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进能退大丈夫

能进能退大丈夫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进能退才是大丈夫。  在一次大会上,赫鲁晓夫大肆揭露并批判斯大林的暴政。赫鲁晓夫沉思了片刻,大声念了一遍条子的内容。赫鲁晓夫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话。全场仍死一般的沉寂,大家都等着赫鲁晓夫的爆发。  即使是赫鲁晓夫也一样有受环境压迫的时候,一个人想要成功,就需要能够适应环境。

  人生如波涛汹涌的海水,总有潮起潮落。处在浪尖的时候,要有跌入谷底的准备;跌入谷底时,也要有搏击高空的勇气。相信自己,处在低谷时只是暂时的状态,只是为搏击更高的天空在积蓄力量。能进能退才是大丈夫。

  随机应变,把握机会

  随机应变是把握机会的重要能力。这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必定会被环境所淘汰。只有那些能够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的人才能把握机会。

  有时候,在环境的压力下我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初衷,有时甚至还要说一些违心的话或者做一些违心的事。这都情有可原,因为在这世界上,能够改变环境的是极少数人,多数人只能够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在一次大会上,赫鲁晓夫大肆揭露并批判斯大林的暴政。有人递上纸条,质问赫鲁晓夫:“您当时也是权力核心集团的一员,为什么当时不起来反对斯大林?”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赫鲁晓夫很难堪,他很难做出回答,但他又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赫鲁晓夫沉思了片刻,大声念了一遍条子的内容。然后望着台下,大声喊道:“谁写的这张条子?请你站起来。”

  没有人站起来,所有的人心都砰砰地跳,不知赫鲁晓夫要干什么。写条子的人更是忐忑不安,心里后悔刚才的举动,想着一旦被查出来会有什么结局。赫鲁晓夫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话。全场仍死一般的沉寂,大家都等着赫鲁晓夫的爆发。

  几分钟过去了,赫鲁晓夫平静地说:“好吧,我想告诉这个写字条的人,你现在应该能够理解我当时的处境了,我和你现在的心情一模一样。”

  即使是赫鲁晓夫也一样有受环境压迫的时候,一个人想要成功,就需要能够适应环境。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就不能生存。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还如何能够进退?环境变化了,我们就要能够做出不同的反应。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事物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那些能够随机应变的人可以进退自如。

  一个小徒弟跟着铁匠师傅学艺,不久就能自己接活了。在自己接活时,小徒弟打了四把斧子,自己特别满意。

  第一个顾客是中年农民,他抱怨斧子太沉。小徒弟无言以对,师傅对农民说:“你的身体强壮,斧子大点看着才相称!”

  第二位客人是屠夫,他不满意地说:“斧子太小,砍骨头恐怕不行?”小徒弟心想可能是自己的技术不行,羞愧地低下了头。师傅对屠夫说:“这把斧子肯定能用,太大了手臂容易发酸。”屠夫连连点头。

  第三位顾客是一位年轻的樵夫,他一进门就问:“怎么用了这么长时间?”小徒弟脸憋得红红的,心想,看样子要返工了。师傅连忙笑着说:“慢工出细活嘛!这斧子保管你一天砍一大堆!”樵夫满意地走了。

  一会儿,一位老人走进来,皱着眉头说:“这么快就做好了?恐怕打得不到火候吧!”小徒弟哭笑不得,一脸窘迫。这时师傅上前解释说:“这不是怕你急伤了身体吗?

  我这位徒弟可是连夜打出来的,质量绝对没问题!”老人一听,喜得眉开眼笑。付了钱,高兴地拿着走了。

  铁匠师傅可以说是深谙进退之道的高手。他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答案,而每一个答案都能让人心满意足。他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可以说他掌握了变化的时机。

  当然,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并不是说做一个毫无原则的“变色龙”,更不应该是随风而倒的“墙头草”。在不放弃原则的前提下,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为的是更好地适应环境,抓住变化中出现的机会。

  分清时势知进退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的社会,而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信息。为什么信息会有如此巨大的价值?信息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人们根据得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决策。随机应变,分清时势,才能作出正确的抉择。

  失败,往往不是我们的实力不够,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明辨时势,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策略,不能一味冒进。

