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护理技巧

心理护理技巧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老年人健康心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如果始终耿耿于怀、情绪激动,则表示心理康复能力低,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根据这些特点,养老护理员要注意老年人的行动安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要简洁、舒适、安静,物品摆放要有秩序。这些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影响老年人心理的重要因素。会在精神上造成严重伤害,使老年人心理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

生活的环境每日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任何人都会有影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还可能构成对人的身心损害。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老年人健康心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老年人可能适应性弱一些,但还是可以随着社会变化了的环境对自己心理作适当调整,以逐渐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对突然的亲人亡故、意外事故,能保持理智,在对家庭内部的不和睦和受到一些委屈时,可以保持愉快的心境,坦然面对。

应坦然应对周边发生的事,冷静对待出现的困难和遇到的麻烦,而不是手足无措,或者面对别人高兴时,自己却冷眼视之。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要经历各种挫折和不公正待遇,这会给人造成心理创伤,健康老年人能逐渐平复。但如果始终耿耿于怀、情绪激动,则表示心理康复能力低,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由于老年人脑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的萎缩和减少,情绪反应时,内分泌腺释放化学递质的速度减慢,数量减少,故而,老年人的情绪反应不如年轻人激烈。另外,老年人生活经历多,社会经验多,对事物多有自己的评价,思想稳定,心境相对比较平和。老年人脑细胞的萎缩和减少,对记忆的影响是明显的,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给工作、学习、生活造成许多困难。另外,由于各种感觉能力的下降,知觉能力也受到影响,有时对客观事物知觉的不准确,形成错觉。老年人知觉能力下降造成的错觉会给生活带来不便。根据这些特点,养老护理员要注意老年人的行动安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要简洁、舒适、安静,物品摆放要有秩序。

进入老年期以后,一般人都要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从过去忙忙碌碌,到现在闲居在家,感到社会不需要自己了。与科技、知识水平较高、办事速度较快的年轻人相比,也增加了老年人的悲观情绪。由于文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与观念的变革,信息的发生和传播的速度之快,都使老年人感到来不及学习和了解更多的东西,对很多新生事物来不及适应,如电子网络的发展,信用卡的使用,使老年人一时很难适应,感到自己虽然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仍赶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总觉得自己被抛在了时代的后面,叹息自己成了“功能性文盲”这种情况,对老年人也造成了心理压力。加之老年人的各种生理活动的变化和衰退,也或多或少地影响老年人的心理活动。一方面老年人会认为自己老了,不愿意像青年、中年时期那样,保持和提高心理活动的水平。另外,各系统的生理变化和逐渐衰退,使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身体内代谢产物积存过多,也影响大脑的功能而导致心理活动的衰退。这些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影响老年人心理的重要因素。

(1)离退休:老年人离退休后,由于社会角色定位的改变,原来主要以社会角色为主,转而以家庭角色为主,过去忙碌的生活变为清闲自在。原来的同事、朋友不能再像在工作岗位上相处时间那么多。因而感到失落、孤独、寂寞、不适应,这是常见的情况。尤其是原来居于领导地位的干部退下来后,这种失落感要比一般的干部和群众更加明显。因为过去的人际关系多为上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退下来以后,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孤独感就越强烈。如果不进行心理调适,就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的心理现象,如冷漠、沮丧、多疑、怨恨、焦虑、烦恼、急躁等,严重的还出现精神症状。

(2)丧偶:人人都希望“少来夫妻老来伴”,但在人生漫长的过程中,尤其在老年人口中,配偶死亡现象是很自然的。但由于老夫老妻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几十年,相依为命。如果一方不幸去世,对另一方的打击无疑是非常沉重的。会在精神上造成严重伤害,使老年人心理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因为在生活事件中的应激因素中,丧偶被认为是刺激量最大的应激源(见表7—1)有学者统计,配偶死亡3年后,对方死亡率为一般人的3倍。这时,如果老年人不能进行较好的心理调适,又得不到家庭、社会以及周围人的心理支持,就会使老年人心理老化,会感到抑郁、孤寂,甚至厌世、轻生。

(3)家庭矛盾:老年人离退休后,主要活动在家庭中,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也较过去多了,家庭中各种矛盾就会显现出来。加之与年轻人对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看法不一致,极易产生矛盾,甚至发生争吵、打骂。如住房、吃穿、日常开支、老伴有病、子女犯罪、失学失业、婚姻纠纷等,这些问题经常困扰老年人,在本来就孤独无助的心理上又加上一层。如果处理不好,老年人情愿独居凑合,也不愿与子女住在一起。或虽同居一室,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家庭气氛十分冷漠。

