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施工中,一般常见的中毒事故主要有锰、苯中毒、液化石油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地下建筑内井底窒息等。
一、食物中毒
(一)食物中毒的症状:
表现为起病急,轻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现象;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昏迷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极易死亡。
(二)食物中毒的特点:
1.突然暴发。在短期内(一般2~24小时)有多人发病,所有发病者与进食某种食品有明显的关系。如果停止食用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则发病迅速停止。
2.发病者多是在同一伙食单位进食同一种食品。进食量多的人,病情较重。
3.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在夏、秋季节。误食毒蘑菇中毒多发在春、夏多雨及暖湿的季节。
4.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立即报告当地卫生局和防疫站。中毒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在送医院前,如果发现中毒者口服的毒物并非强酸、强碱或其他腐蚀物,可即让中毒者饮水2~3碗,随即用手刺激其咽部与舌根,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而发生呕吐,将毒物吐出。
二、施工因素中毒
(一)防止锰中毒的预防措施
集中焊接场所,可以采取机械抽风系统,即在每个焊接作业点上方设置吸烟尘罩,将锰烟尘吸入支管道,再汇入总管道,经过过滤净化后再进行排放。
现场焊接作业场狭小,流动频繁,每次焊接作业时间短,难以设置移动排毒设备,装置焊接时应选择上风方向进行作业操作,以减少锰烟尘的危害。
(二)防苯毒的技术措施
1.通风不良的车间、涂刷各种防腐涂料的污水池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场所,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2.施工现场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苯中毒和铅中毒。
(三)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措施
凡是含碳的物质如煤、木材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且不易解离。一氧化碳的浓度高时,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而中毒。伤员有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昏厥等症状,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注射呼吸兴奋剂,同时给氧。也可对昏迷者人中、十宣、涌泉等穴针刺,待患者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
三、地下建筑内井底窒息的应急措施
一些建筑设计不合理的地下室、防空洞、贮藏室等,由于通风条件差,其空气成分与外界大气成分有很大差别。离地面越远、通风越差,加上其中的贮藏物发生腐烂或火灾时,其空气的变化也就越大。地下建筑中的气体成分、比例的改变,基本上表现为:氧气含量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其他有毒气体产生等。
中毒症状主要是缺氧窒息。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相继有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呼吸逐渐急促,变得快而浅。随着缺氧的加重,意识逐渐模糊,全身皮肤、嘴唇、指甲处呈现明显的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患者陷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困难、缺氧窒息而死亡。
首先要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转到地面上或通风良好的地方,然后再做其他有关处理。
在救援人员需要深入到地下建筑或人工挖孔桩井底以前,最好先测试一下其中的空气成分,若在紧急情况下,没有现成的仪器,则可取一蜡烛点着,用绳索慢慢地吊入下面,从火着、火灭来判断情况,循情进入。根据测定情况,决定是先进入或是先改善地下建筑的空气状况。这时可使用鼓风机等促进通风,切忌盲目入内。
经过通风处理后,救护人员方可入内救人。但为了保障安全,预防意外发生,仍需用安全绳、导引绳等,若用防毒面具,则更为理想。救出的人员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松开衣领、内衣、乳罩和腰带等。对呼吸困难者,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或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必要时注射中枢兴奋剂。对心跳微弱或心跳停止者,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注射肾上腺素等。
救援者本人进入地下建筑后,若感到头晕、眼花、心慌、呼吸困难等,应立即返回,以免中毒。即使佩戴防毒面具,也应严格计算时间,切勿大意。
四、液化石油气中毒应急措施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组成液化石油气的全体碳氢化合物均有较强的麻醉作用。但因它们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常压条件下,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无影响。若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浓度很高,从而使空气中氧含量减低时,就能使人窒息。中毒者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并有四肢麻木及手套袜筒形的感觉障碍,严重者甚至陷入昏迷。
要立即使患者离开现场,解衣宽带,保暖,吸氧。使用脑细胞代谢剂,有呼吸衰竭者可用呼吸兴奋剂。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只有尊重生命,生命才能得以延续。正因为生命脆弱,我们才更要随时将安全意识放在心上。只有随时将安全的保护伞放在身边,我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