  宋代沈括所著《梦溪笔谈·权智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宋名将曹玮有一次率军与吐蕃军队作战,初战告胜,敌军溃逃。曹玮故意命令士兵驱赶着缴获的一大群牛羊往回走。牛羊走得很慢,落在了大部队后面。有人向曹玮建议:“牛羊用处不大,又会影响行军速度,不如将它们扔下,我们能安全、迅速赶回营地。”曹玮不接受这一建议,也不作任何解释,只是不断派人去侦察吐蕃军队的动静。吐蕃军队狼狈逃窜了几十里,听探子报告说,曹玮舍不得扔下牛羊,致使部队乱哄哄地不成队形,便掉头赶回来,准备袭击曹玮的部队。

  曹玮得到这一情报,便让队伍走得更慢,到达一个有利地形时,便整顿人马,列阵迎敌。当吐蕃军队赶到时,曹玮派人传话给对方统帅:“你们远道赶来,一定很累吧。我们不想趁别人劳累时占便宜,请你让兵马好好休息,过一会儿再决战。”吐蕃将士正苦于跑得太累,很乐意地接受了曹玮的建议。等吐蕃军队歇了一会儿,曹玮又派人对其统帅说:“现在你们休息得差不多了吧?可以上阵打一仗啦!”于是双方列队开战,只一个回合,就把吐蕃军队打得大败。

  这时曹玮才告诉部下:“我扔下牛羊,吐蕃军队就不会因杀回马枪而消耗体力,这一去一来的,毕竟有百里之遥啊!我如下令与远道杀来的吐蕃军队立刻交战,他们会挟奔袭而来的一股锐气拼死一战,双方胜负难定;只有让他们在长途行军疲劳后稍微休息,腿脚麻痹、锐气尽失后再开战,才能一举将其消灭。”

  一个好的领导者只能是运筹帷幄的大将,而不是冲锋陷阵的勇士。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坐稳一席之地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光凭借努力就能做到的。最重要的是制定好策略,当进时则攻,当退时则守。

  主动示弱,避其锋芒

  有些正直勇敢的人喜欢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实际上,他们不了解,如果不懂得屈伸之道,即便搬出从上帝到孔夫子的所有哲学,摆出从亚里士多德到柏拉图的所有逻辑学,也根本没办法制伏对手,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

  任何时代的对局都是带有对抗性的,要想在对抗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就必须采取必要的软策略,放软身段,避过直刺过来的剑锋。下面这个小例子可以让大家体会到这一点。

  埃兹拉·庞德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和理论家。有一回,诗人拉塞尔·艾伯克龙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年轻诗人应放弃无聊的写实主义,而去研究华兹华斯。庞德对此十分恼火,便写了一封信给艾伯克龙:

  愚蠢超过了一定限度便成为对观众的威胁。我特此提出与你决斗,日期视你的方便越早越好。我的助手在适当的时候将会拜访你。

  艾伯克龙吓坏了,因为他知道庞德的剑术十分厉害。然而,他又想起,按照惯例,受到挑战的一方有权选择武器。于是,他接受了挑战。但他选择的决斗方式是双方用各自没有卖出的书去投掷对方!

  庞德之所以提出决斗,显然是被艾伯克龙的过激之言激怒了。艾伯克龙吓坏了,因为他知道庞德的剑术十分厉害,如果自己用剑去跟他决斗,结果可想而知。最好的办法还是避其锋芒,不去硬碰硬,以“各自没有卖出的书去投掷对方”这种决斗方式去主动示弱,这有利于矛盾的化解。

  在生活中,在与有误解和隔阂的人相处时,一定要避其锋芒,不要硬碰硬。若矛盾发生,应及时主动示弱,以化解彼此间的矛盾。这不是软弱,而是保全自己的明智选择。

  物极必反,居安思危

  历史规律告诉我们,一种衰败的景象往往在极盛的时候就种下了祸根,而一种机遇的转变就是在零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转机。所以,我们在颓败之势中要保持进取之心,而在极盛时期要怀有退让之心。只有在极盛时期怀有谦虚和退让之心,才能保持冷静的理智,这样才能防范未来的某种祸患。

  《易经》提出了“月中则昃,月盈则亏”的道理,这就是说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会由盛而衰,在极盛时可能就已经露出衰落凋谢的预兆。所以人在极盛时,需要保持自己的清醒头脑,防患于未然。