在家庭中,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互相体贴,导致家庭矛盾日趋激烈,尤其婆媳关系是家庭各种矛盾中最不好处理的一层关系,特别是对老年妇女的影响较大。

(4)经济问题:老年人退休以后,经济来源相对减少,会因经济问题而担忧。有的老年人原来给子女带孙子、做家务,感到自己没有“白吃饭",而上了年纪后,力不从心,为子女分担不了太多家务,却给孩子增加了负担,而经常会自责,造成心理压力。会变得多疑、郁闷。有的老年人还容易听信一些人的谎言,导致受骗上当,财产遭受意外损失,就会加重心理创伤,甚至痛不欲生。

(5)天灾人祸:老年人经历多,战争或动乱的经历使老年人变得谨小慎微,害怕天灾人祸和社会动乱,企求安定、和平。但社会上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住房紧张、上学难、就业难、车辆多、事故频繁等,这些都会使老年人整天提心吊胆,一旦发生意外,对老年人打击就很大。加之年轻人信仰多元化,与老年人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都使老年人承受心理压力。

(6)名誉:老年人一辈子辛辛苦苦,应该得到社会和晚辈的尊重,老年人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但如果得不到晚辈的尊重,就会产生心理失落感,甚至认为会被社会遗弃。

养老护理员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情况,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要仔细观察和了解老年人反映出来的不同心理问题。以便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安慰与支持。这会使老年人安心疗养,减少因心理压力带来的生理变化(表3-9)。

表3-9 社会再适应量表(生活事件变化应激量表)

续表

在老年人心理方面,由于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心理态势和与现实的矛盾,形成的一些心理变化是老年人所特有的,他们的一些心理反应有时相互矛盾。由于老年人常被这种矛盾心理所困扰,并可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值得重视。因为这种心理矛盾现象为老年人所特有,专家们将这种矛盾心理称为“矛盾的夕阳心态"。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信与自卑:老年人的年龄、资历、地位、成就、经验、知识、技术、能力等都是老年人自信的资本。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的逐渐退化,社会工作和交流的减少,知识的老化,经济收入的相对减少,会造成老年人的自卑心理。有些老年人在与社会、与家庭的人际关系中,有些冲突都源于这种矛盾心理。养老护理员要能依据老年人的经历、文化、社会背景,适时地多加鼓励,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并能面对变化的情况适当加以适应性调适,减少这种矛盾心理的干扰,愉快地面对一切。有的老年人过于自信,不承认、不甘心自己已进入暮年,以至于经常给自己制订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并要求达到预期的目标,虽然这种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反应,但另一方面,遇到挫折或困难后,可能会出现更强烈的自卑。所以对这种情况要适当地给予“降温”,使其心理保持在适度的水平。

(2)独立与依赖:进入初老年期(60~65岁),不少老年人尚能保持独立自主性,但遇到生病或意外,这种独享性就很快变成依赖别人,这多数是出于无奈。但随年龄的增长特别是70岁以后,加上疾病缠身,这种依赖性会逐渐上升。在购房现象中也可以发现,不少人家在购房时希望购买“1加1”亲情居室,这反映了老年人又愿意和晚辈住在一起,以享受天伦之乐,相互有个依靠,万一有病或意外以便能得到照顾,但又不希望住在一个单元居室内,免得招惹麻烦,就是这种矛盾心理的集中表现。他们留恋传统的“孝道”,希望年轻人向他们尽孝,但又希望年轻人努力工作,不希望自己对儿女依赖过多。实际上,很多情况下老年人对晚辈的依赖多是出于无奈而作的选择。

(3)温馨与孤独:世界各国都羡慕中国家庭的天伦之乐。很多老年人认为“夫妻感情始终很好”,这使不少老年人感到心理安慰。加之社区、单位的福利机构对老年人格外照顾,过节、过年或遇到困难,得到单位领导的慰问、周围邻里的关怀,感到生活愉快。但子女成家与老年人分居后,或子女外出工作、出国留学或工作,都会使老年人感到孤独和寂寞。

