗迹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旅游经营与管理者便对一切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具有旅游价值的事物进行拯救、恢复与开发;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重又得到开发与发展;传统的民间艺术如音乐、舞蹈、戏曲、杂耍等重又受到重视和发掘;长期濒于湮灭的历史建筑重又得到保护和修缮等等。拯救文化遗产的工作还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正是这些拯救活动给当地原有的民族文化遗产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并且使之随着旅游的开展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其他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所没有的独特文化资源。它们不仅受到旅游者的欢迎,而且使当地人民对自己的文化增添了新的自豪感。电视连续剧《刘老根》中的旅游经营者正是利用独特的东北黑土地上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前来旅游消费。

(六)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旅行和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这一点已被历史的发展所证实,但是在另一方面,旅游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旅游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曾有人以科学考察为主要目的,客观上也起到了传播和交流知识与技术的作用。现代商务旅游、专业会议旅游以及消遣旅游中的访问同行活动,都使得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此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交通运输工具、通信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和设备方面,要求更加快速、便利、舒适和安全,从而推动了有关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效应

(一)不良的“示范效应”

(1)“文化涵化”现象。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带到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在国际旅游方面,旅游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身上表现的不同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会在旅游目的地无形地传播和渗透,对目的地社会产生“示范效应”。虽然说,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是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但是实际上,旅游者带给目的地的社会影响比他们接受目的地社会影响的程度要大得多。主要是因为旅游者与当地人的接触是短暂的,接触的范围也十分有限,他们与当地人的接触是一种相对肤浅的经历。而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都是长期不断的,他们接触的是持续不断前来访问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思想和文化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这种“以强凌弱”的文化现象称为“文化涵化”现象。

(2)“文化涵化”的解释。“文化涵化”现象是两种文化相互接触时,不论时间长短,都会产生相互借鉴的过程。但是这种借鉴并不是对称的,而是双方的个人或团体相互作用的社会与经济背景及人口差异性质的影响。其趋势是强势文化涵化弱势文化,新潮时尚涵化传统。像“可口可乐”、“麦当劳”风靡当今世界,渗透到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即是例证。文化涵化的不对称特征,通常表现为发达国家的文化涵化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这种“以强凌弱”、“喜新厌旧”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

(3)“文化涵化”的影响。旅游者的生活方式对目的地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的影响毕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具体表现在:①泥沙俱下,良莠不分。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在生活方式上盲目地模仿外来的游客,尤其是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游客,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消极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先是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上消极模仿,继而发展到有意识地追求,从而使赌博、卖淫、投机诈骗、贪污受贿、走私贩私等犯罪和不良社会现象增多,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②喜新厌旧,崇洋媚外。在发展中国家,旧时代“洋人”、富人的特权、高傲和种族优越的遗毒仍未完全灭绝。受旅游者“奢侈”生活方式的诱导,使得在有些人看来,西方旅游者乃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财富力量的活象征,是资本主义成功的物质证明,从而在过高地评价西方资本主义的同时,贬低自己本国社会,认为外国的一切都好,自己国家的一切都不如外国。外国文化的入侵,也会冲淡当地文化的特色,损耗其文化价值和民族特色,失去旅游吸引力——传统朴实的乡风民俗被不正当地商业化,逐步失去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

(二)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

任何旅游目的地的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随着外来旅游者的大量拥入和游客密度的增大,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因而会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侵害当地居民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地区出现了一些愿意支付高额地价和赋税的外来定居者,而曾长期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被迫离家而去。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初期对外来游客热情欢迎的友好态度便会转化为不满甚至怨恨。不容否认,旅游者所希望得到的是某种特定的经历并要求享受符合其本国水准的生活条件,而目的地旅游业所看中的很大程度上是营业利润,在当地物质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把质量上乘的旅游消费品有限供应给肯出高价并且以外汇支付的旅游者,水电供应亦有限保证旅游者的需要。这种直接同当地居民争夺有限数量消费品的情况,加之某些旅游者高傲自得和对当地风俗不屑一顾的蔑视态度,难免会激发当地居民的怨恨,甚至产生了对旅游的抵制,从而造成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

(三)传统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

(1)文化的商品化现象。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特定的时间、传统特定的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程式和方式举行的。但是,很多这种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开展逐渐被商品化,它们不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为了接待旅游者,随时都会被搬上“舞台”,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活动的内容亦往往被压缩,并且表演的节奏明显加快。因此,这些活动虽然被保留下来,但在很大程度上已失去了其传统的意义和价值。此外,为了满足旅游者对纪念品的需要,当地工艺品大量生产,很多粗制滥造的产品充斥于市,这些产品实际上已不能表现传统的风格和制造技艺。对于只求价廉而不求货真的旅游者来说,这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一旦旅游者误以为他们所购买的就是反映当地传统工艺和地方特色的真正艺术品,以及将它们带回本国向亲友展示时,便是使当地文化的形象和价值受到损害和贬低的时候。

