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经历的事情数也数不完,如果事事都要认真盘算,势必会使自己筋疲力尽。所以,在一些小事上最好装得糊涂点,得过且过就是了,尤其是关系到个人敏感的问题时,更应该如此。
鲁迅先生曾专门揭示了“难得糊涂”的真正含义,他说:“糊涂主义,唯无是非观等等———本来是中国的高尚道德。你说他是解脱、达观罢,也未必。他其实在固执着什么,坚持着什么……”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在坚持着什么”。其实难得糊涂的人实际上是再清醒不过了。之所以要“糊涂”,是因为将世上的一些事情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彻,因为有某种无以言表的原因,不得不糊涂起来。当人们想起这四个字时,在小事上不妨也糊涂一把。索性放下包袱,轻松、潇洒一回。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凡能够做到“糊涂”的人还真的非常有限,因为他们无法达到超然的境界。因此,生活包袱里装满了大事小情,往往思想还要被那些小情所缠绕。有这样一句人生格言:“小事多糊涂,大事不含糊。”最适合这种人了。
历史上的安禄山口碑不怎么样,却是一位“糊涂”高手,并因此获得了玄宗的信任,因此官运亨通。
天宝六年(747),唐玄宗任命安禄山兼任御史大夫。安禄山外表憨直,内心却阴险狡猾,并善于用愚笨掩盖自已的狡诈。安禄山身体肥胖,肚子下垂,自称重三百斤。一次,唐玄宗指着他的肚皮开玩笑:“你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怎么这样大?”安禄山巧妙地回答:“没有别的东西,只有忠于陛下的一颗赤心!”唐玄宗听后大喜。
还有一次,唐玄宗叫安禄山拜见太子,他却站着不动。左右催促他赶快跪下,安禄山故意装做傻乎乎的说:“我是胡人,不懂朝廷礼节,不知道太子是什么官。”唐玄宗被他骗住了,以为他真不懂,就给他解释说:“太子是储君,我百年之后,由他接替我做君主。”安禄山这才“恍然大悟”,憨头憨脑地说:“我天生愚蠢,过去只知道陛下一人,不知道还有储君。死罪!死罪!”然后,赶忙跪下拜见太子。玄宗见安禄山忠心可嘉,不禁龙颜大悦,更加喜欢他了。
玄宗在接见安禄山时,杨贵妃经常在座。安禄山知道玄宗非常宠爱杨贵妃,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见杨贵妃没有儿女,就请求做杨贵妃的养子,玄宗欣然应允。举行收养子典礼的时候,安禄山故意不拜玄宗,只拜杨贵妃。玄宗责问他为什么不先拜自己,安禄山巧妙地回答:“我是胡人,只知道有母亲,不知道有父亲。”应对机敏,也不失风趣,唐玄宗很高兴。
其实,安禄山一点也不糊涂,他就这样装疯卖傻的唬弄玄宗,以期实现自己的狼子野心。
纵观古今,能够达到糊涂境界的人很多,这的确是一种智慧。晋代的裴遐也是这方面的高手。
有一次,裴遐到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作客。周馥命家人设宴款待裴遐,他的司马负责劝酒。由于裴遐与人下围棋正在兴头上,对司马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为此司马非常生气,以为裴遐是故意怠慢他,顺手便拖了裴遐一下,不料裴遐没有留意被拖倒在地,其他人见状都吓了一跳,以为裴遐会难忍这种“羞辱”而对司马勃然大怒。谁知裴遐慢条斯理地爬起来,举止不变,表情安详,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与人下棋。
后来王衍问起裴遐,当时为什么还能镇定自如、举止安详。裴遐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很糊涂。”
现在我们从古人的身上将视线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要剑拔弩张、恶言相向,即使在公共场合遇到这种情况也不感到意外。
有一次,许多老人围在一起下棋、观棋。其中下棋的两位老人,只为一步棋而争得面红耳赤,双方互不相让,他骂他是臭棋篓子,他骂他是卑鄙小人,骂得不过瘾还动了手,结果不欢而散。从此以后,双方成了仇人,再也不一起下棋,即使见了面也彼此翻白眼。针对这一现象就可以说这些人不懂得糊涂的真谛。
人际交往过程中,没必要将事事分析得滴水不漏,小事上糊涂一些,别太在意计较,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彼此间的信任,还可以增进感情加快相互交往的速度。
做人经典提示:
俗语说:“吕端大事不糊涂。”就是告诉人们要在小事上不妨糊涂些,而真正遇到大事还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关键时刻表现出大智慧,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