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轮完整牛市中隐含的物理学思想

一轮完整牛市中隐含的物理学思想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所谓牛市,是指价格不断上涨且持续时间较长的一段多头行情。  牛市的开端其实就是熊市的末端。  在下降通道运行得非常完美时,转势意味着打破原有通道,但惯性定律决定了这是相当难的事情。

  所谓牛市,是指价格不断上涨且持续时间较长的一段多头行情。如果能够抓住一波牛市的始终赚足行情,收益率将十分可观。不过,牛市并没有特定的分界线,牛市的到来也不会让人有太多察觉,牛市总是在人们的怀疑和犹豫中进行,等到人们终于意识到牛市的存在并且为之疯狂时,牛市已经接近尾声并随时可能落幕。

  就国内外所有金融市场的表现来看,牛市的最大特点是: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发展,在欢乐中死亡。

一、在绝望中诞生

  牛市的开端其实就是熊市的末端。由于市场(个股亦然,且不一定与市场完全同步,下同)下跌已久,很多人处于被套之中,此时市场已经完全绝望,悲观情绪笼罩着整个市场,并且呈蔓延态势,人们相互感染着这种情绪,并且备受“鼓舞”,不少人终于抗不住而壮着胆子加入到疯狂的割肉比赛中,很多短线抄底的看多者更是成为价格下跌的搬运工,K线图上出现明显的放量杀跌破位走势。这就是下跌途中典型的多杀多现象,是任何一轮下跌进入尾声并即将转势的重要标志之一。

  熊市走势期间会承受各种负方向力的作用,对系统的贡献都是负能量,有时偶尔出现一些积极的因素,也往往因为作用时间太短或者力度不够大,对市场产生的正方向能量并不大或很难持续,利多因素带来的一日行情成为熊市走势中的常态,人们对于一切利好都已麻木,但对于任何不利因素都会将其夸大,此时要想转势完全不可能。

  在下降通道运行得非常完美时,转势意味着打破原有通道,但惯性定律决定了这是相当难的事情。在实在无法盘出下降通道的情况下,所有负力集中爆发,可以将系统迅速向下打压,同样可以起到摆脱下降通道轨道约束的作用,此时价格通常会破掉下降通道的下轨,给人以加速下跌的感觉,但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坏事,类似弹簧在已经被压缩很多的情况下,再来一次集中的极度压缩,使得系统可以通过“燃烧”自己的方式(也符合质能公式)释放出一部分藏于自身的内能,直接用于系统的“下蹲+弹跳”的动作——这个下蹲的低点往往成为前一轮熊市的最低点或下一轮牛市的起点——从而起到迅速回到通道中并且还有余力脱离上轨的作用,最终彻底摆脱熊市的禁锢,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

  因此,对于滞留于场外观望并随时准备入场的准多方人士来说,市场阴跌是很放心的走势,越是缩量阴跌越放心,因为此时离转势的时间还很早,完全可以空仓继续耐心等待(对于可以做空而持有空单的投资者来说,同样是可以放心坚定持仓的时候)。何时需要引起注意?在多杀多跌破下降通道之际。需要指出并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多杀多,可以发生在任何一波下跌的尾部,可以对应于任何不同的周期时段,因而不同周期的操作者必须找到自己对应的周期K线,如中长线股市操作者则至少应该以周K线为准,而不要以日线为参考;短线操作者则只能以日K线为准,而不要去参考周K线的情况。只有在符合自己操作周期的多杀多出现之后,方可具有参与价值,而更加稳妥者仍需继续等到完全转势之后再行入场。

二、在犹豫中发展

  牛熊分界点是在行情走完之后才可以确定的,作为身在其中的广大投资者,不可能看到牛市起点,因为此时绝大多数人仍然饱受熊市的折磨,很多人刚刚经历了割肉的痛苦。面对市场的反弹,多数人仍然抱着解套甚至少亏为赚的心态迅速出局,一些碰巧买在底部价位的人也有赚就走,不敢再有其他任何奢望。

  一般人注意不到的是,此时的市场实际上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敢于接盘的资金(尤其是一些大资金)越来越多,多杀多急跌引发的反弹走势结束后价位并不会创出新低,而且总体出现了“上涨放量、下跌缩量”的良好态势,显然有资金在低价区域暗暗搜集筹码,这是以往熊市期间不曾出现过的新情况。

  不过,由于熊市的伤害很严重,面对逐波走高的行情,人们仍然继续停留于熊市思维,短炒成为参与者的主要手法,热点频繁也提供了让人们频繁换仓的机会,但结果往往是捡到芝麻丢了西瓜。人们总是处在怀疑之中,警惕性特别高,随时提防着行情转跌,总认为行情已经到位而将步入跌势,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像受惊的兔子一样离场。实际上此时的市场已经进入逐波走高的阶段,大涨小落、慢涨快跌成为走势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这已经是一波新的行情,而行情正是在一片怀疑声中看似犹豫实则坚定地进行着。

