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心理学教授说:“一个人发展成熟的最明显的标志之一,是他乐于承担起由于自己的错误而造成过失的责任。有勇气和智慧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不简单的,尤其是在他们很固执和愚蠢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做错事,我想我一生几乎都会是这样。然而,我力图在一天里不把同一件事情做错两次,但要想在大部分时间里都避免这种错误,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可是,当我看见一支铅笔的时候,我就会得到一些宽慰。我想,当人们不犯错误的时候,人们也就用不着制造带有橡皮头的铅笔了。”
“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一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这是约翰·肯尼迪当年竞选总统的演说词。
事实上,不仅年轻人,包括许多中老年人仍有这种心态。总是不停地发牢骚,却很少反问自己。公民抱怨国家,职员报怨公司,却不去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先别问社会给你了多少,先问问你自己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那些不从自身找问题,却终日抱怨的人,只不过是一些高龄儿童在撒娇而已。
在职场上,有许多员工学会了找借口,尤其是那些“老油条”。一遇到比较麻烦的事情不是推说自己忙,就是干脆推说自己病了,不来上班,或者把本来属于自己的问题推给别的同事去处理。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一种风气。
不愿承担责任的人会想:我开始就没答应做这件事情,所以出了问题不是我的责任;做事拖沓的人会想:这个星期我很忙,我尽量吧;没有开拓精神的会想:我们以前从没那么做过,或这不是我们这里的做事方式;态度悲观的人会想:我们从没想赶上竞争对手,在许多方面他们都超出我们一大截。在这些冠冕堂皇的借口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一个人的懦弱与惰性,是扶不起的阿斗的托词。
你喜欢找借口,但是你喜欢那些找借口的人吗?如果你和某人约好时间见面,而他迟到了,见面张口就说:路上车太多了,或者是他在门口迷路了等等,你会怎样想?生活中只有两种行动:要么努力地表现,要么就是不停地辩解。没有人喜欢辩解,那些动辄就说“我以为、我猜、我想、大概是”的人,想想吧,你们从这些话中得到了什么?
当然,我们并不能解决“路上堵车”的问题,我们也不太可能等外部条件都完善了再开始工作,但就是在这种既定的环境中,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到极致!我们无法改变或支配他人,但一定能改变自己对借口的态度——远离借口的羁绊,抵制借口对自己的影响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越是环境艰难,越是敢于承担责任,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就一定能消除借口这条“寄生虫”的侵扰。
【公司物语】
没有责任的生活就轻松吗?有时候逃避责任的代价可能还会更高。不必背负责任的生活看起来似乎很轻松、很舒服,但是我们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因为我们会成为别人手上的球,必须依照别人为我们写出的剧本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