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热门考点
1.牙本质过敏症的主要表现为刺激痛,当刷牙,吃硬物,酸、甜、冷、热等刺激时均可发生酸痛,尤其对机械刺激最敏感。
2.探诊是临床检查牙本质过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一、定义
牙本质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是牙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牙本质过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
二、临床表现
牙本质过敏症的主要表现为刺激痛,当刷牙,吃硬物,酸、甜、冷、热等刺激时均可发生酸痛,尤其对机械刺激最敏感。检测牙本质过敏症的手段有下列3种:
1.探诊 探诊是临床检查牙本质过敏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最简单的探诊方法是用尖探针轻轻划过牙的敏感部位,将患者的主观反应分成4级,依次为:0度:无不适;1度:轻微不适或疼痛;2度:中度痛;3度:重度疼痛且持续。为了定量测量的目的,学者们采用了各种更为复杂的探诊手段。Smith等发明了一种探诊装置,该装置有一可弯曲的15mm长不锈钢丝接触牙面,可沿牙面曲度划动,用螺旋钮调节钢丝尖端接近和远离牙面,从而改变探诊压力,直到患者感到疼痛,此时的力值定为敏感阈值。为了保证每次测定位置的重复性,可用牙科材料将该装置固定在几个邻牙上。另外一种探针是手持式的,它的尖探针与压力应变片相连接,并通过显示器来反映探诊的力量。这种探针很容易用来探诊牙的敏感面,在探诊过程中力量可连续地逐渐增加,直到有疼痛感觉,该位定为患牙的敏感阈值。当力量达到80g时仍无反应,该牙被认为不敏感。
2.温度试验 简单的温度测定方法是通过牙科椅的三用气枪将室温的空气吹向敏感牙面,该方法在临床上很常用。空气刺激方法目前已被标准化,气温为18~21℃,气压为60kPa,刺激时间为1s。检查时用手指或棉卷隔离邻牙,患者的反应分成4级。其他还可采用接触性金属探头温度测定仪,其探头温度可在12~82℃变动,由探头内的热敏电偶测定并显示。检测初始温度为37.5℃,做冷测时,温度每次降低1℃,直到患者感觉不适,热测法与冷测法相似,温度从37.5℃按1℃阶梯逐渐增加,用温度的高低来判断牙的敏感程度。
3.主观评价 在临床上,学者们也常用患者的主观评价方法来判断牙的敏感程度包括疼痛3级评判法和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RS系患者将其日常生活中对冷空气、冷、热、酸、甜食物、刷牙等刺激的敏感进行综合和评价,每次复诊时均采用问卷方式,好转定为(−1),无改变为(0),加重为(+1)。3级评判法所提供的描述词语有时不足以反映患者的真实感受。VAS是用一条10cm长的直线,一端标有“无不适或无疼痛”,另一端标有“严重不适或剧烈疼痛”,要求患者在直线上做一标记来代表当时的牙敏感程度。只要适当地向患者解释,VAS法很容易被掌握和使用。学者们认为用VAS比VRS重复性更好,能连续地评价疼痛的程度,而且又能满足对敏感刺激不同感受的评价,因此,更适于测定牙的敏感性。牙本质过敏症可能只对一种刺激敏感,也可能对多种刺激敏感,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在临床研究过程中要使用多种手段来测定,其中至少有一种可定量的试验。
三、诊断
用尖锐的探针在牙面上滑动,可找到1个或数个过敏区。
四、治疗
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机制中,流体动力学说被广为接受。根据这个理论,对过敏的有效治疗是必须封闭牙本质小管,以减少或避免牙本质内的液体流动,由于本症存在着自发性的脱敏过程,对任何药物疗效的评价都是极其困难的。常用治疗方法有:
1.氟化物 有多种形式的氟化物可用来处理牙本质过敏症。氟离子能减少牙本质小管的直径,从而减少液压传导。体外实验也证明:酸性氟化钠液或2%中性氟化钠液能分别减少24.5%、17.9%的液压传导,用氟化钠电离子透入法所减少的液压传导则高达33%。
(1)0.76%单氟磷酸钠凝胶(pH=6)可保持有效氟浓度,为当前氟化物中效果最好者。
(2)用75%氟化钠甘油反复涂搽敏感区0.5min,也可用桔木尖蘸该药摩擦患处1~2min。
