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浙江通志》卷一《图说》记载了“定海”与“舟山”两个地名的转换历史
国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旧昌国卫经明季迁遣以来,地名“舟山”,孤悬海中,为海疆门户,展复招来,特命建立县治,增置重兵镇守弹压,更名“定海”,而以旧定海县为镇海,并隶于府。生聚日久,既富且教,遂成壮县。而招宝山之外蛟门虎蹲,重关叠戍,皆天设之险,控制得宜。考明洪武时遣信国公汤和经略边海于宁郡,海滨诸处添设卫所,较他郡独多,而扞御稍弛,驿骚滋起。今则威以服之,恩以怀之,鲸氛永息,海波不扬。镇、定之民与鄞、奉诸邑,同享鱼盐之利,优游化日之舒斥卤奥区,巩若磐石焉。盖圣世之规模宏远,响越千古云。
所谓“以旧昌国卫经明季迁遣以来,地名‘舟山’”可以与明洪武十三年(1380)的设“舟山守御千户所”对应,即以舟山为名,后又置“舟山中中千户所”和“舟山中左千户所”。于是,舟山这个地名进入明代抗倭的悲壮史册。
但是,“舟山”之名,既然后缀以山,自然就是山名,或者是岛名,因为舟山群岛的山是海上的山,也就是岛。不过,历代文献里的“舟山”陆续还有渡名、驿名、门名、所名、城名、港名、岛名、镇名、县名、区名、市名……
山名:元代舟山志书明确了“舟山”首先是山名 “舟山,在(昌国)州之南,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之所聚,故名‘舟山’。” [17]
所谓海之湄,也就是海水与陆地交界处,必在今日定海古城的南部沿海,只有这个位置才能停船又上岸,因此,舟山不在海上,而在海边。七百年前的元代文人吴莱到舟山群岛探险和游历时“登岸”之地应该就是“舟山”,但是他只记载了在“道隆观”“登岸” 《登岸泊道隆观,观有金人闯海时斫柱刀迹,因听客话蓬莱山紫霞洞》,那么,“舟山”之上或者“舟山”附近是否有“道隆观”呢?民国《定海县志》说:“观山,城东南半里,宋建道隆观于其下,故名。建炎中,金人袭高宗游兵,入观,斫其柱,柱溅血,金人惧,引兵去。”[18] 这个道隆观就是吴莱笔下的道隆观,而“观山”就是“舟山”。
《舟山日报》2012年11月13日的一篇文章进一步解答“舟山”问题 道隆观位于“舟山”的南麓,原来,吴莱登岸之地就是“舟山”。这篇文章名《定海南门外的故事》,第一部分“舟山曾是个航船埠头”写道:
定海城是从泥涂里长出来的,最早的碶门在王家碶,后退至状元桥、周家塘、泥城,陆地一点一点向大海伸展。
在南门外还是一片海的时候,距城东南半里的小山曾名“舟山”。舟山是个航船埠头,小岛人购物、出外走亲访友、做生意都要到“舟山”,或乘船中转,于是舟山名扬四海,以致成为当今的市名。八百年前的地图上,陆地已与关山(东岳山)相连,“舟山”已改名为“观山”,那是因为宋人在舟山南麓建了道隆观,乡人称其为道隆山,山上还建有塔院。是时,早已完成船埠头历史使命的观山,成为定海城的一个风景点,常有文人上山观光吟诗。明时倭寇汪直弃舟投降,观山上建起了受降亭,又让后人增添了思古感怀的内涵。
该文第二部分“母亲河曾经的倩影”写道:
南门外有条河,一二十米宽,北接水门濠河,逶迤南流,我曾称之为“母亲河”。母亲河原是舟山本岛上最大的江浦。在1225年宋宝庆年间绘制的第一张县治全境图上,她似一柄宝剑从南端海口直插城内,涨潮时海水直达监桥(状元桥),浦内商船、渔舟往来频频(南珍菜场奠基时,曾挖出过船板、船桅)。
所谓州之南,就是旧时舟山本岛的江浦。
渡名:在元代之前,“舟山”又是渡名 宝庆《四明志》云:“舟山,去(昌国)县五里,趋城由此涂出,令赵大忠新创。”[19] 延祐《四明志》也有类似记载。“海道至昌国县,乘西南风不待潮,径至舟山头登岸。”[20]
驿名:宋代的“舟山”也是驿名 “舟山馆,令赵大忠创建。”[21]
门名:元代的“舟山”又是城门的门名 “(昌国)州城周广五里,东江门、西门、南门、上荣门、舟山门、艮门。”[22]
所名:明代的“舟山”主要是所名 “舟山中中、中左二所:洪武十三年设舟山守御千户所,十七年改卫,二十年徙卫于象山,改置中中、中左二所在舟山上。”[23]
城名:明代的“舟山”也是县城的城名 “若定海之舟山,又非普陀诸山之比,其地则故县治也。其中为里者四岙,为者八十三,五谷之饶,鱼盐之利,可以食数万众,不待取给于外,乃倭寇贡道之所必由。寇至浙洋,未有不念此为可巢者。”[24] “舟山,宋昌国城也,居海中。有七十二墺,为浙东要害。”[25]
