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真风流出自真内涵

真风流出自真内涵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起是老子《道德经》的第二部分——《德经》。真正的有德不是装出来的,真正有德是一种心境,一种名利难动的心境;是一种境界,一种清静无为;是一种气质,一种明“道”后自然流露出来的气质。真正的有德在于内涵之中,决不是装出来的或刻意“做”出来的,而应该是一种真实自我的表露,是有德的自我表达。正所谓“真风流出自真内涵”,这是每一个人都应把持的做人的态度。

■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 译文

具有上乘品德的人,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这才是真正具备了“德”。

而下乘品德的人,从来不放弃在形式上追求“德”,实际上是没有真正具备“德”。

真正具备“德”的人,一切顺其自然无所作为,而且也是无心作为;

形式上具备“德”的人,喜欢人为地加以施为,而且也是有心作为;

讲仁爱的人要做一件事,是没有私心意图的,所以容易做好;

讲义行的人要做一件事,常有私心目的,所以可以做好的事是有限的;

讲礼仪的人去做一件事,是勉强施为,如果没人响应,于是便扬起手臂使人屈服,这样的人最终什么也做不好。

所以,丧失“道”的人才去讲“德”;丧失“德”的人才去讲“仁”;丧失“仁”的人才去讲“义”;丧失“义”的人才去讲“礼”。

而所谓的礼仪啊,是人心不够忠厚,是社会动乱的祸首。

自以为有先见之明,那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

所以,大丈夫,选择淳厚而不选择轻薄;选择朴实而不选择虚华。

因此,便舍弃后者而选择前者。

■ 活学活用:真风流出自真内涵

本章起是老子《道德经》的第二部分——《德经》。读了其第一部分,你就会明白《道经》所牵扯到的是自然的规律,即天道。那么后面又讲的是什么呢?这就是老子的睿智之处。老子讲述自然规律之后,又为我们阐述了人生的行为准则,即人德,这也就是老子《德经》所要讲述的内容。

“道”与“德”相合,就构成了老子思想的整个哲学体系。

本章作为《德经》的开端,老子即为我们揭示了“德”与“无德”的概念,指出有德者,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一切顺其自然;反之无德者,从来都不放弃追求形式上的“德”,喜欢人为地加以施为。正是由于喜欢施为,所以老子引出了“仁”、“义”、“礼”的概念,这三者都是施为者的表现,而且施为的程度逐层递增,老子是反对这一切的,所以他有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对于“礼”,老子更是鄙夷,认为它是“攮臂而扔之”是人心不够忠厚,是社会动乱的祸首。

真正的有德不是装出来的,真正有德是一种心境,一种名利难动的心境;是一种境界,一种清静无为;是一种气质,一种明“道”后自然流露出来的气质。正如苏东坡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有德者他决不会矫揉造作的表现什么,反而会自有一番蕴涵。而一个一心只追求外在东西的人,他所表达的,只会是简单的肢体语言和自欺欺人的虚伪。

在一所师范学院里有一个小伙子,他穿着一件非常破旧的绒裤,绒裤显然已经有很多年头了,像是几十年前的产物,恐怕很快就可以成为古董进博物馆了。绒裤上打了很多补丁,但仍有几个醒目的窟窿在捕捉着过往的行人,当然,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左右腿上的四个大字:左边是“穷人”,右边的是“没钱”。他的这一装束招来了不少人的观望,但他丝毫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而似乎更加神气得意,仿佛“穷”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后来据说系领导认为该生的行为影响了校容和校风,决定找他谈话,劝其收敛一下,但该生坚持认为他就是穷人,就是没钱,装不出很文明很有钱的样子,有什么办法呢?领导说系里可以考虑给予困难补贴,或者动员学校力量为其募捐,却遭到了该生的婉拒。实际上,他的家境并不困难,他之所以那样,只是想表现一下自己的个性,做出一副与众不同的样子而已。

年少气盛、故作姿态地想表现自己的个性,这其实只是一种幼稚的行为,以为表面的东西是一种不随流俗的自我表现,恰恰相反,这正是这种人的可笑之处。

断章取义:

真正的有德在于内涵之中,决不是装出来的或刻意“做”出来的,而应该是一种真实自我的表露,是有德的自我表达。正所谓“真风流出自真内涵”,这是每一个人都应把持的做人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