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理学的文化转型

地理学的文化转型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理学深受这种“文化转向”的影响,从以前科学主义的量化研究转为广泛吸收政治学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的成果,逐步将文化阐释纳人到地理学的中心。文化转向也模糊了地理学内部的主要学科边界。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中,对文化转向的理解和反应主要取决于文化的定义。Sayer认为经济地理研究中文化转向对于经济研究兴趣的下降是相联系的。新一代经济地理学者通过向文化研究的转变表明他们向先前的政治经济学所主导的学术等级制度提出了挑战。
地理学的文化转型_新文化地理学

社会科学家常用“文化”作为表述人们生活方式的术语,它包含传承下来的观念、价值观、信仰,并构成了行为的共享基础。(格雷戈里KJ.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M].蔡运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57.)长期以来,对地理学的研究忽略了文化因素的作用机制。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领域逐步认识到物质实体和文化形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转向”渐渐兴起。地理学深受这种“文化转向”的影响,从以前科学主义的量化研究转为广泛吸收政治学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的成果,逐步将文化阐释纳人到地理学的中心。(唐晓峰,李平.文化转向和制度转向与后现代地理学: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新版第八章述要[J].人文地理,2000,15(1):15-16.)文化转向虽然是从文化地理学中发起的,但已经影响到地理学的其他分支,整个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和制度转向是当今西方地理学思想的重要表现。文化转向也模糊了地理学内部的主要学科边界。地理学的各学科都开始兴起文化转向,这便产生经济地理学的文化转型(转向);自然地理学的文化转型(转向);历史地理学的文化转型(转向);地理信息系统的文化转型(转向),下文将分别对其进行阐述。

(1)经济地理学文化转向的由来。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在对“计量和革命”的反思与批判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分析方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受到严峻的挑战,其影响逐渐下降,研究内容和方法也被重新审视。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人们开始反思社会的发展模式,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意识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非经济因素在发挥着作用,分析文化因素在经济活动的动力机制及空间特性等。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文化转向成了西方经济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文化与诸多相关的思想已经成为地理问题研究的主要论题和最有活力的知识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引导人们对现代世界生活的理解进行改写。(Cavanaugh J.Others and structures in the post(-)rural:degrees of separation and movement[M].PhD thesis,University of Exeter,1998.)正像Crang所指出的,文化转向是对经济地理学自身的重构体现,并且进一步刺激了重构的速度和程度,从而成为学术界内和学术界外所关注的对象,在学术界内,跨学科领域对文化进行研究;在学术界外,文化业也变得无处不在。(Crang P.Cultural twns and the(re)congestion of economic geography[A].In Lee R.and Wills J.(eds).Geographies of Economies[C].London:A mold,1997.3-15.)Thrift甚至曾指出文化转向在某种意义上挽救了经济地理学,把它从垂死的处境中拯救出来。(Thrift N.Pandora’s Box? Cultural Geographies of Economies[A].In Clark G.L.,Feldman M.P.,Gartner M.S.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Geography[C].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689-704.)自90年代中期,文化转向便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崛起,并引起了学术界对其原因的广泛讨论。