  由于治理四川,成绩斐然,高士廉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上调京师,出任吏部尚书,掌管官员的选拔任命。在这样一个要害部门任职,他不谋私利,处事公允,所奖荐提拔之人都能用其所长。

  当唐太宗李世民准备册封高士廉的外甥长孙无忌为司空时,他却站出来反对了。他说:“我所幸能和长孙无忌一样成为陛下的姻亲,我们都已身居高官了,如果陛下再册封我的外甥、您的妻兄为司空,恐怕天下人会说您任人唯亲,不利于陛下您的名声啊!”长孙无忌也极力推让,但唐太宗还是坚持,他认为长孙充忌既有才又有功,仍然册封他为司空,并且因为高士廉的威望与才干,不久也提拔他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官居宰相。

  高士廉官居宰相之职,家世又十分显赫。他的祖父、父亲及他本人都任过宰相。他的儿子高履行任过户部尚书,他的外甥任太尉,外甥女为皇后,此等满门荣耀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但高士廉却毫无骄意,非常谦虚谨慎,清正廉洁。他一共有六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履行、至行、纯行、真行、审行、慎行,意即希望子孙后代能戒骄戒躁,有好的品行。

  有一次,太宗率师远征朝鲜半岛,留皇太子监国,高士廉摄太子太傅,在后方负总责。每逢料理政事,高士廉与太子同坐一榻,凡事皆仔细参酌,提出建议,务必征得太子同意。他本人每有议案给太子,还在榻前恭恭敬敬地呈上,这样讲究礼节连太子也心有不安,毕竟他比太子长两辈,又是当朝元老。于是太子要给他另排一个座位,议事时直接面对宣讲即可,不必屈尊奉对。高士廉则坚辞不允,一'如既往。

  高士廉当宰相的几年,正是唐朝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他主要是负责朝廷的日常事务,尤其在官员的选拔任命上恪尽职守,为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到了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高士廉便请求退休,颐享晚年。唐太宗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仍然保留他的宰相称号,以示尊重。第二年又下令将高士廉的画像列入凌烟阁永久保存。

  高士廉身进而心退,这对于宦海沉浮的人来说是件很难做到的事。这也是高士廉在身处风口浪尖上却不致被吞噬的原因。在极盛时期怀有退让之心,才能保持谨慎和冷静,才不会受制于人,全身而退。

  既然物极必反是规律,我们就应该学会在极盛时期常怀退让之心,这样才能居安思危,全身而退,这样才能把握大势,抓住进退时机。

  退一步是明智之举

  放眼生活,你将会发现,和处理事情相比,与人相处就要困难得多。然而,每一个问题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答案,关键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这个答案,使事情顺利发展。而这其中一个很有效、值得称道的方法便是以退为进。小则化解误会干戈,大则解决政治危机。

  据说,德国的末代皇帝威廉二世,很爱吹牛,信口开河。有一次,他到英国访问,在欢迎仪式等公开场合中,他兴奋起来,便忘乎所以,又吹起牛来。他声称他是唯一对英国友好的德国人。有了他,英国人才没有被俄国和法国践踏;也是因为有了他,英国才打败了南非的波尔人。这些难以让人相信的话,他作为皇帝却大言不惭到处宣扬,很快便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抨击和批评。英国人对此尤其愤怒。对于来自外界的强烈反应,德国政治家们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付。

  当威廉二世听到外界的反应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失言。但皇帝的尊严使他没有勇气站出来承认自己的错误。于是找来大臣布罗亲王,想让他当替罪羊,便授意布罗亲王,让他承认是他建议皇帝那样说的。

  布罗亲王一听,心里自然生气,于是表示拒绝。威廉二世为此非常气愤,拍案而起,对布罗亲王吼道:“你认为我很愚蠢吗?会犯下你所不能犯的错误吗?”气氛一时变得非常紧张。

  布罗亲王见谈话的气氛变得紧张了,也知道硬碰硬是不行的。于是,布罗亲王平静而缓慢地对威廉二世说:“微臣没有资格说刚才的话。陛下在许多方面的成就,都使得微臣万分佩服,无论是军事知识还是自然科学都是如此。”布罗亲王说到这里稍停了停,看了威廉二世一眼,见他怒气渐消,正在认真地听,便话锋一转,接着说:“可是,微臣正好懂些历史方面的知识,这可能对政治有用,尤其在外交方面。”

