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将令人丧失对责任的担当
在现实中,我们难免要遭遇挫折与不公正待遇,每当这时,有些人往往会产生不满,不满通常会引起牢骚,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从心理角度上讲,这是一种正当的心理自卫行为。但这种自卫行为同时也是许多老板心中的痛,牢骚、抱怨会令人丧失对责任的担当,削弱员工的责任心,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几乎是所有老板一致的看法。
奎尔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从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什么“修理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的”,什么“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每天,奎尔都是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他认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隶一样做苦力。因此,奎尔每时每刻都窃视着师傅的眼神与行动,稍有空隙,他便偷懒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转眼几年过去了,当时与奎尔一同进厂的三个工友,各自凭着精湛的手艺,或另谋高就,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独有奎尔,仍旧在抱怨声中做他讨厌的修理工。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有太多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才华横溢,但在公司里却长期得不到提升,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我反省,总是怀疑环境,对工作抱怨不休。工作中时常表现出这样的情况:一项任务交待下来后,如果上司不追问,结果十有八九会不了了之;有些事情,如果上级不跟踪落实,就很难有令人满意的反馈;还有的人面对布置的工作常常只会睁大眼睛,满脸狐疑地反问上司:“怎样做?”“这事我不知道啊!”抱怨的人很少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不认为主动独立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责任,却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
还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们动辄感到被老板盘剥、替别人打工,因而在思想上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聪明才智没有用来思考如何十全十美地做好上级交给的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阴和大把的精力,在蹉跎中白白浪费掉了。这一现象,在一些刚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人身上尤为突出。他们总对自己抱有较高的期望,认为以自己的学识和才干,应该从事些体面的工作,并得到重视。但事实上刚刚跨入社会的年轻人,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无法被委以重任,工作自然也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体面。然而,当老板要求他去做应该负责的工作时,他就开始抱怨起来:“我被雇来不是要做这种活的。”“为什么让我做而不是别人?”对工作就丧失了起码的责任心,不愿意投入全部力量,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将工作做得粗陋不堪。长此以往,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评的恶习,将他们卓越的才华和创造性的智慧悉数吞噬,使之根本无法独立工作,成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员工。因此,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不尽心尽力,应付工作,在任何单位里都是自毁前程。
出现问题不是积极、主动地加以解决,而是不断抱怨、千方百计地找各种借口,这样不仅使工作无绩效,而且致使许多小问题演变成大灾难!
抱怨的好处就是把自己的过失掩盖掉,心理上得到暂时的平衡。但长此以往,抱怨就会使人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设法争取成功,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抱怨上。
抱怨,就是推卸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