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自20世纪80年代创始以来,起起落落,尽管界内的研究者们对学科的发展前景有美好的设想和规划,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秘书学将成为一门有稳定的学科体系的常规学科。然而,事实是严酷的,尽管经过努力秘书学在高等教育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与20世纪80年代的热闹景象相比,秘书学的研究领域确实冷清了不少。反思秘书学的发展历程,或许能为我们走出秘书学发展的困境提供帮助。
一、秘书学发展的基本阶段
在秘书学发展的二十余年中,秘书学的理论研究者们一直在总结和反思,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董继超、常崇宜,钱世荣、邱惠德、刘耀国等。特别是钱世荣,对秘书学研究和发展提出了“三次爬坡”的观点,对秘书学的发展历程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钱世荣在《中国当代秘书学研究:第三次“爬坡”》[10]中提出:
第一次“爬坡”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主题是“开创”:开创前所未有的秘书学,开创前所未有的秘书专业,开创前所未有的秘书工作新局面,这次“爬坡”至8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主要成就有:出版了一批影响面较大的专著并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创设秘书(学)专业的院校达150余所;相当一批秘书工作者及有关领导者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身于秘书工作研究。存在问题:一是理论研究低水平,重复严重;二是专业建设膨化虚化现象严重。这两个问题直接导致秘书学研究在80年代后期首次出现较大幅度的滑落。
第二次“爬坡”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主题是“拓展”:包括研究范围的“拓宽”和研究层次的“拓深”。这次“爬坡”有几条清晰的“路径”值得注意:一是较为重视对学科自身问题的研究;二是较为重视对秘书活动深层次理论问题的研究;三是较为重视对秘书工作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四是较为重视对中国现代秘书工作发展历程及中外秘书活动的比较研究;五是较为重视通过专题研讨、学术评价、学术评奖等多种方式推进研究活动的发展。从秘书专业建设看,这一时期秘书(学)专业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发展得很不顺利并渐呈萎缩之势,而在成人高等教育及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却有所拓展。这次“爬坡”至90年代中后期开始滑落,随着秘书学本科专业在教育部“新目录”中的取消,秘书(学)专业建设至90年代后期滑至最低点。
第三次“爬坡”始于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其主题是“突破”——从近几年初步形成的思路看:学科研究的“突破”重在突破口的选择、基本理论共识的形成和学科地位、学科发展方向的确定;专业教育研究的“突破”重在专业归属的确定、专业层次的提升和专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工作研究的“突破”重在职业资格制度的整体构建及职业化推进。具体的“路径”、方法、措施等仍在探讨之中。
钱世荣长期致力于秘书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且成果颇丰。关于秘书学发展中三次“爬坡”的观点一经发表,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刘耀国、邱惠德曾撰文发表不同意见,并且引发了非常激烈的学术争论。刘耀国认为,我国当代秘书科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后期的二十年中,客观上不存在《第三次爬坡》论者所提出的有两个“滑坡”的时段。两次“滑坡”不存在,何以有“三次爬坡”?对此,笔者的粗见是:
二十多年来,秘书学的发展确实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但是用“滑坡”和“爬坡”比喻并非十分恰当,用“初创”和“发展”也许更容易接受。20世纪80年代,是现代秘书学初创阶段,对于新生事物,人们总是怀有高涨的热情,理论界也是大胆地创新,构建了秘书学的理论框架。80年代后期开始,“狂热”的开创阶段过后,秘书学进入平稳的发展阶段,笔者认为,这种发展阶段从时间上一直延续至今。大浪淘沙,秘书学的发展经历了时间的磨砺,二十年来,虽然秘书学的发展并不具有绝对的均衡性,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起伏,钱世荣提出的“开创”、“拓展”、“突破”之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笔者更倾向“初创”和“发展”,因为“突破”尚需时日。
二、秘书学发展的现状
1..建立了秘书学科,但未发展为常规学科
为了适应秘书工作实践的需要,秘书学在高校应运而生,经过广大秘书学教学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包括教材、专著、论文、工具书、课题,等等。有关秘书学科的理论专著与大学教材,已出版约1000种;近50家秘书杂志与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有关秘书论文,超过了20000篇。[11]秘书学已获得了社会特别是民间的广泛的认可,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作为一门常规学科,秘书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最大的障碍来自权威部门对秘书学学科地位的界定。秘书学迄今尚未被列入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即使在作为“国家标准分类法试用本”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后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秘书学所处的位置也非常尴尬。秘书学1990年进入《中图法(第三版)》。该版以“增注”的形式,将秘书学纳入“C931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三级类目“C931.46文书工作”,即:
C93管理学
C931管理技术与方法
C931.4办公室工作
C931.46文书工作(文书学、秘书学等入此)
也是因为这一关键性障碍,严重阻碍了秘书学的学科建设。只有进入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秘书学发展才能有所突破。
2.关注基础理论,但没有获得实质性突破
