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月经中段或接近月经来潮时,有的人会出现生理或心理不适的现象,到了月经大量来潮就会消失,这种不适一般不会发生在月经刚结束或月经周期的前期,简单地说,它是周期性的发生,而且只发生在月经来潮后的2个星期到下次月经来潮前的这段时间,而在月经量最大,以及月经刚结束的时间内,都不会不舒服,这就是所谓的“经前征候群”。
经前征候群分成几种:
常发型
1个月中有半个月在受苦,从排卵时症状就开始出现,然后越来越激烈,直到月经来潮才消失无踪。
短发型
1个月里约有1个星期不舒服,在月经周期的第22天左右,也就是第3个星期以后才开始发生,而月经一旦来潮就好了。
阵发型
短暂且容易过去,只有在排卵时,也就是月经来的第2个星期会有短暂的不舒服,但到了月经快要来时,症状却再度发生。
悲惨型
在月经来的第2个星期,也就是在排卵时开始发生,整个月经周期都感到不舒服,直到月经完成结束,不舒服的现象才消失,所以这种形态的女孩子,整个月只有1个星期是轻松舒服的,其他日子都处在经前征候群所致的痛楚中。
至少有100种以上的经前征候群症状,是因为荷尔蒙改变所造成。例如在精神上,有些人会表现得相当焦虑,有时甚至没办法睡觉;有些人则是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有些人的心情浮动得相当厉害,甚至引起忧郁症,不想和他人来往,凡事都往最悲惨的方面想,亲朋好友少跟自己讲几句话,就会认为自己已经“众叛亲离”或毫无价值了。
至于身体上的症状,最常见的就是浮肿,有的人在这段时间里会觉得脸部、脚部、身体好像充满了水。其次是肌肉痛,仿佛全身快被分解掉一样。再者就是乳房胀痛,以及感觉肚子里有很多水,造成腹部肿胀。其他的症状,包括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容易疲倦、注意力无法集中、没有食欲,或突然变得很喜欢吃东西……这些都是在100多项经前征候群里较常见的。
严重的经前征候群往往不只是单纯的月经前荷尔蒙变化,而可能有器官上的病灶存在,因此,如怀疑自己患上了经前征候群,应找医生做个详细的检查。在找医生之前,应先留意自己的月经周期,以及是不是真的在排卵之后才开始出现症状?这症状到了月经来潮,或在月经来潮最大量时是否逐渐消失?在月经刚结束时,整个人会不会相当轻松?假如上述问题都是肯定的,那你可能真的有经前征候群。
医生的治疗方式,第一步通常是改变月经周期。经前征候群的发生与女性荷尔蒙的增减有关,假如能够控制女性的生理周期,自然可减少这方面的不舒服,所以可以尝试一下使用避孕药。实践证明,避孕药的使用对某些妇女而言可能有些用处,而并非是百分之百有效。第二个治疗方式是使用脑下垂体释放素的协同剂,这种药物可以造成类似更年期的月经周期暂停;让脑下垂体暂时不再刺激卵巢,让卵巢暂时休息,并减少血液里荷尔蒙的波动,减少经前征候群的发生。
若药物治疗行不通,可采用外科疗法。外科疗法可能要切除卵巢,但除非经前征候群真的很严重,且试过所有内科疗法都无法成功,才可能使用这种方式,而对于未婚、未生育的女性,这种疗法并不适合。其次,也可能间歇性使用男性荷尔蒙,以减少月经流量,并减轻乳房肿胀的现象,但使用男性荷尔蒙也有副作用,所以此疗法并不被推广。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女性荷尔蒙的植入,利用胶囊内包女性荷尔蒙把它放到皮下,来减低体内女性荷尔蒙的波动,也可以改善经前征候群。此外,使用黄体素也能改善某些人的经前征候群,但效果相当有限,所以目前并不建议使用。总之,目前的治疗仍以简单方便、无副作用为原则,治疗不宜太激烈。上述方法都是用来控制月经周期,让卵巢排卵发生改变,属于治本的方式。但是,如果不想用这种激烈的手段,对于偶发性症状,则可使用症状疗法。
例如,有情绪上的忧郁症,或因焦虑不安而无法入睡,此时使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就可以改善。至于腹胀,或是脸部、脚部有水肿现象,可以给予少量的利尿剂。对于胸部胀痛得厉害的人,可以给予抗泌乳激素的药物。对于疲惫却无法入眠的人,可以使用轻量的安眠药,不过最好还是养成睡眠上的卫生习惯,对于睡眠颇有帮助,也不会因睡眠不足而造成疲惫。还有,原来常头痛或偏头痛的人,应尽量避免使用避孕药来控制经前征候群,因为那将会造成头痛或偏头痛恶化,只要使用阿司匹林或是普拿疼这方面的药来控制经前征候群,就能有效地改善。对于其他的症状,例如有些人开始出现便秘或痔疮,可以补充钙质或多摄取纤维质及水分来克服。如经前征候群的症状轻微,自我教育和自我疗法便相当重要。若发现月经来潮的第2个星期后有生理方面的不适应,应先根据前述症状自我诊断,若确定自己有经前征候群,就应在每次将发生之前做好自我调适,如努力保持心情有愉快,做些适度运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