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是我们从小就被教导的一个观点。以至于很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它奉为至理名言,一次次地写进我们的作文和日记当中。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们渐渐发现这句话似乎是骗人的。因为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看起来似乎并没有那么努力,但是得到的却比我们要多很多。于是,我们把这归结于一个词——幸运。
一次两次是幸运,那么三次五次呢?怎么可能有人总是那么的幸运呢?仔细观察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幸运儿都很聪明。与此同时,网上又开始流传一句话,据说是爱迪生关于勤奋的后半句名言:“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有了这句话,十几年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
笔者曾下决心要在网上找到这句话存在的证明,经过繁琐漫长的考证之后,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这后半句话果然不是爱迪生说的,即便那前半句也不是爱迪生的原话。爱迪生原话的意思是:当有了这百分之一的灵感之后,就要付诸百分之九十九的行动,让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成为百分之百的现实。
于是,旷日持久的讨论告一段落,我们赖以维护面子、满足自尊的理由也被证实并不存在。那么,接下来,最初的问题再一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到底是聪明的人会成功,还是勤奋的人会成功。
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将一批孩子分成两个小组,先让他们做一套简单的试题。做完之后对第一个小组的孩子们说“你们一定很聪明”;然后对第二个小组的孩子们说“你们一定很努力”。之后,再让他们做另一套比较难的题,却发现被赞扬“很聪明”的第一组孩子的试题完成率,远远不如被赞扬“很努力”的第二组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老师的鼓励相当于一种肯定的心理暗示。对第一组的孩子而言,在他们的认知中,之所以第一次考得很好,是因为自己很“聪明”,所以,拿下那些题目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当题目变难了之后,自己的聪明似乎不那么管用了,而完不成题目自然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对于第二组孩子来说,在他们的认知中,自己之所以能很好地完成第一套试题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自己努力了,所以,当题目变难之后他们依然会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解决问题,结果自然会比第一组的孩子表现得更好。
实验的结果似乎又表明了只有勤奋才可能获得成功,证实了那句令我们“痛苦”了整个童年的名言。但另一个关于勤奋和聪明的心理学小故事却跟着唱起了反调。
有两只蚂蚁想要翻到墙的另一边去寻找食物,其中一只二话不说就开始往墙上爬,另一只却在墙角下不停地四处张望。由于墙面很光滑而且墙也很高,第一只蚂蚁有好多次都从墙上掉了下来,但它并不气馁,而是很快地调整好自己再次向上爬去。经过许多次的失败之后,第一只蚂蚁终于爬上了墙头,当它满心欢喜地想着自己终于可以吃到可口的食物时,却发现另一只蚂蚁早已经在那里开心地大吃大喝。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聪明比勤奋更容易获得成功?当然不是。古人说勤能补拙,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勤奋和聪明孰优孰劣,而是纠正大家的一个因思维定势而形成的错误观点:勤奋和聪明是对立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二者对立起来呢?
让我们回到开篇的那个疑问,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并没有多么努力,但是得到的总是比我们多呢?答案当然不是因为他们的幸运,而是一个我们早就应该想到的原因——他们不光勤奋,而且聪明。至于我们觉得那些成功者似乎并没有多么努力,那只是因为我们潜意识中的嫉妒。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否定那个人的一切优点,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那些成功者就如同上面故事中的第二只蚂蚁一样,它本来是和第一只蚂蚁一同决定翻过墙去寻找食物的,所以从出发点来看它们是一样的勤奋,真正懒惰的蚂蚁大概还在角落里等待着,看人类什么时候会丢下几粒面包碎屑,但与第一只蚂蚁不同的是,它的勤奋不是没头脑地往前冲,而是谋定而后动。
心理学中有一种效应叫做“懒蚂蚁效应”。在一大队勤劳的工蚁当中,总有那么几个四处张望不肯努力“工作”的蚂蚁,这些蚂蚁被叫作“懒蚂蚁”。但是当工蚁们因为找不到食物而团团乱转的时候,这些“懒蚂蚁”却可以不慌不忙地带领队伍去找到食物。故事中的第二只蚂蚁就是一只“懒蚂蚁”,在看似偷懒的时候,它其实已经找到了更好的努力方向。所以,那些看起来不怎么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人就是人类中的“懒蚂蚁”。
在成功的路上,勤奋和聪明是相伴而行的,没有什么人是可以不劳而获的,聪明的人也需要勤奋,懒惰的人再聪明也无法取得成功;反之,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人确实勤奋,却不一定会拥抱成功,正如勤奋的建筑工人有很多,成功的建筑承包商却只有那么几个。所以,我们不光要勤奋,也要聪明,这里的聪明并不是智商的超群,而是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只有在勤奋和聪明的共同辅佐下,我们才能更快地走上成功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