港名:明代的“舟山”还是港名 胡宗宪、郑若曾《筹海图编》卷五:“沿海之中,上等安岙可避四面飓风者,凡二十三处:曰马迹,曰两头洞,曰长涂,曰高丁港,曰沈家门,曰舟山前港……”
岛名:明代的“舟山”还存在泛指整个舟山大岛的趋势 “江南控扼在崇明,浙东控扼在舟山,天生此两块土大海中,以障蔽浙直门户。诸哨船皆自此分而南北,总会于洋山。若会哨严紧,遇船即打,贼何从入?”(《筹海图编》卷五《浙江事宜》)以崇明岛与“舟山”对举,显然“舟山”指“舟山岛”。明代“舟山”泛指舟山大岛的例子还有郑若曾《江南经略》卷八《洋山记》:“舟山诸山者,两浙之屏翰也。崇明诸沙者,三吴之屏翰也。定海海外非止一山,舟山其魁焉耳。”清代“舟山”似乎开始指舟山群岛,至少是舟山本岛 光绪《浙江通志》卷九七《海防三》:“宁波三面际海,北面尤孤悬海滨,吴淞、海门呼吸可接。东出镇海,大洋辽阔;南连闽粤,西通吴会。舟山突起,中洲延袤四百余里,控扼日本诸蕃,厥惟咽喉之地。故以要害而论,镇海为宁绍之门户,舟山为镇海之外藩。”
镇名:清代的“舟山”又是镇名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移定海总兵于舟山后,在昌国故城置“舟山镇”。清代的“舟山”还有一个别名“珠山” 刘半农翻译马戛尔尼的访华日记《乾隆英使觐见记》记载使团进入舟山是1793年7月3日:“3日礼拜天,抵珠山下碇。”“珠山”就是舟山,清赵翼《廿二史札记》说,“珠山即舟山也,四面皆海,昔勾践欲栖夫差於甬东,即此地。宋为昌国城,明属宁波之定海县。”“珠山互市谋原久,贝叶传书事颇新。”[26]
县名: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在定海设置专区一级行政机构,被命名为“舟山专区”;1958年,撤销舟山专区,合并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四县为“舟山县”,又成为县名。
区名:1962年,舟山县建置撤销,又恢复舟山专区(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的名字。
市名:1987年,国务院设立“舟山市”,下辖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和嵊泗县。
总之,从宋代到现代,“舟山”是舟山群岛历史上影响最深、应用最广的一个地名。
【注释】
[1]“坍东京,涨崇明”传说:在古代的东海中,有一座繁华的都城叫“东京”,因皇帝昏庸、百姓奸诈而被天上的玉皇大帝下旨沉塌。当时只有一个葛姓孝子为人厚道孝顺,得仙人吕洞宾告知灾难发生的时间,地塌时负母而逃,历三天三夜,力竭而歇,地塌遂止。不久,东京塌陷的土地被移至长江口,长出一个崇明岛。为纪念葛姓孝子,后人把他的歇脚处称为“放娘尖”或“望娘尖”,后谐音为“黄杨尖”。科学角度看,杭州湾口曾经有过鹦鹉洲。夏禹时期,鹦鹉洲筑有大京城,或叫康城、前京城、东京城,并先后作为国、邑、县的首府,历时2000多年。滩浒山岛至大小金山岛一带曾经是故东京城之址,后前京城之县城,于南宋淳熙年间因海潮冲蚀而塌陷入海;同一时期,由于长江携带泥沙量的增加,在江口堆积形成了崇明岛。(王建富主编:《舟山群岛史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
[2]王颖主编:《中国海洋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79-380页
[3]徐家声,中国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在《黄海十万年》(1982)、《东海百万年》(1987)、《大洋的年轮》(1998)、《华夏古陆的沉浮》(2001)等书籍中描述了东海的变迁。
[4]胡连荣:《舟山海底哺乳动物化石与古人生态环境》,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5]徐家声:《华夏古陆的沉浮》,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年,第165页。
[6]岳云华、冉青红:《浅论舟山群岛区域地理特征》,《绵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第2期。
[7]董传万、杨永峰、闫强、竺国强:《浙江花岗岩地貌特征与形成过程》,《地质论评》2007年增刊。
