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柴入灶”是闽南的一句谚语。在没有发明瓦斯炉之前,人们一般是在灶中生火做饭,所使用的燃料是木柴,由于灶门比较小而炉身比较大,因此只有把木柴放直才能进入灶门内,若是横着放,肯定进不了灶。后来,人们便用它启示做事情不能一意孤行,蛮干硬干,不知变通,否则就像将木柴横着入灶一样,是行不通的。
在生活中,灶和柴都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实物,就算是再怎么不知变通的人,也不会将横柴硬挤入灶。但是,在职场上就不同了,因为在职场上所面临的“灶”和“柴”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你会看到许多员工在不知不觉中就陷入了不断重复“横柴入灶”的状况。
有一类员工,做事方法数十年如一日,工作没有一点成效,但自己却无动于衷。他们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不会去思考怎样做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也不去想怎样才能更快地完成任务,提高效率,而是始终保持着不思不想、不紧不慢的状态。这类人会把以前做错的事情继续做错,不会改变方法,就像横放木柴入灶一样,永远无法进入好的境地。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误把手段,也就是“在做着”看成了做事的目的。他们是最容易被公司淘汰的一类人。
还有一类员工,做事非常认真、负责,也特别希望自己能把事情做好。但是,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却三番五次地使用同一种方法去解决,就算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他们还是会耐心而认真地重复着,好像不断重复就会发生奇迹一样。虽然他们的内心对于成效不彰,也难免有点焦急,但他们却始终不知道变通,也不知道如何变通,只是干着急。这类人是最令人可惜的,是心有余而智不足啊!
可我们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呢?身处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作为一名员工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工作成效,走出“横柴入灶”的困境呢?
其实,在工作中,我们要想避免出现“横柴入灶”的境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时不时地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方式,是否进入了一种不断重复却毫无成效的窘境!如果感觉自己出现了这种状况,那就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然后找出一种新方法。你也可以多听听朋友的意见,从别人那里取经,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新方式。
其次,你还应该具有一种时间观念,把时间看得重一些,让自己意识到时间也是一种成本,不断地提醒自己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尽量及时准确地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当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若是一种方法连试了三次还是没有任何成效,那就要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想得不够周全,要强迫自己退回原点重新思考、另辟蹊径。若说自己想的新方法还是没能让事情好转,那就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够、方向不对、或是经验不足,这时你就应该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去向别人请教。若不然,你不仅会浪费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还有被公司淘汰的可能。
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是要求我们要时常注意一下自己的工作方法是否有效,随时警惕我们不要像“横柴入灶”一样蛮干。
春节过后,李建进入了一家大酒店当服务员。在岗前培训课上,酒店的主管非常耐心地给员工讲解酒店服务礼仪规范,并且在举手投足之间都严格执行酒店礼仪服务标准,尤其是主管讲到执行力时,更是加重语气反复强调,“给客人服务要严格执行服务礼仪标准”,这句话让李建印象特别深。
听了主管的培训课后,李建明白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服务员,首先要把服务礼仪规范的基本功练扎实,有的放矢地运用在对顾客的服务中。因此,李建时时刻刻都会按照主管培训的服务礼仪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
在具体工作中,李建严格按照主管传授的服务礼仪标准执行,大部分客人对李建的服务也十分满意,这让李建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积极。但是,在前天晚上,李建在给客人倒酒时,按标准每杯倒了八分满,可客人嚷着非要满杯;一会儿烟灰盅满是烟蒂,李建便将脏烟灰盅换下,然后按标准把干净的烟灰盅放在茶几中间。有几位客人在掸烟灰时,发现烟灰盅不在手边,便非常生气地说了几句脏活,然后将烟灰盅拿回原来的位置。等李建给其他客人倒满酒后,发现那几位客人的烟灰盅又满了,李建又按服务标准更换了烟灰缸,并再次放在茶几中间。这时,那几位先生似乎特别生气,对李建吹胡子瞪眼地大声嚷嚷道:“你不长记性吗?烟灰盅还放在中间!”
忙了半天的李建内心十分恼火,可还是要继续面带微笑地给客人解释说,按照我们的服务标准,烟灰盅是必须放在茶几中间的,为的是方便其他客人使用。李建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位顾客站起来指着他的鼻子大吼,并向经理投诉,此时的李建内心是既委屈又愤怒。
后来,经理处理好事情后,耐心地给李建解释道,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服务员,并不是简单教条地按照服务礼仪的标准规范去执行,而是要懂得灵活地变通。我们的各项服务标准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客人服务、让客人满意才制订的,所以,对服务的规范标准要灵活运用,针对客人喜好,提供相应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客人的实际需要,也只有这样,我们所制定的规范和标准才有实际意义。
不努力,很糟糕;只知努力,不知变通,更糟糕。所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要懂得变通,不要让自己的一根筋害了自己,害了公司。
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是懂得变通、知道创新、能够与时俱进的开拓性人物。若把工作上的考验比喻成一堵高墙,那么,一个“努力却不知变通”的人,可能会拼命地用头撞墙,希望把墙撞倒,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你怎么用力,你的头都不可能撞倒墙,这样做只会让自己头破血流。而懂得变通的人,会选择找另外一条路,不仅节省了很多时间,还能够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要注意,变通并非投机,也并非没有理性的如同风中杨柳,随风摇摆,更不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之辈,而是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找到最佳解决方法的智慧之士。懂得变通、才能融通,变通和坚持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
坚持和变通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坚持使人进步,变通使人走得更远!真正的坚持是变通中的坚持、真正的变通必定是坚持下的变通。工作中,就让我们坚持应有的工作态度和目标,多一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变通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