(2)商品化的实质。商品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或服务)以它的交换价值衡量其价值,而成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交换价值通常以价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商品化的文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可以合法地吸引外来游客的文化因素,都可以作为商品提供给游客。文化的商品化过程最终会反过来对文化本身造成影响。当这种文化越来越以外来游客为表演对象时,一些表演内容就会与真实活动有所区别,而失去或降低其原来的文化价值。恢弘肃穆的山东曲阜的祭孔大典表演,外国人很感兴趣,当地人的表演从过去的弘扬传统、追慕伟人演变为表演挣钱。场面华丽了,程序简单了,其文化的精髓却不知不觉地被悄悄抽去了。所以,商品化了的文化,是旅游现象的重要特征。

(四)传统文化的衰落

旅游活动中,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接待地和发达国家的客源地两种文化相互接触时,当地的弱势文化与外来的强势文化碰撞,会出现接待地传统文化的衰落问题。所谓传统文化的衰落,也就是接待地的文化结构在精神、制度和物质层面上同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改变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效仿外来文化的种种表现。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服饰语言的变化。在发展中国家旅游活动中,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的旅游者,带来与接待地完全不同的文化,这种外来文化常常最早引起年轻人的注意,尤其在服饰和语言上,更多地被模仿。比较常见的是年轻人放弃自己本民族的着装,开始效仿外来旅游者的着装。

(2)居民心理素质的变化。由于入境旅游者多数来自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来到接待地后,所显示出来的豪华衣饰、富足生活以及购物时满不在乎的表情,给当地居民留下了贫富对比强烈的印象。这种印象使当地居民中的一部分人的心理和素质产生了变化,一般产生两种心态:一种是自卑自贱,觉得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不如外来旅游者,导致了崇洋媚外思想,跨国婚姻盛行;另一种是自尊感上升,外来旅游者的所作所为刺激了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甚至个别发展成为极端民族主义的排外色彩,这两种心态在社会上蔓延都会影响接待地居民的风俗习惯、日常生活、信念和价值观,损害接待地社会的正常发展。

(3)社会伦理的变化。英国学者阿切尔(B.Archer)曾经认为,接待地伦理道德标准的沦落是旅游发展最重要的副产物。卖淫、吸毒、赌博及其他犯罪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扩散与旅游活动的发展是不无关系的。

以赌博为例,赌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合法存在的,如欧洲的蒙特卡罗、亚洲的澳门和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大西洋城等。这些城市都是以赌博闻名的城市。同时,它们也以赌博为手段招徕游客,从而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业。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东西方对于赌博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在东方,赌博被认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是万恶之源,因此赌博在东方社会普遍处于被禁止的地位,而在西方,虽然也有一部分宗教人士认为赌博是不道德的,但仍旧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允许经过审查注册的赌博会所合法存在,其主要理由是赌博能为当地创造大量的税收和就业机会,并且刺激旅游活动的兴旺和发展。但是赌博现象的存在引起一系列社会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接待地居民的生活态度的改变,导致卖淫、暴力、吸毒等现象的泛滥等。

再比如伦理道德方面,由于旅游活动是旅游者离开自己通常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去的是异地他乡,这样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环境与位置对一些社会不文明行为的道德约束力有所下降。有的旅游者外出旅游,就有意地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方式,匿名在外过纵欲的生活;还有一些西方的旅行商,为了吸引人们报名参加本公司组织的旅游团,在广告中充满着4S(即英文Sea、Sun、Sand、Sex的第一个字母,中文意思为大海、阳光、沙滩和性)的宣传。所以,旅游活动难免会伴随着道德的沦落,而且会腐蚀旅游接待地居民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很多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东方国家,由于受到西方性自由思想的影响,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其结果是婚姻破裂的增多和离婚率的上升。

三、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全面估价

(1)旅游者的生活方式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社会的影响确实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具体表现见前述。

(2)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并非是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

(3)消极影响形成的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同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旅游规划工作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相应的旅游规划,防止和控制旅游饱和或接待量超负荷是非常重要的。

(4)正确认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主要目的是要在澄清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发展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作用,抵制和最大限度地缩小其消极影响。

