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皮内注射操作程序(以青霉素过敏试验为例)

皮内注射操作程序(以青霉素过敏试验为例)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注射盘、按医嘱备药、1毫升注射器、4~41/2针头、无菌盘、手套。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局部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如有可疑结果可做对照试验。

素质要求(仪表、态度)

规范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及质量检查

注射盘、按医嘱备药(查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质量)、1毫升注射器、4~41/2针头、无菌盘、手套。

根据医嘱确定病人能否做皮试

配制青霉素过敏试验液

皮试液浓度:500u/mL(成人皮内注入50u,儿童皮内注入10~15u)。

抽取青霉素皮试液多于0.1mL,放置无菌盘内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查对床号、姓名;询问有无过敏史。

解释

戴手套

选择注射部位

前臂内侧中下段。

消毒

用75%酒精以注射点为圆心,由内向外呈环形消毒,直径>5cm。

注射方法

1)排气。

2)绷紧皮肤。

3)针头斜面向上进针角度5~10度。

4)进针长度:针头斜面进入皮内。

5)固定针栓。

6)注入药液0.1mL,呈圆形皮丘。

拔针

拔针,勿按揉及压迫。

再次查对

交待注意事项,嘱病人不远离

计时观察(15~20分钟)

判断结果(二人)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局部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如有可疑结果可做对照试验(如同侧手臂,两个皮丘间距不小于5cm)。

记录

试验结果记录在临时医嘱单上(双签名),阳性者在病历、床头卡等处做好标识,同时告知病人试验结果。

整理用物1.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及抢救程序是怎样的?

2.皮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有哪些?

皮内注射质量管理标准及方法

目的:用于药物过敏试验。

检查方法:询问、观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