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变速器的故障诊断

变速器的故障诊断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变速器在工作负荷的作用下,随着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内部各零件的磨损、变形也随之加大,引起各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变坏,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故障。②挂需要挡位时,结果挂入了别的挡位:摇动变速杆,检查其摆转角度,若超出正常范围,则故障由变速杆下端球头定位销与定位槽配合松旷或球头、球孔磨损过大引起。此外,也可能是同步器齿轮磨损或损坏,应视情况修复或更换。

变速器在工作负荷的作用下,随着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内部各零件的磨损、变形也随之加大,引起各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变坏,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故障。常见的故障有跳挡、乱挡、异响、换挡困难和漏油。

1.变速器跳挡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变速杆自动跳回空挡位置,换挡啮合副自动脱离啮合状态。此现象多发生在汽车重载加速或爬坡时。

(2)故障原因

变速器跳挡的根本原因是换挡啮合副在动力传递时,产生较大的轴向作用力,使其啮合副脱离啮合位置;变速器挂挡时,啮合副未能全齿长啮合,当汽车震动或变负荷行驶时,导致跳挡。具体原因如下:

①操纵杆系磨损松旷或变速器内拨叉弯曲变形、止推垫片磨损,使齿轮不能完全啮合。

②相啮合的齿轮或齿圈磨损严重。

③自锁装置的凹槽、钢球磨损严重,自锁弹簧疲劳或折断。

④轴或轴承磨损严重,使相啮合的齿轮或齿圈不同心。

⑤齿轮与轴的花键严重磨损,使配合间隙过大。

(3)故障诊断与排除操作步骤及维修要点

①在汽车行驶中分别挂入各个挡位,当在某一挡位行驶时,变速器自动跳回空挡,则表明该挡存在跳挡故障。

②首先检查变速杆的操纵性能,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将变速杆向左挂上一挡,再回到空挡位置,在变速杆手柄处测量,变速杆的行程应达5~10mm,若不符合要求,应调整变速杆壳体的位置。

③检查变速器与发动机连接螺栓是否松动或松紧度不一,若出现上述情况,则应按规定扭矩拧紧,拧紧力矩为55N·m。

④拆下并分解变速器,检查下列项目:

·检查齿轮与接合套齿的磨损情况,若磨成锥形或阶梯形,则应更换新件;

·检查齿轮轴、轴承及齿轮的配合情况,若不符合技术要求,则应予调整或更换。

其中变速器齿轮的检修:

a.在齿高2/3处测量,滑动齿轮或常啮合齿轮的齿长磨损不得大于原齿长的15%;

b.齿轮工作面不得有疲劳性剥落,工作面上的打击伤痕和缺口不得大于20%;

c.齿轮不得有裂纹;

d.齿厚磨损不得超过0.4mm;

e.齿轮啮合间隙不得超过0.5mm。

⑤检查同步器:

·同步器锁环锥面磨损的检查。将同步器锁环压装在与之配合的齿轮锥面上,测量两者之间的端面间隙,以确定其锥面磨损程度,如图5-11所示。若超过使用极限或出现裂损,则应更换新件。

·同步器接合套与拨叉轴向间隙的检查。用厚薄规测量二者之间的间隙,标准值为0.45~0.65mm,使用极限为1mm,超限应更换拨叉。

图5-11 检查同步器锁环的磨损

⑥检查拨叉轴的定位凹槽、定位球的磨损及定位弹簧,若定位凹槽、定位球磨损严重,定位弹簧弹力不足或折断,则应更换新件。

2.变速器乱挡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汽车在起步挂挡或行驶中换挡时,挂不上所需挡位;挂挡后不能退回空挡;车辆静止时可能同时挂上两个挡。

(2)故障原因

乱挡的主要原因是变速器操纵机构失效。

①互锁装置失效:如拨叉轴、互锁销或互锁钢球磨损过甚等。

②变速杆下端长度不足、下端工作面磨损过大或拨叉导致凹槽磨损过大。

③变速杆球头定位销磨损松旷、折断或球头、球孔磨损过大。

(3)故障诊断与排除操作步骤及维修要点

①使车辆行驶,操纵变速杆进行换挡试验,检查是否有同时挂上两个挡或挂上的挡位不是所需要的挡位。

②挂需要挡位时,结果挂入了别的挡位:摇动变速杆,检查其摆转角度,若超出正常范围,则故障由变速杆下端球头定位销与定位槽配合松旷或球头、球孔磨损过大引起。变速杆摆转360°,则为定位销折断。

③如摆转角度正常,仍挂不上或摘不下挡,则故障由变速杆下端从凹槽中脱出引起(脱出的原因是下端弧形工作面磨损或导槽磨损)。

④同时挂入两个挡:则故障由互锁装置失效引起。

3.变速器挂挡困难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在进行正常变速操作时,变速杆不能挂入挡位,或者勉强挂上挡后又很难摘下来。

