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手机报刊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寒冷的冬天。
据悉,2013年上半年,国内6家报业上市公司中有4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ST17①传媒降幅更是高达72%,而同比增长的两家——博瑞传播与浙报传媒,则是得益于网络游戏业务的带动。并且2013年全年各报刊的营业额比2012年降低了50%。历经了14个年头的新闻晚报,在2013年也关门大吉了。
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新媒体日益改变着人们原有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崛起与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介质壁垒,改变了传统媒介的生态环境、竞争基本格局,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企业开始积极发展新媒体,并最终向全媒体转型。
传统媒体为了适应新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转型方式,如“报网互动”“地方新闻门户”“电子版”“手机报”“全媒体记者”“全媒体”等,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上方式都难以承担转型的重任。新媒体并不等于传播介质由原来的纸质印刷品的单一介质转变为各种各样、甚至是超出人们预料的介质。它的转变还体现在技术比重的上升和传播渠道的变化上。另外,在受众和信息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从人和信息的分离转
①__ST是英文Special_Treatment_缩写,意即“特别处理”。该政策针对的对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异常的状况。变成了人和信息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因此,传统媒体在积极探索转型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了,只有重视用户价值,才能带来良好的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媒介表现为各种终端,APP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媒介和内容完全可以分开,人们只要打开某个APP,就可以浏览和获取信息。媒介成了人们获取内容之前的首要选择,而媒介的终端是技术,不仅要跟上新技术的步伐,还有准确预见新技术的发明,在新技术未出现时就要做好准备。
新媒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备受大众欢迎的微信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分享自己的真实看法和自身新闻,让写作变成了“交流”工具。今天的传媒界已经认识到“内容为王”的道理,他们认为在海量信息中,只有优质的内容才能吸引读者,从而带来大量的流量和影响力。“内容为王”确实是硬道理,但是对读者来说并不一定是“优质内容”。因为,每个人对内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只有准确掌握用户需求,然后再配上适合的内容,才会得到用户的喜爱。在新媒体时代,用户才是真正的“王”,找准用户需求,匹配合适的内容才是转型的关键。
以目前传统媒体的转型实践来看,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之路是渐进式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增加新闻信息接触人数。据CNNIC18①《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传统媒体要想向新媒体转型,就要想办法分得这6亿多人口的上网时间。
(2)突破“电子报”模式。自1995年中国贸易报开创报纸上网先河之后,其他传统媒体争相效仿。然而多数媒体抢滩互联网之后,还是停留在电子报阶段,根本无法满足互联网用户的使用需求。传统媒体借助互联网
① CNNIC是指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技术不仅要改变报纸的面貌,更需要改变新闻内容的形态。在全媒体盛行的今天,传统媒体整合所有技术手段服务于新闻,才是转型的正道。
(3)媒介融合。凤凰新媒体副总裁陈志华说:“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状态。”他认为 “媒介融合”就是从硬件、渠道、软件、服务等方面实现媒体产业边界的模糊化,即用最佳的渠道和终端把最好的内容传送给受众,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在人民网副总裁唐维红看来,近几年,“媒介融合”已经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现在的一种现象是,报纸越来越厚,说明在无法与网络媒体比速度的时代,传统纸媒逐渐向做深度、调查性报道转向;新闻越来越主动,说明移动终端的普及让新闻不再是单向的传播;记者越来越强,说明新媒体时代要求记者成为‘能写、能拍、能主持、能出镜’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4)既要重视品牌,又要抓住流量。传统媒体转型不是利用上互联网就完事了,更重要的是之后如何发展。
东方卫视与新浪网的合作是这方面成功的案例。在合作中东方卫视则利用网络的互动、参与性等特点,通过网络展示节目并吸引网民进行互动参与;新浪网对东方卫视的部分节目拥有转播权。其实网络就是一种发布渠道,传统媒体的转型就是要看其怎样与网络有机结合,从而实现“1+1>2”的效果。传统媒体在转型中往往陷入既想使用已经具备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传统品牌,又想分割流量的两难选择中。而成立自主品牌的网站后,又经营乏策,不能给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内容。这使得传统广电媒体既没有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又没有有效利用数字化媒体的互动和伴随优势。
除了重复传播传统媒体的既有内容之外,数字化平台传递的信息一定要有区分度,可以是适合数字化媒体传播的自制节目,也可以和微博、微信、人人网等社交网站或者社交视频平台合作发布视频类节目。
(5)重视社区化接触。由于利用网络的成本较低,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人们喜欢通过网络参与一些话题讨论、论坛评论等公共活动,还有自发组织的一些群体,例如QQ群。
(6)信息视觉化。数字化带给用户的海量信息,让用户目不暇接。媒体的基本职责依然是向用户传递信息。如何让数字化媒体中的信息看起来和传统媒体不同?这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人通过使用互联网和显示器寻找的是那些让自身的感知器官有愉悦体验的信息。
传统媒体的转型就是要把之前报纸上的文字新闻,通过用Flash动画、图像、音频、视频的形式在网络上展现出来;在对同样事件的报道中,网络上可以随意添加互动图表,以方便读者进行历时性阅读。信息视觉化可以通过归因无数孤零零的数字从而生产出具有关联性的模型,从而替代冗长枯燥的文字叙述。这一技术应当成为传统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的基本生存意识和技能。
(7)占据碎片时间。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已经是全球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平台,把新闻、广告、视频向移动空间转移的重要性,理应在这个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被给予足够的重视。近年来中国的手机网民数量不断增加,手机成为人们上网的第一大终端。据介绍,美国的很多媒体网站都有专门的iPhone、iPad应用程序供用户下载,以随时随地阅读或者收看,并可以进行实时更新。纽约时报推出可以在电脑与移动装置上阅读报纸的“时报阅读器”,读者可以利用专门软件,更便利地阅读《纽约时报》上的新闻。目前,《纽约时报》的网络阅读者已经远远超过了纸质报纸的订户。对媒体网站而言,应当更多地提供适用于各种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以占据用户的碎片化时间。
总之,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漫漫,需要和互联网有效结合,始终围绕提升用户价值来做好以上各个方面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