研究者们对学科的基础理论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邱惠德曾在《略论秘书学基础理论研究》一文中对秘书学基础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性的反思,提出秘书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滞后,是影响整个学科前进的步伐和成熟程度的重要原因。[12]事实上,有一批中年学者已经对秘书学的学科性质、类型、专用术语、学科体系、学科历史等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但往往是或泛泛而谈,或点到为止,或脱离秘书工作实践。因此尽管有所收获,但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
3.成立了研究组织,但是影响不够广泛,活动不够正常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秘书学的产生,全国性的秘书研究组织——中国高等院校秘书教学研究会随之成立,几经变迁,演变为如今的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会。有些省市还成立了地方性的秘书研究组织。这些学会都有自己明确的宗旨,以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会为例,它的基本宗旨就是“根据中国秘书工作实践的要求和发展的需要,开展中国秘书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从事中国秘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建立中国秘书教育体系,促进中国秘书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促进秘书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学会的学术权威性不强,在秘书学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有限。
4.创立了秘书学学科体系,提出了秘书学的分支学科
但是学科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分支学科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秘书学的学科体系是合理架构秘书学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学者关注的热点课题。比如安徽钱世荣先生按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理论构架的“三层次分布论”,黑龙江王正先生按基础理论、分支理论、操作理论构架的“三层次论”,河南的郝文勉先生按微观秘书学、宏观秘书学构架的“微观、宏观”论以及湖北方国雄先生提出的按机理论、史论、职能作用论、工作实务论、工作方法论、工作管理论、发展分支论构建秘书学学科体系的意见等,都对秘书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尚不足使秘书学形成一个完善的、有权威性的为大家共同认可的学科体系,这应该是制约秘书学发展的最大障碍。至于秘书学的分支学科,尽管有人提出“秘书学已出现了秘书学原理、秘书实务、文书学、秘书写作、机关档案管理、会议组织、信访学、督促检查理论与实务、秘书学信息论、秘书参谋、秘书协调、办公室自动化等分支学科”。但是,这些学科是否是秘书学的分支学科尚有争议,且这些学科本身的理论体系也很不规范,有的甚至还不能称之为学科。
5.能基本适应秘书工作发展的需要,但是在指导秘书工作实践上发挥的作用有限
秘书学的发展基本上适应了秘书工作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的公务秘书的格局已被打破,党政秘书也不再是秘书队伍中的绝对主体,秘书学的研究者们对新兴的商务秘书、私人秘书、涉外秘书,以及上市公司秘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成果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论文、译作甚至专著。秘书学的研究基本上能结合秘书工作的热点,比如党政秘书工作中的督促检查问题,比如电子政务问题,还有加入WTO以后秘书工作新的变化问题等,秘书学界都进行了专题研究。当然这些研究成果在指导秘书工作实践上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其主要原因是研究成果的系统性、超前性还明显不足,也缺乏转化理论成果的途径。
6.有了自己的专业期刊,但期刊档次不高
秘书学自创建以来,一直有自己的专业期刊,《秘书》(上海大学主办)、《秘书之友》(兰州大学主办)、《秘书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办)这些专业期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史,是秘书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其他如《当代秘书》、《广东秘书工作》、《企业秘书》、《秘书界》也曾出现于不同的时期,为秘书学的发展作出过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秘书学领域没有中文核心期刊,更谈不上国家一级期刊。这一局限大大挫伤了秘书学研究者的积极性,这也是秘书学研究队伍势单力薄的重要的客观原因。
三、关于提高秘书学研究水平的几点思考
针对秘书学的发展现状,我们必须直面现实,认真研究对策。笔者特提出以下思考:
1.强化秘书学学科意识
纵观社会科学的发展史,学科“自我意识”的形成既是学科发展、壮大、成熟的重要助推器,又是学科不断完善、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秘书学本身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迄今为止还有许多人认为秘书学的出现是一种泛学科现象,秘书学是不成立的。加之秘书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果没有学科内在要求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那么在不断吸收相关学科知识中,秘书学极有可能被边缘化,甚至有可能被完全瓦解于相关学科。目前许多秘书学教材中的公文处理、公文写作、公共关系、商务谈判、办公自动化、礼仪等都可以归属于相关学科。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秘书学的教学者和研究者应该具备清醒的学科意识,时刻注意把秘书学作为一种专门的学问来研究,用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来确立和提高秘书学的学科地位。笔者以为只有不断强化秘书学学科意识,强化秘书学的核心理论,才能确保秘书学科的独立性,才能避免秘书学不被其他学科所淹没。
2.稳定和加强秘书学研究人员的队伍
