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放过见缝插针的时机

不放过见缝插针的时机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见缝插针”的实质就是抓住时机,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采取行动。  在商业领域里“见缝插针”一直是许多精明人信奉的生意经。两周以后,哈默不仅按时如数还清了哥哥的钱,自己还剩下了一辆车。  哈默自从1956年接管了经营不善、当时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加里根尼亚的西方石油公司之后,开始热衷于石油开发事业。这家公司的决策者认为耗资太多。这就是见缝插针,匡救一篑的威力。

  抓住机遇即见缝插针,匡救一篑。“见缝插针”的实质就是抓住时机,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采取行动。如果把“缝”看作是一种机遇的话,“见缝”则是要善于发现机遇,捕捉机遇,然后不失时机地“插针”,利用机遇,实施自己的宏伟蓝图。

  在商业领域里“见缝插针”一直是许多精明人信奉的生意经。“匡救一篑”是要善于探求别人功亏之因,寻求“一篑”,深入开掘,锲而不舍,进而获效。九仍高的山就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不能不令人深感遗憾。在做生意中,由于人力或物力上的种种原因,而这“一篑”之亏,往往又会给智者带来一篑之计,就是匡正和挽救他人的失误,而获得创造性机会的谋略。

  世界著名的老板阿曼德·哈默的成功之道很能说明问题。

  阿曼德·哈墨于1898521日生于美国纽约的布朗克斯,祖上是俄国犹太人,曾以造船为生,后因经济桔据,大约于1875年移居美国。他的父亲是个医生,兼做医药买卖。哈默是三个兄弟中最不听话但又最富于创造精神的一个。

  就在哈默16岁的那年,他看中了一辆正在拍卖的双座敞篷旧车,但标价却高达!的美元,这个数字对哈默来说是惊人的。尽管如此,他仍然抓住机遇不放,还是向在药店售货的哥哥哈里借款,买下了这辆车,并用它为一家商店运送糖果。两周以后,哈默不仅按时如数还清了哥哥的钱,自己还剩下了一辆车。哈默的第一笔交易与后来相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但当时对他来说却属“巨额交易”,在这笔交易中,哈默考察了自己的竞争能力和独创赚钱途径的本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吃牛肉的人越来越多,优质牛肉在市场上很难见到,已成为大公司主的哈默“见缝插针”,迅速在自己的庄园“幻影岛”上办起了一个养牛场,他用了1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20世纪最好的一头公牛“埃里克王子”。“埃里克王子”像棵摇钱树,为哈默赚了几百万美元,而哈默也从此由门外汉变为牧场行业公认的领袖人物。

  哈默自从1956年接管了经营不善、当时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加里根尼亚的西方石油公司之后,开始热衷于石油开发事业。当时,有一家叫德士古的石油公司,曾在旧金山以东的河谷里寻找天然气,钻头一直钻到5600英尺,仍然见不到天然气的踪影。这家公司的决策者认为耗资太多。如果再深钻下去很可能是徒劳无功难以自拔,便匆匆呜金收兵,并宣判了此井的“死刑”。

  哈默以30%的风险系数,70%的成功概率,带着妻子和公司的董事们来到这里,在被判“死刑”的枯井上又架起了钻机,继续深探,结果在原来基础上,又钻进3000英尺时,天然气喷薄而出。这就是见缝插针,匡救一篑的威力。

  后来,哈默又成功地运用了这个威力无穷的原理。他听说举世闻名的埃索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在非洲的得比亚由于探油未成功而扔下不少废井,便带领大队人马开往非洲,以“愿意从利润中抽出50%”的条件,租借了别人抛弃了的两块土地,很快又找出了九口自喷油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