  布罗亲王这么一说,威廉二世的怒气消失了,又高兴了起来,笑了笑对布罗说:“我不是常常跟你讲么,咱们是最佳搭档嘛!咱们应当永远在一起!我相信,这是能做到的!”这样,气氛又马上缓和下来了。布罗和威廉二世的关系依然较好。

  布罗亲王因为灵机一动,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而避开了和皇帝的针锋相对。而后对其大加赞美,这就是以退为进。因为以退为进,布罗亲王使快要崩溃的君臣关系起死回生。

  外圆内方,能屈能伸

  曾国藩曾经说:“做人当如古钱,内方而外圆。”意为做人表面要灵活,但内心却必须刚正不阿。也就是说,人生智慧都在一枚小小的铜钱里隐藏着。

  福州永泰县大樟溪畔有一座龙峰园,里面有一座立雪书院。在书院的广场上,有一方圆图案,令人深思。它的意思是劝喻人们读书做人,方就是方,圆就是圆,要方方圆圆做人。不管做什么,首先要学会做人,人若做不好,肯定官也做不好。

  《论语》中说:“仁者可谓方也矣。”古代把“内外相应,言行相称”的人称作“方者”。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主张:“治事要合乎至德。”所谓“至德”就是“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智圆内方”被古人当做境界极高的人生道德和智能,许多人以此为治家之道,实际上讲的就是屈伸之道。

  能屈能伸是取胜的一种战略思考,是一种大丈夫可屈可伸的方法。能屈能伸,并非让你营私舞弊、贪污贿赂、投机取巧。屈伸之道,是人生智慧的凝结,它的形式变化多端,可以称为“以屈求伸”,也可称为“以柔克刚”。

  精研屈伸之道,需在生活中静心体会,边学习边实践方能进步得快。

  个体户陈某听说工商局长的公子正在四处借钱,而且马上要来找自己。他知道这钱如果出手,就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又不能直接拒绝:得罪了这位公子,以后的生意恐怕就不好做了。

  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此人刚一进家门时,就立刻说:“你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去呢。这两天可把我急坏了,有一批货非常便宜,可人家非得要求一口吞,我怎么也凑不齐这笔资金,正想找你拆借几万呢。”

  对方一听这话,啊,原来我是和尚庙里借梳子——走错门了,赶紧搪塞几句,一走了事。

  由这个故事可见,屈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本领,它是运用智慧来巧妙地为人处世,战胜对手。学会它没有什么坏处,正如正宗武功,既可强身健体,增强体魄,又可防身御敌,进行战斗。

  察言观色,见微知著

  曾经有一本畅销书专门讲述细节对于人生成败的影响,此书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于细节的重要性深有同感。细节可以决定人生的成败,因为巨大的变局都是在微小的变化中酝酿而成的。如果我们能够洞察细微,见微知著,一定能先一步做好准备,更迅速地抓住进退的时机。

  中国历史上不乏料事如神的人,我们最熟悉的诸葛亮几乎被描述成为一个神话人物。所谓智者并不是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而是他们能够通过一些小的细节对整个事件有比较准确的判断,从而很好地抓住时机,并做出自己的决断。

  对于进退之道,并不是简单地依照个人的意愿而决定,理智的人懂得分析环境而权衡利弊,最后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让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如何通过察言观色来决定进退之道的。

  齐国国君齐桓公尊贤礼士而不计私仇,在鲍叔牙的说服下,拜管仲为相国,厚其禄人,以父亲的礼节接待他。于是管仲竭尽全力辅助国君治理国家。他为齐国制定法律,减轻税收,开发山区种植粮食作物,在海边开设盐场,并操练国家的军队。过了几年,齐国被治理得民富兵强。

  齐桓公豁达大度,用贤不疑,对内遵守礼节,对外抗击蛮夷,在各个诸侯中树立了强大的威信,大有称霸中原的意图。然而卫国却不肯听从齐国号令,反复无常多次违约败盟。齐桓公与管仲共谋,打算攻打卫国,好让卫国服齐。

  退朝后回到寝宫休息,卫姬马上跪倒在地问:“陛下,为什么要攻打卫国?”齐桓公心中一惊,奇怪为什么如此机密的事这么快就被妃子知道了。卫姬说:“退朝时,陛下态度威仪临人,脸上有股杀伐之气,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见到臣妾,陛下就变得温和。以齐国的威望,您谁都不怕,唯独怕妾,肯定是念及卫国是我的父母之邦,于心不忍,所以臣妾以为陛下想伐卫了。”

  齐桓公平日对卫姬就宠爱有加,今日更是佩服此女聪明过人。经不起美女苦苦哀求,终于放弃了伐卫的想法。

  第二天上朝,正在为难怎么与管仲解释,管仲见了齐桓公却笑着说:“陛下不打算攻打卫国了?”