(2)对经济地理的文化转向的解释。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中,对文化转向的理解和反应主要取决于文化的定义。Crang认为文化转型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人类转向,包括经济地理学如何对待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作为人类生活“种属”特性的文化是与人类让世界变得“有意义”的能力紧密相联的。二是文化转向,包括了经济地理学怎样分析多元文化与经济行为以及规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文化的差异特性表示和塑造具有不同意义及价值体系的社会群体。Crang虽然更倾向于第一种定义,弦外之音不仅仅将文化看做是人类固有的本质,更应该将其看作是参与过程。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文化转向进行研究,对文化转向的研究逐渐扩大,也引起了经济地理学者的注意。经济地理学者从多种视角多种维度对其进行解释,学界认为其中最有代表的解释有三种。第一种是Sayer对文化转向的原因做出的解释。Sayer认为经济地理研究中文化转向对于经济研究兴趣的下降是相联系的。对此,人们经常借助于社会学知识进行解释。新一代经济地理学者通过向文化研究的转变表明他们向先前的政治经济学所主导的学术等级制度提出了挑战。文化转向是对政治文化变化的一种反映,即从经济分配问题、劳工主义与以传统的保守主义为主体的“分配政治”转向在同一性和关联性上更具有文化特征的新的“认知政治”。Sayer认为分配政治之所以下降得利益于社会学领域中的文化转向,可能是由于左派所主张的替代经济议程失败造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变化研究前景的新希望。(Sayer A.The dialectic of culture and economy[A].In Lee R.and Wills J.(eds).Geographies of Economies[C].London:A mold,1997.27-36.)第二种是Crang对文化转向原因做的解释。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生转变,随着对当代经济转变而产生了复杂的地理现象,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解释遇到了困难,尤其是遇到了“后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的新资本主义时空的解释难题。于是,经济地理学者便试图从新的视角、新的知识领域探寻新的知识源泉,而此时人文地理学对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和生态研究的开展为经济地理学者提供了新的知识源泉。(Crang P.Culural turns and the(re)congestion of economic geography[A].In Lee R.and Wills J.(eds).Geographies of Eeonomies[C].London:A mold,1997.3-15.)第三种是Thrift对文化转型原因做出的解释。Thrift认为新古典经济模型在逻辑连贯性方面受到质疑,重新建构经济作为话语的现象。随着社会进程现代化的发展,知识和学习是新经济的关键,创新、创造、技能知识、网络关系等受到重视。这些新的理论思潮在不断发展着,经济学研究必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其中传统经济中的新古典经济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则迅速兴起。(Thrift N.Pandora’s Box?Cultural Geographies of Economies[A].In Clark G.L.,Feldman M.P..Gartner M.S.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Geography[C].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689-704.)因此,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中的文化转向的现象便自然出现。

(3)文化转向中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的文化转向打破了长期以来一直束缚学者们的经济与文化对立的观点。文化转向的学者更加关注经济与文化的交互关系。第一,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文化转向的学术研究有促进作用,依照经济逻辑运行文化实践,并运用政治经济的概念和方法分析文化实践;第二,实际上,经济也是在文化的地域上运行,虽然文化与经济处于相互独立的领域并有其各自运行的逻辑,但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既有经济对文化的根植和依赖作用,也有经济的文化殖民和文化的工具化。因此,人们重视文化并不一定会忽视经济活动及经济分析,它们仍然是相当重要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他们双方的互相影响日益强烈。因此,经济与文化之间的界限变得渐渐模糊了。(Lash S.,Urry J.Economics of signs and space:after organized capiralism[M].London:Sage,1994.)美国学者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认为,当今一方面经济进入了各种文化形式,另一方面文化逐步经济化,一切艺术都被纳入商业文化之中。“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美]詹明信,陈清侨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三联书店,1997:148.)而商品生产将文化虚体变为产品实体的同时,商品也不再是一个纯经济的概念,已含包含有文化创造的内容了,人们难以说清麦当劳、可口可乐、肯德基、星巴克、加州牛肉面究竟是一种食品还是一种文化。“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己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人类本身的消费品。”([美]詹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47-148.)

现今社会经济活动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经济和文化是密切结合的,表现出经济社会文化的根植性和文化产业的兴起。联结文化与经济的一个主要概念工具就是经济社学家多强调的“根植性”。根植性是指行为者的相互关系与这种关系网络结构对经济活动和结果具有影响作用。(苗长虹,王兵.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J].经济地理,2003,23(5):577-581.)现代经济地理学对经济活动的社会文化特性给与高度的关注。实际上,经济活动的生产、管理、贸易等各个方面无不显示着文化和制度的影子。Sayer指出经济过程总是根植于社会关系之中,且文化内容体现在意义和表现方面。正是源于这种根植性,才形成了发达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信任。相反,在没有社会根植的经济活动中,由于缺乏相互信任和共享规范,人们的效率会低下。经济的发展除了契约交易还需要信誉,契约经常会出现问题,没有信誉,市场就将存在不道德的行为。(Williams R.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M].Glasgow:Fontana,1983.87.)清华大学哲学系万俊人教授提倡,创造更加宽松自由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文化生长条件,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包括文学、艺术、音乐、绘画等等)和思想理论方式,创造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时代特点的现代中国文化精神,并使之成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发展的有益资源(万俊人.中国文化的当下与前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4(2).)。

