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只要方案好,其他问题就不用多考虑了。试问:把一个好的方案放在抽屉里,它会自动生效吗?答案显然是:不能,它必须要借助于不折不扣的落实。
布置不等于完成,领导布置下去的任务,下属不一定立即就去落实,不一定就能保质保量地落实到位。要不怎么会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说法?这就需要领导在布置了任务之后继续跟进,监督落实。
再者,布置完成以后,落实者未必就能立刻弄清执行的意图、要点、方法、步骤、技巧等,这还需要一个过程,较为复杂的落实更需要示范、演练、指导等。真正到了落实的时候,会遇到什么障碍、该如何去解决等还是未知因素。竞争激烈、情况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任何事情并不可能都处于一种理想的“真空世界”。
给下属布置任务,如果第一次交代,最好能给他一个步骤。比如洗茶杯,告诉他把茶杯拿去洗,把茶水倒入水池,再把茶叶倒进垃圾桶,再洗净水杯,再用布擦干,再把水杯倒扣在茶几上,再洗净抹布晾起。有些事交代时说不清步骤,就应强调要点或关键点。比如办培训班,交代重点要注意讲义、幻灯和音响的准备和调试。当落实者听上司说话时,最好别忘了带上笔和工作笔记本,因为一般人很难记住七件以上不同的事情。
布置了不等于就完成了,任务布置下去了还需要责任者去落实,落实的效果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想想吧,我们一天中会听到多少这样的话:“我已经按要求去做了。”“我已经照你说的做了。”“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但问题是结果怎么样了?一个公司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做出了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无论多么充分的理由,无论多么完善的行动,都不能弥补错误的结果,或者不能弥补无效的结果。
也许有人会感到迷惑:完成任务不就是落实了吗?这就是任务这一假象迷惑人的地方,实际上,布置下来的任务非但不等于完成,而且,即使一个看似简单的任务从布置到完成,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定能落实到位。
一个小和尚每天的工作就是撞钟,日子久了,觉得毫无趣味,但他仍然尽职尽责,每天按时撞钟。但是有一天,老方丈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十分委屈:“我撞得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老方丈一笑:“你撞得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落实中的很多事情,看起来都是小事,有些时候却做不到。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我们都把这些简单的小事看得很容易,漫不经心,在生活中不当一回事,当然也就无从改变。其实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结果。
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站在讲台上,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大家只要做一件事就行,你们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先给大家做了一次示范。接着他又说道:“从今天开始算起,每天做5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自得地笑了,心想:这么简单的事,谁会做不到?可是一年过去了,等到苏格拉底再次走上讲台,询问大家的完成情况时,全班大多数人都放弃了,而只有一个学生一直坚持着做了下来。这个人就是后来与其师齐名的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
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要靠扎实的能力和实干的精神去落实。西方有句名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有浮躁被扎实所代替,冲动被理智所折服——认识到“布置不等于完成,简单不等于容易”,这才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