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险管理基础

风险管理基础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险经纪机构增加注册资本的,应当相应增加保证金数额。3.目前再保险经纪人在世界各国的保险和再保险市场上十分活跃。大部分经纪人都兼营直接保险和再保险两项业务,收取数量不等的经纪人佣金。再保险经纪人受原保险人的委托,为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安排再保险业务,办理相关手续,代委托人结算账务和收取赔款等。

《保险经纪相关知识》与《保险中介相关法规制度汇编》

第一章 保险经纪人概述

一、本章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 )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机构。

A.受益人与保险人

B.投保人与受益人

C.投保人与保险人

D.投保人与代理人

2.我国《经纪人管理办法》规定,经纪人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以( )为目的,为促进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和代理等经纪业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A.促进发展

B.帮助他人

C.传递信息

D.收取佣金

3.保险中介介于保险人与保险客户之间或者保险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招揽、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赔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依法收取佣金或手续费。下面不是保险中介的是( )。

A.保险经纪人

B.保险受益人

C.保险代理人

D.保险公估人

4.经纪是从中介绍他人进行商品交易的服务活动。经纪又称“( )”,分为“报告居间”和“媒介居间”,前者仅报告订约机会,后者则促使双方订约。

A.渠道

B.通道

C.居中

D.居间

5.根据我国《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除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外,保险经纪机构应当采取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 )。

A.股份有限公司

B.机关单位

C.社团组织

D.福利机构

6.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法人企业。下列不属于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

A.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B.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C.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D.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7.下列不是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B.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C.所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D.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8.保险经纪机构缴存保证金的,应当自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 )日内,按注册资本的( )缴存。保险经纪机构增加注册资本的,应当相应增加保证金数额。

A.20日 10%

B.30日 5%

C.20日 5%

D.30日 10%

9.现代意义上的保险是从海上保险发展而来的,海上保险起源于14世纪。( )于1347年签发的《船舶航运保险契约》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保险单。

A.英国商人

B.意大利商人

C.荷兰商人

D.西班牙商人

10.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于1936年联合上海火险公会,制定了( ),目的在于禁止经纪人非法发还回扣给被保险人,并规定经纪人的登记及给证办法与其所得佣金的限制。

A.《经纪人佣金规章》

B.《经纪人登记规章》

C.《经纪人行业规章》

D.《经纪人管理办法》

11.1936年12月,上海市保险业经纪人公会成立,并制定了公会章程共9 章27条。后由于时局动荡而受到影响,同业组织陷于涣散状态,管理章程也无法贯彻执行。直到1944年5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在( )中规定由保险同业公会负责制定经纪人佣金标准。

A.《经纪人登记规章》

B.《上海市保险业经纪人佣金限制办法》

C.《战时保险业管理办法施行细则》

D.《保险业代理人经纪人公证人登记领证办法》

12.( ),英国国王特许皇家交易所和伦敦保险公司专营海上保险,于是作为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媒介的保险经纪人应运而生。起初,大部分保险经纪人只是一些无组织的、业余从事活动并具有专门知识的商人、船长和银行家等。

A.1718年

B.1720年

C.1752年

D.1732年

13.1865年5月25日,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 )创设,打破了保险市场外商独占局面,为此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A.广州义和公司保险行

B.天津义和公司保险行

C.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

D.澳门义和公司保险行

14.15世纪,由于海上贸易区域不断开拓,海上保险由意大利经葡萄牙、西班牙于16世纪传入荷兰和英国。( ),保险业加速增长,尤其是在( ),保险机构已遍布各港口。

A.18世纪 英国

B.17世纪 英国

C.18世纪 荷兰

D.17世纪 荷兰

15.新中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保险经纪人的合法地位,并给予明确定义是在1995年颁布实施的( )中。1998年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 ),标志着我国保险经纪人的业务活动与对经纪人的监督管理开始走上正轨。

A.《保险法》 《保险经纪人管理规定(试行)》

B.《保险经纪人管理规定(试行)》 《保险法》

C.《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 《保险法》

D.《保险法》 《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

16.根据法律规定,保险经纪人应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负责,有义务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其委托人购买最佳的保险。如果因为保险经纪人的过错致使被保险人利益受到损害,( )。

A.保险人要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B.保险经纪人要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C.保险人与保险经纪人共同承担法律责任

D.保险人与中国保监会要共同承担法律责任

17.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保险经纪人作不同的分类。( ),可将保险经纪人分为直接保险经纪人和再保险经纪人。

A.根据委托方的不同

B.根据规模的不同

C.根据保险人的不同

D.根据投保人的不同

18.保险经纪人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安排保险计划和协助索赔行为中,下列选项中表达有误的是( )。

A.间接保险采购服务

B.再保险采购服务

C.保险经纪增值服务

D.专业索赔协助服务

19.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拥有特殊地位的( )能够在有利条件下为本国投保人提出多种有吸引力的保险,并能够把许多资金力量较弱、规模有限的保险人组织起来,成立再保险集团,承接巨额再保险业务。

A.直接保险经纪人

B.财产保险经纪人

C.人身保险经纪人

D.再保险经纪人

20.有些国家保险市场上保险经纪公司的数量多于保险公司数量。根据本教材数据,英国、法国、瑞士3个国家中,保险经纪公司最多的国家是( ),保险公司与保险经纪公司相差最悬殊的国家是( )。

A.英国 瑞士

B.法国 瑞士

C.英国 法国

D.法国 英国

21.从世界范围来看,保险经纪市场主要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

A.业务量大,市场份额高

B.主体众多,竞争激烈

C.市场分散度高,国际化程度高

D.制度成熟,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重

22.( )作为被保险人的代表,十分了解客户的情况,占有丰富的市场信息,近年来已开始参与保险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在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创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客观上进一步细分与开拓了保险市场,促进了保险市场的发展。

A.保险人

B.投保人

C.保险经纪人

D.中国保监会

23.下列不属于保险经纪人宏观作用的是( )。

A.有利于促进保险市场的发展

B.有利于保险市场机制的完善

C.有利于规范保险市场竞争

D.有利于我国保险业与国际分离,自成体系

24.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保险中介对保险经济关系形成和实现的作用日益重要,已成为保险市场上必不可少的参与者。下列不属于保险中介的是( )。

A.保险代理

B.保险经纪

C.保险公估

D.保险监督

25.保险经纪人对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微观作用有( )。

A.扩大保险需求,增加保费收入

B.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C.降低保险销售成本

D.促进产品创新

26.保险经纪人对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微观作用有( )。

A.扩大保险需求,增加保费收入

B.降低保险销售成本

C.安排保险计划和协助索赔

D.促进产品创新

27.下列不是保险经纪人为客户提供直接保险采购服务的是( )。

A.选择保险人

B.再保险服务

C.协助投保

D.保险期内服务

28.以下保险经纪人的微观作用中不是对保险人的作用的是( )。

A.扩大保险需求,增加保费收入

B.再保险采购服务

C.促进产品创新

D.降低保险销售成本,提高保险销售效率,转变经营机制

29.保险经纪人的核心业务是( )。

A.投资理财

B.再保险服务

C.风险管理

D.协助索赔

30.保险经纪人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主要因为它能解决保险市场上的( )问题,降低交易成本。

A.逆选择

B.道德风险

C.保险知识匮乏

D.信息不对称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A 6.D

7.C 8.C 9.B 10.B 11.C 12.B

13.C 14.A 15.A 16.B 17.A 18.A

19.D 20.A 21.C 22.C 23.D 24.D

25.B 26.C 27.B 28.B 29.C 30.D

第二章 保险经纪业务运作

一、本章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单选题

1.某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集团公司,分公司遍布全国50个城市。各地分公司的福利制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统一管理,且该公司在医疗方面的保障较弱。保险经纪公司接受委托后,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设计了人身保险经纪业务采买了几项人身保险,下列选项中不在这次人身保险采买范围内的是( )。

A.养老保险

B.医疗、重大疾病保险

C.意外保险

D.信用保证保险

2.在分出业务的过程中,以下选项中不是再保险经纪人主要作用的是( )。

A.商定再保险价格和其他分保条件

B.提供各种技术咨询服务

C.提供质量良好的业务渠道

D.协助办理理赔事宜

3.目前再保险经纪人在世界各国的保险和再保险市场上十分活跃。一些国际著名的再保险经纪人在石油开采保险、航空航天保险、水险、责任险等领域都拥有一批专家,为大规模的再保险项目提供服务。在技术性较高的超额再保险业务中,经纪人的佣金通常为( )。

A.2.5%~10%

B.2.5%~5%

C.10%~15%

D.5%~15%

4.目前再保险经纪人在世界各国的保险和再保险市场上十分活跃。大部分经纪人都兼营直接保险和再保险两项业务,收取数量不等的经纪人佣金。再保险经纪人佣金通常是保险费的( )。

A.2.5%~10%

B.2.5%~5%

C.1.5%~5%

D.5%~15%

5.( )是保险公司之间的中介人,他们的任务是为原保险人安排分保,为再保险人介绍分入业务。再保险经纪人受原保险人的委托,为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安排再保险业务,办理相关手续,代委托人结算账务和收取赔款等。

A.保险公司

B.保险公估人

C.投保人

D.再保险经纪人

6.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频繁发生的巨大自然灾害给保险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传统的保险和再保险体系在巨灾风险面前捉襟见肘,资本缺口不断扩大。风险金融逐渐成为保险风险管理的新方法,即通过“( )”从资本市场上筹集巨灾准备金。

A.保险黄金

B.保险基金

C.保险证券

D.保险债券

7.( )是一种场外交易的衍生证券,也是一种可转让的有价证券,是针对某些(再)保险中的巨灾风险而设计的。

A.保险证券

B.巨灾债券

C.保险债券

D.巨灾保险

8.随着巨灾债券的诞生,( )的部分职能便从选择最佳再保险人、提供最合适的再保险保障,转移到将巨灾债券的优势及运行机制与潜在的投资人进行沟通,向其提供关于定价过程的明确解释,使得巨灾风险可以成功转移到金融市场,风险防范计划得以完成。

A.再保险经纪人

B.保险代理人

C.保险人

D.投保人

9.我国保险经纪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对于保险经纪人的市场作用还没有充分认识,对于保险经纪人还有种种疑虑和不解。作为保险经纪人,应该让客户充分认识到其能够给( )带来的实际利益,使其认识到保险经纪人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在解决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上的作用。

A.投保人和受益人

B.受益人和被保险人

C.投保人和被保险人

D.投保人和保险

10.大中型商业保险购买者明显不同于小型商业保险消费者(包括个人保险购买者),下列选项中属于大中型商业保险购买者特征的是( )。

A.往往需要适合其特殊需要的保险保障计划而非传统的定式保险合同

B.在无充分保险的情况下对损失的承受能力非常有限

C.他们往往处于单一场所

D.大多数人视保险为一种商品

11.根据双方沟通所获得的信息,经纪人应制定符合客户实际需求的保险方案。下列对于制定保险方案时应考虑的因素描述不准确的是( )。

A.充分考虑客户的需要

B.衡量自身利益的得失

C.既要全面筹划,又要有所侧重

D.向客户如实介绍保险方案有关内容

12.保险经纪人在接到出险通知后的第一步工作应是查找记录并判断损失是否在保单的承保范围之内。在索赔谈判的过程中,保险经纪人应忠实于( ),尽力使其得到公正合理的赔偿。

A.保险人

B.被保险人

C.保险受益人

D.保险代理人

13.下列选项中对保险经纪人在协助索赔时最基本的职责描述不准确的是( )。

A.迅速向投保人递交出险通知书

B.根据保单提醒被保险人注意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C.安排完成索赔申请

D.确定是否已指定公估人,并告知客户公估人的作用

14.保险方案确定后,能否找到信誉好、经营稳定、赔付及时合理的保险公司,能否实现既定方案的保险保障,保险经纪人对( )的选择与评估至关重要,也是保险经纪人专业技能、服务质量和从业经验的重要体现。

A.保险人

B.投保人

C.保险公估人

D.保险代理人

15.关于保险经纪人判断保险人理赔状况应当了解评估的几个方面中,下列选项描述不准确的是( )。

A.能否迅速委派理赔人员

B.能否迅速做出理赔决策

C.能否保证有关文件的准确性

D.能否保证理赔的最低金额

16.对保险人进行评估时,保险人的财务稳定性是保险经纪人最关心的问题。因为保险公司在其经营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偿付能力的恶化。下列选项中不是造成保险人财务稳定性问题的主要原因的是( )。

A.收取的保费与提取的责任准备金不匹配

B.未能有效控制赔付

C.投资损失以及其他资产在特殊情况下的损失

D.巨灾保险业务的威胁

17.保持一定数量的( )可以使保险公司有能力经受短期的波动,保持资产负债表的稳定性。但是,如果比例过大,则不利于资金的保值和增值。

A.现金

B.保险证券

C.金融投资

D.巨灾债券

18.保险经纪人除了考察财产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之外,还可以结合一些经验法则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进行评估。利用经验法则进行的评估,下列有关经验要素描述不包括( )。

A.信用等级

B.增长速度

C.公司注册资金

D.核保原则

19.下列选项中对保险经纪人在评估寿险公司财务稳定性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描述不准确的是( )。

A.该寿险公司的经营历史是否短于20年

B.对于该寿险公司任何一种保险产品,是否面临较高的利率风险

C.对于任何一种保险产品,该寿险公司支付的佣金或招揽成本是否比经营时间长的公司(或其他公司)高

D.该寿险公司是否保证支付解约价值

20.下列选项中对保险经纪人在评估寿险公司财务稳定性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描述不准确的是( )。