(4)总结。第一,正确处理好文化地理学的文化转向过程中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者透过文化的视角对经济地理现象的一些新变化进行解释,进而产生了经济地理学的“文化转向”。这也为经济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领域。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既要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文化因素的作用,也注意研究中不能片面强调文化因素的作用,更不能因突出文化解释经济地理现象而将最基本、最重要经济的因素忽略。目前,在经济地理研究中,经济地理学面临的一个重大研究任务便是经济和文化如何有机结合起来。第二,我国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逐渐注重文化转向的影响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城市化阶段的不断加剧,使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全球化对我国经济产生着影响,为此,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也逐渐关注与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文化冲突及区域差异等。我国的经济地理学者也逐渐重视文化转向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地理学在我国“文化转向”的实现,并且致力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经济地理学。在当前中国社会注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人们认为文化应当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强调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前提,一种手段和一种成果,在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到驱动力和主要变量因子的重要作用。

“十一五”以后,经过一系列摸索和实践,以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客观要求,逐渐形成了文化发展建设思路:即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做到“双轮驱动”和“两翼齐飞”。第一,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责任即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财政为支撑;第二,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发挥政府宏观调节、市场监管和提供服务等职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社会效益优先及改革创新,进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本报记者褚国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扩大文化传播力影响力——访文化部部长蔡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3(5).)。

(1)自然地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缘由。自然地理学经历了经验主义的发展过程、实证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多元化的发展过程,已经吸收了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自然地理学以综合性、地域性和人地关系为其主要研究视角,虽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包含其中,但缺乏对文化、管理与经济的关联以及基本的反馈机制的研究。(Cook G.The Discourse of Adverising.London:Routledge,1992:8.)长久以来,自然地理学只注重对环境的关注,不仅忽视了什么被看成环境及文化条件,而且忽视了文化要素与物质环境之间的内部联系性。因此,转向文化性的自然地理学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自然地理学的“文化转向”不仅是创新了传统研究视角和方法,也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对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和对地理学知识领域的学术变革和范式转折。比如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被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资源短缺,社会矛盾激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自然地理学不能局限于单个领域里,要将研究视野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通过文化转向来实现。(2)自然地理学文化转向研究的几条线索。李雪铭,李建宏(李雪铭,李建宏.自然地理学的文化转向[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6):73-79.)将自然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划分为三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整体论的研究视角;第二条线索是对环境的感知与想象;第三条线索是对文化的全方位考察。整体论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要从事物整体的视角来观察和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二是人类的认识对象是一个整体,即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三是一种理论体系,即将全人类一切民族、阶层当作一个统一主体来认识事物发展规律。(马兴和.什么是整体论的方法论.2008-02-25[2009-11-10].http://www.xslx.conhtm/zlsh/zx-0/2008-03-25-22602.htm.)在“文化转向”的作用下,自然地理学便将自然和人文作为一个统一的研究对象,从整体论的视角看,不仅在某种文化背景中,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之间相互有了交流和科学基础,而且呈现出自然环境对人类具有的现实意义:人类在地表空间占有主体地位和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由于各种地理事现象本身并不具有美的性质,对于事物的美,是与诸多因素相关的,如每个人或评价主体对待事物的方式、意识形态、观察能力以及想象力、情绪或心境等。因此,通常来讲,对于空间各种地理事物现象的感受以及做出的评价,都是来源于人们内心的一种体验。(R·哈特向.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65-532.)人类借助文化过滤器来认识自然、感知和想象自然,所以,必须附带文化的有色眼镜。