  齐桓公又是一惊:“寡人还未开口,相国怎么就知道了?”管仲笑着说:“今日上朝,主公抢先向臣作揖,执意让我先行,这与平日大不相同,对话之间,又吞吐含糊,我想主公一定是改变了主意,恐臣等对主公不满。不过我已经为主公想好了劝服的计策。”管仲写了一份国书,大意是让卫国懂得局势,臣服齐国。

  齐桓公听完,哈哈大笑:“寡人身边原来有这么多聪明的人。”卫姬能洞察细微,见微知著,想办法令齐桓公改变了主意,免除了战争的灾难。管仲也能洞察他的意思,并早已想出了计策。

  卫姬察觉到了齐桓公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对攻打卫国有所顾虑,于是就利用这一点事先就准备好了诸多说辞,而最后说服齐桓公放弃了攻打卫国的计划,她抓住了齐桓公动摇的机会进行了说服,成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管仲察觉了齐桓公所做的决定,事先准备了另外的方案达到劝服卫国的目的。

  从微小的变化中察觉事情发生的转变,从而能够抓住主动权。在细微的变化中发现机会的这一种能力非常重要。而这种能力来自于自己对于细节的敏感,更来自于对生活和人性深刻的认识。

  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我们目前拥有的一切。不要整日去想着“如果我有什么就好了”,而是要想“我现在拥有的这些是什么?有什么用途?”整日幻想,不如静下来,踏踏实实地想一下我们已经得到了什么?

  一位老和尚,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父坦然相对。师父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父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我也没有办法。不过我看见河边有棵苹果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父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是还要在河边做些可以做的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能够跳出别人设置的困局,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但是跳出别人的布局之后,还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才是最了不起的。能做到这点,我们必须有的一个条件则是逆向思维、以退为进。不顺着别人的逻辑走下去,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做真正的主宰者,主宰自己的事业,主宰自己的人生。

  金融专业的研究生林童,毕业之后来到一家证券公司当一名基金研究员。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部门主管总是看他不顺眼。比如邀请大家下班后到家吃火锅,总是不小心漏了林童。林童给自己打气的方式是,去“阿杜”吃港式高级火锅,比主管和同事们还享受!主管要给他难堪,哪知他更得意!而主管分配给他的基金,老是冷门商品,很难有业绩上的表现,他也不生气,总是兢兢业业去完成。

  后来他离开了那家证券公司,走出了另外一条路,到了一家公司的营销企划部工作。企划部的工作,他做起来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不久便被提升为部门经理。而谈到他在证券公司的工作时,他总是说:“还好他那样对我,让我得到了历练,否则我现在只能作研究分析,真的谢谢他的造就。”

  生活就是这样,换个角度,你就是赢家。人的胸襟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知难而退并不是一件坏事,争一时不如争千秋,更何况,你怎么知道上天的布局不是要让你扛起更大的责任呢?忍一时之气,反倒处处是出路,别把精神能量虚掷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置身事外,保护自己

  有一天,张之洞和谭继洵等人在黄鹤楼举行公宴,当地大小官员都在座。座客里有人谈到了江面宽窄问题,谭继洵说是5里3分,他曾经在某本书中亲眼见过。张之洞沉思了一会,故意说是7里3分,自己也曾经在另外一本书中见过。

  督抚二人相持不下,在场僚属难置一辞。于是双方借着酒劲儿起来,谁也不肯丢自己的面子。

  于是张之洞就派了一名随从,快马前往当地的江夏县衙找县令来断定裁决。当时江夏的知县是陈树屏,听来人说明情况,急忙整理衣冠飞骑前往黄鹤楼。他刚刚进门,还没来得及开口,张、谭二人同声问道:“你管理江夏县事,汉水在你的管辖境内,江面是7里3分,还是5里3分?”