(2)故障原因

①同步器故障。

②拨叉轴弯曲、锁紧弹簧过硬、钢球损伤等。

③变速器轴弯曲变形或花键损伤。

④齿轮油不足或过量、齿轮油不符合规格。

⑤自锁或互锁弹簧过硬、钢球损伤。

⑥控制连杆机构动作不良。

(3)故障诊断与排除操作步骤及维修要点

①首先应确认离合器分离状态正常,然后使发动机怠速运转,踏下离合器踏板,试进行各挡位变速动作,检查变速杆是否卡滞、沉重等。当用这种方法不易判断时,可进行实车行驶试验。

②检查拨叉是否弯曲,如果弯曲应校正或更换。如果拨叉轴与导向孔锈蚀,可用较细的砂纸光磨。

③检查自锁和互锁装置是否良好。

④检查拨叉的固定螺栓松动。

⑤检查变速器轴花键损伤情况或轴弯曲情况。

轴的检修应注意:

①弯曲变形可用百分表检查,超标应校正或更换,如图5-12所示。

图5-12 轴弯曲变形的检查

②用千分尺检查轴径磨损程度,磨损超过规定值,可堆焊后修磨、镀铬修复或更换。

③键齿磨损检修。键齿磨损在受力的一侧较为严重,可用与其相配合的新花键槽套入后,检查其配合间隙和松旷程度是否符合要求。用顶针顶住轴两端的顶针孔,用百分表检查轴的径向跳动,其值的1/2即为直线度,应不超过0.1mm。如超过限度,可通过压力法校正。

4.变速器异响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变速器工作时,发出不正常声响,如金属的干摩擦声、不均匀的碰撞声等。

(2)故障原因

①变速器第一轴、第二轴或拨叉弯曲变形,轴承、同步器毂磨损、失效。

②齿轮加工精度或热处理工艺不当等造成齿轮偏磨或齿形发生变化,齿轮啮合间隙或花键配合间隙过大。

③自锁装置的凹槽、钢球磨损过甚或自锁弹簧疲劳、折断。

④齿轮油不足、变质、规格不符合要求或油中有杂物。

⑤变速器内缺油,润滑油过稀、过稠或质量变坏。

⑥变速器内掉入异物;某些紧固螺栓松动;里程表软轴或里程表齿轮发响。

⑦变速器与发动机安装时曲轴与变速器第一轴轴线不同心,或变速器壳体变形。

(3)故障诊断与排除操作步骤及维修要点

①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使变速杆处于空挡位,检查接合和分离离合器过程中有无异响,如离合器接合时发生异响,离合器分离时异响消失,说明异响发生在变速器。也可进行实车行驶,检查在变速挡位有无异响。此时,应区别驱动时与怠速的异响。

②变速器发出金属干摩擦声,即为缺油和油的质量不好。应加油和检查油的质量,必要时更换。

③行驶时换入某挡若响声明显,即为该挡齿轮轮齿磨损;若发生周期性的响声,则为个别齿损坏。

④空挡时响,而踏下离合器踏板后响声消失,一般为一轴前、后轴承或常啮合齿轮响;如换入任何挡都响,多为二轴后轴承响。

⑤变速器工作时发生突然撞击声,多为轮齿断裂,应及时拆下变速器盖检查,以防机件损坏。

⑥行驶时,变速器只有在换入某挡时齿轮发响,在上述完好的前提下,应检查啮合齿轮是否搭配不当,必要时应重新装配一对新齿轮。此外,也可能是同步器齿轮磨损或损坏,应视情况修复或更换。

⑦换挡时齿轮相撞击而发响,则可能是离合器不能分离或离合器踏板行程不正确、同步器损坏、怠速过大、变速杆调整不当或导向衬套紧等。遇到这种情况,先检查离合器能否分离,再分别调整怠速或变速杆位置,检查导向衬套与分离轴承配合的松紧度。

如经上述检查排除后,变速器仍发响,应检查各轴轴承与轴孔配合情况、轴承本身的技术状态等;如完好,再查看里程表软轴及齿轮是否发响,必要时予以修理或更换。

5.变速器漏油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变速器壳体外围有油泄露,变速器箱的齿轮油减少。

(2)故障原因

①油封磨损、变形或损伤。

②变速器壳龟裂或损伤或延伸壳破裂。

③通气口堵塞、放油螺塞松动。

④变速器的盖与壳体之间安装松动或者密封垫损坏。

⑤齿轮油过多或齿轮油选用不当,产生过多泡沫。

⑥车速里程表街头锁紧装置松动或破损。

(3)故障诊断与排除操作步骤及维修要点

①按油迹部位检查油液泄漏原因。

②检查调整变速器油量。

③疏通堵塞的通气口。

④更换损坏的密封垫和油封。

⑤紧固松动的变速器盖、壳螺栓及放油螺塞。

⑥检查变速器壳体。

变速器壳体裂纹的检修应注意:

①变速器壳体和盖应无裂纹,否则应修复或更换。

②壳体裂纹超过100mm或超过两处,裂纹与轴承座孔相通时,壳体应予报废。

③裂纹较小且未延伸到轴承座孔,可用环氧树脂胶黏结或螺钉填补修复;如裂纹在轴承座孔附近等重要部位,可用焊接修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