A.该寿险公司的经营历史是否短于15年

B.该寿险公司是否保证支付解约价值

C.最近5年来,该寿险公司的年均增长速度是否比以前年份要快

D.与公布的全行业投资比例相比较,该寿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是否有较大的差

21.保险经纪业务可以划分为直接经纪业务和再保险业务,其划分依据是( )。

A.业务种类

B.业务来源

C.保险标的

D.承保能力

22.通过运用科学的、国际通行的招标和投标方式,促进各保险公司之间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格局,以确保( )。

A.保险公司利润最大化

B.保险公司收益最大化

C.客户获得最佳的保险条件和最合理的保费价格

D.客户获得最佳的保险条件和最低廉的保费价格

23.保险经纪人依据自身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专业优势,对客户做深入的风险调查分析,估测存在的潜在危险,评价客户的( )。

A.财务管理机制

B.经营管理机制

C.风险管理机制

D.人员激励机制

24.随着经纪公司数量逐渐增加,世界上较早成立了再保险经纪分部的是( )。

A.劳合社

B.慕尼黑再保险公司

C.瑞士再保险公司

D.伦敦承包人协会

25.所谓最佳再保险买方,是指那些( )。

A.资信好、财务状况稳定、核保技术强、服务质量高、对某种风险有接受兴趣的保险公司

B.资信好、财务状况稳定、核保技术强、再保险价格低廉、对某种风险有接受兴趣的保险公司

C.资信好、财务状况稳定、核保技术强、再保险价格低廉、对某种风险有接受兴趣的保险公司

D.资信好、财务状况稳定、核保技术强、服务质量高、能够有效避免风险的保险公司

26.再保险经纪人精通保险实务,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咨询能力,可以帮助分出公司分析其面临的风险,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中小风险应从( )来分析。

A.保险结构

B.保险收入

C.损失变动

D.业务性质

27.购买保险是( )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

A.风险自留

B.风险回避

C.风险转移

D.风险消除

28.在有保险经纪人介入的情况下,最终保险人应当由( )来确定。

A.客户

B.再保险人

C.保险公估人

D.原保险人

29.在索赔谈判的过程中,保险经纪人应忠实于( )。

A.再保险人

B.被保险人

C.保险公估人

D.保险人

30.保险经纪人应了解不同保险人( )的差别。

A.承保责任范围

B.偿付能力

C.销售服务

D.管理经验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D 6.C

7.B 8.A 9.C 10.A 11.B 12.B

13.A 14.A 15.D 16.D 17.A 18.C

19.A 20.C 21.B 22.C 23.C 24.A

25.A 26.C 27.C 28.A 29.B 30.A

第三章 保险经纪机构的监管

一、本章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中国保监会运用监管手段对保险机构进行监管,监管机构应审时度势,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才能实现最佳监管效果。①法律手段。②行政手段。③经济手段。这些监管手段中哪些是保监会的监管手段( )。

A.①

B.① ②

C.② ③

D.① ② ③

2.保险市场监管主体是国家授权的行政主管部门。在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监管机构是( )。中国保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经国务院授权统一行使对保险中介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责。

A.中国财政部

B.中国保险业协会

C.中国保监会

D.中国工商局

3.对保险机构的监管手段中( )具有强制性,效力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落后于市场发展要求。同时,实施成本也较高。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政策手段

D.经济手段

4.保险监管行政手段是指政府凭借行政力量直接干预保险经纪活动的一种手段。与其他监管手段相比,行政手段存在自身的特性。下列选项中对行政手段的描述有误的是( )。

A.存在主观随意性大的不足

B.存在难以完全反映市场情况等不足

C.最直接

D.针对性较差

5.保险监管( )是指利用各种经济杠杆影响相关经济利益以调节保险经纪行为的一种手段。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从而克服了其他手段的刚性与反作用力。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供需关系,形成合理的价格水平,促进公平竞争;通过奖优罚劣,改变保险经纪机构的相对成本,从而调整保险经纪机构的经营方向,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政策手段

D.经济手段

6.世界各国对保险经纪机构的监管方式不尽统一,根据监管的宽严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种监管方式。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其中的监管方式( )。

A.公示方式

B.调控监管方式

C.准则监管方式

D.实体监管方式

7.保险监管公示方式是一种比较宽松的监督管理形式,国家只是将保险经纪机构的经营状况、服务质量和其他有关事项予以公布,而对其经营不加任何直接监管。对于公示方式实施条件,下列选项描述错误的是( )。

A.经济高度发展,拥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B.社会各界具有较强的保险意识和较丰富的保险知识

C.保险经纪机构自身具有一定的自律能力和良好的商业道德

D.我国目前的状况已经达到这些条件

8.保险监管的( )是指政府凭借行政力量直接干预保险经纪活动的一种手段。与其他监管手段相比,其最直接、最有针对性,但也存在主观随意性大和难以完全反映市场情况等不足,因此使用必须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政策手段

D.经济手段

9.设立保险经纪公司,应当具备条件中错误的是( )。

A.股东、发起人信誉良好,最近1年无重大违法记录

B.注册资本达到《公司法》规定的最低限额

C.具备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D.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业务、财务等计算机软硬件设施

10.保险监管( )是我国现行的监管方式,又称“许可方式”,是指国家制定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管理规则,并对保险经纪机构的经营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A.公示监管方式

B.调控监管方式

C.准则监管方式

D.实体监管方式

11.保险监管实体监管方式,又称“许可方式”,是指国家制定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管理规则,并对保险经纪机构的经营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下列有关实体监管方式描述有误的是( )。

A.我国现行的监管方式

B.存在比较明确的衡量尺度

C.相对于公示方式、准则监管方式更宽松、更全面

D.操作起来也比较具体实际

12.保险监管的( )是一种比较严格的监管方式,也称“规范监管方式”,是指由政府制定保险经纪机构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基本准则等,并监督其实施。这种监管方式比较注重保险经纪机构在形式上是否合法,而不涉及其自身的经营管理,因此仍有较大的自由度。

A.公示监管方式

B.准则监管方式

C.实体监管方式

D.调控监管方式

13.保险经纪机构可以经营的保险经纪业务不包括( )。

A.为投保人拟订投保方案,选择保险公司以及办理投保手续

B.协助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进行索赔

C.再保险经纪业务

D.为委托人决定保险方案和保险人

14.对于保险经纪机构经营行为中的禁止行为描述有误的是( )。

A.超出业务行为

B.欺骗行为

C.不当竞争行为

D.除去以上三条,无其他禁止行为

15.未经批准,擅自设立保险经纪公司或者未取得许可证,非法从事保险经纪业务的,由中国保监会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 )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A.1倍以上5倍以下

B.2倍以上5倍以下

C.3倍以上5倍以下

D.1倍以上10倍以下

16.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设立保险经纪机构或者申请其他行政许可的,中国保监会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 )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7.被许可人通过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设立保险经纪机构或者取得中国保监会行政许可的,由中国保监会依法予以撤销,对被许可人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罚款;申请人在( )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8.保险经纪机构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从业资格的人员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该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 )罚款。

A.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19.保险经纪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开展保险经纪业务过程中,索取、收受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合同约定之外的酬金、其他财物的,或者利用执行保险经纪业务之便牟取其他非法利益的,由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处( )罚款。

A.1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C.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20.我国保险经纪市场的监管机关是( )。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保监会

C.国务院

D.中央政府

21.世界各国对保险经纪市场的管理,下列选项中不尽统一,最宽松的管理方式是( )。

A.公示方式

B.准则监管方式

C.实体监管方式

D.公开方式

22.国家用法律手段对保险经纪市场进行监管,其最明显的缺点是( )。

A.自主性

B.滞后性

C.强制性

D.自由性

23.保险经纪市场监管手段中行政手段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自主性

B.直接针对性

C.强制性

D.自由性

24.保险经纪市场监管手段中经济手段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自主性

B.直接针对性

C.强制性

D.灵活性

25.采取公示方式对保险经济市场进行监管的前提是( )。

A.保险业充分发展

B.公众保险意识较强

C.保险市场主体众多

D.保险监管机关素质较高

26.准则监管方式对保险经济市场的经营管理仍有较大的自由度,它监管的重点是( )。

A.经营是否合法

B.形式上是否合法

C.实质上是否合法

D.财务是否健全

27.采取实体监管方式对保险经纪监管的最大特点是( )。

A.灵活性

B.直观针对性

C.可操作性

D.主观性

28.中国保监会作出批准设立保险经纪机构的,应当向申请人颁发( )。

A.资格证书

B.执业证书

C.营业执照

D.许可证

29.保险经纪机构在( )时,可以动用保证金。

A.破产

B.合并

C.注册资本减少

D.倒闭

30.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经纪机构的监管方式主要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两种,其中属于现场检查的是( )。

A.收取监管费

B.进行监督谈话

C.到保险机构进行实地检查

D.报送材料

参考答案

1.D 2.C 3.A 4.D 5.D 6.B

7.D 8.B 9.A 10.D 11.C 12.B

13.D 14.D 15.A 16.A 17.C 18.B

19.A 20.B 21.D 22.B 23.B 24.D

25.A 26.B 27.C 28.D 29.C 30.C

第四章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执业操守

一、本章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保险经纪人从业原则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表述有误的是( )。

A.诚实信用应贯穿于保险经纪从业人员执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B.在执业活动中主动出示法定执业证件,并将本人或所属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关系如实告知客户

C.一切行为以促进保险人与投保人双方顺利达成约定为目的

D.客观、全面地向客户介绍有关保险产品与服务的信息

2.保险行业自律组织包括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地方性的保险行业协会(同业协会)等。它是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或保险从业人员自己的社团组织,具有( )。其宗旨主要是:为会员提供服务,维护行业利益,促进行业发展。

A.具有强制性

B.非官方性

C.官方性

D.独立自主性

3.作为一名保险经纪从业人员,是否具备保险经纪的特殊职业素质,能否胜任保险经纪的专业性要求,主要是考察其有关保险经纪的专业技能。下列具体要求中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执业前取得法定资格或者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B.在执业活动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C.参加保险监管部门组织的考试和持续教育,使自身能够不断适应保险市场的发展

D.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还要善于通过接受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

4.勤勉尽责是对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工作态度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以客户利益为上,勤奋工作、尽职尽责。下列选项中对于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勤勉尽责要求表述有错误的是( )。

A.秉持勤勉的工作态度,努力避免执业活动中的失误

B.代表客户利益,对于客户的各项委托尽职尽责,确保客户的利益得到最好保障,且不因手续费(佣金)或服务费的高低影响客户利益

C.忠诚服务,不侵害所属机构利益,切实履行对所属机构的责任和义务,接受所属机构的管理

D.超越客户的委托范围或所属机构的授权

5.下列选项中对于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要符合公平竞争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理解有误的是( )。

A.尊重竞争对手,不诋毁、贬低或负面评价保险公司、其他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B.可以负面评价其他保险公司、其他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C.依靠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展开竞争,竞争手段正当、合规、合法

D.不借助行政力量或其他非正当手段开展业务,不向客户给予或承诺给予保险合同以外的经济利益

6.保险经纪从业人员执业操守执业过程要求中关于接洽客户的规定内容不包括( )。

A.表明身份

B.告知获取客户信息的途径

C.在委托权限内执业

D.调查客户的所有资料

7.保险经纪从业人员执业操守的执业过程要求关于保险方案制定的具体规定内容不包括( )。

A.提供全面充分的信息和保险方案建议

B.如实披露关联关系

C.获得客户认可

D.实现自身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8.保险经纪从业人员执业操守的执业过程要求关于保险安排的具体规定内容不包括( )。

A.市场询价与招标

B.如实告知

C.代替客户选择最优方案和保险人

D.相关文件的准备

9.下列选项中对职业道德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

B.职业道德具有明显的传统特点

C.职业道德是一种实践化的道德

D.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呈具体化和多样化特点

10.争议与投诉处理的稳妥、高效是衡量企业客户服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保险经纪机构的代表,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处于与客户接触的第一线,能够在化解争议、维持投诉渠道的畅通、维护所属机构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列有关争议的处理表述有误的是( )。

A.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应当将投诉渠道和投诉方式告知客户

B.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应诚恳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交流化解与客户间的争议

C.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应当配合所属保险经纪机构或有关单位对客户投诉进行调查和处理

D.一切与客户发生争议的行为,经纪人必须受到处罚

11.( )是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灵魂。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要以维护和增进保险经纪、保险业的信用和声誉为重,以卓著的信用和良好的道德形象,赢得客户和保险人及社会的信任。

A.诚实信用

B.利益至上

C.为投保人争取最大利益

D.为保险人争取最大利益

12.某种职业道德对这个行业以外的人( )。

A.仍然适用

B.往往不适用

C.仍有约束力

D.在一定程度上有约束力

13.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职业道德表现为( )。

A.平等性和交换性

B.竞争性和功利性

C.整体性和有序性

D.重义轻利,轻视交换

14.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为( )。

A.原则性规定

B.具体的规定

C.概括性的规定

D.提要式的规定

15.《保险法》、保险监管部门的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规则、所属机构的管理规定之间的关系是( )。

A.并列关系

B.包含关系

C.层层递进关系

D.倒退关系

16.诚实信用是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灵魂。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应对( )做到诚实信用。