  陈树屏早就知道他们这是借题发挥,对两个人这样闹很不满,但是又怕扫了众人兴;再说,这两方面是谁都得罪不起的。他灵机一动,从容不迫地拱拱手,言语平和地说:“江面水涨就宽到7里3分,而水落时便是5里3分。张制军是指涨水而言,而中丞大人是指水落而言。两位大人都没有说错,这有何可怀疑的呢?”

  张、谭二人本来就是信口胡说,听了陈树屏的这个有趣的圆场,便抚掌大笑,一场僵局就此化解。

  学会了置身事外,处世水平当然就会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档次。英文中有一句谚语叫做:涉入某件事比从该事脱身容易得多。可以说是对置身事外的智慧的一种反向总结。

  也许会有很多人认为,这种置身事外,谁也不得罪的做法是一种墙头草的行径,大丈夫敢作敢为,必须敢于挺身人局表明自己的立场。其实这是对置身事外的策略的一种误解。置身事外不过是一种对局手段,其目标是为了在冲突的最初阶段更好地保护自己,并且在将来挺身入局的时候能够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其实是一种把握进退时机的策略。著名的军事家告诉我们:在与对手较量的过程中,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战术,可以帮助我们取得胜利。这样的战术在人生的旅途中一样可以帮助我们取得胜利。当环境不利于自己而利于对手的时候,就应该暂时避其锋芒,以时间换取空间;等环境和条件转变,就应该及时出击,给对手出其不意的打击。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是中国革命史和世界军事史上都有着显赫地位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也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斗争实践中提出的。正是这样的游击战术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末民初至革命根据地建立前,驻湖南的粤军连长朱孔阳因不满上司克扣军饷,曾率部进入到井冈山做起了“山大王”,成为井冈山有名的一支绿林武装。

  为对付官军的进剿,朱孔阳利用熟悉地形环境等有利条件,机动灵活地在莽莽群山中与官军周旋,使官军疲于奔命,对他奈何不得。他有一句对付围剿的名言:“不需能打仗,只要会打圈。”寥寥数语,蕴藏着极其朴素的游击战术道理。

  井冈山根据地初创时期,敌强我弱,四面白色恐怖。为了战胜强敌,扩大并巩固革命根据地,红军迫切需要制定一套适应对敌作战的战略战术。为此,兼收并蓄的毛泽东注意从过去井冈山绿林武装的游击战术中吸取营养,学习优势,为我所用。1927年12月,他对攻打茶陵的部队说:“战无常法,要善于根据敌我情况,在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原则下,抛掉旧的一套,来个战术思想的大转变。”

  他还告诉大家:“从前,井冈山有个‘山大王’,叫朱聋子(朱孔阳绰号),和官兵打了多年交道,总结的‘打圈圈’是个好经验。打圈是为了避实击虚,歼灭敌人,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大家频频点头,“总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来,蚀本不干,这就是我们的战术原则。”

  1928年5月,朱毛两军会师后,湘赣两省敌军向井冈山发动了第一次联合“会剿”。红四军主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路的作战方针,南下黄坳,直奔五斗江,迂回拿山,第一次攻克永新县城。几天后,毛泽东召开干部会议,会上他广引古今中外战例,结合红军这次战法,再次谈到了战术问题,并首次正式提出了“十六字诀”,他说:“白军强大,红军弱小,我们以弱斗强,只能采用游击战术。什么叫游击战术?简单说,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从此,“十六字诀”成为红军克敌制胜的法宝,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这种灵活的战术帮助我们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它包含着伟大的东方智慧。当我们面对强大的敌人,或者势均力敌的时候,就可以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战术,控制局势的发展,掌握主动权。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战术可以帮助我们争取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有时反着一般规律来,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这种策略的精髓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就可以掌握主动,“敌退”的时候就是“我进”的时候,一方面我们可以攻其不备,另一方面也可以抓住没有被人注意的机会,这就是成功的奥妙。

  淡泊明志,合理退让

  在权力角逐的政治斗争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即使你一直洁身自好,没有什么过失也不能避免权力的争斗。一个有才德而又能淡泊明志的人,也有可能会遭受到那些热衷于名利的人的怀疑;一个言行谨慎而处处检点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的小人忌恨。所以,如果处在这种既被猜疑而又遭受忌恨的恶劣环境中,固然不可以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但也绝对不可锋芒毕露地刻意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节操。