(二)建立旅游地开发中的文化均衡

(1)传统性与现代化的均衡。从旅游供给角度看,文化传统是接待地发展旅游的基本财富,强调和维护本土文化的传统性,实质上等于强调和维护接待地的旅游吸引力。另一方面,旅游者大都又以现代化社会为其现有文化背景,在文化求异过程中会显示出他们对现代化的某种需求。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传统性与现代化的调和问题。

在接待地旅游发展的实践中,要均衡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矛盾,首先要树立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一方面要保护和弘扬实质性的传统,在推崇设施设备现代化、思想观念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同时,不忘以传统文化作为底蕴;另一方面,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现代化中的合理性内涵,作为传统的发展和创新。

(2)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均衡。接待地的旅游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其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而民族性的文化要想具有世界意义,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外来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同时又要避免民族文化特色的消失和削弱。接待地可以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等诸环节,合理利用外来文化的某些形式、内容嫁接和改造民族文化,或者赋予外来文化以民族性特色。这既能促进旅游者对接待地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又为文化再创造提供新的动力。例如,京剧与交响乐的嫁接、中餐西吃或西餐中吃等,都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3)本真性与商品性的均衡。本真性指文化发展和展示中的真实性和自然性。文化的商品化往往导致文化失去本真性,并最终遭到腐蚀和破坏。旅游地的开发建设,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是以旅游业为驱动力,那么商品化往往无法避免。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本真性与商品化的均衡。首先,不能把经济效益作为旅游业的唯一追求目标。其次,旅游产品或商品的开发设计,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文化法则。置文化内涵于不顾的随心所欲、粗制滥造,实际违反了商品化原则,不可能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

(4)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均衡。接待地要发展旅游,就必须开放自己的社会文化门户,接受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每个社会的文化承受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为了使主客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能够在互不伤害的前提下稳步进行,许多专家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有必要对以旅游者为媒介的外来文化的进入和扩散给以适当限制。通常所采用的办法是,错开旅游区和居民区,使主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如阿尔及利亚在20世纪60年代把大多数旅游设施规划到远离居民集中的地区,一是为了使人口稀少地区得到补充性基础建设资金,二是为了减少游客带来的各种压力。总之,世界上许多旅游地的历史事实证明,全面开放是危险的,适当限制是明智的。

(三)注意旅游地居民文化心态的调整

大量事实表明,接待地居民的态度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总体上在发展的初期是主动热情的,随后会变得冷漠甚至恼怒、抵触。因此,所谓居民文化心态的调整,目的就在于防止出现抵触和全盘接受这两种极端。具体措施包括:

(1)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政府部门在制订旅游规划时,不能将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目的,而应当把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长远的奋斗目标。同时还要健全旅游管理体制,制定全面系统的与旅游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对各种不良行为予以取缔和打击,控制旅游污染的发生。

(2)吸引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决策。由于旅游开发“通常只能让一部分居民受惠”,而其社会成本(如拥挤、物价上涨等)却由全体居民共同负担,所以,在旅游决策时应注意当地居民参与的广泛性,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做出权衡。在制订旅游规划时,必须尊重旅游地居民的主人地位,树立“居民第一,游客第二”的思想。

(3)强化宣传工作,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首先,要引导旅游地居民树立正确的旅游态度,提倡居民与旅游者相互尊重和理解,避免相互歧视和指责,使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加深了解,建立友谊。其次,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第三,引导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化鉴别能力,自觉地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第五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环境产生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由于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它的影响和被影响都有波及性和多因性。所以说旅游业是“脆弱的”行业。旅游业的发展和来访旅游者的增多必然会扩大其对其他行业或服务的需求,很多其他行业因此而需要扩大其生产和再生产。这些活动的发生必然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些影响虽然不是旅游业或旅游者直接造成的,但追根溯源都与旅游的发展有关。所以,旅游发展必须考虑与环境、相关行业、社会的发展协调同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

1.历史线索

对于旅游发展带给目的地的各种消极影响,特别是对目的地物质环境的消极影响,人们早有所察觉。

(1)美国女海洋学家R.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在1962年的出版,是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关心的标志。卡逊提出了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地球,在人与生物之间建立合理的协调,才能维持人类健康生存的看法。

(2)1972年3月,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由D.米都斯主持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在这里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会议期间,出版了经济学家B.奥德和生物学家R.杜博的报告《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会议还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这些著述都对旅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表示过种种担忧或提出过警告。

但是,在大众旅游兴起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人们主要关注的是旅游带给目的地的经济收益,因而这方面的巨大声浪淹没了一些有识之士关于警惕消极影响的呼喊。旅游和旅游业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尚且如此,出于发展经济和创汇目的而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更不必说。