(4)再造家庭与难以驾驭:人间夫妻难得同生,更难求同死。因此,成双成对一向是人类美好的向往,但在调查中,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只占独身老年人总数3.5%,而不愿再婚的老年人比例高达83.1%。另有13.4%老年人不愿意表示明确的态度,实际上这些不愿意再婚和不愿表态的老年人,并非本人真实意愿,而是有其不同的客观条件和背景以及主观顾虑和压抑。其顾虑有来自家庭和社会方面的,也有来自健康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即使有条件重组家庭的愿望,又怕陷入更多的麻烦和苦恼之中,结果是少数老年人敢想敢为,而更多的单身老年人则是顾虑重重,宁愿一个人独居。老年人的再婚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应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因经济、住房、子女问题,老年人同居现象日渐增多,也可能就是这种矛盾心态的集中反应,也是老年人出于无奈而做出的选择。

养老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如果老年人在养护机构内确实遇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对象,并且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的,应鼓励他们结合,共同走完孤独的晚年。

(5)奉献与索取:人到老年,已为社会、事业、家庭、子女奉献了大半生,理应得到尊重和爱护。相比西方老年人,中国大多数老年人确实得到了尊重和爱护。但与传统“孝道"相比,老年人又感到不满足,尤其是子女忙于事业、忙于自己的小家庭,加上经济、住房及其他原因,对老年人有时自觉不自觉的冷落。随年龄的增长、体力的衰退、社会活动的减少,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会随之下降,于是造成老年人的心理不平衡。

(6)彻底解脱与恐惧死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竞争拼搏,部分老年人会感到“累极了”。如若生活上再要求老年人必须为支持家庭、资助子女、照看孙辈而操劳,毫无苦尽甘来的感觉,加上家庭其他成员间的种种碰撞和烦恼,老年人会祈求独居静处,甚至逐渐萌发彻底解脱的消极念头。这种逃避心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压力和困惑,一旦独处,又会感到寂寞。伴随生理功能的不断衰退和体力下降、病痛、孤独等,会出现既期待解脱又恐惧死亡的心理。

上述种种矛盾心理,虽不能尽述老年人的全部心理反应,但在老年人中常常见到,情况也因人而异。如果老年人能掌握正确的心理保健知识,适时进行心理调适,遇事能顺应自然、控制不良情绪,便能逐渐化解矛盾,达到心理平衡。而在这其中,还有一些需要特殊关照的老年人,更要引起重视,这就是缺乏经济收入的老年人,居丧、独居的老年人,长期患病的老年人,曾有犯罪记录的老年人等。这些较特殊的老年人群,心理反应可能比正常情况下的老年人复杂,更需要养老护理员细致的心理护理工作。

对某市老年公寓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的资料表明,大部分老年人存在负性情绪。资料中说:57%的老年人对生活失去兴趣,52%有孤独感,45%有忧郁感,40%有衰老感,55%有性格上的改变。丧偶孤寡老年人及家庭不和睦的老年人不良情绪比较严重。调查表明,老年人存在的主要心理负担依次为:经济困难、就医难、无人照顾。调查显示患慢性病、低收入、丧偶等方面的原因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关系最为密切。

(1)失落感:产生失落感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老年人离退休后社会角色发生转变,而心理上一时难以适应;或因为子女成家分居,出国学习、工作,而使原本热闹的家庭变得冷清,也会使老年人产生心理的失落;还有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变革的速度加快,也使老年人感到原有的生活经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不够用,经常感到自己落后于社会,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很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联系方式要由电子设备来完成,如网络、手机、短信、触摸屏、信用卡等新科技的应用,老年人甚至没来得及学习,就使自己陷入被动,从而促进老年人产生失落感。老年人的失落感表现为对生活缺少自信和兴趣,情绪郁闷,不愿意与别人交往。

(2)孤独感:这与老年人生理状况的逐渐变化,如体力、听力、视力的减退,使人际交往发生一定困难;或因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而导致行动困难,使生活空间和人际交往面不断缩小;也可能因为对各种新的生活方式与人际联系方式不能适应,不愿意或没条件再去学习和适应,生活内容单调所致。孤独感的主要表现是愿意一人独处,不愿与别人来往和沟通,心灵孤独、寂寞,感到前途渺茫、无助,甚至厌世轻生。