[8]尹国胜、杨明桂、马振兴、刘细元、杨永革、龙梅梅:《“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质特征与地貌景观研究》,《地质论评》2007年增刊。
[9]张国栋、王益友、朱静昌、颜建平:《现代滨岸风暴沉积——以舟山普陀岛、朱家尖岛为例》,《沉积学报》1987年第2期。
[10]陈洪德、严钦尚、项立嵩:《舟山朱家尖岛现代海岸沉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第2期。
[11]董传万、闫强、张登荣、杜振永、竺国强:《浙闽沿海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的岩石学标志:东极岛镁铁质岩墙群》,《岩石学报》2010年第4期。
[12]闫强、董传万、董良云、孙耀、竺国强:《浙江定海摘箬山火山地质与地学旅游资源》,《科技通讯》2006年第5期。
[13]董邦忠:《定海甬东“吴榭”地名刍议》,《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4]此处采用赵翔提供给笔者的未刊稿《舟山古称“翁山”探源》的说法。
[15]缪燧(1649—1716),字雯曜,号蓉浦,江苏常州江阴人。康熙三十四年(1695),从山东沂水调定海,任定海知县达二十二年之久。缪燧调任定海后,缮城浚濠,葺学宫,建祠庙,免赋税,修水利,减赋役,捕海盗……把设治之初、兵燹之后,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海岛建设成了渔盐农商渐渐复苏、社会环境日趋稳定,“海定波平”的地方。百姓尊称他为"外公",五十一年,百姓感其惠泽,集资为他建"生祠",他谦辞不受,改为文昌书院,后改蓉浦书院。康熙五十四年,全国郡县考绩,缪燧被列为一等知县。未几,升宁波海防总捕同知、代理宁波知府,并兼任定海。鄞县、慈溪、镇海四县知县。后又升为杭州府同知(未到任)。五十五年初,康熙帝召见他,惜其已卧病不起,是年三月初三病逝于镇海县署。定海百姓巷哭途号,数百人去镇海攀杠抬柩,吁请留葬定海。最后,礼部决断:"遗骸归葬故里,定海留葬衣冠。”归葬时,定海数十人护灵柩至江阴,送"定民父母"匾悬其中堂。今人著有《定海知县缪燧》一书以资纪念。
[16]福京与《大德昌国州图志》:冯福京,元潼川(今四川三台)人,元贞元年(1295)任浙江昌国州判官。在任职昌国与乐清期间,曾主持纂修《昌国州图志》《乐清县志》,前者存,后者佚。冯福京对地方志书甚为重视,曾自称:“郡县之有图志,其来远矣,余尝佐州昌国,即以是为第一事”,又云:“昌国中海而处,由县升州,而州志不作,此固仆厮吏不知稽古之务,而为士者亦有罪焉。”《大德昌国州图志》,元冯福京修,元郭荐纂,成于大德二年(1298)7月,原本卷首有图,故名图志,今图缺而志存。全书分为8门:《叙州》《叙赋》《叙山》《叙水》《叙物产》《叙官》《叙人》《叙祠》。多记当代事,然较简略,对了解当地赋税、学校、寺观及其占地状况等均有史料价值。此书有《四库全书》本、《宋元四明六志》本。
[17](元)冯福京修,郭荐纂:大德《昌国州图志》,卷四《叙山》。
[18]民国《定海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第121页。
[19](宋)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二〇《昌国县志·津渡》。
[20](宋)罗濬:宝庆《四明志》卷四《叙水·津渡》。
[21](宋)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二〇《昌国县志·驿铺》。
[22](元)袁桷:延祐《四明志》,卷八《城邑考上》。
[23](明)胡宗宪、郑若曾《筹海图编》卷五《浙江事宜》。
[24](明)郑若曾:《郑开阳杂著》卷一《舟山守御论》。
[25]《明史》,卷七〇《张可大传》。
[26]汪仲洋:《庚子六月闻舟山警》,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嘉庆朝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第83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