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确看待冲突

正确看待冲突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表明了冲突同班组绩效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最佳冲突水平变大或者变小,班组绩效都是下降的。鲶鱼效应的实质是一种负面激励。这样一来,班组的整体绩效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在设有正副班组长的班组中,领导班子内部不管有多少冲突,在下级面前一定要保持领导班子团结一心的形象,对外和对下口径都要一致,否则下级就容易钻空子。

1.正确看待冲突

(1)冲突并不都是坏事儿

有些班组长总是害怕冲突,甚至刻意地回避冲突。其实,冲突分为两种:

第一种,建设性冲突,指有利于提高班组绩效的冲突。

第二种,破坏性冲突,指会降低班组绩效的冲突。

所以,在组织内部,冲突不见得都是坏事儿。

图3-1表明了冲突同班组绩效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最佳冲突水平变大或者变小,班组绩效都是下降的。所以,班组是需要冲突的,就看你这个班组长,是不是能把冲突控制在最佳的水平。

img5

图3-1 冲突同绩效之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来说。在一个班组中,如果有项工作整个班组中只有一个人能完成,那么作为领导的你就可能会非常被动,因为这个人会仗着只有他能干这个工作而找各种理由消极怠工。

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你可以让新人去做这项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让那个人惊醒过来,看到并非只有他会做,他也就不敢再消极怠工了;二,你培养了新人,多了一个新帮手,班组的整体实力也上升了。

这样一来,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冲突就是建设性冲突,能够对班组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要发挥鲶鱼效应

如果班组内缺乏竞争气氛,如一潭死水,大家都不求上进,你就要想办法激励大家去竞争,也就是发挥鲶鱼效应。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鲶鱼效应。

挪威人很爱吃沙丁鱼,但是沙丁鱼捕捉上来后,在运往渔港的途中大部分会因缺氧窒息而死。

后来,有个聪明的渔夫找到了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的办法。原来,他在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的沙丁鱼群里放入了一两条鲶鱼。鲶鱼生性好动,加之在沙丁鱼群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便开始四处游动。于是,沙丁鱼也跟着游动起来。这样一来,沙丁鱼就不会因为缺氧而死了,就能够活蹦乱跳地被运到渔港了。

这就是鲶鱼效应。后来,这个效应被引入到商业和管理中来,指采取一些手段或措施,引入一些竞争因素,激活整个行业或组织。鲶鱼效应的实质是一种负面激励。

所以,作为班长,你也可以使用这个激活员工队伍的良策,在班组中适当引入竞争,使这一潭死水动起来。

比如,你可以引进两个能干的人,让原来的人感觉自己的位置不保,他们自然就会变得积极起来。这样一来,班组的整体绩效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3)领导班子冲突不外露

在设有正副班组长的班组中,领导班子内部不管有多少冲突,在下级面前一定要保持领导班子团结一心的形象,对外和对下口径都要一致,否则下级就容易钻空子。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不是在说假话吗?是的,但这是必要的,因为这正是为了防备别有用心的下级钻空子。

就拿普通家庭里两口子管孩子这个事情来说,爸爸把儿子揍了一顿,儿子抹着眼泪直委屈。这个时候妈妈看见了,心疼地把儿子搂在怀里,说:“儿子,甭答理他,咱们娘儿俩一会儿吃麦当劳去。”好了,妈妈这下可是把大人间的冲突暴露在孩子面前了,以后爸爸再教育儿子,儿子就知道往妈妈怀里投了,就没法管了。

当然,这种方法并不否定“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的管理方法,两者的目的是一样的,只是处理方式不同而已。

总之,有冲突不可怕,没有冲突的班组不存在,就看你这个当班组长的是怎么看待冲突,又是怎么处理冲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