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表是反映拨入事业单位各种专项资金收支情况的报表。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表的结构如表5-3所示。
表5-3 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表
通常横列各栏按专项基金项目设立专栏,纵列各行填列专项资金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
表中“上年结余”数可按有关科目上年年末余额并结合“专款支出”科目上年年末借方余额分别填列,亦可根据上年“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表”的“本年结余”填列。
“本年拨入数”根据“拨入专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填列。
“本年已完成项目支出数”按本年度完工项目的支出数填列。本年度尚未完工的支出不能列入,可根据“专款支出”科目转入“拨入专款”科目的数额填列。
“本年结余”指到本年度末尚未使用的专项资金,可根据“专项结余”等科目分别填列。其中“未完工项目支出”可根据“专款支出”等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其余额即为结余资金数额。
“转入事业基金数”为已完成项目的专项资金结余按规定转入普通基金数。可根据“专款结余”科目中转入事业基金的金额填列。
“上年结余”减“年拨入数”、“本年完工项目支出数”与“转入基金数”,即为“本年结余”。此表的结余数应与资产负债表中年初、年末的结余数保持一致。
(1)事业支出明细表概述。
事业支出明细表是反映一定期间事业支出的具体支出项目情况的报表。通过事业支出明细表,可以了解并掌握事业单位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和支出结构是否合理。该表根据事业单位支出明细账填列。对其中的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外资金支出部分,应按资金的来源采用统计的方法填列。具体办法按财政部或各省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填列,也可参照以下办法进行:
①按指定用途填列。对于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中预算外资金部分,财政部门指定专门用途的,按指定用途分解到有关“目”级科目。
②按核定的事业单位综合预算及其“目”级科目明细账并参照预算执行结果填列。事业单位在编制单位综合财政计划时,应对其中的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中的预算外资金部分安排到“目”,然后参考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结果,填报事业单位支出明细表。
③采用比重法填列。首先确定本单位全年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的全年预算总额的比重。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外资金支出合计数以及支出“目”级科目,相应按各自所占的比重与事业支出数、“目”级科目支出数之积,分别填列。
(2)事业支出明细表的结构。
表5-4 事业支出明细表
(1)经营支出明细表概述。
经营支出明细表是反映一定期间经营支出的具体支出项目情况的报表。本表根据经营支出明细账填列。通过本表可以了解并掌握事业单位经营成本的构成情况及支出构成是否合理。
经营支出一般应按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进行明细核算,并据此编制经营支出明细表。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经营支出的一级科目也可以参照企业财务制度设计为直接费用、接待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化合并,但二级科目要按照国家预算支出的“目”级科目设计。
(2)经营支出明细表的格式。
表5-5 经营支出明细表
事业单位基本数字表是反映定员定额和事业计划完成情况的报表。通过报表可以了解人员编制、开支标准的执行情况,分析事业进度和效果,为掌握预算拨款提供依据。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不同,基本数字表的项目也不完全相同,如一般事业单位有职工人数;教育单位除教职工人数外,还有学生人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