这些情况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和一些旅游接待地区接待能力饱和现象的出现,人们对旅游活动的消极影响开始重视,并逐渐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4)80年代中期至末期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与“绿色”意识的形成和普及,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所有这一切都使得人们开始重新评价旅游对目的地的作用和价值,也正是在这一重新评价过程中,人们发现并引进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2.“布伦特兰报告”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语源于“可持续性”这一概念。对于这一概念,人们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人们最初将“可持续性”解释为“保护和加强自然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后来,人们对“可持续性”概念的解释不断延伸,因而出现了社会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解释。对于“可持续性”最具权威的解释莫过于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布伦特兰报告”中的解释。

1987年,由布伦特兰担任主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以《我们共同的未来》为标题,提出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对当前人类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评价,并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术语和口号。这就是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The Brundtland Report)。该报告中对“可持续性”概念做了简短而明确的解释,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说,所谓“可持续发展”既要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为目的,同时也要以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进行发展的能力为原则。所以,就其所主张的社会发展观而言,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代际公平分配,以使当代及未来人类的需要都能够有条件地得到满足;就其经济观而言,强调经济发展和增长必须建立在维护地球自然系统这一基础之上;就其生态环境观而言,强调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能够切实得到保护等等。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是为谋求新的发展模式而创立的新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正值人们对旅游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之时,因而很快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对旅游发展进行重新评价的中心议题,“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一语也因此而产生。可持续旅游的提出,要求人们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旅游经济开发活动,并对经济不断增长的必要性提出质疑,以及要求确保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会超过旅游接待地区未来亦有条件吸引和接待旅游者来访的能力。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在于: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全社会在空间上遵守互利互补、协调一致的原则,在时间上应遵守理性分配、公平合理的原则,在伦理上应遵守“只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平衡”、“共建共享”等原则。总之,一个高效和谐、有序发展的世界是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具体说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发展观

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权利和普遍的要求。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发展,也就无所谓可持续发展。

2.持续观

为了追求高速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这样的发展实际上将无以为继。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社会施加的影响与作用必须限制在其承载力范围之内。为此,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发展的规模与发展的速度必须得到合理的限制,决定了人们必须抛弃高消费、高增长、高污染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要保持效益和效率的可持续性,尤其在效益方面,要从单纯依靠加大投入、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的高效益上来。

3.公平观

资源分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所能提供的自然与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应该允许当代人平等地享受,也应该满足后代人享受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该体现机会选择的公平性。既反对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损害或剥夺后代人公平开发利用资源的权力,也主张在不同区域间或同一区域的不同部分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公平负担与分配。

4.和谐观

和谐观表达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然间协调发展、和谐共处的思想。发展的持续观与公平观,实际上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代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权力方面的协调和谐。反过来,发展的和谐观要求人们不掠夺式地开发资源,不浪费资源,不破坏和污染环境,并正确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避免大规模冲突甚至战争,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地公平发展。

二、可持续旅游发展

(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

在1990年召开的GLOBE’90国际会议上,与会代表提出并通过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该草案认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是在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当前需要的发展。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一书中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定义是:在维持文化完整性、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尊重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如果承续可持续发展概念思想精髓,则可将可持续旅游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发展。

应该说,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要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用完全精确的语言描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提出定义问题只是人们研究、交流和实际操作的需要。

(二)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内涵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谋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及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因此,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就成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基本出发点,这就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考虑旅游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与极限,避免因盲目发展而导致生态环境的不堪重负,甚至是完全的破坏;同时也要求旅游业的发展能有效地维护旅游地社会文化方面的特色,避免对旅游地文化遗产、传统风俗和社会生活方式造成负面影响,只有保护好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旅游业才能永续发展,反之,旅游业的发展便无以为继。

从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的思想承继性及人们目前的认识水平来看,该理论的实质内涵表现为如下几点:

(1)持续观。主张合理有效地发展旅游,而不是以牺牲环境、破坏旅游资源为代价,主张旅游业的发展不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保证可更新资源的持续利用;主张对不可更新的资源的人为消耗最小化,使之尽可能地保持其价值;主张对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作合理限制,以达到使后代人能公平享用资源的目的,实现旅游业的永续发展。