(3)自然地理学文化转向的研究的新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全球变化及其所产生的额效应必然会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将现代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结合起来,并对预测全球变化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反馈机制进行重点研究,同时探寻相关策略。([1]LIN Hai.Priority support fields:the emerging background and contents of regional responses to global ehange[A].The Physical Geography Committee of China’s Geographical Society.Studies on Region-al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M].Beijing:People’s EdueationPress,2000·22-28(in Chinese).[2]林海.优先领域——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的产生背景及其内容[A].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2-28.)因此,对于今后自然地理学文化转向的研究需要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进行有机的契合,以全新的视角来开展人居环境、环境意向、环境伦理、景观修复与环境设计等新的研究议题。人类对自然环境进行直接或间接、建设性或破坏性影响,这一系列过程或结果,便形成了人居环境,同时,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下便产生了“地理系列”,并与复杂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并在此基础上与人类活动互相交织着。(Newton P W.Human Settlements.Theme Commentary.Prepared for the 2006AustralianState of Environment Committee.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Heritage Can-Berra.2007-03-25[2009-04-08].http://www.en-vironment.gov.au/soe/2006/publications/commentaries/settlments/in-dex.html)对人居环境展开研究标志着自然地理学开始用综合视角对事物现象进行研究。“意象”被看作对“基本现实的反映”,不仅是从现实经验世界中通过理性思考得到一种对感性的“反映”,而且也是对“理性”与“感性”、“现实”与“想象”彼此互动的体现。(Dorling D,Shaw M.Geogaphies of the agenda:Public policy,the discipline and hs(re)‘turn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Forthcoming,2002,26:629-646.)有学者已经开始将“意象”作为切入点对环境感知与环境想象的进行考察。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的问题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全世界的共识。鉴于此,在全世界关注自然环境的同时,产生了环境伦理的问题。自然地理学存在着浅生态学和深生态学。浅生态学强烈主张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工具理性上。而深生态学认为所有的物种都有生存的固有权利,这些都与价值观念相关。从自然地理学的视角研究环境伦理,对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自然地理学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对任何地方的修复或重建都不再只是简单的靠考虑自然的单一因素,要把人文的因素的也考虑进去,进而获取更大的效用价值,把景观或环境某一部分修复到“自然”或“正常”的状态。

(4)结语。在完善自然地理学体系基础上,在原有人地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是适应大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为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文化转向”将继续对自然地理学产生更深、更远的影响,自然地理学也将利用文化的新视野新视角从整体上完善自己,跨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界限,整合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之间的研究框架,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于注重文化的因素,而丢掉了自然地理学的原有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

(1)历史地理学的文化转型的缘由。除罗伯特·迪金森之外,达比、阿兰贝克、菊地野夫等对历史地理学文化转向做出突出贡献,使历史地理学出现了“文化转向”的研究热潮。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都受到了“文化转向”的影响。历史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实际上,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有很多的交叉,文化地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与历史关系密切。文化视野已经成为历史地理传统,当然其差异性还是存在的。自文化地理学的文化理念植入到历史地理学中,历史文化地理学便产生了。历史文化地理学既是文化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它们的交叉学科。第一,历史文化地理学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与其发展规律,既要探索当代文化的空间组合规律,也要研究历史时期文化的空间组合及其演变规律。

第二,历史文化地理学也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历史地理学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学和历史人文地理学。历史人文地理学包含的内容和领域非常丰富,如历史政治地理学、历史经济地理学、历史文化地理学及历史军事地理学等。因此,历史文化地理学便构成了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历史文化地理学是指对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进行专门的研究,并探究不同历史阶段下文化要素在空间的组合及其演变规律。([英]罗伯特·迪金森.葛以德译.近代地理学创建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18-325.)

