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护士的行为贯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具有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细、时间连续性强的特点。特别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护理工作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全面照顾的“人性化服务”,这种复杂且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护士花更多的精力和劳动。护理工作是8小时倒班制,有时连续的抢救和护理患者,导致生活没有规律,生物钟紊乱。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病情变化快等情况,护士必须及时发现,并迅速作出反应,临床护士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和家属,站在与疾病斗争的第一线,极易导致心理负荷加重和身心疲劳,甚至导致“过劳死”。
丁女士是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的护士长,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一直非常繁重,该科共有常规床位49张,每天都爆满,而且还有不少加床,但现在的护士配备明显不足,丁护士长作为神经内科唯一的护士长,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晚上还要将工作带回家中,譬如账目的核对,每天的工作记录等。一天,她感觉身体不适,发热至39℃,但由于工作繁忙,丁护士长仍然在病房内坚持工作,晚上还加班到八九点,护士们发现护士长加班后回家时佝着背,一步步挪着走路。可当别人询问时,她仍笑着说:“没事,能坚持。”第二天上午,丁护士长第一次向医院请了两天假,临走她还对工作进行了安排。丁护士长参加工作14年,除了产假,再没有因为私事请过一天假,哪怕身体不舒适她都自己顶着,从不和别人说。然而谁也没想到,当天下午2时30分她在丈夫的陪同下到医院检查时,令所有医护人员震惊的是丁护士长已经没有了血压,心跳微弱。晚上7时20分,省立医院神经内科34岁的丁护士长停止了呼吸,尽管医院的医生组成多个小组,轮流给她心脏按压,希望能挽留她年轻的生命,但丁护士长实在是太累了!
护士工作是运动量较大的工种之一,她们对工作没有太多抱怨,但同时也深为自己的健康担忧。有调查结果表明,国内护士的腰腿疼终身患病率80%左右。除了注射,还有职业所需的搬运患者、为患者翻身,患者床高固定,必须弯腰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都会导致腰腿疼病。
目前,我国的护士编制相对不足,医护比例、护患比例严重倒置。据调查,三级综合医院病房护士与床位比平均为0.33∶1,最低的医院仅为0.26∶1,一个护士要管四五位患者,还要监管大量杂务。工作量大、人员紧缺、在职护士常年倒班,得不到足够的休息,长期体力透支,护理工作的平凡、繁重、琐碎是其工作特点。这些都需要护士无条件地承担和全身心地投入,因而护士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工作中时刻要求精力高度集中,不允许出现丝毫差错,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因此过分担心发生护理差错甚至医疗事故也给护士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