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性-因素论的内容
特性-因素论(Trait-Factor Theory)的渊源,可追溯到18世纪的心理学研究,该理论直接建立在帕森斯(F.Parsons)关于职业指导三要素思想之上,由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威廉斯(E.G.Wil lianson)发展而形成。特性-因素论认为:个体差异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个人心理与行为中,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而某种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又与某些特定职业存在着相关性。每一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与其相适应的职业,人人都有选择职业的机会。
帕森斯提出的职业指导思想由3个步骤(要素)组成。
1.评价求职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通过心理测量及其他测评手段,获得有关求职者的身体状况、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气质与性格等方面的个人资料。通过会谈、调查等方法获得有关求职者的家庭背景、学业成绩及工作经历等情况,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评价。
2.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的职业信息 包括:①职业的性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以及晋升的可能性;②求职的最低条件,诸如学历要求、身体要求、年龄、所需的专业训练、各种能力以及其他心理特点的要求;③为准备就业而设置的教育课程计划,以及提供这种训练的教育机构、学习年限、入学资格和费用等;④就业机会。
3.人-职匹配 指导人员在了解求职者的特性和职业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帮助求职者进行比较分析,以便选择一种适合其个人特点又能取得成功的职业。
人-职匹配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职业之间的匹配,其理论前提是:每个人都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并且可以对其进行客观而有效的测量;每个人的独特特质又与特定的职业相关联;为了取得成功,不同职业需要配备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人员;个性特征与工作要求之间配合的越紧密,事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二)特性-因素论的评价
特性-因素论强调个人所具有的特性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及技能(因素)之间的相协调和匹配。为了对个体的特性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和掌握,特性-因素论十分重视人才测评的作用。可以说,特性-因素论进行职业指导是以对人的特性的测评为基本前提的。它首先提出了在职业决策中进行人-职匹配的基本思想,这一理论奠定了人才测评理论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指导与选拔中的运用和发展。
但是,“特性-因素”理论只强调了个人特质与工作要求相匹配,忽视了社会因素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而且,它以静态的观点看待个人的特质,忽略了个人和职业都是不断变化的事实。
案例
丁肇中与诺贝尔奖
丁肇中高中毕业被保送到台南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大学一年的学习,他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物理,他想作物理学家比作工程师的愿望更加强烈。于是,丁肇中决定转学物理学专业,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
195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密歇根大学毕业,他发现作一个实验家比理论家更有用,发现自己在实验方面更具天赋。拿到学位后他在杨振宁的手下工作了2年,发现了重氢分离子。渐渐地,他发现在杨振宁手下工作不如自己出去闯天下更刺激,于是又做出重大决定:去欧洲打天下。1966年,他完成了一项重要实验,证实了量子电动力学的正确性,奠定了他在国际实验物理学界的地位。丁肇中看到了职业生涯的辉煌前景,充满信心地给父亲写信:未来10年将有望获得诺贝尔奖。1967年,丁肇中在麻省理工学院主持了一个实验室的工作。1974年,在这个实验室中,人类首次发现了J/ψ粒子。1976年10月1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发给美国丁肇中教授和美国波顿·芮切特教授。
(资料来源:赵海滨,赵连成。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案例分析:乍看上去,丁肇中的职业生涯中充满着偶然,可实际上,他的职业之路上所有关口都蕴含着精心的构思及大胆的选择:从机械工程专业转入物理学专业,凝聚了丁肇中充分的思考;他放弃了一条相对平坦简便的谋生之路,选择了一个充满艰苦坎坷、前途捉摸不定的高风险职业(许多物理学家一生庸庸碌碌,毫无建树),这需要勇气与信心,更需要科学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目标是否匹配;从理论物理学家到实验物理学家的转变,也是丁肇中充分考虑自身优势与时代需求后做出的果断抉择。丁肇中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符合人-职匹配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