(2)历史地理学文化转向的三种路径。随着文化地理学的理念植入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视野,发展到如今,大体出现了三种研究路径。(1)张伟然(张伟然.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J].江汉论坛,2005(01):99-100.)指出第一种是做断代研究,类似于做专门史研究一样,例如卢云的《汉晋文化地理》。文化兴起归因于政治主导,文化中心的转移或者说文化区域的衰退与政治也密切相关。文化区域中心转移即随政治中心移动。(2)第二种是针对某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与部门地理研究类似,例如周振鹤、游汝杰的《方言与中国文化》。(3)第三种是以区域为中心,针对历史文化的空间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对于这方面的成果是最多的,例如,已经出版的就有广东、湖南、湖北、陕西及西南等多种。具体可见表2-1。

资料来源:百年山河,史念海青年历史地理学者论坛入选名单公告http://blog.sina.com.cn/u/2715393390,http://blog.sina.com.cn/s/blog_ald99d6e01018caz.html)

对于这三种套路,除了部门研究外其他两个即断代研究和区域研究是比较复杂的,对于一个地区叠加的文化现象应该如何进行研究?地理学界提出的传统文化地理学研究五大主题和文化转向或许可以提供某种视角。根据这套主题研究理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包容一切现象。但由于这种主题研究理论只属于一种方法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研究和断代研究的内容。

(3)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与研究内容。自从侯仁之先生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1990年出版)撰写“历史地理学”词条,将四项并列即历史自然地理学、区域历史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学和历史地图研究,作为历史地理学的二级分支学科以后,学界在这方面获得了较多较快的发展。据截止到2006年底的整理工作,海外引入及大陆学者提出的分支学科已有28个。分支学科的增加方式,主要是在二级分支之下扩充三级分支或更次一级分支,系针对研究上的缺环或不足,在研究主题上予以增强和放大,逐渐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由于分支学科的增加可以推进历史地理学逐步向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生长,有效扩展历史地理内容,因此,学科分支的增加对于历史地理学科的建设是必要的。(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拓展新的分支学科[N].社会科学报,2008-1-10(4).原文标题为《近年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现状及其特点》。)历史文化地理学虽然属于一个分支学科,但是它已经拥有其自己的学科体系可划分为区域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断代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与文化本体的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其中又可将文化本体的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划分为文化要素的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与文化区划的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毛曦.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3):88-94.)

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历史时期的各文化要素的空间组合与其变化规律以及历史时期的文化区域、文化传播与文化景观等。(雍际春.论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内容及其任务[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3):211-226+2.)其中,历史文化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的。第一,不仅需要长期不断的探索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影响,而且需要在具体研究要有具体的研究内容,不同时代的地理环境对不同区域、不同时代与不同要素的文化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第二,划分历史时期的文化区域相当复杂,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文化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文化区域。文化的扩散和传播包括两种重要形式: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历史文化在扩散和传播过程中,既存在随着时间距离而衰减的现象,也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和门槛效应,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人为的。(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6-22.)历史文化景观是指历史时期人类为了获得某种需求,而形成了从事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各种活动的特定形态,是对历史文化地理区域特征的一种典型体现。(李旭旦.人文地理学概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33.)对于历史时期各文化要素的空间组合及其规律,由于文化的要素很多,且每个文化要素都在特定历史时期有其自己的空间组合及变化规律。因而,以不同文化要素为依据,可将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划分为历史语言文化地理、历史学术文化地理、历史民俗文化地理、历史艺术文化地理、历史宗教文化地理、历史民族文化地理以及历史教育文化地理等研究领域。

