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说谢谢
学会用“Thank you”,在同外国人交往时会给你带来许多益处。不管什么情况,在涉外交往中多说谢谢是没有错的。诸如托人代送礼品,接受别人的邀谓、帮助或援助以及得到其他方面的支持时,都应礼貌地道声:“Thank you”。
“Thank you”可用于许多场合。比如,在商店,顾客可以用“Thank you”感谢售货员的服务;顾客离开时,售货员也可用“Thank you”向顾客表示感谢光临。又如陌路人向你询问一件事后,向你道声“Thank you”,此时只表示礼貌,可不用回答。如要回答,可用“You are welcome”“not at all”“Don”t mention it”“That”s all right”等来回答。
(二)见面时不要说“你吃饭了吗?”
中国人见面时常问“你吃饭了吗”或“你去哪儿”,以此表示问候致意。无论什么时间,对方回答了“吃了”或“还没吃”,双方便点头而去。这个习惯,西方人很不理解,他们不但不用这些话问候别人,而且认为这样说是不礼貌的。西方人认为,如果问对方吃了饭没有,就意味着想邀请他去就餐或吃点东西,如果他回答“没有吃”却又得不到邀请,他便会以为被冷落了而生气。如果问他去什么地方,他会认为干涉了他的私事。
许多外国人见面表示向候寒喧时,常说:“您好”“早安”“下午好”“身体好吗”“一切部顺利吗”。
(三)不说“虚话”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往往出于礼貌,说出不少“言不由衷”的虚话。比如,在别人家作客,主人请你多吃一点,你却说“吃饱了”,待主人一请再请,才再吃。在英美人家,主人请你喝冷饮、吃点心,如果你确实饿却说“不饿”,“不渴”,那么主人是不会多次请你的,因为他们会将你说的话当真。另一方面,中国人往往说些“有空请到我家喝茶”“就在这里吃饭吧”之类的客套“虚话”,英美人会误认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邀请。为了避免误会,与英美人交谈应“实话”直说。
(四)注意说话内容的先后顺序
中国人往往先说明请求的原因,然后才提出正题。这与西方人的习惯恰恰相反。由于这个差异,中国人的请求在西方人看来往往是吞吞吐吐、不着边际的。比如英美人接电话,先自报家门:“这里是××公司,我能帮您什么忙?”,待对方说明要与谁对话时才问:“我可以知道您的姓名吗?”中国人接电话往往要先向:“喂,哪里?”接下来可能还会问:“您是谁?”或“您要找谁?”在与英美人电话交谈时切忌这种开场白,否则英美人会觉得你不礼貌而挂断电话。
(五)询问年龄很有讲究
在对方询问自己的年龄时,中国人一般都乐于回答。但外国人一般不喜欢别人向自己的年龄,也不乐于回答。如确实需要知道外国人的年龄时,应面带笑容,客客气气地说:“××先生,我可以问一问您的年龄吗?”如果他高兴,就会马上回答,反之,他会回避这个问题,此时千万不要再追问。外国女士更不喜欢别人间自己的年龄,因此,最好不要询问外国女人的年龄。
(六)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
英语十分讲究表达方式。一种意思,如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往往产生的语言效果也不相同。比如向别人询问其姓名或地址时,如果选择了命令式的祈使句表达方式“Tell me your address”,对方便会有一种受到侵犯的感觉而坚决拒绝回答。但如果选择委婉询向的礼貌表达方式,“May I have your address,Sir?”对方便会很乐意告知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假如因某种原因不想告知,他也不至于生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