A.被保险人

B.保险人

C.投保人

D.保险人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

17.保险经纪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主要方面是( )。

A.对保险公司的如实告知义务

B.对客户的如实告知义务

C.对所属机构的如实告知义务

D.对保险监管机构的如实告知义务

18.保险经纪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 )。

A.保险公司利益

B.保险监管部门利益

C.政府的利益

D.客户利益

19.勤勉尽责要求保险经纪人在业务活动中以( )利益为上。

A.保险公司

B.保险监管部门

C.所属机构

D.客户

20.( )构成了保险经纪从业人员的业务活动范围。

A.客户委托

B.客户委托和雇主授权

C.所属机构授权

D.雇主授权

21.利益冲突不能避免时,应向客户或所属保险经纪机构说明,( )。

A.以所诉机构利益为重

B.以自身利益为重

C.确保客户和所属保险经纪机构的利益不受损害

D.以保险公司利益为重

22.竞争作用的正常发挥,需要一种( )交易的秩序。

A.公平

B.自由

C.自愿

D.灵活

23.被金融监管机构宣布在一定期限内为( ),期限仍未届满的,不予颁发资格证书。

A.行业禁入者

B.行业限制者

C.行业规避者

D.行业流放者

24.对保险经纪从业人员来说,其经纪权限源于( )。

A.保险公司的委托

B.保险监督机构的委托

C.客户的委托

D.保险经纪机构的委托

25.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应深入了解和分析客户所面临的风险,进行( )的风险评估,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向客户提供风险管理建议。

A.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B.定性

C.定量

D.比较

26.( )应在保险期届满前及时通知客户续保,并应客户要求协助办理保单续保事宜。

A.保险代理人

B.保险经纪人

C.保险公估人

D.保险公司

27.退保是指由( )提出的保险合同的解除。

A.保险人

B.保险经纪人

C.受益人

D.投保人

28.保险经纪人代收保费时,( )。

A.可以以个人名义收取

B.半数以上及时交付所属机构

C.可暂时存入私人账户

D.应向客户出示所属机构的收费凭证

29.侵占是指将( )。

A.保费交付机构

B.保费部分据为己有

C.保费挪用

D.保费全部据为己有

30.截留是指将( )。

A.保费交付机构

B.保费部分交付所属保险经纪机构,部分据为己有

C.保费挪用

D.保费全部据为己有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B 6.D

7.D 8.C 9.B 10.D 11.A 12.B

13.D 14.B 15.C 16.D 17.B 18.D

19.D 20.B 21.C 22.A 23.A 24.C

25.A 26.B 27.D 28.D 29.D 30.B

第五章 风险管理基础

一、本章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风险分成不同的种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根据风险的性质分类出的风险是( )。

A.收益风险

B.责任风险

C.纯粹风险

D.投机风险

2.风险是指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或做出某种决策的过程中,未来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某种事件发生或者不发生。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不确定性都是风险。不确定性是风险的( )。

A.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B.非必要而充分条件

C.必要且充分条件

D.非必要且非充分条件

3.( )包括生命风险和健康风险,其中生命风险是与人的生存与否相关的风险,健康风险则主要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程度的风险。需要说明的是,死亡是人的生命中必然发生的事,并无不确定性可言,但死亡发生的时间却是不确定的;健康风险则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如伤残是否发生、疾病是否发生、其损害健康的程度大小等,均是不确定的。

A.财产风险

B.人身风险

C.责任风险

D.信用风险

4.( )是指既可能产生收益也可能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类风险的结果有三种可能:没有损失、有损失或盈利。比如买卖股票,购买某种股票后,可能会由于股票价格上升而获得收益,也可能由于股票价格下降而蒙受损失,但股票的价格到底是上升还是下降,幅度有多大,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A.收益风险

B.财产风险

C.纯粹风险

D.投机风险

5.在现实生产与生活中,人们更关心的是导致损失的风险,也就是狭义上的风险概念。在保险实务中,保险人承保的也是各种可保的( )。

A.收益风险

B.财产风险

C.纯粹风险

D.投机风险

6.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风险分成不同的种类。下列选项中不是根据风险标的的不同,把风险进行分类的是( )。

A.财产风险

B.人身风险

C.责任风险

D.纯粹风险

7.( )是指只会产生损失而不会导致收益的可能性。其损失发生的具体时间、具体的损失规模无法确定。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如个人面临的疾病风险、机动车辆所有者面临车辆碰撞的风险、财产所有者面临偷窃或者火灾的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发生一定会带来损失,但它们何时发生、损害后果究竟有多大却无法事先确定。

A.收益风险

B.人身风险

C.纯粹风险

D.投机风险

8.( )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违法致使对方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如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方(或进口方)会因进口方(或出口方)不履约而受损;货物交易过程中,卖方发货后不知买方是否一定会按期付款,直到对方按时付款后,该风险才解除。

A.财产风险

B.人身风险

C.责任风险

D.信用风险

9.( )是指由于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包括过失行为、不当行为及故意行为)或不行为使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遭受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的特性是与人类自身(包括自然人、法人乃至国家等)的行为密切相关。

A.社会风险

B.政治风险

C.技术风险

D.经济风险

10.( )又称国家风险,是指在对外投资或贸易过程中,因政治原因或订约双方所不能控制的原因,使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如因输入国发生战争、革命、内乱而中止货物进口;因输入国实施进口或外汇管制,对输入货物加以限制或禁止输入;因本国变更外贸法令,使输出货物无法送达输入国,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等。

A.社会风险

B.政治风险

C.技术风险

D.经济风险

11.风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尽管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进而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与损失程度,但绝对不可能消灭风险。这体现了风险的( )。

A.客观性

B.普遍性

C.可测性

D.不确定性

12.下列关于风险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客观性

B.普遍性

C.不可测性

D.不确定性

13.( ),是指标的本身具有的足以引起风险事故发生或增加损失机会或加重损失程度的因素。

A.无形风险因素

B.风险事故

C.有形风险因素

D.损失

14.一般认为,风险是由( )构成的。

A.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要素

B.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两要素

C.风险事故和损失两要素

D.风险因素和损失两要素

15.风险与保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不是风险与保险的关系的是( )。

A.风险是保险存在的前提条件

B.保险与风险的发生不存在制约关系

C.保险是管理风险的有效工具

D.风险与保险存在互制互促的关系

16.大数法则是用来说明大量的随机现象由于偶然性相互抵消所呈现的必然数量规律的一系列定理的统称,是保险经营的重要数理基础。下列选项中不是在保险中经常使用到的大数法则有( )。

A.切比雪夫大数定律

B.贝努利大数定律

C.欧拉若大数定律

D.泊松大数定律

17.下列选项对于风险管理的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各种经济单位

B.风险管理的客体是各种各样的风险

C.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评估风险管理效果等

D.风险管理强调的是人们的被动行为

18.( ),巨灾风险事故的频发,许多国家的政府介入了风险管理领域,区域性甚至国际性的巨灾风险事故频发又促使很多国际性机构、组织、保险公司间更加紧密联合,共同建立巨灾信息的支持体系和重大危机、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以来

19.目前,一般意义上的风险管理范围主要是指狭义的风险管理,即( )。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风险管理的范围正在逐渐扩大。

A.指经济单位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管理

B.指对经济单位的静态风险予以管理

C.指仅对可保风险予以管理

D.指对经济单位的动态风险予以管理

20.下列选项中对制定风险管理目标时要考虑的因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目标的盈利性

B.目标的明确性

C.目标的层次性

D.目标的定量化

21.损失前目标是指通过风险管理消除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人们提供较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损失前目标的是( )。

A.减少损失的危害程度

B.减小风险事故的发生机会

C.遵守和履行社会赋予家庭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

D.以经济、合理的方法预防潜在损失的发生

22.为了进一步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对风险管理进行分类。按照主体的不同,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家庭(个人)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政府或公共部门风险管理以及国际风险管理等。其中,( )又可细分为生产风险管理、销售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和人事风险管理等。

A.家庭(个人)风险管理

B.企业风险管理

C.政府或公共部门风险管理

D.国际风险管理

23.为了进一步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对风险管理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不是按照风险事故发生原因不同进行分类的是( )。

A.火灾风险管理

B.地震风险管理

C.人事风险管理

D.海损风险管理

24.在纯粹风险管理中,( )是指由于风险的存在和风险事故发生后人们必须支出的费用以及预期经济利益的减少。其属于风险的代价,一般包括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风险损失的机会成本以及风险处理的费用。

A.处理风险的费用

B.风险因素的代价

C.风险管理成本

D.风险事故的代价

25.风险损失的机会成本又称( ),是指经济单位面临某种风险时,由于风险因素的存在使社会经济福利、社会生产率、社会资源配置以及社会再生产等多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损失,实际上是一种机会损失或机会成本。

A.处理风险的费用

B.风险因素的代价

C.风险管理成本

D.风险事故的代价

26.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实质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技术以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减轻损失程度,重点在于改变引起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不包括下列哪种方法( )。

A.避免

B.预防

C.转移

D.抑制

27.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中避免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采取主动放弃或改变该项活动的方式。下列选项中对于避免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最彻底、最简单的方法

B.是一种积极的方法

C.虽然简单易行,但有时意味着丧失利润

D.采取避免方法有时在经济上是不适当的,因为避免了某一种风险,却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28.( )的方法一般在某特定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相当高或处理风险的成本大于其产生的效益时采用,它是一种最彻底、最简单的方法,但也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其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有时意味着丧失利润,且避免方法的采用通常会受到限制。此外,采取此方法有时在经济上是不适当的,因为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A.避免风险

B.预防风险

C.转移风险

D.抑制风险

29.自留风险是指对风险的自我承担,即企业或单位自我承受风险损害后果的方法。自留风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自留风险有主动自留和被动自留之分。下列选项中对自留风险特性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留风险的成本高,方便有效

B.自留风险可减少潜在损失,节省费用

C.自留风险有时会因自我承受能力的限制,无法实现其处理风险的效果

D.自留风险有时会因风险单位数量的限制,无法实现其处理风险的效果

30.风险管理的具体过程可以分为( )等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目标和实施方法。

A.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B.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评估风险管理效果

C.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评估风险管理效果

D.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评估风险管理效果

31.( )是指经济主体认识自身面临哪些风险的过程,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在正确识别自身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够主动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正确处理。

A.风险识别

B.风险估测

C.风险评价

D.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32.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

A.风险清单法

B.流程图分析法

C.财务报表分析法

D.加权求和法

33.在进行风险评价时,除了按客观标准进行衡量外,还要注意风险损失的主观方面的特性。应注意的主观方面的特性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相对性

B.时间性

C.综合性

D.滞后性

34.( )是风险管理人员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即将企业面临的风险一一列出,并将这些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联系起来考察,以便发现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根据风险来源将各种可能的风险罗列出来。

A.风险清单法

B.流程图分析法

C.财务报表分析法

D.实地调查法

35.下列选项中关于利用风险清单法识别风险的特性理解有误的是( )。

A.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经济主体所面临的风险

B.可以获得影响范围、风险发生的原因及损失程度等

C.避免忽略了重要风险的可能性

D.只是帮助人们罗列出风险的种类

36.( )比较适合于企业使用。该方法是指将单位的生产或经营活动依其逻辑顺序绘制成流程图,从中寻找损失风险存在的方法。单位的组织规模越大,生产工艺流程越复杂,该方法越能体现出其特殊的优势。

A.风险清单法

B.流程图分析法

C.财务报表分析法

D.实地调查法

37.( )即通过一系列财务报表以识别和分析单位存在损失风险的静态分析方法。通过对一系列财务报表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形成能够全面、概括地反映单位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报告性文件,从而掌握单位损失风险变化的状况。

A.风险清单法

B.流程图分析法

C.财务报表分析法

D.实地调查法

38.( )即通过事先设计有关损失风险问题的调查表格,到现场获得第一手资料而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对于损失风险管理制度不太完善的中小企业或事业单位是比较适用的方法。

A.风险清单法

B.流程图分析法

C.财务报表分析法

D.实地调查法

39.下列选项中对保险识别的实地调查法理解有误的是( )。

A.调查表往往是从企业或事业单位所面临风险的普遍性角度来考虑

B.因为保险公司的介入,调查表会忽略不可保风险或其他风险

C.调查表一般是以现行保险费率计算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潜在损失

D.运用范围较宽泛,不存在局限性

40.( )是对一起损失的事故进行研究,并探究其原因和结果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应用十分广泛。当利用逻辑树的方法来识别时,又称事故树分析。

A.风险清单法

B.流程图分析法

C.事故分析法

D.实地调查法

41.( )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利用概率统计理论,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等数理指标。不仅使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使风险分析定量化,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决策、选择最佳管理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A.风险估测

B.风险识别

C.风险评价

D.评估风险管理效果

42.( )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和变异程度,结合其他因素全面进行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A.风险识别

B.风险评价

C.风险估测

D.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43.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是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风险管理技术即风险管理方法,处理风险时经常用到的基本方法是( )。

A.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

B.损失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留

C.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

D.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留

44.财务型的风险转移方式的基本方法,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套期保值

B.资金储备

C.保险

D.分散投资

45.风险自留是指由经济主体自己承担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建议风险自留( )。

A.通过对风险进行分析和权衡后,决定全部或部分承担风险。在冒风险的同时可获得较大利润时,可将该种风险保留下来,以得到最大利益

B.没有进行积极估计、预防而造成了风险自留

C.对损失微不足道的风险,经济主体也往往采用风险自留

D.通过对风险进行分析,决定全部高风险。在冒风险的同时可获得利润时,可将该种风险保留下来,以追求最大利益

46.( )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收益性情况的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风险管理效益的大小,取决于是否能以最小风险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同时,在实务中还要考虑风险管理与整体管理目标是否一致,是否具有具体实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A.风险估测

B.风险评价

C.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D.评估风险管理效果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C 6.D

