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让孩子们做最好的自己
之所以用“做最好的自己”作为本书书名,就是深切地感受到了中西教育的差异。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中国的教育一直在努力地让学生做最好的他人,而西方的教育却希望培养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看似一句非常简单的话,却是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想到,更没有机会做到的。
学最好的他人,做最好的自己。
而为了做最好的自己,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自己。
但我们的孩子从小都在成人的教导下,去学看起来有发展潜力的各类乐器,参加各种可以加分、提高成绩的补习班,争取把学校教的知识学好,师长交代的事情做好。很少有机会去想“我到底擅长什么?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教育体制、父母和老师们的教育方式根本没有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听话”和“服从”就是好孩子的标准。所以,我们的孩子不会去思考“我喜欢什么?”一切按照父母和老师的既定标准去要求自己似乎就是“最好”。
由于中国的教育目前还停留在课程设置的标准化和评价体系的相对统一阶段,孩子要认识自己,首先还是从学业开始。每门课程的设置,是有一定道理的,也都需要学生们在某些方面拥有相应的思维能力。
“我喜欢”才是每个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
比如,我们学科一般分为五大类:语言、数学、科学、人文学科、艺术。很少有学生能学好所有五大类的课程,因为没有人是万能的,许多人都只是擅长其中的某些学科,而且有些学科无论花多大的精力,也不可能学得很好。
对于这一问题,教育相关部门也一直在探索改革路径,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个别处于改革前沿的省市中的部分学校外,按照众多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生们在高一年级之前仍是都学习同样的课程。中考时,学生们都要考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升到高二后文理分科,理科生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文科生学习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学生从来没敢想过,自己还有选择学习什么课程的权利。而且一旦学生出现偏科的现象,就会拉低中考或高考的分数,进而不能升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对学生进行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有孩子数学和物理都不错,但化学不行,如果选理科,化学成绩一定会影响整体的分数;也有学生数、理及文科的成绩都不错,但孩子的文科天赋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并不能得以体现。所以目前中国的课程体系,还是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选择学习自己最喜欢和擅长学科的机会,因为“我喜欢”才是每个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
对此,我自己求学历程中的体会就很深。当年由于数学和化学比较好,就选择了继续攻读理科(实际上当时只要能读理科的,都不会选择文科,读文科的孩子多半是出于无奈),即便我的物理较差。后来高考总分还可以,但当时不知道物理不好的学生是不适合读工程的,于是随大流,想当个工程师,就读了工科院校。可想而知,一个物理不好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在工科院校能有何作为?稍稍庆幸的是,当我留学英国后,无意中就读了数学系的博士,发现读起来非常轻松,也很顺利地通过答辩获得了学位。但试想,如若我没有留学英国,而是继续在国内做一辈子“工程”,或许一辈子一事无成的同时还不知道是因为从事了自己不擅长的行业。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比如创造互联网神话的马云,当时就是因为数学不行,高考连连失利,最终进了杭州师范学院。那时马云如果有机会选择他自己非常擅长和喜欢的学科,他也许能进北大或清华。但中国的体系没有给孩子这种机会。你的学科专长与统考的科目不匹配,你就没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所以按照我的理解,教育应该是在低年级的时候,让学生们尝试各种学科的学习,让孩子们有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到了高年级再让他们自由选择课程。
比如,光华剑桥开设的A Level 课程,其课程特点:一是科目齐全,共有六十余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二是组合自由,所有课都是选修课(包括数学),没有必修课。这种选课机制可以让绝大多数孩子都能选择到自己最擅长的课程组合。
不过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当学生们刚从国内体系进入国际课程体系时,对选课还是比较茫然的。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学校每年都要举办选课说明会。即便如此,还是有学生会发现自己选错学科。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有些孩子不去想“我到底喜欢什么”,而是想“别人选了什么科目”,“什么科目好拿高分”。其实别人容易拿高分的,不一定适合你,因为每门课都有其难点。
选课之时,选你所爱。
选课之后,爱你所选。
(二) 选你所爱,爱你所选
因此光华剑桥给出的选课原则始终是:选课之时,选你所爱;选课之后,爱你所选。
目前我们基本上开设了比较适合中国学生的所有A Level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历史、地理、心理以及艺术与设计等。虽然大部分学生的选课还是停留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经济上,但越来越多的学生已开始选择各种不同的课程组合。
在这一过程中,我也碰到过一些在国内体制中比较“叛逆”,家长和老师们都觉得不太用功读书的孩子,后来进入国际课程体系中却学得很好的情况。
这些孩子叛逆,很多时候其实是感到家长不理解自己。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有些孩子明明文科好,文科学习非常轻松,但家长一定要求孩子学好理科,周末出去补课,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花在如何提高理科的成绩上。结果理科也没有学好,文科的优势也丢掉了。孩子对理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在家长们看来,就是孩子不用功。对于这些家长,我想说的是,所有人在做自己不擅长和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都难以百分百地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当你觉得自己的孩子不用功时,不妨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认真地倾听孩子,并给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学科选择,就是帮助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的第一步。如果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学科,无论是在哪国的高考中,都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案例】
在这个问题上,王子喻同学的例子很典型。他的父母都是艺术工作者,一位从事雕塑创作,一位从事音乐工作,他们在各自的行业都很出色。许是和天赋有关,王子喻同学的文科和艺术都很不错,但数学、物理和化学完全不开窍。当时王子喻同学也非常纠结,他可以选择数学,但花很大精力也未必能学好,而且学习数学和科学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这种学生如果在国内的体系中,由于数学的拉分,他是不可能考取一个好大学的。
但在国际课程体系中,王子喻同学完全放弃了自己不擅长的数学、物理和化学,选修了历史、地理、经济和英国文学,所有科目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申报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历史老师(来自英国)觉得王子喻同学文科非常优秀,考试成绩比他当时还要好——“为什么不能试试申请牛津大学?”于是我就与王子喻同学探讨了申请牛津大学的事宜。不过刚开始王子喻同学还是非常忐忑,感到自己能考个一般的大学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根本没有想过去冲世界名校。后来在老师们的鼓励和帮助下,王子喻同学申报了牛津大学,也顺利拿到了面试通知。
从王子喻同学的例子看出,中国目前的课程体系满足不了一些学生的选课需求。同时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文科好的孩子并不是很自信,也对自己的优势缺乏认识。虽然国外的文科对其他一些学生而言比较难获得高分,因为既需要良好的英语基础,又需要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模式,但王子喻同学告诉我,学好这些文科课程,他只花了自己两成的精力。这样一个孩子,如果还按照我们传统的观念,强迫他去选择数学或物理,也许他花上百分百的时间和精力,也难以取得好的结果。
事实上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在社会上立足的方式。一个人活得是否精彩,在某种意义上,关键在于是否有机会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否最终成为了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