  透过现象看本质。熊市是负力带来的负能量对系统持续作用的结果,本质就是资金不断抽离系统,因此要摆脱熊市下降通道的束缚需要巨大的能量,由于熊市对系统的破坏程度很深,做多能量不可能突然出现,对市场起到止跌回稳并转向上涨的这部分能量往往是通过慢慢积累的方式施加到系统,使其逐渐盘出原有的运动轨道,经过震荡步入新的上升通道。在新的大通道(随后牛市运行的中长线上升通道)尚未形成之前,系统仍然是脆弱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导致系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K线上表现出进二退一甚至进三退二的特征,但由于系统能量已经处于上升趋势,价格回调的低点无法触及之前位置而被逐步抬高。由于这个阶段往往伴随着来自各方面的越来越多的利好刺激,这些积极的外力持续作用于市场,转化为对价格上涨有利的能量并被系统储存起来变成自身内能,内能的不断增加导致系统势能越来越高,势能的增加通过价格的不断推升表现出来,这就是牛市艰难行进途中的内在本质。

三、在欢乐中死亡

  在人们的反复怀疑和质疑声中,在诸多人士仍然具有熊市思维时,在大多数人仍然期盼市场能够尽可能大幅度回调以便介入的时候,市场已经完全形成上升通道,大涨小落成为市场的主要趋势,市场的成交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场外资金被吸引进入股市。此时人们终于相信市场已经走好,投资人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早已忘却自己在熊市中经历的痛楚,很多人敢于追逐涨停板个股。市场大盘的每一次回落不但不会挫败人们的志气而选择退场,反而会吸引更多的资金积极参与托盘,买入即赚成为投资人特别是新入市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随着人们情绪的高涨,整个市场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气氛,散户投资者纷纷加入荐股行列,一夜间诞生无数的短炒高手并相互推荐和传递着各类“好股”,新入市者普遍认为股市的钱很好赚,不少人开始加大投资力度,而分析人士则不断充当吹鼓手角色,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股评会、报告会等各种渠道纷纷大力推荐涨幅巨大的个股,并且大胆预测大盘未来可达的高度,似乎在进行一场比谁看得更高、更远的比赛。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方面也利好不断,有关盈利增加几倍到几千倍、收购、合并等重大利好消息频频传出;很多业绩稍微好一点的上市公司纷纷趁机肆无忌惮地通过增发、配股、送红股等形式吸引市场的眼球,同时推出少则几亿元多则上百亿元的集资计划;几百亿元的公募基金发行十分顺利,并成为抢手货,“买基金不会亏损”的观点在众多新股民中传播着。

  在人们已经完全丧失任何风险意识并极度乐观的情况下,市场投机气氛开始变得十分浓厚,不管是来自管理层的风险教育、利空消息,还是来自上市公司的一切坏消息,都被看作“利空出尽即利好”;诸多垃圾股、冷门股价格也开始出现大幅度上涨,代表股市“财富”的流通市值急速膨胀;成交额和换手率屡创新高;市场的市盈率达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个股价格的价值观被极度扭曲,已经进入以“市梦率”(相对于市盈率的调侃词,取意自“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充分显示了市场的疯狂)衡量的阶段;银行与股市之间出现人民币大搬家的繁忙景象;沪深股市新开户数激增,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大军;炒股成为最容易赚钱的行当;炒股成为办公室最热门的话题,就连超市、商场、菜市场、电梯间、卫生间等场所也不例外,15:00成为很多上班族开始做事的最早时间。所有迹象表明,股市已经达到了空前繁荣阶段。

  牛市的这个阶段用物理学原理解释非常恰当。随着前一阶段小周期K线图上升通道确立,系统的运行进入正轨,以周K线为代表的大周期K线图形态逐渐转好并开始步入上升通道,在惯性定律的作用下稳步前进。各个周期K线形态转好后,其均线成为护卫系统前进的保护神,而来自各方面的利好因素纷纷转化为强大的市场能量,股价进入快速上涨阶段。由于系统能量越来越大,且后续能量增加得到保障,价格进入加速上涨阶段,价格的大幅波动、市场换手率的不断增加都显示系统的熵值越来越大。

  但是,钱再多,也有花完的时候。在成交额不能进一步放大、换手率也达到极限的时候,系统的能量将达到极大值,市场的熵值也达到极大值,不能继续推高股价预示着系统的能量开始显现不足,于是整个系统自然陷入放量滞涨的混沌状态,在买入和卖出都十分繁忙的一片混乱之中快速完成筹码大转移,于是价格的头部自然就出现了。不过惯性定律仍难以使系统突然转势,于是必须在离场资金带来的负能量的反复作用下,才可以将系统的通道彻底打开,这就构成了中期头部的复杂性,也是人们难以分辨的原因所在。等到系统能量降低到一定的时候,系统已经无法维持在高能态,必然向低能态跃迁,价格自然就会转向,进入主要以下跌为主的阶段,牛市彻底结束,开始步入熊市调整阶段。

  对于牛市末期的表现,其实投资者是心知肚明的,都知道那种疯狂预示着牛市行情的结束,但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及时离场的人寥寥无几,这是由人的贪婪本性及周边的气氛渲染双重因素造成的,属于正常人的正常表现。但是,要想成为市场的赢家,就必须在人人都想要的时候勇敢地施与,同时还要克制自己不再入场,才会将牛市的成果锁定,也才能在残酷的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