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嫁接苗的后期管理

嫁接苗的后期管理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嫁接苗的第一批梢老熟后即可剪砧,剪口最低部位不能低于芽的最高部位,剪口与芽的相反方向呈30°~45°倾斜,避免水分和病菌入侵,且剪口平滑。由于容器育苗密度较大,部分嫁接苗的个体差异,易导致萌芽和生长较慢。另外,容器嫁接苗嫩梢生长快,极易倒伏弯曲,需立柱扶苗,可用长80厘米、粗1厘米左右的竹片或竹竿扶苗。肥水管理对于容器嫁接苗,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期调整施肥次数和浓度。

(四)嫁接苗的后期管理

1.解膜和弯苗

在苗木嫁接3周后,用刀在接芽反面解膜,此时嫁接口砧穗结合部已愈合并开始生长。待解膜3~5天后把砧木顶端接芽以上的枝干反向弯曲并用绳子扎住,进行弯苗处理(图5.1)。

2.除萌和剪砧

在幼苗嫁接后,应随时将砧木上萌发的芽及早抹掉,以免消耗养分。在嫁接苗的第一批梢老熟后即可剪砧,剪口最低部位不能低于芽的最高部位,剪口与芽的相反方向呈30°~45°倾斜,避免水分和病菌入侵,且剪口平滑。

3.调苗及扶苗

由于容器育苗密度较大,部分嫁接苗的个体差异,易导致萌芽和生长较慢。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光能,应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苗木的位置,保证其生长相对一致。另外,容器嫁接苗嫩梢生长快,极易倒伏弯曲,需立柱扶苗,可用长80厘米、粗1厘米左右的竹片或竹竿扶苗。第一次扶苗应是自剪后插柱,插柱位置应离苗木主干2厘米处,以不致伤根;用塑料带把苗和立柱捆成“∞”字形,不能把苗捆死在立柱上,以免苗木被擦伤或抑制长粗、造成凹痕等而影响生长。应随苗木生长高度而增加捆扎次数,一般应捆2~3次,使幼苗直立向上生长而不弯曲。

4.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1)肥水管理对于容器嫁接苗,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期调整施肥次数和浓度。在刚嫁接时,一般每半个月施用一次0.15%~0.20%的复合肥或尿素;当嫁接苗第一批枝梢老熟后,可以根据苗木长势增加施肥次数,同时施用浓度增加到0.25%~0.35%。

(2)病虫害防治温室、网室内的土壤及各种用具都是经过蒸汽或化学药物消毒的,因此幼苗受病菌及害虫的为害几率较小。但苗期还是有部分病害出现,最为主要的几种病害是立枯病、炭疽病等,常用的药剂是可杀得、甲霜灵锰锌、大生M-45、多菌灵等。苗期虫害除用相应的药剂处理之外(表5.1),还可在温室、网室内设置诱虫灯进行人工捕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