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彻底消除顾客的戒心

彻底消除顾客的戒心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顾客都有怕上当受骗的心理。这种做法可以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有时不妨故意暴露出自己的某些缺点,以解除对方的戒备心理。在推销过程中,顾客心存顾虑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如果不能够正确解决,将会给导购的销售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戒备的心理。只有克服这一障碍,才能为建立良好的关系打下基础。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导购人员,就要学会如何去彻底消除顾客的戒心。

顾客都有怕上当受骗的心理。在销售过程中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顾客对导购人员大多存有一种不信任的心理,他们认为从导购人员那里所获得的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往往不同程度地包含着一些虚假的成分,甚至还会存在一些欺诈的行为。如果这时导购人员对顾客说:“你不必对我怀有戒心!”这不仅没有任何效果,反而会有相反的作用,由于对方的深层心理被你识破了,他会再加大心理的屏障,防止你的再次突破,这时候导购人员就要停止说服工作,努力做互相沟通的工作,也就是说此刻要建立起连接心灵的纽带。

顾客之所以会有戒心,很可能是因为在他们以往的生活经历中,曾经遭遇过欺骗,或者买来的商品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又或者在他的周围出现太多这种上当受骗的例子,让他产生不信任的心理,又或者是从新闻媒体上看到过一些有关顾客利益受损害的案例。总之他们从心里不相信导购人员所说的话。

让我们看这样一个例子,看看案例中的导购人员在消除顾客戒心时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导购人员:“您好,这是本品牌最近推出的一款车型,外观和配置都不错,您看怎么样?”

顾客:“哦,我已经看了5个品牌了,感觉都不错,我再看看吧。”

导购人员:“我们的这款车是专为都市白领设计的,造型时尚、动力十足,而且还很省油,销量一直很好,刚才的那位先生就购买了一辆,您还是考虑一下吧。”

顾客:“人家买了是人家的事情,我暂时不考虑了。”

导购人员:“先生,您看这样,我们可以多给您送点赠品……”

顾客:“还是以后再说吧,对不起。”

汽车导购人员在接近顾客时,忽视了顾客对陌生人的防备心理,在顾客还没有接受自己的情况下,导购的做法是一个劲地推销产品,这会让顾客感到唐突和不愉快。在这里,导购可以细细体会一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神谷卓一说过的一段话:

“接近顾客,不是一味地向顾客低头行礼,也不是迫不及待地向顾客说明商品,这样做,反而会让顾客产生逃避的想法。当我刚进入企业做销售时,我只懂得我要销售汽车,因此,在初次接近顾客时,往往无法迅速消除顾客的防备心理。在无数次的体验揣摩下,我终于体会到,与其直接说明商品不如谈些有关顾客的太太、小孩的话题,或谈些乡里乡间的事情,让顾客喜欢自己才是真正关系销售业绩的因素。因此,接近顾客的重点是让顾客对一位以销售为职业的导购人员抱有好感。”

要想消除顾客的戒备心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良好的心态

当你不带功利心态,而是真诚地去帮他的时候,他的戒备就会转化成自责。对方会想:你看别人并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真是小人度君子。由此生出来的是感谢,情感上也更为融洽。

(2)良好的身体语言

以下身体语言能够让顾客感觉到亲切。

◎倾听对方的谈话,偶然向前移动身躯,表示出对对方的关心。

◎在对方说话时,不时地点头或做出反应表示赞同。

◎对方说话时,保持微笑,让他感觉到你对他具有亲切感。

◎对于沉默不语者,可以他的物品或动作为话题使他开口讲话。

◎利用能够引起对方好奇心的话题,使他与你交谈。

(3)自然地暴露自己的缺点

这种做法可以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有时不妨故意暴露出自己的某些缺点,以解除对方的戒备心理。这就像你面对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你会担心被对方算计一样,产生戒备。但对方表现出笨拙的一面时,你就会得出此人不会比我精明的结论,自然就会放松警惕,从而解除戒备。

(4)为顾客创造属于同一世界的意识

如果对方认为在各方面都与你格格不入,那么他就不会与你进行沟通。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让对方意识到,你们是属于同一世界即同一个集体。有经验的美容顾问,一进入到顾客家中,总会立刻找到与这家主妇的共同话题而进行交谈。例如:看到花瓶里的康乃馨,马上会说:“好漂亮的康乃馨,我也很喜欢这种花……”这样,通过各种话题就可在心理上与对方进行沟通。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喜欢的语言,当听到自己喜欢的语言时,这种语言会立即浸入他的心田,使他消除戒备心理。

【金牌导购战术】

在推销过程中,顾客心存顾虑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如果不能够正确解决,将会给导购的销售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所以,导购人员一定要努力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善于接受并巧妙地去化解顾客的顾虑,使顾客放心地去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