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观其眼神,知其心机”。其实,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眼睛还是心灵语言的传达工具。通过眼神,能看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思想动态,借着眼神,导购也可以传送感情。因此,导购在与顾客进行交谈的过程中,要善于同顾客进行目光的交流,这既是一种礼貌,又能在推销商品的过程中与顾客建立好感与可信度。
由眼及心,通过这扇心灵的窗户,可以看到窗户里面的“情景”。要想看到顾客的内心,导购就要学会察言观色,从顾客的眼神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并随机应变,针对你所观察到的问题对症下药,化解顾客的怀疑和抵制情绪,以便赢得顾客的信任。
对导购人员来说,应该如何抓住顾客的眼神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看看一个优秀的导购是如何做到巧妙抓住顾客的眼神。
一天下午,店里来了一男一女两个顾客,看他们漫不经心的样子,似乎并不是来买空调的,不过小王并没有因此而怠慢,而是走上前去与他们打招呼。
也许是因为小王的主动,顾客中的女性开始与小王交谈,小王对她既热情又不催促,顺着她一圈浏览下来,最后小王发现她的眼睛停留在××柜机上。于是就顺势说:“这是今年推出的最新款,功能最全的柜式空调。你可以看一下,准备在多大面积的房间使用我可以帮你参考一下。”
她说“我们家是新楼,想趁装修把空调装上,不知什么样的好些,你给介绍一下吧。”听她这么说,小王更加热情主动的给他们介绍,从外观设计到内在品质。在听完小王详细的介绍后,女主人对男主人说:“咱们就买这个吧。”小王看到了男主人肯定的眼神,于是小王抓住这个机会说,“我再帮你们选两台挂机好吗?”接着,根据房间面积小王又为他们推荐了××型号。
最后,他们说明天或者后天安装,到时再来办手续。这时小王看他们的眼神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于是就装作不紧不慢地说:“你们家那么远,为了不让你跑第二趟,可以先垫付,第二天我再去您家拿,你看这样行吗?”他们一听觉得不好意思,二话不说就递给小王2000元定金。等办完手续送他们时,夫妻俩都笑盈盈地表示感谢。
在上面例子中,顾客就是导购人员主动争取来的,其运用一些眼神观察的技巧,成功地做成了一笔生意。事实上,导购在销售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户,他们并不总是那么幸运能够碰到案例中那么友好的顾客。导购人员有时会遭到客户的冷眼、歧视,当然有时也会遇到顾客理解、支持、鼓励、称赞的眼神。但作为导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眼神,都应该做到从容应对。
在人的五官之中,眼睛是最敏锐也是最不能欺骗人的,一个闪烁的眼神,就能体现你的心理活动。而那些会读心术的人,能抓住他人眼神中点点滴滴的信号。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表现的最为显著,最难掩饰的就是眼神。
正因为眼神的伪装很难做到,因此导购人员要善于分析各种眼神背后的机密。一般情况下,顾客的眼神有以下几种类型:
(1)怀疑性的眼神
大多数人对导购人员都持怀疑态度,因而他们看导购的眼神就会充满不信任。顾客在购买商品时总是特别谨慎,一旦导购提供的信息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就容易引起顾客的怀疑。如果顾客的眉头微皱,眼睛的瞳孔变小,就会透露出怀疑的眼神。
(2)友好柔和的眼神
拥有这种眼神的顾客是善良的、真诚的,对人很少有戒心。他们在面对导购人员时,总是会眉眼含笑,嘴角也有笑意,表现出对人的热情和好感。这样的顾客是导购人员最喜欢的,即使生意谈不成,也会愉快地离开。
(3)沉静型的眼神
拥有这种眼神的顾客,其眼睛的瞳孔总是保持自然状态,眼皮不动,冷静地看着导购人员。这说明他们对导购推销的商品或者话题根本不感兴趣。这样的顾客一般是见多识广,很有主见,很沉着,不会被导购人员天花乱坠的说辞所迷惑。对待这种顾客,一定要用真诚的服务和优秀的商品品质来打动他们。
(4)好奇型的眼神
如果导购推销的商品有许多有趣的地方,那么,顾客的眼睛瞳孔就会放大,眼皮抬高,盯着导购人员或者商品仔细地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比如,有的商品有着新奇的功能,而且在制作工艺上很有技巧性,如果顾客之前没有见过这样的商品,就会被商品的新奇性所吸引,并表现出惊讶。这时,他们的瞳孔会变大,嘴巴微微张开。如果导购能够不失时机地加以有效的引导,那么,顾客一定会购买此类商品。
总之,眼睛是一扇窗户,可以通过这扇窗户来了解外面的世界,而作为导购,就可以通过眼神来了解你的顾客,反过来,顾客也会通过导购人员的眼神作出相应的反应。不坚定、躲闪的眼神,反映了你说话不真实,这对于一个优秀导购来说是一大弊端。因此,不仅要能看懂顾客的眼神,同时还要训练自己的眼神,让眼神帮助自己提升业绩。
【金牌导购战术】
针对不同的顾客所表现出的不同眼神,导购人员要学会从中获得顾客内心情感的准确信息,看顾客的眼色行事,从而把握顾客的心理。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观察,多锻炼,克服不利因素,获得顾客的信任,促进交易的顺利达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