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是由于学校领导层、教育者自身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愿意走出课堂,寓教于乐,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学不到专业知识。当前,专业人才紧缺成为制约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瓶颈之一。而政治理论课教师时时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和管理,那么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将得到充分发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关于教学“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但又决不是一套操作技能或教学技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是由于学校领导层、教育者自身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愿意走出课堂,寓教于乐,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学不到专业知识。当前,专业人才紧缺成为制约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瓶颈之一。而教师是实践教学中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质量。尤其在对研究生的培养中,实践教学更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素质及创新思维,可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一,培养专业的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队伍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必然举措。出于企业利益考虑,在招收毕业生时,企业更加注重对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考察,因此,理论与实践功底均扎实的学生更能够获得企业的青睐。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发现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用不上,缘由是大多数课程没有配相关的实践课程。以研究生为例,近几年,专业硕士的录取名额在逐年增加,并且开始颁发双证,享受和学术性硕士同等奖学金额度,可见,国家开始重视应用性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高校由培养精英人才向职业应用型人才转变,这一转变迫使高校必须明确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和配套要求,理清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所应具备的能力。高校的师资队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样,在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才能以“行”为归宿,做到“知与行”相统一,以达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第二,培养专业的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队伍是全面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一支专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社会发展的速度之快要求教师在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时有足够的专业敏感性,能够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如若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队伍职责不够细化、分工不明、专业素质不高的话,教学质量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使其给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好的指导,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新突破。随着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不断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是其改革的一大创新点,它是学生进入社会,了解、认识世界的窗口,一支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良好的表达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师资队伍将是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中坚力量。

第三,培养专业的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队伍是由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决定的。首先,教师是整个实践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有别于其理论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实际操作能力,任何一个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的设计都要吻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次,教师是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监督者和评价者。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起到把关者的作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效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作出判断,并将评价结果随时反馈给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努力,共同进步[2]。最后,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法、态度对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积极性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果说学生是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主体,那么教师则发挥着主导性作用。若老师能够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认清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意义及对职业发展的影响,那么他们对实践教学的内容甚至理论课都会提起兴趣。而政治理论课教师时时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和管理,那么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将得到充分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