(3)隔离感:这与上述的孤独、失落感有密切的联系,老年人对生活缺少信心,自觉与周围人和社会的距离感,加之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出于安全的考虑、交通不方便等客观条件的原因,使老年人外出活动相对减少,他们与原来交往较多的朋友、同学、同事见面的机会减少,越来越将自己隔离起来,不能较好地融入社会,表现为自我封闭,更加重了孤独感和失落感。

(4)对衰老患病的忧虑、焦虑和恐惧: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欠佳,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对老年人的心理构成较大威胁。调查表明,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高达82.2%,同时患有两种疾病以上的老年人占54%,慢性病造成67.7%的老年人活动受到限制。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伤害和中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成为自1998年至2000年全国老年人死因的前五位。而上述这些疾病在老年人身上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存在着,也是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威胁。

老年人对衰老和疾病的忧虑和恐惧,主要原因还与就医难和经济问题有关,如在就医问题上,认为主要因为经济困难而不能及时就医的占58.9%,就医时无人陪伴者占37.1%,挂号难占20.2‰还有住院聘用护工的护理费用高,这也加重了老年人住院的负担,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老年人对疾病的忧虑。

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是家庭和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应建立社会性的救助机构、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效率。老年人患有慢性病,除定时到医院请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外,多数情况应在社区内解决日常的治疗、护理问题,社区内可动员养老护理员开展“送护”上门,或对老年人及其子女进行必要的护理指导,以减轻就医难和费用支出问题;再有应加快培训部分失业人员加入护理老年人的行列,这一方面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老年人护理费用,所有这些,需要养老护理员给予关注。

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非常重要,-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工作要从一进入老年期开始。其主要内容是:

(1)宣传心理保健的知识,劝导老年人自己进行心理调适:生老病死是世间万物发展的规律。老年人在完成了自然界交给的任务(生儿育女)和社会交给的任务(离退休)后,应该进入颐养天年的轻松境界,老年人不宜再给自己增加太多的负担,制订更多的计划和更高的目标。如果老年人身体与精力尚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此种情况应该给予鼓励。老年人进行心理调适主要是从社会角色的定位上,给自己找到恰当的位置,无论过去从事什么工作,担当什么样的领导职务,都要使角色转变到实际情况上来。这是老年人心理保健的第一步,如果角色定位不能转变,感到自己仍然在原来的岗位上,但却没有人像过去自己在位时的热情和关照,经常感到“人走茶凉”,这样会产生较大的失落感,给心理调适带来困难。

(2)保持心理活动适度:老年人心理护理研究的目的,应使老年人长时期地把心理活动保持在一个相对适度的状态,使老年人愉快地、有所作为地度过晚年,继续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现代医学能延长人的寿命,但是如果老年人心理能力不断衰退,不能适应,那么长寿就没有多大意义。所以对于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的疏导非常重要。

养老护理员要尊敬老年人、关心老年人、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给予护理干预、并尽可能多地给予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良好状态。

(3)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社会的支持是很多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在城市里,老年人多数都是有组织的,无论是单位、社区,还是在养老机构内,这些组织应该承担起老年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如经常组织老年人在一起进行文艺体育活动、谈心、书画练习等,对于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社区与单位应及时解决。养老护理员应经常和老年人谈心,并鼓励老年人多参加有益的活动,不断扩大人际沟通的范围,让老年人相互交流,这有益于老年人之间加强沟通,宣泄烦恼,分享快乐。

(4)子女应依法负担老年人的赡养义务:这是无条件的,但除此之外,还应该从心理上多关心和照顾老年人,如果子女只是尽经济上的赡养义务,而不从精神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仍然会感到孤独、无助。如因工作、学习的需要与老年人分居两地,要经常到老年人的住处探望,有孙辈的应多让他们与老年人相聚,以满足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心理要求。

(5)消除老年人的隔离感:对空巢家庭或独居的老年人,对听力、视力有明显下降的老年人,在本来就孤独的情况下,态度越发冷淡,心情也越发寂寞,对于这种老年人,养老护理员应采取相应措施,相应地改善他们的听觉、视觉,并经常和他们谈心,鼓励他们走出个人世界,重建生活信心,融入正常的人际交往中。

(6)积极采取社会措施:如果子女不愿对老年人尽赡养义务的,应从法律上进行干预,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于经济低收入者,应在国力可能的情况下,对低收入人群,给以适当的补贴,对于就医难的问题,如挂号难、无人陪伴、医疗费用相对偏高等实际问题,应结合发展社区卫生机构,不断地加以完善。社会还应发动更多的“义工”,用“储存”劳动工时的办法,发动社会力量帮助老年人。如果上述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心理疏导的作用就会很小。