7.C 8.D 9.A 10.B 11.A 12.C

13.C 14.A 15.B 16.C 17.D 18.D

19.B 20.A 21.A 22.B 23.C 24.C

25.B 26.C 27.B 28.A 29.A 30.C

31.A 32.D 33.D 34.A 35.B 36.B

37.C 38.D 39.D 40.C 41.A 42.B

43.D 44.B 45.D 46.D

第六章 个人和家庭风险管理

一、本章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风险对策是否为最佳对策,可通过评估风险管理的效果来判断。因此,风险管理的效果就是获得的安全保障与成本的比值,即实施该风险对策可减少的风险损失与该风险管理技术实施费用和机会成本之和的比值,比值越大,效益越好。当效益比值( )时,该风险管理技术可取。

A.小于1

B.大于1

C.大于1.5

D.大于2

2.一般来说,个人和家庭主要面临的人身风险中不包括( )。

A.生命风险

B.健康风险

C.财产损失风险

D.失业风险

3.个人和家庭主要面临的生命风险中,为了评估一个负担家庭生计者的死亡对家庭所产生的财务影响,根据风险管理方法可以建立一个生命价值分析模型。该模型将家庭可能遭受的财务损失以经济价值取代,而此价值通常是购买寿险的依据。该模型涉及哪几项重要因素( )。

A.财产、负债

B.负债、收入

C.财产、负债、收入

D.收入、支出

4.个人和家庭风险的识别和估测是指对当前和未来计划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和衡量导致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的潜在事故和事件。一般来说,下列选项中对个人和家庭主要面临的风险归纳有误的是( )。

A.人身风险

B.财产损失风险

C.责任风险

D.信用风险

5.一般保险公司会收集和掌握一些疾病的相关统计资料,以便确定相关保险产品的费率。因为要评估健康风险是非常困难的,下列选项中对评估健康风险困难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患病率不像死亡率,无法准确预测

B.生病严重性与发生频率难以确定

C.缺乏社会公共疾病统计数据

D.医疗机构收费没有一定标准

6.为了确定个人财产损失风险的类别并为其提供保险,可以将个人所拥有的动产进行下列分类( )。

A.住所用品、贵重个人物品、特殊财产、商业个人财产

B.住所用品、贵重个人物品、特殊财产

C.贵重个人物品、特殊财产、商业个人财产

D.住所用品、贵重个人物品、特殊财产、商业个人财产、机动车辆、游艇和私人飞机等交通工具或娱乐设施

7.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或者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就可能导致违约并承担( )。例如,债务人在客观上已经没有履行能力、债务人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拒绝履行以及债权人受领迟延等,都属于违约行为的具体形态。

A.违约责任

B.过失

C.故意侵权

D.绝对责任

8.个人或家庭在从事各项业务和日常活动中,由于疏忽、过失等行为造成他人的损害,或虽无过错但根据法律规定应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个人面临的侵权损害赔偿的诉讼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

A.过失、故意侵权

B.故意侵权、绝对责任

C.过失、绝对责任

D.过失、故意侵权、绝对责任

9.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除了财产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外,通货膨胀风险和投资风险也是个人和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对于各种投资工具主要面临的风险概括不正确的是( )。

A.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

B.责任风险

C.价格变动风险、信用风险

D.流动性风险

10.下列选项中关于通货膨胀叙述正确的是( )。

A.当通货膨胀发生时,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会出现投资收益在量上虽然增加,但在市场上能购买的东西却相对减少的情况

B.当通货膨胀发生时,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会出现投资收益在量上虽然降低,但在市场上能购买的东西却相对增加的情况

C.当通货膨胀发生时,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上升,会出现投资收益在量上虽然增加,但在市场上能购买的东西却相对减少的情况

D.当通货膨胀发生时,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上升,会出现投资收益在量上虽然降低,但在市场上能购买的东西却相对增加的情况

11.为了避免风险或者减少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有必要对风险进行管理,从而控制风险发生的概率,并在风险发生后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通过( )来转移风险是最常见的风险管理方式。针对个人和家庭期望规避风险的要求,保险公司开发出许多保险产品,提供给投保客户。

A.套期保值

B.资金储备

C.保险

D.分散投资

12.针对人身风险的保险产品——人身保险,它是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疾病和衰老等原因导致的死亡、伤残和丧失劳动能力等,给付约定的保险金。按照保险范围分类,人身保险分为( )。

A.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B.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

C.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

D.人寿保险、健康保险

13.一般来说,家庭财产保险包括哪些分类( )。

A.普通家庭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两全保险、投资保障型家庭财产保险

B.家庭财产两全保险、投资保障型家庭财产保险

C.普通家庭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两全保险、投资保障型家庭财产保险、个人贷款抵押房屋保险

D.家庭财产两全保险、投资保障型家庭财产保险、个人贷款抵押房屋保险

14.( )是一种兼具经济补偿和到期还本性质的险种。它与普通家庭财产保险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所缴纳的是保险储金,而普通家庭财产保险缴纳的是保险费。

A.普通家庭财产保险

B.家庭财产两全保险

C.投资保障型家庭财产保险

D.个人贷款抵押房屋保险

15.( )承保以房屋作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被保险人,因火灾、爆炸、暴风、暴雨、台风、洪水、雷击、泥石流、雪灾、雹灾、冰凌、龙卷风、崖崩、突发性滑坡或地面突然塌陷等原因造成抵押房屋的损失以及为抢救房屋财产支付的合理施救费用。

A.普通家庭财产保险

B.家庭财产两全保险

C.投资保障型家庭财产保险

D.个人贷款抵押房屋保险

16.机动车辆保险可分为机动车辆基本险和附加险。附加险因各公司的条款规定不同而各异,一般不能独立承保。常见的第三者责任险的附加险不包括( )。

A.车上人员责任险

B.车上货物责任险

C.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

D.车辆损失险

17.新型人寿保险是保险人为适应投保人的投资需求,开发的一系列兼具风险保障和投资分红功能的新型寿险产品。保险公司通过扩大资金规模和专家理财可以降低个人和家庭理财的风险和成本。目前,我国新型人寿保险产品主要有( )。

A.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

B.分红保险、万能人寿保险

C.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人寿保险

D.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人寿保险

18.生命价值分析模型将家庭可能遭受的财务损失以经济价值取代,而此价值通常是( )的依据。

A.购买寿险

B.购买财险

C.保险索赔

D.衡量风险

19.对个人财产评估时,通常认为财产分为( )。

A.不动产和动产

B.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C.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D.不变资产和可变资产

20.单亲家庭的最主要收入来源于( )。

A.财政补贴

B.单亲的工资

C.亲属资助

D.公众的募捐

21.可能承担第三者责任风险的财产是( )。

A.贵重物品

B.机动车辆

C.住所用品

D.商业个人财产

22.违反法律规定的民事责任为( )。

A.违约责任

B.违法责任

C.侵权责任

D.侵害责任

23.最普遍的责任损失原因是( )。

A.故意侵权

B.绝对责任

C.合同违约

D.过失

24.对普通家庭来说,经常面临的利率风险是( )。

A.借出款项未按期收回的可能性风险

B.债券市场价格变化带来的损失可能性

C.借款利息成本增加和由于利率变动引起的证券价格波动

D.投资收益量虽然上涨,但在市场上能购买的东西却相对减少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D 6.D

7.A 8.D 9.B 10.A 11.C 12.C

13.C 14.B 15.D 16.D 17.D 18.A

19.A 20.B 21.B 22.C 23.D 24.C

第七章 企事业单位风险管理

一、本章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损失概率的估测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以下选项中对于风险发生概率的定性估测的几种情况叙述有误的是( )。

A.几乎为零,即风险根本不可能发生

B.微不足道,即风险虽有可能发生,但是至今尚未发生,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太可能发生

C.中等的,即该风险曾经发生过一次,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还有可能发生

D.一定的,即该风险在过去经常发生,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会经常发生

2.损失概率的定量估计,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找到足够多的风险单位、损失次数等数据利用定义计算而得。不过实际操作中,损失概率的定量估计应主要考虑( )因素。

A.风险单位数、损失形态和风险事故

B.风险单位数、损失形态

C.损失形态、风险事故

D.风险单位数、风险事故

3.一个风险单位同时遭受多种风险事故所致单一损失的情况下的损失概率计算。例如:某企业同时遭受火灾和地震造成财产损失。假设该企业遭受火灾的概率为1/40,遭受地震的概率为1/50,那么该企业同时遭受火灾和地震而致损的概率就是( )。

A.0.1‰

B.0.05‰

C.0.5‰

D.0.3‰

4.一个风险单位,不同时遭受多种风险事故所致单一损失的情况下的损失概率计算。例如,我国南方某企业,在一年内既遭受火灾又遭受水灾,造成企业财产损失。假设该企业遭受火灾的概率为1/50,遭受水灾的概率为1/40,那么该企业在一年内遭受火灾或水灾而致损的概率为( )。

A.7/200

B.9/200

C.1/20

D.8/200

5.风险管理者必须考虑一定时期内当风险事故发生时,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企业的影响。因此,损失程度的衡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损失程度衡量应考虑的因素( )。

A.同一风险事故所致各种损失形态、一个风险事故所涉及的风险单位数

B.同一风险事故所致各种损失形态、损失的时间因素

C.一个风险事故所涉及的风险单位数、损失的时间因素

D.同一风险事故所致各种损失形态、一个风险事故所涉及的风险单位数、损失的时间因素

6.弗里德兰德提出了四种可能的损失程度:①可能最大损失。②正常损失期望。③最大可预见损失。④最大可能潜在损失。一般说来以上四种损失发生的概率依次递减,则排列顺序为(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7.损失预防的目标就是要减少损失发生次数,或者完全消除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下列选项中不是损失预防的重点的是( )。

A.改变风险因素

B.改变风险因素所在的环境

C.改变风险因素和其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

D.消灭风险因素

8.下列选项中关于风险避免与损失预防、损失抑制的区别表述错误的是( )。

A.损失预防不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而风险避免则使损失发生的概率为零

B.风险避免是一项消极的风险控制方法,适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C.损失抑制在于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损失预防在于减少损失发生的程度

D.损失预防在于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损失抑制在于减少损失发生的程度

9.分割和复制都是减少损失的措施。不过,分割和复制同其他损失抑制措施有明显区别。下列选项中对分割和复制同其他损失抑制措施区别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割和复制在于减少总体损失的程度,不像其他损失抑制措施那样力图减少风险单位本身的损失严重程度

B.分割和复制减少的是一次独立风险事故的损失,但同时增加了风险单位,也会影响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的概率

C.复制风险单位可以减少平均或预期的年度损失,因为复制风险单位可以提高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的概率

D.分割风险单位能不能减少平均预期损失,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割风险单位减少损失程度是否比降低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概率更重要

10.采用风险自留的风险融资方法,如果并没有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并为之做好融资的计划,那么这种自留风险就是( )。

A.消极的和无计划的

B.积极的和无计划的

C.积极的和有计划的

D.消极的和有计划的

11.如果企业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那么我们就默认企业选择了自留风险。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识别自己面临的所有( )。所以说,存在一些无计划的自留风险是很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A.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人力资源风险

B.金融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

C.财产风险、金融风险、责任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

D.财产风险、金融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12.企业在进行风险自留和保险的选择决策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论述有误的是( )。

A.风险自留的管理费用比保险的附加费用低

B.预期损失比保险人估计的高

C.企业有高收益的投资机会,保险费的支付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增加

D.企业具有很高的风险管理的能力

13.风险自留是一种最常见的风险融资方法,是指经济单位自己承担由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而资金来源于其自身,包括向别人或其他组织的借款。企业风险自留的具体措施不包括( )。

A.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

B.建立意外损失基金

C.借款

D.求助保险公司

14.专业自保公司的所有权属于被保险方。母公司之所以建立一个专业自保公司来处理自身的风险问题,主要原因概括有误的是( )。

A.保险成本降低,收益增加

B.承保弹性控制严谨

C.风险管理加强

D.保险与再保险结合

15.非保险风险融资转移是指经济单位将自己可能的风险损失所致财务负担转移给保险人以外的其他经济单位的一种风险处理手段,其实质是通过风险的财务转移,使转让人得到外来资金,以补偿风险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下面不是非保险风险融资转移的实施方式的是( )。

A.免责约定

B.保证合同

C.套期保值

D.分散投资

16.保证合同是指由保证人对被保证人因其行为不忠实或不履行某种明确的义务而导致权利人的损失予以赔偿的一种书面合同。这里有( )。

A.保证人、被保证人两位当事人

B.保证人、被保证人和权利人三位当事人

C.保证人、权利人两位当事人

D.被保证人、权利人两位当事人

17.企事业单位的保险计划主要分为哪几个方面?( )

A.选择保险的范围、保险公司、保险公估机构

B.选择保险公司、保险合同条件谈判、定期检查保险计划

C.选择保险的范围、保险公司、保险公估机构、定期检查保险计划

D.选择保险的范围、选择保险公司、保险合同条件谈判、定期检查保险计划

18.企事业单位可选择的保险种类有( )。

A.企业财产保险、团体人身保险

B.运输保险、工程保险

C.工程保险、责任保险

D.以上各选项中全部保险

19.下列选项中不是企业财产保险的可保责任范畴的是( )。

A.列明的自然灾害

B.列明的意外事故

C.企业员工误操作造成的企业财产的损失

D.特别损失承担的责任

20.特别损失承担的责任。指被保险人自有的供电、供水或供气设备因保险单列明的保险责任遭受损害,引起停电、停水或停气以致造成保险标的的直接损失等。①必须是被保险人同时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供电、供水和供气设备。②这种损失仅限于保险单列明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意外危险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③这种损失的对象必须是需要通过供电、供水和供气设备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财产正常存在的保险标的。保险人在承担该项责任时,要求必须具备以上( )条件。