  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位居丞相依然不改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活上一直保持节俭,每餐只吃一道荤菜,睡觉依然盖着普通的棉被。因此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奏公孙弘,说他位列三公有丰厚的俸禄,却依然每餐只吃一个荤菜,盖最普通的棉被,实际上是沽名钓誉,为了骗取朴素廉明的美誉。

  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真的吗?”公孙弘没有忙着为自己辩解,而是回答道:“汲黯所说的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誉。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

  就这样,公孙弘和汲黯两个人的形象就鲜明地摆在汉武帝面前了,一个人来给清廉的人告状,说他沽名钓誉;一个人直言不讳自己的做法,而且还夸赞对方忠诚。谁忠谁贤,已经很明了,不需要再进行辩解。公孙弘的这一招很是厉害,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也使得汲黯的形象在汉武帝的眼中大打了折扣。本来在这场较量中,公孙弘是属于防守的一方,但是他没有正面地去保护自己,而是以退为进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实际上无形中已经将汲黯推向了嫉贤妒能的境地。这不仅攻击了对手,而且无懈可击。

  在防范别人的时候,合理的退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展示自己才华的时候也不应该急于求成。对于自己的才华,有时候是需要拿捏的,要运用一点卖弄的技巧,才能得到适当的待遇。

  《战国策》上记范雎见秦昭王,一次、两次,秦昭王向他请教,他都不说话。因为他发现秦昭王与他谈话时心不在焉,而他要讲的又是一套使秦国富强称霸的大道理,别人不重视,讲出来无益。直到第三次,秦昭王单独会见他,专心致志,虚心向他求教,他这才说出一席话,打动了秦昭王,并封他当了宰相。

  自己有东西展示出来,是需要技巧的,巧妙地以退为进,激发起别人的兴趣,才能使得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不被浪费,真正有用武之地。

  化对手为朋友

  一般人在与对手相遇的时候,采取的态度是不屈不挠,咬紧牙关,迎面而上,决不退缩。这也是斗鸡场上的共识。但是真正明智的人会选择另一种方式:站到对手的身边去,把对手变成自己的朋友。

  1754年,美国独立以前,弗吉尼亚殖民地的议会选举在亚历山大里亚举行。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乔治·华盛顿上校,作为那里的驻军长官也参加了选举活动。

  选举后期,主要是两个候选人在竞选。大多数人都支持华盛顿推举的候选人,但有一名叫威廉·宾的人,则坚决反对。为此,他同华盛顿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争吵中,华盛顿失言说了一句冒犯对方的话,这无异于火上加油。脾气暴躁的威廉·宾怒不可遏,重重的一拳把华盛顿打倒在地。

  华盛顿身边的朋友围了上来,摩拳擦掌,群情激愤,要揍威廉·宾。与此同时,驻守在亚历山大里亚的华盛顿部下听说自己的司令官被辱,马上集合,荷枪实弹跑过来助战,气氛十分紧张。

  在这种一触即发的情况下,只要华盛顿一声令下,威廉·宾就会被痛打一顿。然而华盛顿克制了自己,使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他用命令的口吻平静而坚定地说:“这不关你们的事!”就这样,事态才没有扩大。

  第二天,威廉·宾收到了华盛顿派人送来的一张便条,要他立即到当地的一家小酒店去。威廉·宾意识到这一定是华盛顿约他决斗。但是,他毫不畏惧地拿了一把手枪,只身前往。

  一路上,威廉·宾都在琢磨如何才能打倒身为上校的华盛顿。但当他到达那家小酒店时,却大出意料之外:他见到了华盛顿的一张真诚的笑脸和一桌丰盛的酒菜。

  华盛顿热诚地说:“威廉·宾先生,犯错误乃是人所难免的事,纠正错误则是件光荣的事。我相信,我昨天是不对的,你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满足。如果你认为到此可以和解的话,那么请握住我的手,让我们交个朋友吧!”

