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大学战略管理

如何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大学战略管理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用生态视角来研究大学战略管理并非借鉴生态学的具体研究成果,也不是简单地套用生态学术语和方法。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大学战略管理,首先就要从生态系统这个概念入手,只有把握好大学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才能看清大学战略管理的真面目和着力点。

运用生态视角来研究大学战略管理并非借鉴生态学的具体研究成果,也不是简单地套用生态学术语和方法。其实,许多生态视角的人文社科研究之所以是“生态的”,根本原因是其坚持某些最基本的生态思想观念,“生态的观点,从根本上说就是生命的观点、有机的观点、自组织的观点、内在关联的观点”[32]。笔者认为,采用生态学方法研究大学战略管理,也只是撷取它的思维方法。本书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借鉴的:一是类比性的,就是将大学比作是生态学上的生命有机体,大学生态系统是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从生态系统出发来审视和研究大学战略问题,能够使我们跳出大学本身的狭小范畴,从而更准确地来把握战略管理的精髓。二是提示性的,就是把生态思维和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度融合。运用生态思维研究大学战略管理能够使我们更加关注影响大学战略管理中的环境因素和各种关系的影响力,从而深刻理解大学战略管理的实质,正确把握大学战略管理的价值取向,获得更好的战略管理效果。

(一)类比性的借鉴:大学生态系统的理论建构

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大学战略管理,首先就要从生态系统这个概念入手,只有把握好大学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才能看清大学战略管理的真面目和着力点。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科学家将地球的结构由表及里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地壳是地球球层结构的最外层,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球的这种同心球层结构可以借用来描述大学生态系统:大学内部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后勤等构成了系统的核心部分,可以称之为大学生态核;大学的资助者、需求者、竞争者、媒体、社区、政府主管部门、中介机构等构成了大学生态系统的第二圈,可以称之为大学生态幔;影响大学生存发展的宏观要素,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等构成了大学生态系统的最外层,可以称之为大学生态壳。三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整个大学生态系统中,每个大学可以说都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中心事物——生态主体,它包括大学作为有机体的整个生命系统。大学生态幔是大学生态核赖以生存的环境,它提供了大学生态核发展所需的几乎全部的物质与能量。大学生态壳是整个大学生态系统与外环境接触交流的屏障,它一方面制约着生态幔与生态核的发展,另一方面保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大学生态系统的平稳发展提供保障。

结合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大学组织的功能特性,我们可以把大学生态系统界定为:大学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地按照生态思维,以价值创造为手段,以共同进化为目标,与相关利益群体共同构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适应系统。其实,“大学生态系统”不只是一个名词,它更是一种现代大学的战略思维,它要求大学管理者不但要注意大学自身的生命力,更要洞察先机,体察大学生态系统的整体变化,方能不断调整大学自身来回应环境。大学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其一,大学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创造价值的系统。作为一个社会有机体,大学的发展与演变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大学与社会的互动是大学组织获得生存资源和价值实现的根本保证。大学既从外部取得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资源,又通过自身职能的开展不断向外部输出产品。在这种交换关系中,大学与外部生态环境系统发生了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能否稳定不断地保持下去,对现代大学组织来说至关重要。具体而言,一方面大学必须不断从周围环境输入维持其运行与发展所必需的能量、物质与信息,比如获取资金、信息和人才的引进等;另一方面大学又必须将自身所产生的能量、物质或信息输出给周围环境,比如技术和服务、优秀的学生等。大学与供应者(政府、捐赠者)、消费者(用人单位、家长和学生)以及与社区、中介机构等相互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形成一条生态价值链,大学通过这个生态价值链为个体、组织和社会创造价值。