A.至少一个

B.至少两个

C.条件①与②、③中任意

D.全部三个

21.运输保险,是指以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及所承运的货物在保险期间因各种灾害事故造成的意外损失为承保事故的保险。它可以按照投保标的的大类划分为运输工具保险与货物运输保险两类,但在具体的业务经营中则通常分为如下险别( )。

A.机动车辆保险、船舶保险、航空保险

B.机动车辆保险、船舶保险、交通意外险

C.机动车辆保险、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航空保险

D.机动车辆保险、船舶保险、航空保险、交通意外险

22.工程保险,是指以各种工程项目为主要承保标的的财产保险。它承保着一切工程项目在工程期间乃至工程结束以后的、一定时期的一切意外损失和损害赔偿责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保险的是( )。

A.建筑工程保险

B.安装工程保险

C.科技工程保险

D.维修工程保险

23.( ),又称普通责任保险或综合责任保险,是责任保险中独立的、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保险类别。它又可以分为场所责任保险、承包人责任保险和承运人责任保险等几类。

A.职业责任保险

B.雇主责任保险

C.公众责任保险

D.产品责任保险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D 6.A

7.D 8.C 9.C 10.A 11.C 12.B

13.D 14.B 15.D 16.B 17.D 18.D

19.C 20.D 21.C 22.D 23.C

第八章 保险业务风险管理

一、本章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相对其他企业而言,保险公司在其业务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风险如果管理不当,不仅会阻碍保险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还可能威胁到公司的长期生存。具体来讲,保险业务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 )方面。

A.保险产品风险、核保承保风险、资金运用风险

B.核保承保风险、理赔管理风险、再保险风险

C.资金运用风险、理赔管理风险、核保承保风险

D.以上各选项中全部风险

2.保险公司办理再保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风险管理的过程。再保险风险主要包括( )。

A.分保规划不当、分保方式不当

B.分保接受人选择不当、分保方式不当

C.分保规划不当、分保接受人选择不当

D.分保规划不当、分保方式不当、分保接受人选择不当

3.险种开发的原则。保险公司设计、推销险种的目的,既是为了满足保险客户对风险保障的需要,又是巩固、拓展业务、提高经济效益及增强对外竞争能力的需要。在险种开发过程中,下列选项中哪条不是保险公司一般要遵循的原则( )。

A.客户需求满足原则

B.科学计算费率原则

C.利润最大化原则

D.可保利益原则

4.客户对保险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类别性,保险公司在进行险种开发时,应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既要注重客户的现实需求,又要注重客户的潜在需求;既要考虑客户的近期需求,又要考虑客户的长远需求。上述论述,体现了险种开发的哪条原则( )。

A.客户需求满足原则

B.科学计算费率原则

C.利润最大化原则

D.可保利益原则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险展业的基本原则的是( )。

A.创造保险需求原则

B.有效激励原则

C.价格竞争原则

D.非价格竞争原则

6.( )是指签订保险合同的过程,即投保人和保险人双方通过协商,对保险合同的内容取得一致意见的过程。其质量如何,关系到保险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的好坏,也是反映保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A.承保

B.核保

C.展业

D.理赔

7.( ),是在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所发生的保险合同责任范围内的经济损失履行经济补偿义务,对被保险人提出的索赔进行处理的行为。

A.承保

B.核保

C.展业

D.理赔

8.关于理赔环节的风险管理措施叙述有误的是( )。

A.加强专业化的理赔队伍建设

B.建立有效的理赔人员考核制度,加强理赔工作的监督管理

C.控制与外部沟通协作

D.建立健全理赔权限管理制度以加快理赔速度

9.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层次。保险公司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一般不包括( )层次。

A.宏观决策

B.业务实施

C.投资实施

D.监督与考核

10.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的制衡机制。对保险资金运用所涉及的人员、岗位和权限进行有效约束和监督,做到“三分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原则的是( )。

A.前台操作和后台管理分开

B.投资运作与风险管理分开

C.投资运作与投资决策分开

D.投资决策与投资操作分开

11.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风险管理战略的核心。保险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财务稳定和创造价值,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下列选项中对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系统应该完成任务叙述错误的是( )。

A.明确组织内部风险管理职能的总目标和分目标

B.规定风险管理部门的任务、权利和责任

C.根据合理的标准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风险处理

D.在公司和各部门人事变动时确定风险管理计划重新开始

12.公司总的、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手册应包括( )。

A.风险管理目标、要求和任务,风险管理绩效的评价

B.保险产品风险管理承保和核保风险管理

C.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监控、保险产品核保风险管理

D.以上选项中所有内容

13.下列选项中对保险业务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不正确的是( )。

A.风险管理水平较低,风险管理理念不强

B.只注重隐性风险管理,对显性风险管理重视不够

C.只注重内生风险管理,忽视外生风险管理

D.整体风险管理决策缺乏科学依据

14.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长,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大。与之相对应,保险人的责任越来越大,保险组织开展保险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了分散风险,稳定经营,保险人需要将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保险责任转嫁给其他保险人来分担,( )应运而生,已成为现代保险经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A.保险代理

B.保险中介

C.再保险

D.巨灾债券

15.保险基本原则在再保险业务风险管理中得到应用的有( )。

A.最大诚信原则、损失补偿原则

B.最大诚信原则、损失补偿原则、可保利益原则

C.承保标的存在原则、最大诚信原则

D.可保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损失补偿原则、承保标的存在原则

16.为了保证分保或者转分保的安全性,在选择分保或转分保接受公司时,必须深入了解其资信状况。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是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对分保或转分保接受公司的信用评级,如标准普尔、A.M.Best和穆迪的资信评级。一般认为,分保或转分保接受公司的资信评级至少要达到( )级以上才可以考虑分出。

A.BB

B.AA

C.AB

D.BA

17.分出业务风险管理是保险公司业务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保险公司为了分散保险责任,稳定经营,都要将自身承担的过于集中的风险再次转嫁。分出业务风险管理流程为( )。

A.确立合理的自留额、选择适当的分保方式、提出分保建议、完备手续、发生风险事故后的赔款处理

B.确立合理的自留额、提出分保建议、选择适当的分保方式、完备手续、发生风险事故后的赔款处理

C.提出分保建议、选择适当的分保方式、确立合理的自留额、完备手续、发生风险事故后的赔款处理

D.提出分保建议、确立合理的自留额、选择适当的分保方式、完备手续、发生风险事故后的赔款处理

18.再保险合同是( )之间签订的、正式的、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据其得以明确。合同一经签订,任何一方不得违反,如一方认为合同需要修改,必须取得另一方同意,否则修改不能生效。

A.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

B.原保险人和保险经纪人

C.原保险人和保险代理人

D.保险经纪人和再保险人

19.发生风险事故后的赔款处理。对于分保合同项下的赔款( )可全权处理,但有义务将赔款情况或赔款处理情况迅速及时地通知再保险人。一般再保险合同对通知的时限都有明确的规定。

A.保险经纪人

B.保险代理人

C.原保险人

D.保险人

20.直接分出和间接分出的比例要安排适当。一般来说,直接分出比通过中间人的间接分出要有利,但对于某些具有特殊性的业务通过经纪人的安排会更方便,效果会更好。一般情况下,较好的业务应是( )。

A.直接分出的比例应大于间接

B.直接分出的比例应等于间接

C.直接分出的比例应小于间接

D.与直接与间接分出比例没有关系

21.在安排分保过程中,尽可能争取优惠的分保条件是每一家分保分出公司的愿望。在考虑分保接受人的条件时可供遵循的原则下列选项中有误的是( )。

A.在保障分出人利益的前提下要兼顾分保接受人的利益

B.无需遵从再保险市场上的习惯做法

C.应认真对待首席承保人的意见和要求

D.分保接受人普遍提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应该慎重考虑和研究

22.从理论上讲,再保险公司的业务风险和赔付率都要( )直接保险公司,业务的经营效益要( )直接保险公司,而且再保险公司面临更高的遭受巨大损失的可能性。

A.高于 低于

B.高于 等于

C.高于 高于

D.低于 高于

23.再保险业务具有( )等特点,因此,再保险业务属于高风险领域,而且是专业性更强、技术要求更高的领域。因此,科学的、审慎的风险管理对于再保险企业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A.质量不高、信息不对称

B.质量不高、信息对称

C.质量高、信息不对称

D.质量高、信息对称

24.再保险分入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哪些层次( )。

A.确立管理目标、编制承保指南、制定监控措施

B.确立管理目标、编制承保指南、明确操作手段

C.确立管理目标、明确操作手段、制定监控措施

D.确立管理目标、编制承保指南、明确操作手段、制定监控措施

25.下列选项中对于分入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监控措施所包含内容概括有误的是( )。

A.合理的分级授权

B.及时的稽核与纠偏

C.各层次内容的动态调整

D.各级领导的考核与替换

26.分入业务经营管理可以分为承保前和承保后两个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承保前分入业务风险管理流程的主要环节的是( )。

A.审查分保建议

B.评估分入业务质量

C.确定承保限额

D.转分保安排

27.分入业务经营管理可以分为承保前和承保后两个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承保后分入业务风险管理流程的主要环节的是( )。

A.分入业务核算与考核

B.转分保安排

C.评估分入业务质量

D.审查账单和结算情况

28.保险公司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来源于精算范畴之外的、( )造成的保险产品风险。

A.产品价格的周期波动

B.利率波动

C.资本市场的周期波动

D.经济周期的波动

29.保险的数理基础是( )。

A.中心极限定理

B.均匀法则

C.正太法则

D.大数法则

30.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性是( )。

A.有偿经营

B.负债经营

C.周期性经营

D.风险经营

31.再保险风险是指( )。

A.保险公司在进行再保险分出和分入业务时所遇到的风险

B.保险公司在进行再保险风险转移时所遇到的风险

C.保险公司在进行再保险分出业务时所遇到的风险

D.保险公司在进行再保险分入业务时所遇到的风险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C 6.A

7.D 8.C 9.B 10.C 11.D 12.D

13.B 14.C 15.D 16.A 17.A 18.A

19.C 20.A 21.B 22.A 23.A 24.D

25.D 26.D 27.C 28.A 29.D 30.B

31.A

第九章 市场营销基础知识

一、本章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关于营销有很多定义,著名的营销学大师( )这样定义:营销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和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要的社会和管理过程。

A.菲利普·科特勒

B.莱维特

C.米尔顿·科特勒

D.麦卡锡

2.市场营销的主体一般不包括( )。

A.商品生产者

B.流通过程中的再加工者

C.商品的使用者

D.专门销售商品的中介机构

3.营销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既包括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也包含了商品、服务和创意。营销管理过程大体分为( )。

A.分析营销机会、选择目标市场、拟订营销组合、营销组织与控制

B.分析营销机会、选择目标市场、拟订营销组合

C.分析营销机会、选择目标市场、营销组织与控制

D.分析营销机会、拟订营销组合、营销组织与控制

4.( )的观点是:消费者喜爱那些可以随处得到的、价格低廉的产品,生产导向型组织的管理当局总是致力于获得高生产效率和广泛的分销系统。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营销观念

5.( )这种营销方式在两种情况下比较有效:一是当某个产品的市场供给小于需求时,顾客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能否得到产品,而不是关心产品的细小特征,这时候市场供应者只要集中力量想方设法扩大生产就可以了;二是当产品的成本很高,必须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时也比较有效。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营销观念

6.( )的缺陷在于它将重点转移到了生产本身而忽略了其后续的服务。顾客从公司产品中获取的附加值较少,不利于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当竞争对手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产品时,公司将失去优势,难以战胜竞争对手。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营销观念

7.( )的另一个缺陷是容易产生所谓的“营销近视症”,即很多组织过分注重自己的产品,高估自己的市场容量,忽视竞争对手的挑战,无视消费者的需求,结果自然是在竞争中失败。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营销观念

8.( )的出发点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存在惰性和抗衡心理,因此必须采取手段劝说其购买。这种观念主要存在于非渴求商品和非营利性领域。非渴求商品主要是指那些消费者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想去购买的物品,但在有人推销的情况下,消费者就有可能购买。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营销观念

9.(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的销售,但这种方式也存在如下缺陷:由于推销者在采取推销方式销售的过程中花的精力比较多,在商品销售后,很多推销者都忽视售后的服务工作,极大地挫伤了消费者的热情,也不利于市场的发展。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营销观念

10.( )的观点是: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利益,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并且要比自己的竞争对手更有效、更快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营销观念

11.下列选项中不是营销观念具有的特征的是( )。

A.没有独自的目标市场

B.顾客需求至上的原则

C.整合营销

D.盈利能力

12.( )的观点是:组织的任务和目标是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和提高消费者的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地向目标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13.( )是由人员、设备和程序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目的在于为营销决策者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并存储分送转达所需的信息。

A.营销信息系统

B.营销情报系统

C.营销研究系统

D.营销分析系统

14.营销信息系统是由人员、设备和程序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目的在于为营销决策者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并存储分送转达所需的信息。它一般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 )。

A.内部报告系统、营销情报系统、营销研究系统、营销分析系统

B.内部报告系统、营销情报系统、营销研究系统

C.营销情报系统、营销研究系统、营销分析系统

D.内部报告系统、营销情报系统、营销分析系统

15.( )的作用主要是就企业营销面临的明确而具体的问题,聚集有关的信息,作出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提出并报告研究的结果,以便用来解决这些特定的具体问题。

A.内部报告系统

B.营销情报系统

C.营销研究系统

D.营销分析系统

16.( )是由统计步骤和统计模型所构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或技巧来分析市场营销信息,以帮助更好地进行经营决策。它包括两组工具,即统计工具库和模型库。