(4)结语。在“文化转向”浪潮的推动下,将历史地理学引入文化地理学中的文化理念,是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丰富和拓展了对它们研究的视野,同时,推进我国地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步伐。历史文化地理学是文化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因此,需要将这两个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掌握各自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形成其研究特色,进而促进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1)地理信息系统文化转向的必要。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迄今为止,地理信息系统已经进入信息技术的主流,在信息、软件、模型及平台等方面,它可以和涉及到空间信息的任何专业进行多种类型、多层次的融合,并形成各种类型丰富和深层次的应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使得人类对信息的接受、管理、模拟、决策、监测以及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获得全面提升,不仅使信息化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生产服务,也推动了空间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应用。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中,它可以将历史、文化等信息立体地传达给用户。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提供了技术服务,在历史地理和文化地理研究中,不仅可以按一定的格式化要求融合卫星图片、文献资料、地图、遗产及文化景观等,而且可以建立历史地理和文化地理资料数据库,对多元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实现历史文化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可视化。因此,GIS成为历史地理、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技术手段新趋势。将地理信息系统的文化转向是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自己的需要,可以更进一步完善自己,拓展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是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发展的需要,历史地理学通过GIS可以进行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更可靠更全面的信息等。

(2)文化转向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历史地理学中的应用。第一,对历史地图资料进行数字化。李凡(李凡.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1):21-26,48.)指出地理信息系统在历史地理学中的应用表现在对历史地图资料的数字化,一是以现代化编绘的历史地图集为准进行数字化。二是古地图集与现代地图集配准及数字化。古地图是区域和城市演变的重要信息来源,通过利用现代化数字图像处理和制图技术,把古地图的光学影像形式扫描成数字影像形式,并以古今同名同址地点为依据对图像进行纠正,进行达到古今地图的配准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将古地图上的原始信息给与保留。(彭认灿,王家耀.田震.基于凸亮构造技术的领海基点选取问题研究[J].测绘学报,2005,34(1):53-57.)第二,对空间历史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利用空间属性对历史资料进行管理是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新的管理方法。侯仁之先生认为,历史地理学不仅要对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进行复原,也要对其发展演变的规律进行探寻,还要对当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进行阐述。但是大量的历史地理现象不可复原的和不可类比的,且历史文献资料又很有限,因此,过去大多采用史料描述的形式进行研究,但这样的表达方式缺少直观和充分性,并与现代地理学立体呈现不相符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现代的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可以提供复原历史景观和历史自然过程的技术支持。(朱立巍,马耀峰.地学新技术在历史地理学中的应用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3):344-348.)第三,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对历史过程进行探知。人们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历史过程中的隐含信息进行挖掘。如王卫平等(王卫平,王国平.GIS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以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例[A].苏南社会结构变迁研究[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85-100.)认为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江南区域历史地理信息库,有利于对其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从而可以发现新问题,并促进新领域的开辟。然而,历史地理学界对GIS的使用,仅局限于制图,即使到现在学术界内对GIS的认识仍普遍专注于绘图,而缺乏GIS可能对历史地理研究理念和方法产生影响的认识。在日益发展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的作用下,科学技术在历史地理研究中起到了日益显著的作用。不仅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可以用动态的数字地图形象展示出来,而且对于某些文字成果可以利用地点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数据之间的联系关系进行检验,从而建立了一座横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人文科学可以借此导入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而推动人文科学转向可检验的、科学化的和精细化的研究。(吴松弟.继承与创新:近3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未来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12,(4):5-13.)

(3)地理信息系统在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文化地理学传统研究的五大主题是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整合、文化生态和文化景观,实际上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这些文化现象的时空演变过程进行形象和交互性地分析。GIS在文化地理学中的应用最显著的是其在文化景观上应用。例如GIS地理信息系统对聚落文化景观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一方面从单体聚落区域到景观,另一方面是从通常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到开发设计专用的系统等。胡明星,董卫(胡明星,蓝卫.基于GIS的古村落保护管理信息系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6(3):53-56.)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古村保护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邓运员,代侦勇,刘沛林(邓运员,代侦勇,刘沛林.基于GIS的中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初步研究[J].测绘科学,2006,31(4):74-77.)利用GIS初步建立了南方地区传统聚落景观保护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对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和管理。在GIS利用与物质文化景观中并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龚建华,林晖(龚建华,林晖.面向地理环境主体GIS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31(8):704-708.)指出GIS的框架中并没有将非物质文化景观包含在内,因此,应该将GIS在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推进以人与地理环境为主体的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促进GIS在人文地理、人类学记社会学等领域的应用。这里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包括内容广泛,如聚落环境中宗教、戏剧、价值观念、哲学及音乐等都属于该领域。

