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余光中1974年出版的诗集

余光中1974年出版的诗集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余光中的翻译观,论者颇众。1970年,台北晨钟出版社推出了一本《翻译的艺术》,余光中的《翻译与创作》仍被收入其中。1979年,余光中又有三篇译论发表。该书内收余光中撰写的22篇涉及翻译问题的文章,集中呈现了他对于翻译的认识与理解。《余光中谈翻译》出版之后,余光中仍然没有放下对翻译问题的思考。

除了翻译实践,余光中还撰写了多篇译论,既对其翻译经验进行总结与升华,又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他对于翻译的认识与理解。

关于余光中的翻译观,论者颇众。除了为数众多的期刊论文,还有一部专著业已出版,即江艺据其博士学位论文修订而成的《对话与融合: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出版)。因此,我们不拟对余光中的翻译观进行大刀阔斧的介绍与评析,而是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对余光中译论的发表与出版情况略做介绍。

目前所见,余光中发表的第一篇译论应当是发表在1957年10月4日《公论报》上的《关于译诗》一文。

1967年9月7—9日,余光中在《“中央日报”》发表了《中国古典诗的句法》。同年,他还发表了《谈翻译问题》(载于《幼狮文艺》第27卷第5期)与《中西文学之比较》(载于《书和人》第73期)。1968年7月,余光中又在《幼狮文艺》第9卷第1期发表了《几块试金石—如何识别假洋学者》。

1969年2月26—28日,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举办翻译问题研讨会,时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英语系副教授的余光中出席,并提交了论文《翻译与创作》。[70]这篇译论传播甚广,影响很大。1969年11月,香港辰冲图书公司出版了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编辑的《翻译十讲》一书,其中就收录了余光中的这篇《翻译与创作》。1970年,台北晨钟出版社推出了一本《翻译的艺术》,余光中的《翻译与创作》仍被收入其中。1976年8月,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了叶维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选集》,内收余光中的《翻译与创作》与《从象牙塔到白玉楼》。

进入20世纪70年代,余光中发表了多篇译论。其中,有两篇属于书评性质。一篇以《思果著〈翻译研究〉读后—变通的艺术》为题,分两次连载于1973年2月20—21日出版的《中国时报》。另外一篇则是写于1974年4月的《庐山面目纵横看—评丛树版英译〈中国文学选集〉》一文,刊登在同年6月出版的《书评书目》杂志第14期上。

1976年5月,余光中在《中国语文》第38卷第5期上发表了《哀中文之式微》一文。1979年,余光中又有三篇译论发表。他先是在8月10—13日出版的《联合报》上发表了《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一文。9月,他又在《中外文学》第8卷第4期上发表了《论中文之西化》一文。同年,他还接受胡子丹的访谈,由对方记录成文,以《城南的约会—访余光中谈翻译》为题,收入台北翻译天地杂志社出版的《翻译因缘》一书中。

1992年,余光中撰写了《锈锁难开的金钥匙—序梁宗岱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后被收入彭镜禧主编的《发现莎士比亚:台湾莎学论述选集》(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等书中。

2002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了《余光中谈翻译》一书。该书内收余光中撰写的22篇涉及翻译问题的文章,集中呈现了他对于翻译的认识与理解。这22篇文章分别是《翻译与批评》、《中国古典诗的句法》、《中西文学之比较》、《几块试金石—如何识别假洋学者》、《翻译和创作》、《外文系这一行》、《用现代中文报道现代生活》、《变通的艺术—思果著〈翻译研究〉读后》、《庐山面目纵横看—评丛树版英译〈中国文学选集〉》、《哀中文之式微》、《论中文之西化》、《早期作家笔下的西化中文》、《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与王尔德拔河记—〈不可儿戏〉译后》、《白而不化的白话文—从早期的青涩到近期的繁琐》、《横行的洋文》、《翻译乃大道》、《译者独憔悴》、《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作者,学者,译者—“外国文学中译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说》、《论的不休》、《翻译之教育与反教育》。这些文章很多都已经公开发表。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推出了一本《翻译乃大道》,其内容跟《余光中谈翻译》一书完全相同。

《余光中谈翻译》出版之后,余光中仍然没有放下对翻译问题的思考。2008年1月,台湾政治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合作创办的翻译学刊物《广译:语言、文学与文化翻译》创刊发行,余光中专门为之撰写了《翻译之为文体》(“Translation with/as Style”)一文。2009年2月,他又在《明报月刊》第44卷第2期上发表了《唯诗人足以译诗?》一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