A.内部报告系统

B.营销情报系统

C.营销研究系统

D.营销分析系统

17.狭义的市场调研是主要针对客户所做的调查,即以购买商品、消费服务的个人或团体为对象,来探讨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消费等各种事实、意见及动机。下列选项中不是市场调研别称的是( )。

A.市场营销调研

B.市场调查

C.市场分析

D.市场研究

18.直接销售渠道,亦称直销制,是一种能够使保险公司和消费者彼此进行直接交易的销售渠道。在直接销售渠道中,保险公司致力于直接与准保户建立联系,而不是通过销售中介。可供运用的具体方法有( )。

A.直销人员销售、直接邮寄销售、电话销售

B.直销人员销售、直接邮寄销售、柜台销售

C.直销人员销售、直接邮寄销售、电话销售、网络销售

D.直销人员销售、直接邮寄销售、电话销售、柜台销售

19.市场营销调研的类型取决于特定的市场研究目的。下列选项中不是市场营销调研目的的是( )。

A.发现问题

B.著作报告

C.描述状况

D.解释原因

20.微观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而宏观环境则以微观营销环境为媒介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 )。

A.前者为直接营销环境,后者可称为间接营销环境,直接营销环境受制于间接营销环境

B.前者为直接营销环境,后者可称为间接营销环境,间接营销环境受制于直接营销环境

C.前者为间接营销环境,后者可称为直接营销环境,直接营销环境受制于间接营销环境

D.前者为间接营销环境,后者可称为直接营销环境,间接营销环境受制于直接营销环境

21.对于消费者市场细分四个方面的依据因素中概括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因素

B.地理因素

C.行为因素

D.性别因素

22.产业市场细分主要依据包括( )等方面因素。

A.用户行业、用户地点

B.用户行业、用户规模

C.用户规模、用户地点

D.用户行业、用户规模、用户地点

23.企业设定的目标市场,可以是一个细分市场,也可以是一系列细分市场。根据所选择的细分市场数目和范围,可以就目标市场选择策略。下列选项中对企业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归纳有误的是( )。

A.无差异性营销策略

B.差异性营销策略

C.集中性营销策略

D.分散性营销策略

24.( )策略在保险业得到广泛的运用。实施该策略的优点在于,企业通常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客户对产品及服务的满意度和对产品序列及品牌的忠诚度将得到更好的改善。

A.无差异营销

B.差异性营销

C.集中性营销

D.分散营销

25.( )是指公司将自身所有营销资源都集中于某一营销组合,满足整体市场中某一保险消费群体的产品及服务需求。这种策略比较适合于资源有限的情况,企业放弃对整体市场的全面开发,而是集中精力拓展一个或几个亚市场的较大份额。

A.无差异营销

B.差异性营销

C.集中性营销

D.分散营销

26.( )可以在某个细分市场取得丰富的市场经验与认识,增进对该市场客户需求的理解,容易赢得专业声誉。另外,专业化的产品设计、测试、分销及推广,可以节省大量营运费用支出,便于赢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从而为其在局部市场的优势地位打下基础。

A.无差异营销

B.差异性营销

C.集中性营销

D.分散营销

27.在选择营销策略时还需考虑同业对手的营销策略。对手已经采用市场细分方法时,选择无差异营销无法建立任何优势;如果对手的营销策略仍处于无差异阶段,则可以通过( )取得竞争优势。

A.差异性营销

B.无差异营销或集中性营销

C.集中性营销

D.差异性营销或集中性营销

28.确定适合本企业优势的目标市场,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组合策略,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市场营销活动成功进行的关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STP营销要素的是( )。

A.市场细分

B.选择目标市场

C.市场定位

D.营销组合

29.营销组合是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而运用的各种营销策略以及和平共处手段。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4P原则,即( )。

A.产品、渠道、定价、促销

B.渠道、定价、促销、公共关系

C.产品、渠道、企业形象、公共关系

D.渠道、定价、促销、企业形象

30.营销组合是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而运用的各种营销策略以及和平共处手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提出了4P和7P的组合原则。下列选项中属于7P但不属于4P的是( )。

A.企业形象、服务、促销

B.产品、促销、服务

C.促销、服务、公共关系

D.企业形象、服务、公共关系与政治权力

31.营销策略是指采用多种营销手段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模式和特征。营销策略包括( )。

A.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定价策略

B.渠道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

C.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

D.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

32.分销渠道的宽度是渠道选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企业的销售策略对渠道宽度的影响。企业采用的销售策略不包括( )。

A.覆盖式销售策略B.差异性销售策略

C.垄断式销售(独家销售)策略D.选择式销售策略

33.企业在某一地区只选择一个中间商经销自己的产品,双方通过签订经销合同的方式来确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达到调动中间商的积极性,扩大经营规模,充分利用中间商的商誉和经营能力,有效控制市场的目的。属于( )。

A.覆盖式销售策略

B.差异性销售策略

C.垄断式销售(独家销售)策略

D.选择式销售策略

34.企业在某一地区仅选择几个合适的有信誉的中间商经销自己的产品,目的在于维护产品的品牌信誉,建立稳固的市场,形成比较固定的消费群体。属于( )。

A.覆盖式销售策略

B.差异性销售策略

C.垄断式销售(独家销售)策略

D.选择式销售策略

35.企业尽可能地扩大批发商、零售商的数量,以密集的销售网点推销其产品,以求扩大市场覆盖面或快速进入并覆盖一个新市场。属于( )。

A.覆盖式销售策略

B.差异性销售策略

C.垄断式销售(独家销售)策略

D.选择式销售策略

36.新产品定价策略中,( )是指企业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投入期或成长期,利用消费者的求新、求奇心理,抓住激烈竞争尚未出现的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将价格定得很高,以便在短期内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尽快收回投资的一种定价策略。

A.取脂定价策略

B.渗透定价策略

C.折扣

D.满意定价策略

37.新产品定价策略中,( ),又称薄利多销策略,是指企业在产品上市初期,利用消费者求廉的消费心理,有意将价格定得很低,使新产品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以谋取远期的稳定利润。

A.取脂定价策略

B.渗透定价策略

C.折扣

D.满意定价策略

38.保险营销支援系统包括( )。

A.展业支援系统、专业支援系统、管理支援系统

B.展业支援系统、专业支援系统、技术支援系统

C.展业支援系统、专业支援系统、管理支援系统、技术支援系统

D.展业支援系统、专业支援系统、管理支援系统、财务支持系统

39.差别定价,又称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按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反映成本费用的比例差异的价格销售某种产品或劳务。差别定价有四种形式:( )。

A.顾客差别定价、产品形式差别定价、产品部位差别定价、销售时间差别定价

B.顾客差别定价、地区差别定价、产品部位差别定价、销售时间差别定价

C.顾客差别定价、产品形式差别定价、产品部位差别定价、销售地区差别定价

D.地区差别定价、产品形式差别定价、产品部位差别定价、销售时间差别定价

40.心理营销定价策略。心理营销定价策略是针对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心理,制定相应的商品价格,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需求的策略。心理营销定价策略一般包括( )等具体形式。

A.尾数定价、整数定价、习惯定价、声望定价

B.声望定价、招徕定价、最小单位定价

C.整数定价、习惯定价、声望定价、招徕定价

D.以上选项中全部定价策略

41.一般来说,下列选项中保险比较常见的分类标准是( )。

A.按保险标的分类

B.按保单价位分类

C.按实施方式分类

D.按风险转移层次分类

42.保险产品定价策略是指保险公司在费率制定过程中,为实现定价目标而应当遵循的总体方针。定价策略是作为营销整体策略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一般来说,保险产品的定价策略可以分为三种,下列选项中不是保险定价策略的是( )。

A.成本驱动定价策略

B.竞争对手驱动定价策略

C.利益驱动定价策略

D.客户驱动定价策略

43.一般来说,保险比较常见的分类标准有按保险标的分类、按风险转移层次分类和按实施方式分类。如按保险标的分类,则可以划分为( )。

A.法定保险和任意保险

B.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C.原保险和再保险

D.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

44.采用( )的关键是保险公司要明确客户看重的价值取向,并且制定出合适的商品价格,让客户感觉自己希望实现的价值可以在这家保险公司的商品上得以实现。

A.成本驱动定价策略

B.竞争对手驱动定价策略

C.利益驱动定价策略

D.客户驱动定价策略

45.一般来说,保险比较常见的分类标准有按保险标的分类、按风险转移层次分类和按实施方式分类。如按风险转移层次分类,则可以划分为( )。

A.法定保险和任意保险

B.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C.原保险和再保险

D.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

46.客户驱动定价策略一般有三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客户驱动定价策略的是( )。

A.心理定价策略

B.成本定价策略

C.促销定价策略

D.早期获利价格策略

47.个人保险市场细分中,( )要求把市场细分为不同的地理单位,例如国家、地区、州、县、城镇或地段。保险公司可以选择在一个或几个地区经营。其实即使公司在整个区域经营,也必须注意不同地区市场之间的差异。

A.地理细分

B.人口细分

C.心理细分

D.行为细分

48.保险营销策略一般包括( )。

A.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

B.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

C.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

D.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

49.( )是按照社会阶层、生活方式、观念和偏好等个性特征,将消费群体细分成不同群体。处于同一地理位置、同一人口因素群体中的消费者可能有不同的心理构成,形成其对保险的不同态度,可能因此而导致保险需求的不同。

A.地理细分

B.人口细分

C.心理细分

D.行为细分

50.企业的价格目标应该建立在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基础上,体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当企业经营目标不同时,市场价格目标自然也会不同。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同,价格目标可分为三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价格目标的是( )。

A.利润导向型价格目标

B.销售导向型价格目标

C.竞争导向型价格目标

D.客户导向型价格目标

51.( )是指根据消费者对某一产品购买行为的差异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与保险产品有关的购买行为细分方式主要包括:利益细分、购买渠道细分和购买时机细分等。

A.地理细分

B.人口细分

C.心理细分

D.行为细分

52.由于保险产品自身具有的无形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使得保险产品的促销也区别于一般商品促销,具有一些特点。下列选项中对于保险产品促销特点归纳不正确的是( )。

A.要使潜在需求显性化

B.要使无形产品有形化

C.要强化保费支出对客户的心理压力

D.要使复杂产品简单化

53.行为细分是指根据消费者对某一产品购买行为的差异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与保险产品有关的购买行为细分方式不包括( )。

A.利益细分

B.购买渠道细分

C.心理细分

D.购买时机细分

54.许多用于细分个人保险市场的变量同样可以运用于团体保险市场的细分。如根据地理因素,可以将团体分为乡镇和城市团体市场等。此外,还可以根据( )等进一步细分团体保险市场。

A.团体的规模、利益需求、投保方式

B.团体的规模、性质、投保方式

C.团体的规模、性质、利益需求、投保方式

D.团体性质、利益需求、投保方式

参考答案

1.A 2.C 3.A 4.A 5.A 6.A

7.B 8.C 9.C 10.D 11.A 12.D

13.A 14.A 15.C 16.D 17.C 18.C

19.B 20.A 21.D 22.D 23.D 24.B

25.C 26.C 27.D 28.D 29.A 30.D

31.D 32.B 33.C 34.D 35.A 36.A

37.B 38.C 39.A 40.D 41.B 42.C

43.B 44.D 45.C 46.B 47.A 48.D

49.C 50.D 51.D 52.C 53.C 54.C

第十章 财会基础知识

一、本章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会计核算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为各相关方提供会计信息。下列选项中不是会计与其他管理活动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的是( )。

A.完整性

B.连续性

C.集中性

D.系统性

2.下列选项中对会计监督职能理解有误的是( )。

A.会计监督主要通过货币计量来进行

B.会计监督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

C.会计监督的目的是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

D.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功能相互对立,必须独立执行

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 )。

A.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B.会计主体、间歇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C.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

D.间歇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4.会计要素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确定财务会计报告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依据。企业的会计要素主要分为(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支出、费用、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D.所有者权益、支出、费用、利润

5.财务状况是指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时的表现。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 )三项。

A.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B.资产、负债和利润

C.利润、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D.资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

6.根据资产要素的定义,下列选项中对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归纳错误的是( )。

A.资产能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B.资产为企业所拥有,但不为企业所控制

C.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是现实的资产而非预期的资产

D.资产为企业所拥有,或者即使不拥有也为企业所控制

7.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 )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等。

A.1年或低于1年的

B.1年或超过1年的

C.2年或超过2年的

D.2年或低于2年的

8.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 )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年限超过1年。③单位价值较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9.( )是指为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A.固定资产

B.长期投资

C.无形资产

D.流动资产

10.流动负债是指将在( )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应付佣金、应付手续费、应付账款、预收保费、应付分保费、预收分保赔款、应付保户红利、存入保证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存入分保准备金、应付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和预提费用等。

A.1年(含1年)内

B.1年(不含1年)内

C.2年(含2年)内

D.2年(不含2年)内

11.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根据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定义,所有者权益具有的特征理解有误的是( )。

A.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负债后,才可将所有者权益返还给所有者

B.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所有者权益不需要进行偿还

C.企业清算时,在清偿所有负债前,将所有者权益返还给所有者

D.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加企业的利润分配

12.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 )。

A.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B.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C.股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D.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13.为了使财务会计报告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有关方面的需要,实现编制财务报告的基本目的,充分发挥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企业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

A.真实可靠、相关可比、全面完整、编报及时、便于理解

B.真实可靠、相关可比、全面完整、编报及时

C.相关可比、全面完整、编报及时、便于理解

D.相关可比、真实可靠、便于理解

1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包括的内容不含有(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A.会计报表

B.资产、负债和利润说明

C.会计报表附注

D.财务情况说明书

15.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时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月度终了后6天内(节假日顺延,下同)对外提供