(4)结语。地理信息系统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大力推动了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地理学知识为基础,在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中加入地理空间要素,依据大量数据,采用GIS技术和方法,进行探索性、描述性或解释性研究,揭示社会现象或社会过程背后的机理。空间综合社会科学涵盖了历史学、城市规划、人文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和考古学等学科。([1]林晖,张捷,杨萍,等.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进展[J].地球信息科学,2006,8(2):30-36.[2]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6(2):34-48.)对空间综合社会科学的研究为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借鉴。但是GIS在国内历史地理和文化地理中的应用仍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历史、文化地理学缺少基础数据,研制者必须自己动手从原始资料中或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进行挖掘;许多历史文化地理数据由于没有量化或目前无法量化,导致与GIS的数据规范要求不符;开发GIS系统的软件比较贵,地理信息系统的应有领域有待拓展,文化转向缓慢。因此,地理信息系统的文化转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能够从一个具体区域或城市的历史地图绘制入手进行探讨,实现从城市(区域)历史地图向综合性、应用性、决策性的城市(区域)文化地图的跨越,则本身是GIS的文化转向体现,也是新文化地理学与技术手段、应用决策结合的体现。

第一,人文主义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扩展、传播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学问。它以人地关系为基础,而人地关系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进化和生产力的进步而连续变化(谢觉民.人文地理学[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美国华裔人本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200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报告《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的会议纪要被翻译成中文,后来刊发在《地理科学进展》上([美]段义孚著,志丞丞、左一鸥译.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地理犹如镜子,反映着人类本身的存在与奋斗,了解世界就是了解人类自己,所以研究景观就是研究创造景观的社会本身,就像研究文学艺术也就是研究人类生活那样(Tuan,Yi-Fu.Geogaphy,Phenomenology and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The Canadian Geogapher,15(1971),ppl8l-192.)。他认为“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的地理行为以及人对空间和地方的感觉与思维,以达到对人类世界的理解”(Tuan,Yi-Fu.Humanistic Geography,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66(1976),pp266-276.)。东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传统和现代的人文思想都拥有“以人为本和文化传承与创造”这一共同的核心的理念(陆益龙.人文北京:从理念到社会建设的实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5):67-74.)。

第二,段义孚的三种文化空间。段义孚早年远离故土,一生辗转异乡,居住于多个城市,服务于美国多所大学,漂泊不定,如同一支无根的浮萍,只有深深的文化信仰才能支撑这种漂浮。人总是存在于空间之中,以“主体之人”的“自我中心(egocentric Center)”作为空间的中心向外不断扩展,最后产生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的六方立体空间,形成人在世存有的空间。段义孚以人“自我”为中心,像一个一系列同心圆组成向外围不断扩展,形成外围的环境空间。家园(home Place)是同心圆的中心点,家园之外是广阔抽象的家外空间(home space),家外空间之外是异地空间(alien space),这样形成从家园、家外空间、异地空间依次递减的格局,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审美特质。他的《回家记》(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从自家走向世界,从“小我”走向“大我”,他始终在不断的反思之中,追问自己到底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或者华裔美国人,最后极大地丰富了“自我”,在内心打开和构建了一扇以“我者”为视角的立体世界之窗。