其二,大学生态系统是一个人造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是有边界、有范围、有层次的,然而事实上,我们通常不可能清晰地划出自然生态系统的边界。在学术研究中,我们更倾向于把生态系统只作为一种概念性的表达,它本身不应该也不可能去规定具体的范围和大小,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建立,取决于人们所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式以及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正如自然生态系统的边界难以严格定义一样,大学生态系统的边界也是难以概括的,组织间的相互作用不会在某个边界突然停止。但是,可以说明的是,大学生态系统的边界是由最终提供给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体系来确定的,凡是与社会价值创造过程有直接关系的大学、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是大学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员。大学生态系统各成员以为社会提供总价值聚集在一起,各类主体需求把大学生态系统各成员连接成一个整体。虽然为一个大学生态系统精确地划定界限是不可能的,但是,系统地确定与大学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类组织并判断是哪一种依存关系,对大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其三,大学生态系统是一个协同演化的动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皆有其特定的生态功能,在生物群落中占据特定的位置,物种之间构成互补互动、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关系。与自然界的生物系统类似,任何大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组织或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组织的行为不仅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而且其行为结果也影响着环境。因此,大学不能将自己看成是单个封闭的组织,消极地根植于某一孤立的或整体的系统之中。那种只强调自身生存和发展权利而无视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整体利益和生态系统共同发展的战略思维已经落伍,大学必须有意识地与政府、企业、社区等利益相关组织成一个整体,并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看待,将自身的命运与整个生态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运用乃至创造各种不同的发展机会,来进行大学战略的设计和运作,努力实现大学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共同进化。

(二)提示性的借鉴:生态思维和战略管理的视野融合

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大学战略管理,还要求我们把生态思维融合到大学战略管理实践中去,真正实现生态思维和战略管理研究对象的融合,这是本研究能否成功运用生态学方法的关键。

生态思维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大学战略管理实践中应用生态思维就是要注重战略管理要素之间的全面联系。大学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和谐状态以及组织对环境的适应程度,都需要组织在追求发展方面树立一种整体观。“尽管历史拼图中的每一片看上去都可能绚丽多彩,但是,只有把他们放在整合的宏观历史中的适当位置,才能更充分地鉴赏他们。”[33]大学发展是整体性的,它具有不可还原的特征,不能简单地加以拆解和加减,而实际上,大学战略管理实践常常在追求局部卓越的过程中违背了大学成长的内在逻辑和大学的整体有机性。基于生态思维的战略管理将大学看成有机的生命整体,以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大学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制定战略时把大学放在与周围其他事物复杂的网络关系中考察,在此基础上认识大学组织的性质、状态和发展趋势;全面地思考各种环境因素,从整体观出发定位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协同各种生态因子共同实现大学的战略目标。

生态思维是一种价值性思维方式,大学战略管理作为一种指向未来和长远的实践活动,追求可持续成长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大学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问题重重,战略管理实践的合理性和实效性频遭质疑。具体而言,战略管理在我国大学中的应用存在明显的“效率至上”倾向,每所大学都期望通过战略管理提高大学办学绩效,使学校由原有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跨越式”跃进。在这种线性思维指导下的战略管理,最终指向的往往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容易使得大学发展在不同层次出现短期行为。比如,一些大学在制定战略决策时不顾高等教育的生态承载力,为缓解财政压力而盲目扩招;不顾高等教育的生态多样性,为提高学校地位而盲目升格;为了立竿见影的办学成绩而鼓励“短平快”的科研;为了迎合上级行政部门频繁的评估而动员师生集体造假……不管是哪个层次的短期行为,带给大学的只是短暂的眼前利益,失去的则是未来的长远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提高、机制的转换、能力的成长和价值的提升。在当前社会生态环境大面积出现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时,高等教育系统不能简单复制,而应主动抵制,在大学战略管理实践中自觉地形成生态思维方式显得颇为重要。

生态思维是一种过程性思维方式,把生态思维融入大学战略管理中特别强调动态过程。大学生态系统时刻处在动态演化中,大学生命的进化体现了一种过程性的特征:一是大学有着生成、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命周期过程,二是大学又在当下生存的生态系统中时刻发生着动态共生活动。当今的大学,在变动不居的环境中摸索前行,“如果我们试图借助于错误的地图来确定我们的方位,那么我们行之不远”[34]。这要求大学战略管理要有一种“在路上”的意识,要学会停下来,反思行动的目的、修正原初的计划、调整自己的行程。从生态系统出发,大学战略管理强调动态过程,就是既要关注大学战略管理过程本身的承转起合,更要关注大学和生态环境彼此交互而引发的战略转换,以动态联系的思维方式把握大学发展和战略变革的关系,在动态转变与持续稳定之间寻求平衡。“这种动态平衡将包含足够的稳定性以利于目前的目标,足够的持续性以保证在目标或方法方面进行有秩序的变革,足够的适应性以对外部的机会和要求以及内部的变化条件作出反应,足够的革新性以使组织在条件适宜时富于主动性,等等。”[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