(3)2%氟化钠液离子透入法:①用直流电疗器:正极握于患者手中,负极以氟化钠液润湿,接触过敏区,电流强度为0.5~1mA,以患者无不适感觉为限度,通电时间10min;②电解牙刷导入药物离子,在牙刷柄末端安装一节干电池(l.5V),刷柄为阳极(手握刷柄),刷端为阴极,供透入药物用。用这种牙刷每天刷2~3次,每次3~5min即可,应注意经常检查电流的通路是否正常,电池是否耗电将尽。
2.氯化锶 为中性盐,高度水溶性,毒性很低。放入牙膏内使用,方便安全。10%氯化锶牙膏在国外应用较广泛,国内也有制品。局部涂搽用75%氯化锶甘油或25%氯化锶液。在被广泛研究的各种药物中,锶显示了对所有钙化组织、包括牙本质在内,具有强大的吸附性。锶对牙本质过敏的作用被认为是通过钙化银磷灰石的形式,阻塞了张开的牙本质小管所致。
3.氟化氨银 隔湿,38%氟化氨银饱和小棉球涂擦患处2min,同法反复一次,共4min,擦去药液后漱口。该药有阻塞牙本质小管的作用,同时还能与牙中的羟基磷灰石发生反应,促使牙的再矿化,提高牙的耐脱矿性,防止牙本质小管的再次开放,并使药效持久。经临床观察表明,其稳定性约为氨硝酸银的3倍左右。
4.碘化银 隔湿,涂3%碘酊0.5min后,再以10%~30%硝酸银液涂搽,可见灰白色沉淀附着于过敏区,0.5min后,同法再涂搽1~2次即可。这是利用硝酸银能使牙硬组织内蛋白质凝固而形成保护层碘酊与硝酸银作用产生新生碘化银沉积于牙本质小管内,从而阻断了传导。
5.树脂类脱敏剂 主要由甲基丙烯酸经(基)乙基醋(HEMA)和GA构成,也有的由2,3-甲基丙烯酸甲基和2季戊4醇1,5异丁烯酸磷酸单酯构成。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使牙本质小管内蛋白质沉淀,阻塞牙本质小管,从而减少牙本质小管通透性而起到脱敏作用。使用时可先用橡皮轮等去除表面食物残渣等,以清洁水冲洗过敏区后隔湿,有条件最好上橡皮障,轻轻吹干,用蘸有脱敏剂的小毛刷涂搽脱敏区等候30s,然后用气枪吹干至表面液体较干为止。最后以大量流水冲洗,如果疗效不够显著,可反复多次进行,也有些使用光固化灯进行照射。
6.激光 Nd:YAG激光.功率15W。照射过敏区每次0.5s,10~20次为一疗程,是治疗牙本质过敏的安全阈值。作用机制可能是该激光的热效应作用于牙本质小管,可在瞬间使暴露的小管热凝封闭从而达到脱敏治愈的目的。
7.其他药物 4%硫酸镁液、5%硝酸钾液、30%草酸钾液皆可用于牙本质过敏的治疗。
8.修复治疗 对反复药物脱敏无效者,可考虑做充填术或人工冠修复。个别磨损严重而接近牙髓者,必要时,可考虑牙髓病治疗。
试题精选
1.75%氟化钠甘油糊剂的作用是
A.治疗牙本质过敏的药物
B.治疗牙周病的药物
C.治疗牙髓病的药物
D.治疗根尖周病的药物
E.用于龋洞消毒的药物
2.对于牙本质过敏,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药物脱敏
B.牙髓治疗
C.牙周洁治
D.垫底充填
E.树脂充填
3.龈上洁治术后牙本质过敏的脱敏应选用的药物是
A.碘化银
B.75%氟化钠糊剂
C.晶体麝香草酚
D.氨硝酸银
E.以上都不是
4.牙髓温度测验的结果表示为
A.0度、1度、2度、3度
B.20、30、60、80
C.(−)、(+)、(++)、(+++)
D.正常、敏感、迟钝、无反应
E.无痛、一过性痛、持续痛、剧痛
5.用温度测验牙髓活力时,应利用
A.低于10℃或高于30℃的温度
B.低于10℃或高于40℃的温度
C.低于20℃或高于50℃的温度
D.低于20℃或高于40℃的温度
E.低于30℃或高于60℃的温度
6.电诊法检查牙髓活力应该
A.先测患牙
B.先测对照牙
C.对照牙可任意挑选
D.死髓牙可作对照牙
E.无髓牙可作对照牙
7.患者男性,60岁。诉咀嚼时牙齿过敏,查牙面磨耗重,叩(−),探敏,冷(−),不松,牙石(+),拟诊
A.浅龋
B.中龋
C.牙本质过敏
D.逆行性牙髓炎
E.变性牙髓炎
8.女性,40岁。左下后牙冷热及刷牙时酸痛感,刺激去除后酸痛感立即消失。检查:左下颌第一磨牙面磨损,暴露牙本质,探诊颊
斜面有酸痛区,叩痛(−)。该患者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牙隐裂
B.磨损
C.磨牙症
D.酸蚀症
E.牙本质过敏症
答案:1.A 2.A 3.B 4.D 5.C 6.B 7.C 8.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