第三,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段义孚以人之生存为核心,探索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人直接经验的生活世界和环境社会。人不是“死”去无情无义的动物标本,而是拥有人性、人情、意义、价值、目的和有血有肉的特殊存在。人类的终极命运需要在生态整体中进行合理定位,只有人类与环境的本质关系,以人为本、关注人类终极命运,才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精髓(宋秀葵.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生态文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专业博士论文,导师:马龙潜,2011:37,42,85.)。段义孚认为建构的空间分隔模式反映了人们从整体向局部的撤离(Yi-Fu Tuan,Segmented Worlds and Self:Group Life a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Minneapolis:Univer 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2.)。人类创建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出现奢华浪费、过度物质倾向。科学技术忽略人性、人际关系,使人类与物相互隔离,增加疏离感和冷漠感,造成人地关系的无根性和失去“本我”意义(宋秀葵.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生态文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专业博士论文,导师:马龙潜,2011:19.)。人们建造园林,实际上反映了人们控制环境、征服自然的欲望(Yi-fu Tuan,Dominance and Affection:The Making of Pa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权势格局决定着利益分配,强权的人在娱乐审美领域产生“审美剥夺(aesthetic exploitation),强调人文精神的主题一般包括“如何理解人类经验的复杂性和精妙性”(段义孚著,志云、左一鸥译.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恐惧感既是对环境的能动反应,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环境的能动创造。外在环境只是意味着“腐化、疏离和污染”时候,“地方”则被认为是逃避市场理性,躲避无人情味的市场经济交换,防止工业化时代异化,满足“意识形态和个人情感”的独特场所。当城市本底文化日益遭受“异质文化”的冲击或渗透,城市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也开始从自然环境因子主导始向人文环境因子主导转变。革命性改变发生在城市本底文化生存的“土壤”和驱动力上,新的时代内涵、时尚意韵和新景观使城市文化有更多的外在表现。借鉴西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商品化”、“西化”、“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等概念,当它们移植到中国时候,需要考虑中国转型国情,需要从本土化出发来折射全球化和地方化进程,需要从城市传统文化元素和城市新驱动力两方面重构城市文化新景观(朱竑,封丹,王彬.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地理研究的新趋势[J].人文地理,2008,(2):6-10.)。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又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原有的理论体系遇到了不能解释的现象,“文化转向”便借此产生,将“文化转向”应用于各学科各领域,尤其是地理学中的各分支学科,由此便产生了上述所阐述的四个文化转向的议题。正如同唐晓峰所说:“文化在社会中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如今的生活。文化转向确实是以文化危机为诱因。‘空间就是金钱’,但与之并行的还有‘空间就是文化’。社会地理学家哈维认为社会空间的密度正在增长,今日的社会空间不断被压缩,这样高密度的社会空间令人窒息。由于私人空间、群体空间、公共空间以及功能空间(包括环境空间)之间不断竞争,社会空间的整体格局正在发生改变。新文化地理学正在提醒人们文化的空间转向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想成为空间环境的奴隶,就必须保持清醒和敢为。”(唐晓峰.文化转向与地理学[J].读书,2005(6):72-79.)

2.地理学分支学科的文化转向间的联系。对于地理学个分支学科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本地理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它们之间是存在联系的,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存在共性内部,它们都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任何地理学分支学科的研究都是不能脱离人而单独去研究,经济地理学的文化转向主要探究经济与文化的主动关系,自然地理学的文化转向主要探究人与自然的主动关系,而历史地理学的文化转向主要探究人地主动关系,地理信息系统的文化转向主要是为人们的学习、研究提供更便利的信息化服务和制度分析。可见,没有一门分支学科的研究是离开对人和文化的研究。因此,在进行地理学的研究时,不能局限于本分支学科,而应该多学科交叉,寻找更多的研究视角,将学科进行融合。

3,文化转向使地理学的分化学科走向融合。经济地理学、历史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文化转向使他们走向学科的融合。在不同学科的地理学者从事地理学研究工作时,可能会在无意中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研究,而在全球文化转向的热潮驱动下,地理学各学科之间通过文化转向这座桥梁,根植于问题意识使他们找到了共同的融合点和契合的内容,这将为地理学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