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结核
(1)临床表现:脊柱结核是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的。①典型表现。病变部位疼痛和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疲倦、消瘦、盗汗、食欲减退等),有时以截瘫、后凸畸形和窦道为主诉。②局部表现。疼痛,全关节肿胀,局部形成冷脓肿,严重时可致肢体瘫痪、病理性脱位、病理性骨折及各种后遗症(关节功能障碍、畸形)。③颈椎结核。可在颈侧触及冷脓肿所致的肿块。典型姿势为头前倾、双手撑住下颌、颈部缩短。④胸椎结核。背痛,有时为腰骶部疼痛,畸形。⑤腰椎结核。最多见,拾物试验阳性,腰大肌脓肿形成。
(2)影像学表现:X①线片提示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CT②检查对腰大肌脓肿有独特的价值。MRI③有早期诊断价值,用于观察脊髓有无受压和变形。
(3)治疗原则:①全身治疗。休息、加强营养,抗结核药治疗。②局部治疗。用石膏背心或石膏腰围带固定3个月。③手术治疗。切开排脓、病灶清除术、矫形手术。
2.髋关节结核
(1)临床表现:①儿童多见,单侧居多。②全身结核中毒症状。③疼痛,小儿表现为夜啼,跛行,腹股沟内侧或臀部出现寒性脓肿。“4”④字试验、托马斯征、髋关节过伸试验阳性。
(2)诊断与鉴别诊断:①有结核病史及结核病患者接触史。②有低热、盗汗、食欲差、消瘦等中毒症状。③髋关节部疼痛、压痛和叩击痛;活动障碍、跛行,可出现屈曲内收畸形、托马斯征阳性,可发生髋关节病理性脱位;儿童有夜啼哭症。④可有寒性脓肿,破溃后形成窦道。⑤结核活动期血沉增快。⑥X线摄片可显示髋臼或股骨头有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等改变。鉴别诊断:①大粗隆结核。本病有股部疼痛、向膝部放射性疼痛及跛行等表现,与髋关节结核相同,且可能有髋关节稍屈曲、外展及外旋畸形。但它的疼痛仅局限于大粗隆部,特别是侧卧压迫时更明显。而髋关节结核的疼痛局限于股骨头及颈部。患大粗隆结核时髋关节无活动受限,肌萎缩也不显著。X线检查之后可以明确区别。②骶髂关节炎。本病不但可以在结核的基础上发生,而且可以在风湿病、布氏杆菌病、淋病及其他传染病的基础上发生。
(3)治疗原则:①全身治疗。抗结核药治疗维持2年。②局部治疗。皮肤牵引,髋人形石膏固定,单纯滑膜结核可向关节腔内注射抗结核药。③手术治疗。髋关节滑膜切除术、彻底的病灶清除术、髋关节融合术、关节置换术。
历年考点串讲
骨与关节感染历年共考18题,其中骨髓炎考9题,脊柱结核考6题,髋关节结核考3题。从考题出现的频率来讲,属于必考类。考题的范围涉及骨髓炎致病菌及其诊断,脊柱结核常见部位、手术适应证、临床表现等方面。
其出题点比较分散。脊柱结合历年共考6题,髋关节结核历年共考3题,应重点掌握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其常见部位。常考的细节如下。
1.骨与关节结核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原发病灶为肺结核或消化道结核,好发部位是脊柱,其次是膝关节、骶关节与肘关节。
2.脊柱结核出现神经症状而影像学检查确有脊髓受压者原则上都应该接受手术治疗。部分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非手术治疗,待情况好转时再争取手术。
3.髋关节结核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多为单发性,早期症状为疼痛,初起时疼痛不剧烈,休息后会好转。在小儿则表现为夜啼。儿童患者常诉膝部疼痛。随着疼痛的加剧,出现跛行。至后期,会在腹股沟内侧与臀部出现寒性脓肿。破溃后成为慢性窦道。股骨头破坏明显时会形成病理性脱位,通常为后脱位。愈合后会遗留各种畸形,以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髋关节强直与下肢不等长最为常见。
4.早期X线征象为局限性骨质疏松、关节囊肿胀、进行性关节间隙变窄与边缘性骨破坏病灶。随着破坏的加剧,出现空洞和无效骨,严重者股骨头部几乎消失。后期有病理性后脱位。经治疗后骨轮廓边缘转为清晰时提示病变趋于静止。
5.抗结核药物治疗一般维持2年。有屈曲畸形者应做皮肤牵引。畸形矫正后上髋人字形石膏3个月。单纯滑膜结核可以关节腔内注射抗结核药物。有寒性脓肿形成时宜做彻底的病灶清除术,术后髋人形石膏固定3周。有慢性窦道形成者亦需手术,有混合感染者一般主张同时做髋关节融合手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