(2)公平观。首先,强调本代人及代际间的公平性,即公平合理地分配有限的旅游资源。对一些不可更新的资源要特别注意保护,尽最大可能公正合理地为当代人及后代提供满足旅游需求的机会。其次,强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平性,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保护旅游资源,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3)资源观。许多旅游资源是不可复制的,尤其是历史文化遗产及名胜古迹,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遗留痕迹,一旦毁损,就将毁掉人类祖先成百上千年来的宝贵历史文化积淀,即使重新还“原”,也将失去原有的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决定了旅游业的开发潜力与开发程度,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决定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因此,不能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导致旅游资源加速枯竭,而应该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制定对策,在保护好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发掘利用其应有价值。

(三)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可分解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加以讨论。

(1)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是指在一定限度内维护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维护资源和环境基础,保护其自我调节、正常循环能力,增加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由于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本身都会对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消除、缓解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在合理范围内减少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的生态资源的负面效应,维持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对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便成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

(2)社会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指利用最小资源成本和投资,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长期满足社会和人类的基本要求,保证资源和收益的公平分配。可持续旅游发展在社会方面的主要目标:既满足旅游地居民的需要,改善其生活质量,又满足旅游者需要,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可持续旅游发展在社会方面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体现社会公平,包括同代人与代际间的公平分配与公平发展。

(3)经济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是指用最小的资源成本和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保证经济稳定增长,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实现这个目标有两个关键:一是成本观,应该将环境污染的综合费用和自然资源的损耗费用计算在旅游生产成本之内,以此为标准来计算经济效益。二是应保证旅游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的稳定增长,“杀鸡取卵”式的行为不可能保证旅游业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三、生态旅游与旅游可持续性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提出与发展

生态旅游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旅游专家谢贝洛斯·拉斯科瑞正式提出的。当时他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生态旅游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对生态旅游做了大量实践性探索,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也硕果累累。1993年,世界著名学术杂志《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推出一版生态旅游专辑。同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域会议上,中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中国旅游局宣布1994年为中国“生态旅游年”,联合国将2002年指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更引起了各个国家政府对生态旅游的高度重视。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运作管理模式和活动形式之一。据1999年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60亿美元的年产值。许多国家和地区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中,有50%以上是生态旅游者。“199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以来,生态旅游热在我国迅速兴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年生态旅游游客达到2500万人次,年生态旅游收入近5.2亿元。

(二)生态旅游的定义

自生态旅游诞生以来,其定义就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国外学者对“生态旅游”的主要定义有——

谢贝洛斯·拉斯科瑞: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常见的旅游的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与享受旖旎的风光和观赏野生动植物。

生态旅游协会(Eco-tourism Society):为了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由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作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就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

Ziffer K:生态旅游既是一种旅游方式——旅游者带着欣赏、参与和感受的心态,访问相对不发达地区,非消耗性地使用野生生物和自然资源,又是一种管理模式——被访问的国家或区域承诺通过当地居民参加适当的市场营销,加强规章制度及利用企业收益资助土地管理和社区发展,来建立和保持生态旅游场所。

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的定义——

郭来喜: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以休闲、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旅游者参与性强,品位高雅,形式多样,既使旅游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增益,又能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护环境的意识,弘扬文明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

明庆忠等:生态旅游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保护资源,特别是保护生态的多样性、维护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促进环境保护与宣传教育、提高资源与环境的管理水平为基本特征寻求旅游业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

陈福义:生态旅游是一种以生态学原则为指标,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为核心内容,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求新求知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以上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作了阐述。虽然各有差异,但有些地方是共同或相近的:①强调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②强调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目的。③强调生态旅游的教育教化功能。④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一致。

(三)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比较

传统旅游主要指一般性的大众自然旅游和文化旅游。大众旅游的特点是:旅游人数众多,旅游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强调“发展”和“经济利益”,但存在着一些诸如不重视生态环境的弊病,因而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环境、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与传统旅游不同,生态旅游把保护生态环境当做生态旅游区的首要任务,不管是旅游开发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还是广大旅游者,都应遵循这一原则。表7-3给出了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在诸多方面的差异。

表7-3 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之比较

(四)生态旅游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有关生态旅游的定义中,普遍强调了一个问题:生态旅游的最重要目的,便是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又为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形式,但可持续旅游不仅仅局限于生态旅游。

从目前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来看,有两个误区,一是把凡与自然相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其实,若这种与自然相关的旅游没有体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思想,没有遵循生态原则,没有强调环境保护,那是不能称为生态旅游的,充其量可谓之自然旅游。二是把所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都称为生态旅游,这是对生态旅游的泛化。比如限制北京故宫单位时间内的旅客人数以延长故宫的使用寿命,这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很难说这与生态旅游有什么必然联系。

总的来说,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就不能称为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应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旅游无法解决的旅游地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效益衰退等问题,但也不应奢望生态旅游是解决传统旅游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