(1)恐惧:一般年轻人虽然也生病,但生病后一般不会考虑与“死"有关的问题,而老年人则不同。老年人生病后,特别是患有当前认为不可治愈的疾病时,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加重,而且老年人自己的想象常常比实际情况更可怕。这种心理可以称其为临终恐惧,这种恐惧感是很自然的,这是每一个人求生本能的反应。但是如果没有处理好,由此产生的恐惧感会使老年人丧失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能导致一些人轻生或自杀。这样的老年人可能由于不愿再忍受疾病的痛苦,也可能由于经济困难,或者害怕增加子女的负担。

(2)对子女的眷恋情感加深:如果老年人的子女工作、学习都比较理想,身体也比较健康,一般来说,老年人的担心相对会少一些;相反,如果子女工作、学习都不甚满意、身体不好、或有残疾,这就使老年人放心不下。如果子女又不在身边,思恋之情在临终前更加强烈,此时,老年人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可能超过对自己身体的担心。由此产生的焦虑也是极为常见的心理现象。

(3)临终前对配偶的担心:有的老年人感叹“谁先走谁幸福",这里的“走”是指死亡。如果仔细分析老年人的这种感叹也不无道理。先“走”者,还有老伴照顾,后“走”者靠谁?先“走”者,所担心的是留下了配偶谁来照顾。如果配偶身体尚可,有一定经济收入,医疗条件有所保证,临终老年人会安心一些,如果留下的老年人经济条件较差,身体欠佳,这会对临终老年人构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临终老年人主要是希望得到子女的亲切关怀、照顾及社会的支持。据北京首家临终关怀医院对上万例临终老年人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人的临终期大约为280天,这与妇女妊娠期几乎是相同的,人在临终期需要子女和社会像孕育胎儿一样,关心和照顾大约280天。所以,家庭和社会要为临终老年人营造温暖、舒适的环境,使临终老年人得到社会和亲人关心与照顾。

(1)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养老护理员应保持心境平和的态度,对临终老年人要温柔、体贴,努力减轻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痛苦。养老护理员应按时给老年人进餐、洗漱,保持被褥的清洁、整齐,以维护老年人的尊严。对于受严重疼痛折磨的老年人,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应用止痛剂,以减少老年人临终前的痛苦。对于确实证明救治无望的老年人,逐渐减少药物治疗,增加心理疏导,使老年人能安心地面对死亡,临终老年人休养、居住的环境应温馨、舒适。

(2)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死亡是任何人都不愿意面对的事实。在对于有关死亡的问题上,临终老年人可能有一段心理否认期,在这段时间里,应允许老年人保持这种“否认”。从一定意义上讲,否认是心理保护的屏障,要允许老年人逐渐地面对临终和死亡这个严酷的现实。一旦老年人心理上接受了这个事实,养老护理员应及时了解老年人所关心的问题,提供信息,澄清疑问,让老年人充分抒发他的感情,养老护理员应认真倾听,并如实给予回答。尽量满足老年人的要求,以解除临终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

(3)创造与子女团聚的机会:养老护理员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子女回到老年人身边。给老年人以充足的时间,向子女诉说心愿,必要时,应给老年人书写和诉说遗嘱的机会。子女及其养老护理员应充分尊重老年人的临终决定,以减少临终前的焦虑与担心;要妥善安置临终老年人的配偶,使老年人能放心地离去,以减轻老年人对配偶日后生活的担忧,减轻由此产生的心理焦虑。

(4)正确对待宣泄:有些临终老年人虽然心理上接受了死亡事实,但想让其坦然面对是有困难的。还可能因为在临终前大脑的抑制系统先衰竭,大脑的兴奋性相对提高,这时,临终老年人的反应可能是异常兴奋、情绪烦躁或表现极为愤怒,这时养老护理员应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此时,和老年人最亲近的人或养老护理员经常成为他们不良心理的发泄对象。对此,养老护理员要努力劝说老年人保持相对平静的心态。对心理压力严重的临终老年人,应设有专人看护,采取保护措施,以防范老年人自伤、自杀。

(5)尊重风俗习惯:如果临终老年人有宗教信仰的,应充分尊重老年人的信仰,满足老年人对正当宗教仪式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