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有138个国家栽培,面积约667万公顷,年总产量1亿余吨,约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22%。橙汁为世界第一大果汁饮料,柑橘产品(鲜果、橙汁和橘瓣罐头等)年国际贸易额近230亿美元,为全球第四大贸易农产品。
柑橘是我国第二大水果(仅次于苹果),是我国南方最大宗的果树树种,也是农业部确定的我国优势农作物之一。近20年来,我国柑橘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05年柑橘栽培面积168万公顷(世界第一位),产量1600万吨(世界第二位),直接产值约20亿美元,出口超过100万吨(创汇约3亿美元)。目前我国有20个省栽培柑橘,主产于湖南、江西、四川、福建、浙江、广西、广东、湖北和重庆等9省市,共有柑橘生产县(市)980多个。在许多柑橘主产县(市)、乡(镇),柑橘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柑橘业已成为我国南方广大山区、贫困地区和三峡库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柑橘苗木是柑橘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外柑橘产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巴西等,十分重视柑橘苗木的生产与管理,专门制定有相关法律法规,对苗木实行严格的注册管理制度。其苗木生产方式全部采用工厂化无病毒容器育苗,苗木接穗由国家统一指定的供应地点提供,从而在源头上保证了柑橘生产品种的纯正与无毒。在苗木的销售方式上,所有苗圃当年销售的数量都要报告给有关部门进行登记,以备检查。而国内柑橘苗木的生产方式一直较为混乱,各地采取不同的育苗方法,其中以常规露地育苗为主,接穗品种也没有统一的出处和标准。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重庆施格兰柑橘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才把国外柑橘苗木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中国。经过近1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国内柑橘主要产区已在大面积推广柑橘无病毒容器育苗,特别是在重庆和江西柑橘主产县(市),容器育苗已成为主要的苗木生产方式。在重庆,通过1997年施格兰柑橘产业化项目和2001年“百万吨优质柑橘深加工产业化工程”的组织实施,柑橘苗木的标准化生产已形成了一系列的标准和管理规程;在保证接穗品种的纯正上,通过柑橘苗木三级良繁体系的建设,初步建立了从母本园到采穗圃的标准化渠道,大大提高了重庆柑橘苗木的生产质量和品种纯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