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氏规律(Allele’s law)的核心内容是任何一个生物种群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optimum density),密度过高和过低对种群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不利的(图7-4)。自然种群具有空间分布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其中数量特征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自然界中,难以统计种群的绝对数量以表征种群的大小,往往采用种群密度来度量种群的相对大小。因此,种群密度是种群生存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与种群中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特征密切相关。当种群密度过高时,种群生长所需的条件变差,种群中个体间的竞争变强,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种群出现萎缩现象。当种群密度过低时,雌雄个体相遇机会过少,也会导致出生率的下降和种群的萎缩。而且,种群只有在一定的密度条件下才能表现出群体效应,如抵抗被捕食和不良环境压力的能力提高、更有利于索饵等。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可分为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density-independent factors)是指对种群的影响程度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的一类因素,主要包括温度、盐度、溶解氧、营养盐和气候等一些非生物因素。密度制约因素(density-dependent factors)是指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而变动的一类因素,这类因素主要是一些生物性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群密度的变动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图7-4 阿利氏规律(引自Odum,1971)
阿利氏规律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有指导意义。退化生态系统在生物种群恢复时,首先要保证一定的种群密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如果密度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恢复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