B.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季度终了后30天内对外提供

C.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内(相当于两个连续的月度)对外提供

D.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

16.在保险经纪机构的长期资产中,最有特点的是存出营业保证金。我国《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要求:“保险经纪公司缴存保证金的,应当自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20日内,按注册资本的( )缴存。”

A.5%

B.6%

C.10%

D.3%

17.保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期缴保费的寿险产品为例,其保费收入具有以下特点:( )。

A.长期性、返还性和确定性

B.长期性、返还性和不确定性

C.返还性和确定性

D.返还性和不确定性

18.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途径是提高报酬率和减少风险。企业的投资报酬率的高低和风险的大小又决定于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由此判断,财务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

A.投资项目

B.资本结构

C.投资风险

D.股利政策

19.一般认为,管理最主要的职能是计划和控制。随着对“计划”认识的深化,人们将计划分为项目计划和期间计划。项目计划针对企业的个别问题,它的编制和采纳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所以财务管理的职能分为( )。

A.财务决策、财务控制

B.财务计划、财务控制

C.财务决策、财务计划

D.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

20.财务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

A.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

B.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

C.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

D.情报活动、设计活动、审查活动

21.财务决策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①情报活动。②设计活动。③抉择活动。④审查活动。实际操作中,上述四个阶段( )。

A.必须是按顺序一次完成的

B.并不一定按顺序但必须一次完成的

C.并不都是按顺序一次完成的

D.必须是按顺序但不一定一次完成

22.由于保费的取得和赔款给付的发生通常要间隔很长时间,为了有效管理保险公司的各项资产、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支出,必须在资产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在资产和负债之间寻找平衡点,否则就会面临以下财务风险( )。

A.资产风险、定价风险、负债匹配风险

B.资产风险、定价风险

C.资产风险、定价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D.定价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23.下列选项中不是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具有的显著特点的是( )。

A.突出强调偿付能力监控,必须满足严格的监管要求

B.必须进行期限很长的资产负债管理

C.必须进行动态的现金流管理

D.必须强调借贷平衡的负债管理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A 6.B

7.B 8.D 9.C 10.A 11.B 12.D

13.A 14.B 15.B 16.A 17.B 18.C

19.D 20.A 21.C 22.C 23.D

第十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

一、本章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税收的特性包括( )。

A.强制性、无偿性

B.固定性、无偿性

C.强制性、固定性

D.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2.偷税、欠税、逃税数额( )的行为。行政处罚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由税务机关追缴偷税、漏税、欠税、逃税、骗税、抗税等违反行为所应纳的税款;二是加收滞纳金;三是罚款;四是没收非法所得。

A.不满1万元或者占应纳税额不到5%

B.不满1万元或者占应纳税额不到10%

C.不满2万元或者占应纳税额不到20%

D.不满2万元或者占应纳税额不到10%

3.税率的基本形式有( )三种。

A.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B.累进税率、定额税率、浮动税率

C.定额税率、浮动税率、比例税率D.浮动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

4.( )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多少,都按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制度。基本特点是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计算简便,便于征收。比例税率一般适用于对商品流转额的征税。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浮动税率

5.( )是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不同等级规定高低不同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就越低。基本特点是税率等级与征税对象的数额同方向变动,符合量能负担的公平原则,但其计算较为复杂。一般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浮动税率

6.( )是指把全部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一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时先分别用各级税基增量乘以对应的税率求出各级税额,然后将各级税额相加求出总的应纳税额。

A.超额累进税率

B.累进税率

C.全额累进税率

D.定额累进税率

7.( ),又称固定税额,是指按照征税对象的单位数量直接规定一定的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基本特点是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数量紧密联系,而与其价值(价格)无关。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浮动税率

8.( ),从量计征的方法计算较简便,但不足是负担不尽合理,因而只适用于特殊的税种,如我国的资源税和车船使用税等。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浮动税率

9.( ),可将税收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财产课税和行为课税。这是一种最重要、最常用的税收分类方法。

A.按课税标准

B.按税种的隶属关系

C.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D.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10.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分类,这是一种最重要、最常用的税收分类方法。可将税收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财产课税和行为课税。下列选项中对这四种税收论述错误的是( )。

A.所得课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净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B.商品课税包括所有以商品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C.财产课税是以各种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D.行为课税是以某种特定的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11.当客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税种结构也要相应变化。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居于绝对主体的地位,其收入约占全部税收收入的2/3,是我国的主体税。

A.商品课税

B.所得课税

C.行为课税

D.财产课税

12.当客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税种结构也要相应变化。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商品税居于绝对主体的地位,其收入约占全部税收收入的( ),是我国的主体税。

A.2/3

B.1/3

C.3/4

D.1/2

13.当客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税种结构也要相应变化。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商品税居于绝对主体的地位,其收入约占全部税收收入的2/3,是我国的主体税。( )居于次席,收入约占1/5。

A.商品课税

B.所得税

C.行为课税

D.财产课税

14.当客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税种结构也要相应变化。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商品税居于绝对主体的地位,其收入约占全部税收收入的2/3,是我国的主体税。所得税居于次席,收入约占( )。

A.1/3

B.1/4

C.1/5

D.1/6

15.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的税制一般都由多个税种组成,各税种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我国现行的税收分类标准有( )。

A.按课税标准、按税种的隶属关系、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按征税对象

B.按课税标准、按税种的隶属关系、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C.按税种的隶属关系、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按征税对象

D.按课税标准、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按征税对象

16.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 )。

A.征收3%营业税

B.征收5%营业税

C.征收10%营业税

D.不征收营业税

17.以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或个人无偿赠送不动产的行为( )。

A.征收3%营业税

B.征收5%营业税

C.征收10%营业税

D.不征收营业税

18.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目应税行为的,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目的营业额、转让额、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 )。

A.平均适用税率

B.从低适用税率

C.从高适用税率

D.统一按照5%税率

19.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200~800元;从2003年1月1日至2005 年12月31日,提高到( )元。

A.2000~5000

B.1000~10000

C.1000~5000

D.2000~10000

20.购销合同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贸易等合同以及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适用税率为( )。

A.万分之三

B.万分之五

C.万分之八

D.千分之一

2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免征营业税的是( )。

A.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

B.残疾人员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

C.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

D.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

22.漏税行为;骗税数额较小、不构成犯罪的行为;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抗税行为等。行政处罚的措施,不包括下列选项中( )。

A.追缴税款

B.加收滞纳金

C.罚款

D.刑事责任

23.营业税的税目按照行业、类别的不同分别设置,现行营业税共设置了9个税目。按照行业、类别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其中执行5%税率的是哪些行业( )。

A.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

B.文化体育业、邮电通信业、销售不动产

C.娱乐业、邮电通信业、销售不动产、服务业

D.金融保险业、服务业、娱乐业、邮电通信业

24.保险公司开展的1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 )。返还性人身保险业务是指保险期间1年以上(包括1年期),到期返还本利的普通人寿保险、养老年金保险、健康保险。

A.按3%征收营业税

B.按5%征收营业税

C.免征营业税

D.按1%征收营业税

25.金融业(不包括典当业)的纳税期限为( ),自纳税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其他纳税人从事金融业务,应按月申报纳税。

A.1个月

B.1个季度

C.半年

D.1年

26.保险业的纳税期限为( ),自纳税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其他纳税人从事金融业务,应按月申报纳税。

A.1个月

B.1个季度

C.半年

D.1年

27.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要缴纳了增值税、消费税或营业税中的任何一种税,都要同时缴纳( )。因此,营业税的纳税人应以其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根据行政区划分别按照7%、5%、1%的税率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A.所得税

B.印花税

C.商品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28.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要缴纳了增值税、消费税或营业税中的任何一种税,都要同时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因此,营业税的纳税人应以其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根据行政区划分别按照( )的税率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A.7%、5%

B.5%、1%

C.10%、5%、1%

D.7%、5%、1%

29.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营业额50元。从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提高到( )。

A.100元

B.200元

C.500元

D.1000元

30.借款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以及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取得银行借款的借据。适用税率为( )。

A.万分之零点五

B.万分之三

C.万分之五

D.千分之一

31.已粘贴在应纳税凭证上的印花税票未注销或者未划销的,税务机关可处以未注销或者未划销印花税票金额( )的罚款。

A.1~3倍

B.2~5倍

C.3~10倍

D.5~10倍

3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税率为( )的企业所得税。

A.15%

B.25%

C.20%

D.30%

33.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 )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每月收入定额扣除2000元费用,就其余额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全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元。

A.7

B.8

C.9

D.10

34.财产转让所得适用( )的比例税率。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应纳税额。

A.10%

B.15%

C.20%

D.30%

35.企业有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并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 ),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A.1个月内

B.1个季度内

C.半年内

D.5个年度内

36.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每月收入定额扣除( )元费用,就其余额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A.1800

B.1900

C.2000

D.2200

37.保险企业的工资支出,按计税工资标准扣除;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计税工资总额的( )的比例计算扣除。

A.14%、2%和1.5%

B.2%、14%和1.5%

C.1.5%、2%和14%

D.2%、1.5%和14%

38.在计算工薪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除可按月减除2000元费用外,还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其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现为( )元。

A.2500

B.2600

C.2700

D.2800

39.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以及灾区、贫困地区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 )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A.30%

B.20%

C.15%

D.10%

40.保险企业当年支付的代理手续费可在不超过代理业务实收保费( )的范围内凭合法凭证据实扣除,保险企业当年支付的佣金可在不超过缴费期内营销业务实收保费5%的范围内凭合法凭证据实扣除。

A.7%

B.8%

C.10%

D.5%

41.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都适用5%~35%的( )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A.7

B.8

C.10

D.5

42.保险企业发生的防预费,财产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和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按不超过当年自留保费收入的( )据实扣除。

A.1%

B.3%

C.5%

D.8%

43.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适用( )的比例税率。

A.10%

B.30%

C.15%

D.20%

44.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既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又立足于国情,与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征管水平相适应,下列选项中对于它体现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行定额与定率相结合的费用扣除方法

B.以个人为计税单位

C.实行分类课征制

D.计算简便,计税时间单一化

45.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上述各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 ),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A.500元

B.800元

C.1000元

D.1200元

参考答案

1.D 2.B 3.A 4.A 5.B 6.A

7.C 8.C 9.D 10.C 11.A 12.A

13.B 14.C 15.A 16.D 17.D 18.C

19.C 20.A 21.D 22.D 23.A 24.C

25.B 26.A 27.D 28.D 29.A 30.A

31.A 32.C 33.C 34.C 35.D 36.C

37.B 38.D 39.A 40.B 41.D 42.A

43.D 44.D 45.B

第十二章 金融基础知识

一、本章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货币政策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量和利率等中介指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

A.政策目标、实现目标

B.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C.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

D.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2.任何信用活动同时也都是货币的运动:信用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 );信用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 )。这两个范畴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了新的范畴——金融。

A.增加 减少

B.增加 增加

C.减少 增加

D.减少 减少

3.下列选项中不是金融工具共同特征的是( )。

A.货币性

B.固定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4.可转让大额存单与一般存单不同的是,期限( )、金额为整数且在到期之前可转让。存单市场分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主要参与者为货币市场基金、商业银行、政府和其他非金融机构。

A.不低于7天

B.不高于7天

C.不低于14天

D.不高于14天

5.资本市场是交易期限在( ),主要满足工商企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和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需要。这包括银行的长期借贷和长期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的交易。

A.1年以上的长期金融交易

B.1年以下的短期金融交易

C.1年以上的短期金融交易

D.1年以下的长期金融交易

6.公司债券是由公司发行的债券,包括金融机构类公司和非金融机构类公司发行的债券。公司债券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重要工具,一般期限在10年以上,我国公司债券多为( )。

A.1年和5年

B.3年和5年

C.5年和10年

D.10年和15年

7.货币证券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商业证券,主要包括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另一类是银行证券,主要包括( )。

A.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

B.银行本票和支票

C.汇票和支票

D.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8.除了银行金融机构以外,各国通常还有各种类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此类机构的是( )。

A.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

B.证券公司、财务公司

C.储金局

D.保险经纪公司

9.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区别归纳不正确的是( )。

A.银行通常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非银行金融机构则主要依靠发行股票、债券等筹措资金

B.相对于银行而言,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更严谨

C.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是构成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因而它们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处于更重要的位置

D.银行资金运用则以发放各种贷款为主资金运用,非银行金融机构则主要以从事非贷款的某一项金融业务为主

10.中央银行的职能是多方面的,理论上也有多种划分方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项职能。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三项职能的是( )。

A.监管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国家银行

D.发行银行

11.作为国家银行的职能。所谓国家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家财政资金收付,向政府提供融资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处理国际金融事务。这方面的具体职责主要有四项。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是( )。

A.向政府提供融资

B.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C.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D.代理地方政府资金收付

12.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商业银行的管理者们形成了三条基本银行管理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此三项原则的是( )。

A.服务性原则

B.盈利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流动性原则

13.商业银行每天都在为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的是( )。

A.发放各种贷款,或是支持购买商品和支付服务费用

B.为客户创造支付手段,有效处理各种资金的结算和汇兑

C.吸收单位和居民个人的各种存款

D.主持全国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业务

14.对金融市场通过组织金融资产、金融产品的交易,可以发挥的功能理解有误的是( )。

A.实现资源配置

B.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

C.确定价格

D.提供固定性

15.利率对投资的作用是通过资本边际效益与市场利率的比较形成的。如果资本的边际效益( )市场利率,可以促进厂商( )投资。

A.大于 增加

B.大于 减少

C.小于 增加

D.等于 减少

16.同样幅度的利率变化以及资本边际效益对于不同厂商投资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劳动密集型的投资,利率弹性就( );对资本密集型的投资,利率弹性就( )。