  威廉·宾被华盛顿的行为感动了,忙把手伸给华盛顿:“华盛顿先生,也请你原谅我昨天的鲁莽和无礼。”

  从此以后,威廉·宾成为华盛顿忠实的朋友和坚定的拥护者。

  当华盛顿被打倒在地时,很容易失去理智,但他却能以退让、宽容和友善来解决问题,化干戈为玉帛,化对手为兄弟。也许,这就是伟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吧。

  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难免会与人发生对立和冲突,与这样或那样的对手“狭路相逢”。在这些对手中,有的也许确是蓄意阻挡你的前进道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阴差阳错或者因缘际会而产生的误会。因为一个理性的人都明白,挡住别人的去路,实际上自己也无法前进。

  在后面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讲究“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应该调整自己的姿态,避免因为针尖对麦芒而两败俱伤,要“一笑泯恩仇”,化对手为朋友,甚至联手找到一条双方共同的道路。

  勇于言败,战胜自己

  一个人在春风得意之时,一般很难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弱点,而这些不足和弱点往往会让我们错失进退的时机。当失败之后,我们才会反省,同时也会更清醒地认识现实。所以,我们不妨这样认为,失败是令人清醒的催熟剂,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在失败中我们可以找到进退的时机。

  一个拥有失败经验的人,就可以更好地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失败和错误有时就是最大的优势,因为从中会学到更多,也能更清醒地看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退的过程就是不断弥补自己不足的过程,只有看清了自己的不足,才能把握机会。

  某著名大公司招聘职业经理人,一个应聘者这样自我介绍:“我虽然只是本科毕业,只有中级职称,可是我却有着十年的工作经验,特别是我有着多次失败的经历。我任职过的12家公司,都先后倒闭了,我努力挽救这些公司也都失败了。但是我因此了解了失败的每一个细节,并从失败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容易模仿,而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用十年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经历失败,从中所学的东西更多、更深刻。很多人知道如何成功,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这就是我最大的优势。”

  结果这个应聘者当场被老板录用了。老板看重的就是这位经理能够帮助企业把握机会,因为他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能看到企业的不足。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劣势,盲目行事只会一败再败。而一个拥有失败经验的人比已经成功的人更具有智慧。

  有个被人称为“渔王”的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虽然手把手地教他的三个儿子织网、下网、识潮汐、辨鱼汛……但三个儿子的渔技还是很平庸。“渔王”为此百思不解,而且非常苦恼。

  后来,一个老人问他:“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而且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老人说:“你的错误就在这里,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而不让他们去经历失败的教训。要知道,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的!”

  做事与捕鱼一样,有了失败的经历之后,进退才能自如。比如我们在推进一个商业项目的时候,虽然尝试了很多办法也没有头绪,但每一次思路的失败,证明这个思路是错了,我们就会从另外一个思路重新推进。可以这样说失败的次数越多,离找到正确的思路就越近了。

  此外,失败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为我们培育坚韧、耐心、信念等成功的基因,最后将失败转变为成功。而这种成功带来的自信心、满足感和成就感更为强烈。所以,失败不仅仅是成功之母,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勇于言败,首先已经战胜了自己,得失之心、荣辱之虑、进退之患、沉浮之忧轻轻放下。而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彻底打垮一个战胜了的人。人生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可能栽跟头、碰钉子、遭不测,而每一次挫折,都在启迪着我们:不怕输,才有赢的机会;不怕败,才有胜的希望。

  循循善诱,以退为进

  在教育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理论:在对别人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能过于强硬,循循善诱,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不论我们做什么工作,经常需要面对一些情况,比如说服他人,给别人提出建议。什么样的方式比较好呢?下面一则故事告诉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陶行知先生是20世纪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和鲁迅一样,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教育改造家,是改革教育的旗手。他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其中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教育方式常常反其道而行。

  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的校长。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

  男孩站在校长室门口,心里惴惴不安。他深知陶校长平时和蔼,但遇到有违原则之事则是非常严厉的。想着想着,男孩攥着衣角的手已渗满了汗。他咬了咬嘴唇,心想毕竟自己是事出有因,如果陶先生责备,就大声把事实说出来,让他评判。

  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男孩愣住了,犹豫着该不该去接那块糖。还未等作出反应,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本能地伸出手,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他还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恍然大悟,禁不住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男生明白了,陶先生不是迟到,而是去了解事情的始末了。而且,陶先生从来没有打算冤枉他。他泪眼婆娑地看见陶先生和蔼的面孔扬起一丝微笑。这让他羞愧地低垂下了头,狠抹了几下眼泪。

  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就这样,陶行知先生巧妙地用了四块糖,让一名犯了错误的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退为进,循序渐进地对那个男生进行规劝,使得他不只是表面上屈服于老师的责备,承认自己的错误,更是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