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刚开始开办国际高中时,市场的准入门槛较低。由于市场上没有国际教育市场的成熟人才,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如在师资方面,在国际课程开办早期,市场上很少有高质量的外籍教师,当时中国无愧为国际上最大的“垃圾”教师收容所。只要一张外国人的脸,会说英语,就不难找份英语教师的工作。当时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国际教育市场也受到更多关注。特别是英美等国的经济不景气,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员到海外寻找工作。中国也成了不少外籍人员的海外热门工作地。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外籍教师的管理,对外籍教师有了一定的资质要求,同时对学期中间擅自离开的老师,不再允许其在华工作等。这些都对外籍教师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外籍教师的总体水平也在逐年提升。此外,由于近十年的发展,中国也已经培养出一批在国际课程领域较有经验的中方教师,在一些传统的学科上,对外籍老师的依赖也在逐步减小,整体的师资水平在不断提高。
2005年,我开始在上海引入A Level 学校时,没有任何竞争,因为市场上仅有几家做着不同课程的国际高中项目。而后许多教育投资机构开始看好国际教育这个产业。2008年前后,国际课程项目进入了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期。与此同时,一些国外的高中也开始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扩大了在中国的招生和服务。我认为,目前开设的国际课程项目的总数有点供大于求了。但这对家长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了。同时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个学校都会尽力做好各项工作,吸引学生报考。相信通过几年的市场竞争,那些口碑不好的学校,会被市场慢慢淘汰,从而提高整个国际高中的办学水平。
尽管如此,国际高中在中国还处在一个初级发展的阶段。由于开设课程和办学方式的多样性,目前政府行政部门无法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家长们希望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来对所有的国际高中进行“排名”,这样,就省去了他们因择校而产生的许多烦恼。但由于国际高中的特殊性质,真正对其监管的其实就只是家长们。可是家长多数是非教育专业人士,难以从客观、专业的角度来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每个行业的启蒙、发展及壮大都需要时间。国际课程教育这个行业已经过了启蒙期,现正处于大量国际高中项目涌入市场并激烈竞争的阶段。五年前,进入国际高中领域比较容易,入行门槛较低。但现在市场饱和,新的学校如果没有强大的教育背景,很难在市场上存活。同时,市场也通过竞争机制,使各个学校做出自己的特色,并慢慢淘汰劣质学校,从而让国际课程教育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继续发展并完善。
我认为为中国孩子提供国际课程教育的实践是有意义的。
从直接效应来看,国际高中可以避免学生因过早出国而带来的种种弊端,能为中国孩子进入世界名校搭建一座桥梁,使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世界上更为先进的高等教育。同时,中国的教育,无论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和课程体系上都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国际课程在中国实践,可以给中国现阶段某些僵化的体制带来强烈冲击,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