A.大 小

B.小 大

C.大 大

D.小 小

17.利率通过影响企业投资规模、基本建设规模和企业利润状况进而影响就业状况,从而影响工资和消费基金水平。当利率较高时,( )。

A.企业投资受到抑制,减少就业机会,从而减少工资性支出和消费基金总额

B.企业投资受到刺激,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减少工资性支出和消费基金总额

C.企业投资受到抑制,减少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工资性支出和消费基金总额

D.企业投资受到刺激,减少就业机会,从而减少工资性支出和消费基金总额

18.借贷资金市场的扩大和发展,投资场所的不断增加,人们收入的增加使得

人们更加注意比较使用货币的效益,选择货币的用途。因此,( )。

A.利息率提高时,储蓄增多,货币数量相对减少

B.利息率提高时,储蓄增多,货币数量相对增加

C.利息率提高时,储蓄减少,货币数量相对减少

D.利息率提高时,储蓄减少,货币数量相对增加

19.汇率决定的国际借贷说认为,外汇汇率变动系由外汇供求对比变动所引起,而外汇供求状况又取决于国际间商品进出口和资本流动所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则( )。

A.流动债权多于流动负债时,外汇的供给小于需求,因而外汇汇率下跌

B.流动债权多于流动负债时,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因而外汇汇率下跌

C.流动债权少于流动负债时,外汇的供给小于需求,因而外汇汇率下跌

D.流动债权少于流动负债时,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因而外汇汇率上升

20.汇率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杠杆,反作用于经济,对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动和产出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 )。

A.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B.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升值,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C.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抑制出口、促进进口的作用

D.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升值,能起到抑制出口、促进进口的作用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A 6.B

7.D 8.D 9.B 10.A 11.D 12.A

13.D 14.D 15.A 16.B 17.A 18.A

19.B 20.A

第十三章 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节 民事法律制度

一、本节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我国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了( )。

A.《公司法》

B.《民法通则》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合同法》

2.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民事活动应当遵循( )的原则。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A.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B.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C.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D.公开、公平、公正

3.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A.10

B.12

C.14

D.16

4.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16

B.17

C.18

D.20

5.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 )代理。

A.父母

B.兄弟

C.法定代理人

D.领导

6.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 )起计算。

A.战争开始

B.战争中最后相见

C.战争结束之日

D.战争中间日

7.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 )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8.两个以上的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的组织形式是( )。

A.个体工商户

B.农村承包经营户

C.个人合伙

D.企业

9.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下列不满足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的是( )。

A.自主随意成立

B.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0.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有( )的机关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具备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经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A.独立经费

B.独立经营权

C.独立核算

D.专业管理团队

11.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联营,共同经营、不具备法人条件的,由联营各方按照( )或者协议的约定,承担民事责任。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协议的约定负连带责任的,承担连带责任。

A.出资比例

B.人员比例

C.领导职位

D.抗风险能力

1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下列不符合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D.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

13.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下列行为中不会造成委托代理终止的是( )。

A.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

B.代理人外出

C.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代理人死亡

D.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14.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一方人数为( )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享有连带权利的每个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

A.一人

B.两人

C.多人

D.两人以上

15.如果未经丁某同意,某广告公司擅自使用其照片并获利,可以被认为侵害了公民的权利。按照《民法通则》该权利属于( )。

A.健康权

B.姓名权

C.肖像权

D.名誉权

16.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道德谴责

D.劳务惩罚

17.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 )的除外。

A.受人教唆

B.酒后行为

C.没有过错

D.故意为之

18.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 )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

A.单位

B.亲属

C.债务人

D.监护人

19.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A.3个月内

B.6个月内

C.10个月内

D.1年内

20.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 )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A.5

B.10

C.15

D.20

2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对于(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22.我国《民法通则》自( )起施行。

A.1985年1月1日

B.1987年10月1日

C.1987年1月1日

D.1985年10月1日

23.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 )。

A.我国法律

B.外籍人士所在国法律

C.国际条约

D.国际惯例

24.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形是( )。

A.身体受伤害要求赔偿

B.寄存财物丢失或损毁

C.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

D.延迟或拒付租金的

25.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 )承担民事责任。

A.被监护人

B.监护人

C.代理人

D.被代理人

26.债务应当清偿。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 )。

A.仲裁机构裁决分期偿还

B.人民法院裁决部分偿还

C.仲裁机构裁决部分偿还

D.人民法院裁决强制偿还

27.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 )承担民事责任。

A.代理人

B.被代理人

C.行为人

D.保证人

28.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 )。

A.可能无效

B.仍然有效

C.修改后有效

D.重新签订后有效

29.委托代理的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负连带责任。

A.被代理人

B.代理人

C.保证人

D.行为人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C 6.C

7.B 8.C 9.A 10.A 11.A 12.D

13.B 14.D 15.C 16.A 17.C 18.D

19.B 20.D 21.B 22.C 23.D 24.C

25.B 26.D 27.C 28.B 29.B

第二节 合同法概述

一、本节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合同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 )的协议。

A.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B.刑事权利义务关系

C.口头约定权利义务关系

D.书面约定权利义务关系

2.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 )原则。

A.公平

B.公正

C.公开

D.诚实信用

3.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应当遵循( )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A.公平

B.公正

C.公开

D.诚实信用

4.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合同方式,属于合同的( )。

A.口头形式

B.书面形式

C.其他形式

D.电子形式

5.商业行为中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 )行为。

A.承诺

B.协议

C.要约邀请

D.担保合同

6.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不得撤销的要约( )。

A.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

B.要约人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C.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D.撤销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的

7.下列情形中不会造成要约失效的是( )。

A.拒绝要约的通知未到达要约人

B.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C.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D.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8.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 )。

A.该承诺无效

B.该承诺有效

C.需双方协商

D.需重新要约

9.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 )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A.户籍所在地

B.经常居住地

C.电文接收地

D.电文发出地

10.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 )。

A.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B.有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C.合同无效处理

D.取双方理解意义中间值处理

11.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 )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A.1个月内

B.3个月内

C.6个月内

D.12个月内

12.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A.3个月内

B.6个月内

C.1年内

D.3年内

13.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 )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 )执行。

A.原价格 原价格

B.新价格 原价格

C.原价格 新价格

D.新价格 新价格

14.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 )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A.工商管理机关

B.公安机关

C.公证机关

D.人民法院

15.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 )。

A.80%返还定金

B.返还定金

C.150%返还定金

D.双倍返还定金

16.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 )。

A.由自己承担

B.双方共同承担

C.由违约方承担

D.双方协议解决

17.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 ),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A.1年

B.3年

C.4年

D.5年

18.因不可归责于受托人的事由,委托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务不能完成的,( )。

A.第三人应当向受托人支付相应的报酬

B.委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支付相应的报酬

C.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支付相应的报酬

D.委托人应当向受托人支付相应的报酬

19.( )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A.委托合同

B.买卖合同

C.行纪合同

D.居间合同

20.( )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A.委托合同

B.买卖合同

C.行纪合同

D.居间合同

21.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的费用,由( )负担。

A.委托人

B.受托人

C.居间人

D.第三人

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5.C 6.D

7.A 8.B 9.B 10.A 11.A 12.C

13.B 14.D 15.D 16.C 17.C 18.D

19.C 20.D 21.C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一、本节知识体系

二、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

1.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 )行为。

A.商业保险

B.国家保险

C.社会保险

D.企业保险

2.从事保险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 )原则。

A.自愿

B.诚实信用

C.公平、平等

D.互惠互利

3.( )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A.损失

B.风险

C.保险事故

D.意外事故

4.( )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就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内容作出明确说明;否则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A.代理人

B.投保人

C.保险人

D.受益人

5.( )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A.保险人

B.投保人

C.受益人

D.经纪人

6.变更保险合同的,应当由( )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者附贴批单,或者由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变更的书面协议。

A.保险人

B.投保人

C.受益人

D.经纪人

7.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 ),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A.5日内

B.10日内

C.1个月内

D.3个月内

8.( )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

A.保险准备金

B.保险金额

C.保险基金

D.保险限额

9.保险人自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证明、资料之日起( ),对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数额先予支付;保险人最终确定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后,应当支付相应的差额。

A.30日内

B.60日内

C.15日内

D.10日内

10.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1.未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请求的,保险人有权( )。

A.解除合同,退还保险费

B.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

C.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D.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不能解除合同

12.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分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 )。

A.责任保险

B.再保险

C.信用保险

D.重复保险

13.除特殊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订立合同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 )的,合同无效。

A.保险利益

B.经济利益

C.投保利益

D.社会利益

14.投保人不得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以( )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保险人不得承保。

A.死亡

B.养老

C.健康

D.伤残

15.按照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所签发的保险单,未经被保险人( ),不得转让或者质押。

A.审阅

B.口头同意

C.书面同意

D.证实

16.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指定一人或者数人为受益人。受益人为数人的,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确定受益顺序和受益份额;未确定受益份额的,受益人按照( )享有受益权。

A.血缘远近

B.相等份额

C.不同比例

D.贡献比例

17.被保险人死亡后,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无法确定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 ),由保险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A.财产

B.遗产

C.资产

D.负债

18.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复之日起二年内,被保险人自杀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保险人依照前款规定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 )。

A.重置价值

B.估计价值

C.市场价值

D.现金价值

19.保险标的转让的,保险标的的受让人承继被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险标的转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让人应当及时通知( ),但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和另有约定的合同除外。

A.受益人

B.投保人

C.保险人

D.公估人

20.保险责任开始前,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 ),保险人应当退还保险费。

A.违约金

B.准备金

C.手续费

D.滞纳金

21.( )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与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且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

A.再保险

B.信用保险

C.责任保险

D.重复保险

22.保险事故发生时,( )应当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

A.保险人

B.投保人

C.受益人

D.被保险人

23.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的,自保险人赔偿之日起( ),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人也可以解除合同,但应当提前15日通知投保人。

A.10日内

B.15日内

C.30日内

D.60日内

24.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已支付了全部保险金额,并且保险金额等于保险价值的,受损保险标的的全部权利归于( )。

A.保险人

B.投保人

C.被保险人

D.受益人

25.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 )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A.最低金额

B.保费金额

C.赔偿金额

D.损失奖金额

26.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未赔偿保险金之前,( )放弃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A.投保人

B.保险人

C.受益人

D.被保险人

27.被保险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致使保险人不能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人可以( )。

A.加收保险费

B.不承担赔偿责任

C.相应扣减保险赔偿金

D.解除保险合同

28.保险人、被保险人为查明和确定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和保险标的的损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由( )承担。

A.受益人

B.投保人

C.保险人

D.经纪人

29.( )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A.信用保险

B.责任保险

C.重复保险

D.再保险

30.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

A.1亿元

B.2亿元

C.3亿元

D.5亿元

31.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设立保险公司的申请进行审查,自受理之日起( )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筹建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决定不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A.3个月内

B.6个月内

C.9个月内

D.1年内

32.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总额的( )提取保证金,存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的银行,除公司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

A.10%

B.20%

C.30%

D.50%

33.接管期限届满,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决定延长接管期限,但接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34.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应该首先清偿( )债务。

A.所欠职工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B.普通破产债权

C.保险保障基金

D.保险公司欠缴的除第(一)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所欠税款3

5.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提取( )。

A.各项责任准备金

B.公积金

C.保险保障基金

D.预提费用36.保险人不得兼营人身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但是,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 )批准,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A.国家相关机构

B.工商管理机构

C.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

D.仲裁机构

37.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应当遵循( )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A.互惠互利

B.利益最大化

C.诚实信用

D.公平竞争

38.( )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机构。

A.保险人

B.保险经纪人

C.保险公估人

D.保险代理人

39.以公司形式设立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根据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的业务范围和经营规模,可以调整其注册资本的( ),但不得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限额。

A.平均限额

B.最低限额

C.最高限额

D.一般限额

40.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 );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保险公司对危险单位的划分应当符合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

A.10%

B.15%

C.20%

D.25%

41.外国保险机构未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擅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予以取缔,处( )的罚款。

A.5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42.个人保险代理人违反本法规定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吊销其资格证书。

A.1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下

C.3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下

43.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违反本法规定,未按照规定缴存保证金或者投保职业责任保险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 )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

A.2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44.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或者调查,其监督检查、调查的人员不得( ),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监督检查、调查通知书。

A.少于2人

B.少于3人

C.少于4人

D.少于5人

45.个人保险代理人在代为办理人寿保险业务时,不得同时接受( )保险人的委托。

A.1个以上

B.2个以上

C.3个以上

D.5个以上

46.因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保险人自收到前款规定的通知之日起( ),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

A.10日内

B.15日内

C.30日内

D.60日内

47.根据合同约定接受保险费,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的是( )。

A.投保人

B.保险人

C.受益人

D.被保险人

48.保险人自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证明、资料之日起60日内,对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 )先予支付;保险人最终确定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后,应当支付相应的差额。

A.最低数额

B.最高数额

C.平均数额

D.估计数额

49.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为防止或者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由( )承担;此费用数额在保险标的损失赔偿金额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的数额。

A.保险人

B.投保人

C.受益人

D.被保险人

50.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复之日起( ),被保险人自杀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

A.1年内

B.2年内

C.3年内

D.5年内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C 6.A

7.B 8.B 9.B 10.B 11.B 12.B

13.A 14.A 15.C 16.B 17.B 18.D

19.C 20.C 21.D 22.D 23.C 24.A

25.C 26.D 27.C 28.C 29.B 30.B

31.B 32.B 33.B 34.A 35.A 36.C

37.D 38.B 39.B 40.A 41.C 42.B

43.B 44.A 45.B 46.C 47.B 48.A

49.A 50.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