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中国移动互联网协会会员、聚尚科技营销总监王闻先生曾说过:“每个做软件的公司,都应该拥有着自己的硬件产品。”用友软件高级副总裁郑雨林表示,中国软件产业即将发生巨大变化,主要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软件服务化趋势明显;二是软件的整合趋势,即软硬一体化发展趋势。“当前单卖软件的企业不赚钱、单卖硬件的企业也不赚钱,而软硬结合一体化的模式赚钱了,因此,软硬一体化是发展趋势。”由此可见,软硬一体化模式成了IT行业的新趋势。
对移动互联网来说,平台为王、应用为王是其发展的重要特征,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除了靠终端赚钱外,还利用控制操作系统、开发聚集大量应用和服务来赚钱,这种构建“终端+软件+服务”全产业链的业务体系被人们称作“软硬一体化商业模式”。
对互联网企业来说,随着内容和应用对于用户来说越来越重要,一款智能终端必须在硬件上进行改进,以适应软件的发展。同样软件也需要与硬件深度结合,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加优秀的用户体验。未来软硬一体化垂直整合的趋势只会加强。
实际上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构建以用户为核心的软硬一体化模式也是迫在眉睫。
在互联网时代,各个企业都在探寻发展之路,激烈的市场竞争让现代企业明白了单打独斗不适合现代市场,企业之间只有联合才有发展。目前企业聚合模式包括多边交易平台、单边交易平台、软硬一体化等,然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单一的聚合模式会出现很多问题,企业必须以用户为核心对这几种模式进行整合,构建软硬一体化的模式。
多边平台模式:这个模式指除了主要的焦点企业之外的多个利益相关者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加强效应、呈正反馈关系的模式。有些商业模式虽然也连接着多边利益相关者,但相互之间缺乏依存和加强的关系,这种只能称之为单边市场而不属于平台模式。例如,有些百货店会从供应商进货后卖给附近的居民,表面看起来这些是连接着上游供应商、终端社区居民消费者两类利益相关者,但他们的交易是分离隔绝的,是单边市场模式。
我们可以用“多多益善”这一词来形容正反馈性多边平台模式下的各方参与者的直接结果。例如,在软件平台上,增加一个新用户或者一个新商家的边际交易成本基本为零,而增加新用户和新商家却可以带来可观的交易价值和利润,这种“鸡生蛋、 蛋生鸡”相互加强的循环使一些领导企业一旦启动就快马扬鞭,领先业界同行。
另外,多边平台能降低为参与各方的交易成本。新兴的多边平台借助IT技术或互联网,在给众多微小企业提供低成本、 标准化服务的同时,自身也能降低成本。例如,苹果的APPLE STORE、天猫网、 深圳一达通、建易网等,都属于多边平台聚合模式。
单边交易平台:我们把单边平台定义为“把每个具备单独要素的环节或多个环节的组合(以达到范围经济边界为限) 转换成业务自主体(以达到规模经济边界为限),并为其搭配具备互补资源能力组合的平台企业”。平台企业和业务自主体的总和,称为单边平台商业模式。单边平台可以把规模经济边界小的业务变成一个个各自分权的自主体,把集合在一起、规模经济边界大(或者具备规模经济)的业务变成一个统一、集权的平台,使单边平台的总和形成规模经济。
软硬一体化:不少产业链比较长,涉及的环节多、过程长。比如太阳能光伏产业,产业链包括原材料的加工、中间产品的加工制造与集成服务等。在不少行业中,如果一个企业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源能力,却投资运营多个环节,会导致投资规模和管理难度大, 随之而来的是其运营风险高,运营效率低的问题,也很难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专业数据显示, 如果光伏企业全面介入以上所有价值链环节,每10MW的投入需要1.5亿元以上,相应的1GW规模的投资高达到150亿元之巨,成本高昂。
多数企业的常规做法是,企业对某个环节或者少数几个环节采取专业化或者一体化的模式。还可以采取软硬一体化聚合模式,即通过业务环节的专业化、环节之间交易的统一标准化,实体上科学专业化管理,虚拟控制上的软硬一体化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促进产业分工深化,提高各环节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等优点。
对不少发展、扩大中的企业来说,当企业采取多边模式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规模收益递减,组织庞大,决策缓慢,成本上升,效率下降。这时候就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软硬一体化的新模式来进行整治——化整为碎,即采取单边模式,把原来管理难度大、效率不高的内部业务活动碎片化,重构内部业务环节商业模式,自身成为内部业务环节部门的聚合商,降低固定成本,提高效率和灵活性。或实施软硬一体化。
另外,从企业内部资源方面来说,也需要进行以客户为核心的软硬一体化模式整合,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体系。企业将围绕用户需求,建立以产品、行业和区域三维协同的营销体系,协调软硬件整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与提升企业各方面的综合优势,满足客户的全方位需求。
详细一点说,这种整合调整首先将强化产品部门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产品策划、市场策划等方面的资源,进一步提升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调整的重点则是在区域市场的各级市场体系、加强同合作伙伴的联系,实现共赢。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具有优势的行业成立相应行业推进部门,并加强行业专家团队建设,以此形成以产品、行业和区域三维协同的框架。在企业产品各级区域市场与行业推进整合的同时,也注重人才团队的建设和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