秘书学研究人员主要由高校秘书学的教学人员和秘书实际工作者组成,前者以研究秘书学的基础理论为主,后者则注重秘书学的应用理论。由于综合性大学纷纷退出秘书专业,前者的研究力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在高校以秘书学为自己的主导研究方向的学者与秘书专业的数量相比,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毋庸置疑,稳定秘书学研究人员的队伍,充实和加强秘书学研究力量是发展秘书学的基础。
如同秘书工作的潜隐性,秘书学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不计名利的高水平的研究者,作为秘书学研究的主体,他们必须对秘书学有正确的定位,必须有严谨的学风,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的精神,把研究秘书学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他们的治学态度和精神将决定秘书学的发展。同时,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应建立起学术共同体,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发挥出合力,这样的共同体无疑是秘书学发展的基本保障。
3.注重秘书学研究的规范化
科学的规范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以及由共同信念所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提供了他们必须遵循的公认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传统,并为该科学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13]要发展秘书学,必须注重秘书学研究的规范化,这种规范化既表现在研究内容上,也表现在研究形式上。
以研究内容而言,要规范秘书学术语概念。秘书学研究论文或专著要注意积极运用学术语言和专业语言。秘书学术语概念规范化问题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基本术语的概念缺乏权威性的认定,对术语解释不够规范化、标准化;基本术语的表达比较随意,缺乏稳定性,未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术语体系。[14]因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专家对现有秘书学概念进行审查清理,建立一套符合秘书专业特色的、符合秘书学发展需要的术语概念。
以研究形式而言,秘书学专业期刊和专著是研究秘书学的主要阵地,规范专著和论文的格式,有利于准确地传递科学信息。比如,一篇完整的论文一般由标题、提要、关键词、正文、引文等几部分组成。比较遗憾的是,目前秘书学专业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大多不要求提要和关键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引文也非常不重视,以2003年第9期的《秘书》杂志为例,整期期刊只有一篇文章有引文注释,其他所有文章,甚至论坛栏目的文章都是既无引文注释,也没有参考文献。学术研究是严肃的,有了引文注释和参考资料,才使秘书学研究言之有据,才使得秘书学研究有继承性。
4.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把握好理论与实践、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非常重要。而且,事实上,多年以来,研究主体对这两方面的问题的认识都有各自的立场。意见的不统一导致了所谓“天地之争”、“经验派”和“学院派”之争,使得本来就比较薄弱的研究力量产生了无谓的内耗。
关于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秘书学研究应该遵循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的基本原则,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构筑顺.的通道。具体地说,秘书学理论的来源不是虚无的,实践是理论之源,秘书学理论的来源不应当脱离秘书工作实际。当然,我们要注意不要把秘书工作实践仅仅理解为秘书工作的各个环节,秘书工作实践是广泛的,而且理论特别是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不意味着是对实践的简单描述,理论的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同时,理论又必须应用于实际,因为实践是验证理论成果的重要标准,当然,理论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理论只能以理论的方式应用于秘书工作实践,理论不能为了屈从于实际而放低理论的标准。
关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主要指基础理论研究,它决定着一门学科的成熟程度,我们必须重视并大力倡导秘书学基础理论研究,而且在研究中我们应该力戒浮躁和生搬硬套。应用研究主要是对秘书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应用研究更是必不可少的,从秘书学研究现状来看,这种研究占绝对的优势。在确认两者的关系时,我们不能把两者绝对化,也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基础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应用研究也必须以相应的理论为基础。
5.构建合理的秘书学学科体系
秘书学的学科体系是由一门门系统化、专门化且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秘书学分支学科组成的,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学科体系在秘书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如上所述,该问题也是秘书学界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在研究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由于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混淆了秘书学学科体系和秘书专业课程的关系,把公共关系学、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归入秘书学学科体系;另外分支学科的设置比较随意、学科分类不够科学,如某些学者提出的秘书服务学、秘书保健学作为秘书学学科体系的构成就比较勉强。秘书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严重制约了秘书学的发展,为此,我们迫切希望秘书界的学术权威们能发挥合力,使秘书学学科体系明朗化、统一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